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隨機到自然選擇,從規律到發展, 從聖經到耶穌,從經文到釋經者

[複製鏈接]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na10 發表於 2007-4-8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首先聲明一下我的觀點
1)我不信宗教,更相信科學,但我也不反基,基督教存在了2千年了,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我提倡教育,宗教有時候是最基本,最實際的一種教育。人學會了思考才能夠判別什麼是對的,錯的。大家如果有心,以後多為教育獻一份力,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任何其他地方。

文章共分為5部分
1)The meaning of randomness
2)Humans are rule based animals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3)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rul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4)From Bible to Jesus, from rules to rule interpreter
5)  The meaning of all religons, why we still need them now


1)The meaning of randomness
在前面一篇文章:「科學和宗教是可以共存的」裡面我提到過我對生活中偶然性的困惑。偶然性是不可以用我們所知道的知識來解釋的。我們往往將此歸結為:我們自己是有局限性的,我們的科學還沒有進步到可以解釋一切的地步,或者說冥冥之中的確有上帝在指導我們,只有他知道一切的一切。但我們是否有想過,如果沒有了這些偶然性,又會發生了什麼呢?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主要解釋了適者生存的道理,各種生物為了生存,為了reproduce 會去努力在競爭中勝出,然後優生劣汰。最近一期Economist上面的一個主教就提出,既然這樣,怎麼解釋自然界有那麼多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動植物呢?如果一直優生劣汰,存在下來都應該是最優秀的了,種類應該是越來越少的了。我覺得達爾文沒有說出這自然選擇的選擇答案從何而來。這些答案我認為來自我們生活中的偶然性,也就是randomness。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其能動性,在不經意之中會產生許多以前沒有過的新事物,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基因突變。如果這種新的事物(基因)是適合當時的環境條件的,就會存活,保存下來,而對原來的事物來說,這就是一種進步,也就是一種development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種魚在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中有了在陸地上呼吸的功能,它既能在水裡活動又可以到陸地上來,它生存的空間和機會就大了很多,這種基因遺傳下來,就是進化到了現在的兩棲動物。 換句話來說randomness是所有自然發展的源泉,是自然選擇的基礎。(這也是人為什麼會演變為實行一夫一妻制度,如果都是同一種基因產生的後代,對人類發展是不利的)

2)Humans are rule based animals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前面說了發展就需要有選擇,但大家都有體會,有選擇是好的,但如果選擇太多了,也是對發展不利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自然選擇會那麼慢的道理之一)。動植物往往會在生活中總結出一些規律來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好,更方便。讓他們的進化,進步更有效。舉個例子,鳥的遷移,每年侯鳥都會根據季節飛到最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即使在這遷移的過程當中充滿了危險和不確定性,他們也會一如既往的去執行它。動物是如此,人就更是了。自然科學的發展讓我們總結出了很多自然法則,人於人之間,我們有基本的道德準則。但每個人又都是不同的(randomness)所以我們又有了法律。但我們是怎麼發展到這一步的呢?我們一直需要的是那些法則,規則呢?

3)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rul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從古老的希臘開始,人類就一直在考慮我們應該去掌握哪些規則。Plato和Aristotle把它們總結為兩方面的規則:
external的,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外面的感覺器官所能夠體會到的,比如物體怎麼運動,宇宙是怎麼樣的,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自然科學,通過幾千年的發展,我們掌握了很多的規律,方便了我們平時的生活也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
internal的,也就是我們的思想,到底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錯的,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對待我們周圍的人。實際上這也是randomness的一種體現,正因為我們的思考是一直進行下去的,而我們每個人的經歷又是完全不同的。為了這個社會有一定的次序而有利於我們整個社會的和煦發展,我們有了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我們有了法律,我們有了宗教。各種規律都潛引模化在我們的社會中起到它的作用。因為規則也是人來制定的,所以也有它的隨機性和被自然選擇的成份。不符合的規律會被淘汰掉,新的規律會被發展起來(牛頓的理論被愛因斯坦的所代替就是一種規律上的發展)


