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拯救信仰」與「捍衛科學」—評方舟子對丁林(林達)的批判

[複製鏈接]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4-4 0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拯救信仰」與「捍衛科學」—評方舟子對丁林(林達)的批判



基甸



(2005年11月)



(基甸註:本文是2004年10月的一篇帖子的「進化版」。參見本人回朱修栐《舊文翻新和相對主義詭辯救不了宗教信仰》一文中的說明。)





方舟子跟人論戰最近愈演愈烈,博客網似乎也被牽涉進來[1]。庄之遙在評論方舟子與「新批評者」之間的爭論時說:「方舟子與這些人同為民間力量的代表,可以為中國向民主、科學的現代社會前進提供可貴的幫助。看到他們彼此的攻擊,確實令人遺憾」,而庄君所謂「新批評者」是指「林達、薛涌、王怡、楊支柱。。。鄢烈山、笑蜀、於建嶸」等人[2]。方舟子對「中國向民主、科學的現代社會前進」有多少幫助似乎尚可商榷(儘管他「直擊學術腐敗」的打假得到包括本人在內的很多人的認同),他是否是「民間力量的代表」也還在爭論之中。庄提到的這些「新批評者」中倒有幾位我自己蠻欣賞和關注的,比如林達(即丁林,夫婦共用筆名)對美國歷史和社會的介紹和王怡等國內「自由主義者」、「公共知識分子」在網路空間上的言說。我認為他們對中文網路乃至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跟方舟子一樣是相當大的。丁林的文章之所以在國內的網友當中受歡迎,我認為是因為這些文章大多對美國的歷史和社會有比較客觀公允的言述--儘管這些文章並非完美。我尤其欣賞丁林對美國社會宗教信仰方面的情況的介紹(比如美國社會對阿米緒人等一些小群教派的寬容和對宗教信仰自由的堅持)。而且丁林和王怡似乎並沒有對方舟子有過「攻擊」。方舟子(新語絲)對王怡的「攻擊」,多是一些「誅心」、「抒情」加個人恩怨,似乎關注的人不多。方舟子對丁林的批評卻似乎常被人提起。比如今年4月的《外灘畫報》和今年6月的《南方人物周刊》分別登出方舟子訪談,兩者都把方對丁的批判作為方跟基督徒爭論進化論的代表,說方「2002年4月,與國內基督教人士產生極大分歧,最著名的是針對丁林的批判」云云。這個說法裡面有多處不確,可以說是「假」得厲害,筆者曾經分別指出過[3,4]。



首先丁林根本不是基督徒。這一點丁林自己(就在他被方舟子批判的文章里)明確澄清過。方舟子把基督教視為需要「拔掉」的「毒瘤」和需要剷除的「邪教」,而他多次把對基督教的看法跟自己的極端觀點不同的非基督徒人士(包括丁林、雲兒等)當成「原教旨主義極毒教」徒來批,而且屢錯屢犯,也沒見他認過錯。國內的媒體也以訛傳訛、添油加醋,實在有違實事求是的精神。其次丁林跟方舟子一樣是旅美人士,跟「國內基督教人士」根本不沾邊。第三方舟子與基督徒關於進化論的爭論由來以久,從十年前我剛剛上網的時候就開始了。(那時還沒有WWW形式的論壇,而且能上網的人基本上都在海外。在新語絲(方舟子自己)評選的「中文網1996年十大新聞」和「中文網1997年十大新聞」中,就分別有「網上科學與基督教之爭進入第三個年頭,並趨於白熾化」(1996)和「網上進化論與神創論之爭蔓延到中國大陸。神創論者趙剛和基甸在南開大學的BBS聖經版開壇佈道,進化論者方舟子單刀赴會,深入敵巢」(1997)兩條。)



庄之遙說方舟子對這些「新批評者」的批評「雖然尖刻,但有理有據,讓人信服;而被他批評的人確實有瑕疵」。這些人跟方舟子一樣都是凡胎常人,當然不可能沒有瑕疵。但是要說方舟子的批判都是「有理有據,讓人信服」,我卻不敢苟同。下面分析、評論一下方舟子對丁林關於科學與宗教信仰的一篇文章的批判,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批得「有理有據,讓人信服」。(丁林的文章《拯救信仰的努力》見[5],方舟子對丁林這篇文章的批駁見[6])。同時作為一名基督徒知識分子,我也對丁林的文章做一些回應。



