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哺乳動物主宰地球並非因恐龍滅絕

[複製鏈接]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2000 發表於 2007-3-30 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片說明:早期哺乳動物分化所經歷的時間比科學家之前所想的長得多。比如蹄兔,它和大象有著共同的祖先。(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自然史中有這樣一段歷史:恐龍主宰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而在數千萬年前的某一天,突如其來的宇宙小行星撞擊到中美洲尤卡坦半島,遮天蔽日的沙塵削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恐龍大量滅絕,今天哺乳動物的祖先才得到繁衍昌盛的機會。這個故事的前半部分沒錯,但是發表在3月29日《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對最後一句話提出了質疑。

  進行該研究的國際小組包括多位古生物學家、生態學家和生物信息學家。他們構建了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完整的哺乳動物進化樹,進而質疑了先前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對今天哺乳動物的多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假設。

  參與研究的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生態學研究院主任John Gittleman表示,之前有證據表明,大約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隨後哺乳動物出現加快,但是,這與化石「忠實」的記錄並不一致。我們的研究發現,哺乳動物是在恐龍滅絕之後1000至1500萬年才真正開始佔地球主導地位的。

  由於遺傳變化的速度相對穩定,科學家能夠通過計算基因變異數量,估測出哺乳動物物種從共同祖先開始分化的時間。此外,利用碳同位素斷代,研究人員得到了化石所「記錄」的分化年代。Gittleman和同事通過對比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構建出了2500多棵分子進化「枝幹」,從而最終創造出了第一棵完整的哺乳動物進化樹。

  論文首席作者、德國耶拿大學(University of Jena)Olaf Bininda-Emonds 表示,「我們最終的結論就是,現存的哺乳動物實際上都很古老,它們曾與翼龍和其他遠古哺乳動物並存的一段時間遠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而這僅僅是利用該進化樹發掘出的哺乳動物進化過程的『冰山一角』。」

  研究人員發現,在恐龍滅絕後的很短時間內,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哺乳動物快速分化的一個小高峰,但其中的大多數物種還未及進化到現在就已經滅絕了。而哺乳動物真正的分化開始於大約5600至3400萬年前的第三紀始新世,但原因目前還不清楚。Gittleman表示,開花植物在始新世的出現可能為哺乳動物提供了新的食物來源,從而促進了它們的分化。但這一問題的最終確定無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進行此項研究的目的並非推翻所有關於恐龍的假設,而是為了防止未來可能發生的物種滅絕。這可能令人驚訝,但實際情況就是人們對於地球上4500多種哺乳動物的進化關係知之甚少,科學家對全世界生物多樣性研究還不充分,還未能創建系統的目錄。

  由於世界上不同地域的兩種相近哺乳動物很可能具有相似的特點,能使一種物種趨於滅絕的影響因素很可能也會對其他近親產生威脅。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建立一個模型,從而能夠預測一個物種的滅絕風險因素,比如體型、繁殖方式以及棲息地。科學家希望現在的研究成果加上2006年11月2日《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關於兩萬種無脊椎動物地理分佈的研究論文,能夠使人們跳出目前逐個物種保護的策略,從而不論對數量眾多的物種還是瀕危物種,都能夠實現共同的利益最大化。Gittleman說,「我們希望能夠保存、控制和保護最大範圍的生物多樣性。而對於進化史的研究將加深我們對將來物種保護的認識。」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