4)From Bible to Jesus, from rules to rule interpreter
人類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幾千年以前的人不可能有我們現在的知識和覺悟。大家都是在摸索的過程之中。external的規則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實驗到的,所以執行起來比較方便。而internal的規則不是那麼容易比較,感覺到,所以執行起來最有效的可能有幾種方式:1)有一個或者幾個有強大權利的人來監督執行,這個人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帝王,但帝王也是人,制定出來的規律往往更為了他自己服務,所以往往是有缺陷的。2)因為對於自然界的不熟悉,人類將很多不可以解釋的事情總結為是超自然的力量來決定的,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神。通過神來發布的規則可以為更多的人所接受。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偶然性在裡面。並非每一個規則都是有利於人類生存的。經過了人類的自然選擇和歷史的篩選,那些不利於人類的規則都被淘汰了,而剩下的往往都是適用於人類生存的了,這可能就是Bible,佛經,可蘭經和其他經文的出處了。

經文作為一種文字保存下來,但由於人類的生活越來越複雜,內容也越來越多,並非能簡單的存在於人類的腦海之中了。需要有人來給它解釋,那些就是釋經的人了。這些釋經人,有的就是經文的作者,比如可蘭經,佛經的作者。更多的則不是,是這個宗教的信徒。
當然了,經文是可以給不同的人來解釋,認識的。一個再好的經文到了圖謀不軌的人手裡也可以被利用來陷害別人。耶穌基督並沒有寫那些規則(Bible裡面的新記主要是寫的他的故事)但是他是很好的一個去給別人解釋規則的人,並且他也了解怎麼將經文裡面的規則和平常人的生活所聯繫起來,怎麼樣去用經文來給別人去解答生活中的疑問。最重要的一點,他了解人類最困惑的一個問題:死亡。他的偉大在於他肯願意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去犧牲自己。而當其他信徒知道耶穌基督死後復活,升入天堂,從此他們不在為死亡而擔憂,也更樂意接受這種宗教了。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基督教發展成為現在第一大教的原因之一了。

5)  The meaning of all religons, why we still need them now
其實這在前面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過。
a) 雖然說我們在科學發展上面已經取得了很多的進步,但我們不可能解釋所有的問題,以前不會,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宗教作為一種alternative,可以給予一部分人生活的方向,這也是positive的。
b)  宗教給予人類收教育的功能。學習經文實際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當中,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看法,可以討論,辯論。
c)宗教給予人類聚集在一起的功能。要學習經文,就需要聚集在一起,可以認識更多的人,而人是需要有伴的。
d) 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音樂,文化,藝術都離不開他。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各種宗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對於人類發展不利的宗教自然會不被我們接受而淘汰掉。有利於人類發展的相信會在信徒們(釋經者)的努力下也會不斷改革,為人類發展做貢獻。但所有的這一切都開始於一個偶然性。就象我們,偶然在這裡相聚。

謝謝閱讀。
4/7/2007 寫於紐約家中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沙發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8 08:54 | 只看該作者
雖然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是作為原創文章,您所寫的相當不錯,所以俺給你加精華。。。。。。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8 08:56 | 只看該作者
我只想問下。。現在的宗教是沒有跟科學相衝突,但是不代表曾經沒有,或以後沒有。。。
因此,當科學與宗教衝突的時候?你認為誰比較正確?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256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62
4
天火同人 發表於 2007-4-8 15: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8 08:49 發表
因為對於自然界的不熟悉,人類將很多不可以解釋的事情總結為是超自然的力量來決定的,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神。通過神來發布的規則可以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有點味道,頂一把
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5
 樓主| china10 發表於 2007-4-8 15: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paullian 的帖子

我和你說,自然是科學準確。
我和一個從來沒受過教育,連飯也吃不飽的人說,可能是宗教準確。
我和一個剛失去母親的小女孩說,是宗教更準確。
我和基督徒說,他們都重要,都準確。

這世界不可能完全平衡,每個人的經歷和受到的教育都不同,而且他們所處的環境也不同。能夠讓人類更好生活,發展下去的才是最佳答案。
宗教的勢力比以前已經小很多了,等到哪天人類真的不需要宗教了,他自然而然會消失的。但我對此抱懷疑態度,就像我對於科學也抱有懷疑態度一樣。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256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62
6
天火同人 發表於 2007-4-8 15: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8 15:07 發表
我和你說,自然是科學準確。
我和一個從來沒受過教育,連飯也吃不飽的人說,可能是宗教準確。
我和一個剛失去母親的小女孩說,是宗教更準確。
我和基督徒說,他們都重要,都準確。