丁林這篇文章(以下稱「丁文」)的主旨是以美國為例介紹現代西方社會對科學理性與宗教信仰的關係的態度和新的反思。丁文中關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的歷史回顧、關於基因工程等中的生命倫理議題和現代科學最新發現對神學的影響的介紹,等等,我認為都是相當客觀和公允而且令人深思的。丁文最後的評論:「在此比照當代中文文化內人們的精神世界,對科學理性與宗教信仰此破彼立、此長必然彼消的的兩極對立觀念,似乎應該重新審視了」,我尤其贊同。我很欣慰地看到中國知識分子和學界(尤其在國內)對此「兩極對立觀念」已經有相當多的反思審視甚至批判。



然而我對丁文的論說並非只是贊同,除了一些小的「漏洞」,還有一些觀點上不敢苟同的地方。丁文認為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以及「物質主義和個性解放的流行」,西方的宗教觀念和信仰「產生了涉及根本的動搖」,我認為這只是現實的一部分。現實的另一部分,是物質主義和個性解放的流行同時帶來道德的虛無和價值的虛空,帶來「沉重的肉身」的「精神困境」。後現代的西方對宗教(宗教信仰)的渴求從某些角度來說並未減少,只不過這裡的「宗教信仰」不再一定是「傳統」(「正統」)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信仰,更不一定是任何「建制的」(institutionalized)宗教或教會。丁文指出一些西方人士因為相信宗教對西方文明至關重要所以要「拯救」宗教,持這種社會性「工具性」的考量的人當然不是沒有,但是這還不是宗教在西方並沒有消亡的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人類心靈對終極關懷的渴求。



更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知識分子的反宗教跟中國知識分子的反宗教有相當大的不同。西方文明的確有相當的成分是深深植根於基督教信仰的,西方知識分子反宗教的思想當然也是來自啟蒙運動以後的「現代主義」,但是西方知識分子對宗教信仰的看法(如宗教信仰與科學或民主的關係)相對來說比中國知識分子要客觀公允一些,而不是像不少中國知識分子那樣有很深的偏見。更重要的是西方知識分子對一些現代性的「主義」,如科學主義實證主義等等,已經有很深刻的批判和反省。(無庸諱言,這種批判和反省很多時候是基於「後現代主義」的立場的。具有諷刺性的是,這種批判並非主要來自基督教的「護教」行為。)而中國知識分子的反宗教傳統主要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的現代主義思潮為根基,特別是對科學主義實證主義等等的強烈執迷和盲信。這一點在方舟子的「反基」言說中就甚為突出。丁文本來是可以幫助揭示這個區別的。但我覺得遺憾的是,丁文的一些觀點似乎也在不知不覺當中受到一些現代主義的影響。比如在科學與宗教信仰的關係方面,尤其是在談及進化論與上帝創造的信仰的衝突的時候,丁文主要的著眼點是宗教(基督教)面對科學的挑戰如何修正調整自身的教義、如何向科學妥協以避免衝突,由此「拯救信仰」。這多少仍然是暗含了宗教信仰跟科學一定是「兩極對立」的觀點。實際上宗教信仰跟科學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在非基督徒和基督徒中都有不同的多元化的看法。一方面,宗教信仰跟科學不一定對立,比如現代科學的很多最新發現其實更可能有利於有神信仰而對無神信仰構成更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科學vs宗教信仰」的二元對立在很多時候都是層次誤置的,就是說把不同層次的範疇硬扯到同一個平面進行「關公戰秦瓊」式的對抗。要說明這一點最好的例子正是丁文談到的進化論與上帝創造的信仰的衝突。進化論與上帝創造的信仰的衝突,有很多時候其實是信仰與信仰的交鋒,即自然主義無神信仰vs聖經啟示的上帝創造信仰的衝突。所以這裡的衝突並不一定像很多中國知識分子所先入為主地認為的那樣是進化論代表科學,設計論或創造論代表宗教。丁文在言述基督教對進化論的「防衛反應」的時候基本上只是著眼於「神導進化論」方面。當然,基督徒對進化論的觀點也是多元化的,「神導進化論」的確也可以說是基督徒對進化論的「防衛反應」之一,但它也僅僅是反應之一。基督徒的「防衛」還有很多不同的進路,比如用現代科學(尤其是宇宙學和生命科學方面的)的成果質疑挑戰自然主義進化論,或者提出諸如智慧設計論這樣的可能替代進化論的理論和模式(自然主義進化論者對此當然有所抵抗和反彈,但此時「攻防」就已經轉換了,自然主義進化論者反而變成用「防衛反應」來「拯救信仰」的防守方),或者指出只有信仰跟信仰對抗、科學模式與科學模式對抗才相匹配,消除「科學vs宗教信仰」的「關公戰秦瓊」的誤置[7]。丁文僅僅以「神導進化論」作為基督教「防衛反應」的代表,是片面和有缺陷的。丁文用教皇和個別「神職人員」的看法代表「基督教」,稱「基督教(已經)承認進化論」,更是很成問題的。教皇等人的觀點可能被誤解或曲解[8],用他們來代表「基督教」更會有很多基督徒不認同。(廣義的「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天主教徒也許可能同意以教皇的立場代表天主教的立場,但是新教基督徒根本不承認羅馬天主教庭的教皇有任何信仰上的權威。)







