|
研究清代文史,有一個人你甭管怎樣躲也是躲不開的,他就是清初才子納蘭性德。鍾子情先生對他的一段精彩的描述這樣說道「納蘭性德的名字,在中國文學史上一向是備受推崇的,這位才華卓越的滿族作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為豐富中華民族的文化,為締造清初詞的中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身為清代第一詞人,他在詩賦上也有相當深厚的造詣,於書畫、音樂、經史、金石等方面都具備較高的素養,說他兼備眾長是毫不為過的。」可以看出,納蘭性德在評論家心中的地位還是挺高的。
納蘭性德於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曆1655年1月19日)誕生在京城明珠府邸中,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容若小詞,直追李主。其刊《通志堂經解》,為經學家津逮。其紀地勝、摭史實,多有佳趣。偶評政俗人物,亦有見地。詩文評益精到,蓋有所自得也。卷末評釋老,可謂明通。其言曰:『一家人相聚,只說得一家話,自許英傑,不自知孤陋也。』可謂僧儒辟異端者當頭一棒。翩翩一濁世公子,有此器識,且出自滿洲,豈不異哉!使永其年,恐清儒皆須讓此君出一頭地也!」
梁啟超之言極是也。大多數納蘭迷,都是最先接觸納蘭詞,愛不釋手,然後才去看寫詞的人。納蘭性德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從他所留下的詞作看來,並不為過。「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納蘭落拓不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稟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自是天上痴情種,不作人間富貴花。」這位滿族首屈一指的大詩人,大情種,他的家庭與清代皇室既是姻親,又為世仇,故其身世與其他作家相比自有其特殊性和複雜性。
有納蘭詞,就有納蘭迷。王葳女士於20世紀80年代寫就的一篇《傾城絕代佳公子》發表后,就被一個叫「豌豆黃兒」的女子讀到了。並且一讀鍾情,芳心暗許,從此讀納蘭詞、追尋納蘭家世,搜尋史料、搜尋遺跡、學滿語、做旗裝、戴簪子……痴情行徑種種,不輸瀟湘館里的林黛玉。豌豆黃兒戀納蘭,但納蘭早去了。納蘭一生只愛過四個女人,她只有排老五了。這位痴情不輸於林黛玉,才情也不輸於林黛玉的才女,加上另外兩個大才女加上大納蘭迷,創建了「淥水亭」網站,「淥水亭」是納蘭的故居。「散漫楊花雪滿堤,停船隻在畫廊西。」很多人把看「淥水亭」《紅樓夢》的大觀園。
這下好了,豌豆黃兒像林妹妹,「淥水亭」像大觀園,納蘭不成了寶玉哥哥了嗎?說來真不巧,近代許多學者經過考察,認為曹雪芹筆下的寶玉正是納蘭性德。這個故事太有水平了。
有一篇關於納蘭的文章說:「用今天的話說,納蘭性德也算得上是高幹子弟了。但這位富家公子偏偏看不上什麼榮華富貴,說自己『不是人間富貴花』,將巴結他的官家子弟晾在一邊,整日里與一幫江南布衣把酒論詩;在浪蕩公子們流連秦樓楚館的時候,納蘭性德卻在自家的庭院里與結髮的妻子『賭書銷得潑茶香』。面對這樣清清爽爽的一位少年公子,怨不得300年後的今天,依舊有著那麼多的少男少女一旦捧起了納蘭詞,便再也放不下了。」總之,性德是一位才兼文武、學備眾長的詩人,他的名字與清代詞的中興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繫,他的磊落襟懷和藝術成就對後世文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納蘭性德,這個熟悉的名字,和他那憂鬱的詩詞,還會讓多少人對他著迷呢?可惜他死得太年輕,中國的文化為此縮短了一大截,更可惜我認識他太晚,「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他那灑脫的性格真值得我們好好學學。
[c]【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細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
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裡。清淚盡,紙灰起。
【聲聲慢】秋情 次易安韻
黃昏柳色,滿地黃花,斜陽獨自悲戚。
寒夜忽聞窗外,雨來難息。
回思一年往事,料得今、別時風急。
夢去去,卻心痴、尋遍黃梁舊識。
說盡天長地久,回首處,孤芳又堪誰摘。
寂寞前程,無伴更怕天黑。
相思了無從寄,雁空回、咽聲滴滴。
舊日里、再不見,情話記得?