哈哈!在美國,還是多捧捧基督徒們吧。那裡的極端主義有抬頭的現象,捧他們,至少不惹麻煩
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8 23: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8 15:07 發表
我和你說,自然是科學準確。
我和一個從來沒受過教育,連飯也吃不飽的人說,可能是宗教準確。
我和一個剛失去母親的小女孩說,是宗教更準確。
我和基督徒說,他們都重要,都準確。

這世界不可能完全平衡, ...


很好的答覆。謝謝。
我只是想說,好的宗教應該存在,他能讓人修身養性。可是宗教如果一味的唆使人們狂熱的排斥其他宗教呢??????
你應該可以看到,基督教的排他性多麼的強烈。現在的世界,基督教沒有佔有絕對地位,因此還沒有表現出他的排他性。假如以後呢?假如這個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吧自己歸與基督教之下呢????


我不明白為什麼基督教要吧真理拉攏到他自己的名下,並把真理定義上排他。但是我知道,基督教統治的世界,戰爭是不斷的。無論是教內的因教義而產生的分裂戰爭,還是教外的對異教徒的征服(或者是美名其曰是宣傳上帝的美德)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8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7-4-9 09: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4-8 23:09 發表

你應該可以看到,基督教的排他性多麼的強烈。現在的世界,基督教沒有佔有絕對地位,因此還沒有表現出他的排他性。

誰說基督教現在就沒有排他性啦?小到這個壇子,大到這個世界。
別忘了,小布是他們的教內弟兄!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我這個小人物,而我則以此為榮。

《娶四個老婆的感覺》 -- 請看在美一方的網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9
 樓主| china10 發表於 2007-4-9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天火同人 的帖子

基督教經過了幾千年,已經完全融入了西方人的生活當中去了。
你能給他們找到一個更好的慶祝聖誕節的道理嗎?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0
 樓主| china10 發表於 2007-4-9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paullian 的帖子

這個我應該在文章的最後一段宗教的意義裡面寫的再仔細一些的。
宗教有很多功效和特點:
1)他是人創造的,所以有人的基本屬性,類似於達爾文所說的,需要生存就要競爭,各個宗教之間所爭奪的資源,信徒,否則就不易於他的生存。你所說的「好的宗教」是你的評判。正所謂適者生存,現在你所謂的「不好的宗教」可能正是最適合於人類生存環境的。幾千年下來就是最好的見證。基督教之間,或者和其他宗教之間的衝突是因為人的基本屬性造成的。
2)他是由人來管理,控制的。就像文章裡面說的。經文是不變的,但每個人對他都有不同的解釋。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怎麼樣去實現一個目的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的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這個宗教的信徒一直以非正義的鬥爭來擴張,他肯定早已經給歷史淘汰了。
3)他有其社會屬性,他是一個組織。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正所謂人多力量大。但怎麼樣衡量個人和組織之間利害關係,往往是這個組織是否可以長久存在下去的原因。基督教在這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他提出人是有原罪的,而這個罪就因為人把自己作為中心,self-interest.

還有很多其他屬性,以後想到了再把他寫下來,希望可以解釋你提出來的問題了。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1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9 12:04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思考,但是如果出發點錯了,結論就是錯的。

你把一切建立在隨機上,而你似乎忽略本體是否隨機的問題。隨機否定了生命存在的意義,否定了萬物存在的意義,而你,我都知道事物的存在是有其意義的。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9 12:06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2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9 12:14 | 只看該作者
為了這個社會有一定的次序而有利於我們整個社會的和煦發展,我們有了最基本的道德準則,

你的意思是道德準則是慢慢形成的,而不是本來存於人本性中的,對嗎?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9 12:18 | 只看該作者
經過了人類的自然選擇和歷史的篩選,那些不利於人類的規則都被淘汰了,而剩下的往往都是適用於人類生存的了,這可能就是Bible,佛經,可蘭經和其他經文的出處了。
聖經是由神而來的啟示之書,是神吩咐人寫的,不是人對規律的總結。聖經幾千年不變,聖經更嚴厲指出任何人企圖添加一個標點符號都會被咒詛。神的話語安定在天,永不改變,這一點本身已經否定了你的「被自然淘汰」的論證。