下面看看方舟子對丁文的批駁。方文一上來就指責丁文「不過是在重複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的宣傳」。丁林似乎對方舟子這種亂貼標籤的做法有所預見,所以在引子部分就率先明確申明了「我們不是基督徒。我們記下這篇文章,不是出於對某種特定宗教特定信仰的褒揚」。丁林介紹說「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曾經播放過一個一小時的專題節目,題為《信仰和理性》(Faith and Reason),談科學理性和基督教信仰的互動問題。這是一個主要由著名科學家和神學家發表議論的節目。」我想這一方面是在說明丁文的主旨是科學理性和宗教(基督教)信仰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說明丁文的資料來源並非是「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的宣傳」。方舟子的指責顯然是非常武斷和不顧事實的。



對丁文的主旨,即丁文關於科學理性和宗教(基督教)信仰的關係的論說,方文通篇並沒有多少有效的反駁,方文接下來的「反駁」,是「只挑出其中兩段分析」丁文,以證明丁文是方所謂的「謊話連篇,錯誤百出」。置論辯對方的文章宏旨不顧,僅僅從對方文中挑出一些「漏洞」,就把「謊話連篇,錯誤百出」的結論加在對方身上,這種挑漏誅心的「反駁」法,也是方舟子的惡習之一。連一些讚賞方舟子的人都覺得方這樣的「過猶不及」其實是損害了自己的論說的說服力(方的一些真正是正當有理的「打假」言說都可能因此受到負面的影響)。實際上方從丁文中挑出的這兩處都確實是有漏洞和錯誤的,但僅僅由此就推斷「洋洋洒洒六千多字」的丁文是「錯誤百出」甚至「謊話連篇」,則是十足的「過」了。  



方舟子抓到的第一個漏洞,是關於霍金的信仰。方文具體地反駁了「霍金信神」的「原教旨基督徒謠言」。霍金當然是不「信神」的,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被方舟子非常不科學地稱為「原教旨基督徒」的基督徒都清楚這一點,也可以為這一點做證。當然我不敢保證世界上數以億計的基督徒當中沒有人會誤解霍金的信仰,但是我不知道方舟子何以能以此批評基督徒「一貫造謠」。(方舟子還提到「原教旨基督徒就一貫造謠說愛因斯坦信神」,這更是基督徒多次澄清過的 [9]。)丁文本身其實也明確表明了霍金是相信「宇宙的創始完全可以用物理定律來解釋」而「不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的無(疑)神論者的,方舟子這番慷慨激昂的對「霍金信神」的「謠」言的揭批真的是「大戰風車」得很。說到霍金,其實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丁林和方舟子都沒有提到,比如霍金之所以在《時間簡史》等裡面要討論宇宙的起源,又提出「人擇原理」等等理論,正是因為他意識到現代宇宙學的一些發現(如「大爆炸」表明時空有始和宇宙參數的巧合)「神學(有神論)意味太濃」,對自己的自然主義無(疑)神信仰構成了威脅。這正是我前面談到的無(疑)神論者面對現代科學的發現所做出的「拯救信仰」的「防衛反應」的又一個很好的例子。諷刺的是,霍金的這些理論因為其太「玄」甚至「散發出宗教和智慧設計的氣味」也受到其它無(疑)神論科學家的批評[10]。至於丁文把"the mind of God"譯成「上帝的旨意」,確實不如方舟子說的「上帝的心智」準確,但這也並不能證明丁林是有意「誤導」。



方舟子抓到的第二個漏洞,是丁文關於「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一些說辭。我相信方的澄清基本上是合理的。丁文的信息有誤,但我相信並不是出於「反科學」甚至「撒謊」的動機。而且「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問題並不是基督教信仰與進化論的衝突的重點。(如前文所述,基督教信仰與進化論的衝突的重點是進化論背後的自然主義信仰與上帝創造的信仰之間的信仰之爭。)