【鳳凰台上憶吹簫】
情斷江湖,還尋陌路,天涯猶自難留。
寶劍堪出鞘,試問吳鉤。
欲盪人間殘魔,空有志,欲語還休。
零丁渡,英雄遲暮,枉看江流。
悲秋。卻知故舊,無數盡飄零,嘆也難酬。
任江南紅葉,隨落神州。
故說高山流水,知音盡,琴瑟聲幽。
聲幽處,孤單無覓,以酒消愁。
【雨淋鈴】並序
序:龍年將去,還鄉遇故人,更飄兒與我離別,有感於心,嘆幾年風塵,幾番情苦,為序。
隔江離別,正西風冷,獨自悲切。
青波不語難訴,孤鴉猶戀,殘陽泣血。
莫說紅顏,笑看落花對弦月。
罷罷罷,卿自心安,何問嬋娟去殘缺。
傷心不免情難決,淚堪流,處處空凝噎。
今宵夢醒無語,窗外影,更飄如雪。
縹緲雲還,自古多情恰如夢蝶。
曾伴我,孤夜難留,願解心燈佛。(又作:願伴心燈滅)
【滿江紅】與飄兒新婚感懷 (仄聲)
幾世姻緣,今鑄就,且歌辭賦。
空回影,幾朝興亡,幾朝風雨。
莫說當年張良謀,
無言西蜀關聖武。
縱英雄末路走孤城,秋風惡。
觀史述,嘆千古,思故舊,東南赴。
看錦繡山河,暖陽輕煦。
憶少年書生意氣,
同窗共語天涯旅。
到如今且做白衣侯,偕嬌女。
【八聲甘州】秋聲賦
嘆今朝秋早葉隨根,無心落單英。
望異鄉風起,山河變色,殘日如星。
扶搖黃雲之上,壯志未心曾。
嘗笑癲狂處,夢裡驚醒。
興敗千秋家國,說盡英雄事,歲月崢嶸。
怕今生愁苦,幾度漂流丁。
願聞聽,故人音訊,曉平安,歸去酒相迎。
誰知我、江南無覓,閑自飄零。
【金縷曲】思念
君亦知卿否?任平生,覆手翻雲,江湖行走。
南燕誰知棲何處,欲問東門翠柳。獨覓處,紅花牽手。
消息難聞思念里。夢黃泉,猶念今生后,誰伴你,共回首。
清風勁草江南藕,覓芳菲,此心寥寥,落紅堪久。
窮碧難聞秋水意,且賦詩詞敘舊。想初見、風竹相候。
衣白如雪清風醉,到如今,欲把紅塵負。空回影,夢依舊。
【嘆平生】
春去此生看破,青山風影樹婆娑。
寂夜獨燈忽滅,嘆那富貴如鎖。
道尋常,路遠千里渺,心中朝夕縛。
轉回影,看夏蟲秋難卧。
更那堪,天涯過客紅塵蹉,墨齋主人白雲過。
這次第,清風明月漸娥娜。
聞說道,般若從容求涅磐,無相自在受折磨。
又兼言,浮名本是水中火。
心自說,西達摩東來中土,為求得阿波邏。
【減字木蘭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愛,風雨京華人不在。
是否醒來,夢裡尋香花未開。
又多少載,夜漫孤魂心門外。
生死何哀,願見嬋娟常臆懷。
【木蘭花】 詠荷 (變韻格)
雨落短塘秋欲墜,
枉負人間些許媚.
香馥溢,睡美人,
風過芙蕖殘葉袂.
舉目遠眺空無影,
寂寂無痕且馳騁.
此生猶未覓良棲,
可憐夜來風漸冷.
【木蘭花】 詠荷 (仄韻格)
江南秋去青接岸,
風過短塘殘葉卷.
美人橫卧笑紅塵,
閑看浮雲如夢遠.
如今還記清秋雁,
只怕西風吹水淺.
香魂殞落問千秋,
猶恨情消絲未斷.
【木蘭花慢】觀秋雨有感
問蒼生誰懂,一腔淚,洗清秋。
怕他晚來風,驚醒舊夢,瑟瑟尋幽。
無由,驟起亂思。怨紅花更落幾番愁。
空對蕭蕭暮色,不知去處還留。
悠悠,寂寞心頭。空有志,奈難酬。
恨不到前生,金戈鐵馬,笑傲孫劉。
難休、看千古事。到今朝武穆也心惆。
何必庸人自擾,夢中且做蜉蝣。
【蝶戀花】 反意
自古傷時憐獨影,
寂寞寒春。
迤儷花開冷。
最苦無人知小徑,
芳心長伴山林靜。
知遇幸逢雙蝶映,
是處花紅。
報的三生寧,
嘗盡相思觀君暝,
怕它秋到香魂永。
【江城子】[二十五年生辰有感之一]
二十年去舊時憐,
求名翰,路艱難。
願對嬋娟,獨自莫言歡。
把酒今朝思舊友,
踏仙曲,落幻間。
原本今世手來牽,
補心殘,求新顏。
無奈多情,處處惹芳寒。
但願明年花落處,
偕嬌女,意姍姍。
【虞美人】[二十五年生辰有感之二]
多情無奈傷時久,
慢飲消愁酒。
二十五載月依然,
往事夢還多少淚巾干。
故人依舊無音信,
猶有人間恨。
若隨春雨落凡塵,
化去一身仙氣伴卿魂。
【如夢令】
春來柳絲無覓,
猶見狂風戚戚。
把酒問殘陽,
可記去年今夕。
將息,
將息,
一日還長一日。[/c]
[:477:] [:4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