有利於人類發展的相信會在信徒們(釋經者)的努力下也會不斷改革,為人類發展做貢獻。

我們是唯獨聖經,努力向早期教會靠攏,而不是與時並進,那是自由神學做的事。加爾文,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重返聖經。釋經,解經原則是不會改變的。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開始於一個偶然性。就象我們,偶然在這裡相聚。

偶然是人有限,罪性對世界的認知,
必然是神的永恆計劃。
偶然當中有必然,這可以說是人的自由意志與神的絕對主權的一種充分體現。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9 12:25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256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62
14
天火同人 發表於 2007-4-9 14: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9 10:29 發表
基督教經過了幾千年,已經完全融入了西方人的生活當中去了。
你能給他們找到一個更好的慶祝聖誕節的道理嗎?  


是,很多地方過「聖誕節」,並不是在慶祝「聖誕」,而只是家庭團聚的「節」
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15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4-9 22: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9 10:54 發表
1)他是人創造的,所以有人的基本屬性,類似於達爾文所說的,需要生存就要競爭,各個宗教之間所爭奪的資源,信徒,否則就不易於他的生存。你所說的「好的宗教」是你的評判。正所謂適者生存,現在你所謂的「不好的宗教」可能正是最適合於人類生存環境的。幾千年下來就是最好的見證。基督教之間,或者和其他宗教之間的衝突是因為人的基本屬性造成的。
2)他是由人來管理,控制的。就像文章裡面說的。經文是不變的,但每個人對他都有不同的解釋。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怎麼樣去實現一個目的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的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這個宗教的信徒一直以非正義的鬥爭來擴張,他肯定早已經給歷史淘汰了。
3)他有其社會屬性,他是一個組織。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正所謂人多力量大。但怎麼樣衡量個人和組織之間利害關係,往往是這個組織是否可以長久存在下去的原因。基督教在這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他提出人是有原罪的,而這個罪就因為人把自己作為中心,self-interest.


雖然有不同意的地方,但相比較已經是相當接近了

是不是可以加一條:

0)  他的建立不是平白無故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9 22:45 | 只看該作者
聖誕節不是慶祝耶穌的誕生,因為據考證,耶穌不是12月25號生的。嘿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53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17
raninchrist 發表於 2007-4-10 07:08 | 只看該作者
隨機是無法解釋這個世界的。完全的隨機只會產生完全的混亂,更不要說生命的複雜結構和人的思想、理念和價值,甚至對永恆的追求。任何定律都是違犯隨機的,從世界的秩序和規律就能知道,如果隨機是這個世界的根本,這個世界一定不是這個樣子。當你做任何判斷、分辨、甚至開始思想,都不可能是隨機的。

有意思的是,聖經開始就說,這個世界在上帝創造以前是空虛混沌,可能有點像你說的「隨機」吧?但是,上帝法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要有光!就有了光,把光明與黑暗分別。上帝的創造就是在混亂中創造秩序,生命是秩序的結果,沒有秩序就沒有生命(DNA是秩序的表達,絕對不是隨機、無秩序的表達;甚至錯了一點就很可能導致極嚴重的疾病)。

以上是我用上帝賦予的智慧寫的,以下是我隨機在鍵盤上敲的,你真地相信隨機嗎?


阿咯呀,卡婆婆也。,八;庫[哦哇,,;拉幾1845690球嘎;咯阿佛哦9320593=4[哦誒拉;,;;老[0308[啊;綠,,083451-05[艘-9-]阿[,,米哦破啊去[俄烏;6提取哦撲鼻84額879熱哦鋪,[哦86768鉕[哦額807[歐9972如]0哦;/。[烏俄可與題。;,米卡;家喲98765哦批,米帕[哦的,;哦批大爺96如]破]率。//就8980-9疊戶;了[啊,不[;。赴俄;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8
 樓主| china10 發表於 2007-4-10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raninchrist 的帖子