方舟子在另一篇批丁文章(《美國政治老太太和華人「美國通」》)中指責丁林在方舟子批評丁文後「聲稱不屑於和我辯論」,卻「偷偷地根據我的批評對文章做了大幅度修改」,我倒認為這兩點都不一定是什麼可恥的事情。我自己從來都不迴避跟方舟子辯論,但我不會因為一個人不願意跟方舟子辯論而「鄙視」他(我多半會很理解他為什麼不願意)。至於看到批評后修改自己的文章,則很可能是服膺真理的很好的做法(「偷偷」和「大幅度」可能是很主觀的帶感情色彩的評語)。  



方文的結語說:「在所有議員和絕大部分公眾都自稱信神的美國,宣揚科學和宗教不衝突,是為了爭取信神者接受、支持科學,目的是為了科學研究盡量避免宗教勢力的壓制。而在中國,宣揚者的目的卻是為了傳教,其實質是反科學。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宣揚者多是值得敬重的科學人士,而中國的宣揚者卻往往是無知無畏無恥之尤。」這段話道理上很有問題,出自一個「科學衛士」的口中更是讓我有點吃驚。在美國,科學研究是否「受到宗教勢力的壓制」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這樣的限制,恐怕是有爭議的見仁見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科學與宗教信仰真的是像方舟子等認為的那樣是水火不相容的根本對立的,「為了爭取信神者接受、支持科學」而「宣揚科學和宗教不衝突」豈不是昧著真理玩手腕的「學術腐敗」行為?又怎麼「值得」像方舟子這樣的打假勇士「敬重」?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無論是基督徒還是無(疑)神論者,對科學與宗教信仰的關係有不同的多元化的看法,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為什麼中國人只要不相信科學與宗教信仰一定水火不相容就是「為了傳教」,「反科學」甚至「是無知無畏無恥之尤」?



綜上可見,丁林的文章雖然不是沒有缺陷和漏洞,但對科學與宗教信仰的關係的言說有其客觀深刻發人深醒之處,而方舟子的「反駁」並沒有駁倒丁文的主旨,反而削弱了方舟子自己「捍衛科學」的說服力。



參考文獻



[1]朱修栐:博客網已成為趙若舟之類偽科學宣揚者的淵藪

http://xys.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bokee.txt  



[2]庄之遙:方舟子與新批評者

http://jidian.bokee.com/3387973.html  



[3]基甸:關於《外灘畫報》與方舟子的幾點說明和回應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lx/wthb.htm  



[4]基甸:《南方人物周刊專訪方舟子》中的一處不確言述

http://jidian.blogbus.com/logs/2005/06/1259229.html  



[5]丁林:拯救信仰的努力

http://www.tyfw.net/dispnews.asp?id=2315  



[6]方舟子:豈能用反科學謊言拯救信仰——評丁林《拯救信仰的努力》

http://it.sohu.com/6/0504/65/blank220076570.shtml  



[7]「進化vs設計/創造」文帖專輯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htm  



[8]陳勝己:當今教皇是進化論者?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csj-jh.txt  



另參筆者新近一文http://jidian.bokee.com/2997194.html 中關於天主教主教蕭伯恩的部分



[9]對話:愛因斯坦是不是基督徒?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ayst.txt   



這篇對話發表於2000年1月,在此之前和之後網上都有更多的基督徒澄清過「愛因斯坦不是基督徒」,「愛因斯坦的上帝不是基督教的上帝」。其中有一些是在跟方舟子爭論的時候提到,而且在「駁方集」等中有存檔的--在方舟子的「批判基督教專輯」中,「駁方集」是作為「原教旨基督教反面教材」被列出的。關於愛因斯坦的宗教觀,「駁方集」等中另外一些存帖也有比較客觀的介紹:







范姜群健:愛因斯坦的宗教觀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fj-ayst.htm   



范姜群健:再談愛因斯坦、史賓諾沙和笛卡兒的宇宙觀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fj-ay2.htm   



新「駁方集」(新的名稱為「辯道專集」)的網址是: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apologetics.html  



[10]國際先驅導報:全球學者激辯人擇原理

http://news.sina.com.cn/s/2003-11-17/10292149697.html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沙發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10:44 | 只看該作者
看基甸弟兄如何批方舟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3: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