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影音] 「天潤」古箏創新實踐中相關技術問題之初探(三)

[複製鏈接]

26

主題

34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sdr 發表於 2007-3-25 08: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於創新型「天潤」古箏的「后岳山點式支撐」
    上世紀的中國古箏製作大師經過艱辛的創新探索,取得了驕人成果。其中為社會熟知的重大改革有:S型后岳山和二十一弦新型古箏。S型后岳山的出現、第一次突破了傳統古箏造型的單調木納,使其呈現出了生動。在「天潤」古箏的創新實踐中,我們本著繼承發展的理念、對古箏后岳山設置、再次進行了創新嘗試。依椐有三。其一,如前所述、古箏的發聲機理是:琴弦的振動通過琴碼(也包括音柱)傳導至面板(也包括底板和邊框)放大、修飾......。而當我們仔細分析古箏尾部結構時會發現、S型后岳山所處位置仍在振板(面板)有效工作範圍內。也就是說后岳山也可能將琴弦的振動傳遞給振板(儘管這種傳遞相比較於琴碼微不足道)。這樣,特別在左手多弦聯奏之時,多根琴弦的不同振頻、將通過整體結構的S型后岳山混合后再傳導至振板,這顯然不利於古箏發聲的清純、乾淨。而且這種處於源頭的混雜的小信號,後邊還要經過振板、共鳴箱等多級放大,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其二,凡彈奏古箏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因為後岳山承載的琴弦張力較小,加之整體結構的S型后岳山與琴弦多為非直角相交,故當左手大力度操弦時,往往會造成琴弦移位。這是十分令人煩心掃興的事情。其三,在保證音質的前提之下,我們當然也希望對古箏的整體造型能有進一步突破。時代必竟己進入二十一世記,新一代古箏傳人在承襲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可能更希望與時俱進的加入時尚氣息!
    新一代「天潤」古箏採用質地堅硬的類珍珠材料、繼承了S型后岳山布局方式、但改為獨立支撐每一根琴弦。從根本上克服了傳統古箏后岳山設置的不足。更在造型上、一下子讓整個琴面變得生動活潑。二十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成S型鑲嵌於琴體之上、箏箏琴聲奏響、大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這一改革也成為創新型「天潤」古箏獨有的外型特徵。(附帶善意提醒一下,此為專利產品,請生產廠家不要隨意仿製)
    本文下一篇將專門介紹創新型「天潤」古箏琴尾整體結構改造;和「唐妝箏」新型外飾的相關技術探討。敬請關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