如果你這麼隨機的敲記下鍵盤也會有意思出來的話,我也信了,不過我不是信基督教, 我信你了。  

自然的進化分為幾個步驟,我在文章裡面說了其中的兩個:
1)隨機的產生很多結果(現象),當然和原來的本體是有一定聯繫的。
2)在自然,人類的環境下,這些結果會被自然選擇來決定是否有存在的價值。沒有的給淘汰了,有價值,能存在下去的就給保留了。

你剛才隨便打的,估計存在下去的機率不大,因為沒人懂是什麼意思。  

[ 本帖最後由 china10 於 2007-4-10 09:33 編輯 ]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3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9
 樓主| china10 發表於 2007-4-10 0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同往錫安

你把一切建立在隨機上,而你似乎忽略本體是否隨機的問題。隨機否定了生命存在的意義,否定了萬物存在的意義,而你,我都知道事物的存在是有其意義的。


意義是人來定義的,所以也是相對的。一條魚遊了幾千里,從大海到江河裡面產卵,但給漁夫捉到了,你說它的這個行為是有意義的嗎?對它是有意義的,但對於吃它的漁夫來說是隨機的逮到的一條魚。


  你的意思是道德準則是慢慢形成的,而不是本來存於人本性中的,對嗎?
  


如果是存在於人本性中的,你不用教你女兒,她也會說 「the most person I love is God?」   

  聖經是由神而來的啟示之書,是神吩咐人寫的,不是人對規律的總結。聖經幾千年不變,聖經更嚴厲指出任何人企圖添加一個標點符號都會被咒詛。神的話語安定在天,永不改變,這一點本身已經否定了你的「被自然淘汰」的論證。  


我說的和你的並不矛盾。基督教的聖經並沒有給「淘汰」了,而是一些其他經文給「淘汰」了,不是嗎?

  我們是唯獨聖經,努力向早期教會靠攏,而不是與時並進,那是自由神學做的事。加爾文,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重返聖經。釋經,解經原則是不會改變的。
  


這和我說的也沒有衝突。我說會有改革,你給我舉了兩個例子:加爾文,路德的宗教改革,謝謝。如果你也想做一個偉大的「釋經者」可以參考一下他們是怎麼做的,相信他們也是以耶穌基督為榜樣的。


  偶然當中有必然,這可以說是人的自由意志與神的絕對主權的一種充分體現。
  


偶然當中有必然,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我們不是獨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中的,我們必然要做符合整個自然界規律的事情才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 本帖最後由 china10 於 2007-4-10 09:30 編輯 ]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0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4-10 12:25 | 只看該作者
你似乎迴避了我的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本體是隨機的?這個世界如果完全是隨機的,還輪到人去觀察它,了解它嗎?

意義是人來定義的,所以也是相對的

那麼在人沒有出現以前,萬物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它們毫無意義地存在著?是嗎?

如果是存在於人本性中的,你不用教你女兒,她也會說 「the most person I love is God?」

呵呵~我不用教我女兒要愛爸爸,媽媽,她也知道要愛她的爸爸,媽媽。我不用教我女兒什麼是善良的,她也知道哪些人叔叔,阿姨好,哪些人不好。 如果道德不存於人的內心,那麼中國說的良心是後天通過教育產生的,是這個意思嗎?

基督教的聖經並沒有給「淘汰」了,而是一些其他經文給「淘汰」了,不是嗎?

淘汰以什麼為標準?印地安人仍然拜圖騰,怎麼解釋呢?

我說會有改革,你給我舉了兩個例子:加爾文,路德的宗教改革,謝謝。如果你也想做一個偉大的「釋經者」可以參考一下他們是怎麼做的,相信他們也是以耶穌基督為榜樣的。

你認為耶穌基督是宗教改革者,是嗎?那他他改了什麼?能說說嗎?
改革的意思是什麼?是與時並進,不是嗎?馬丁路德,加爾文是恢復以前的呢?算不算改革啊?

偶然當中有必然,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我們不是獨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中的,我們必然要做符合整個自然界規律的事情才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這個自然界規律是不是隨機的?如果不是,那麼整個自然界規律是誰定的呢?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10 13:07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5: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