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海局勢中必須考慮日本因素

[複製鏈接]

23

主題

87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海{老兵 發表於 2007-3-5 0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鑒於當前日本政客形勢及其歷史上的兩面習性,台海局勢中必須考慮日本因素,為此,轉載「日本的兩面手法」

日本的兩面手法
[865] (2007-02-07)

  日本對中國比美國對中國更具有攻擊性。

  日本是一個慣用兩面手法的國家。蹩腳的政治家小泉純一郎由於不懂得障眼法,一味強調參拜靖國神社,一味替軍國主義招魂,導致世界各國對日本政治的指責。最重要的是導致日本亞洲近鄰中國、韓國、朝鮮、東南亞等這些曾受日本侵略過的國家的強烈譴責,一度嚴重影響日本在亞洲的經濟貿易,並直接導致日本申請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失敗。伴隨著小泉任期的結束,安倍晉三上台組閣之後,日本政府一反常態。安倍本人更是上台伊始就拜訪鄰國領導人。安倍在會見中國領導人時更是指出尊重一個中國原則,反省歷史,同意按照《中日聯合聲明》等三個文件作為與中國交往之基礎。一時之間中日、中韓關係解凍,高層領導頻頻互訪,政冷經熱情況漸趨不再。

  為什麼一個原先表現甚至比小泉還強硬的人現在卻這麼「友好」了呢?我想很多人還對安倍的一個新聞記憶猶新,2006年8月前安倍游東海並叫囂為保衛日本東海權益「不惜與中國一戰」。其實安倍公開向媒體表達不惜主動攻擊中國不止一次。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安倍上台前更是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並表達「參拜靖國神社有理」「甲級戰犯在日本不是罪犯」。其實這樣的安倍晉三才是真正的安倍晉三,他政治觀的形成是與他的家庭環境密不可分的。安倍晉三出生於政壇世家,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榮作都曾擔任日本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曾任外相,祖父安倍寬為眾議院議員。岸信介是日本有名的鷹派首相,而安倍最為佩服的就是他的這個外祖父岸信介,他曾說道:「長大后,我明白了外祖父推動修改安保條約的政治意義。我越發尊敬堅持信念的外祖父。政治家就應該具有這種品格。幼年時所看到的外祖父的形象,成為我作為政治家的準則。」安倍的性格是很倔強的,安倍的母親洋子說:「晉三的政策像外公,性格像父親。」安倍晉三從小就表現出很固執的性格。在他3歲時,一天,父親找不到要找的東西,以為讓他給弄丟了,便厲聲斥責。安倍毫不示弱,一言不發地瞪著父親。父子倆對視了一個小時,最終是父親「投降」。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日本的右翼勢力在內閣的力量是增強了,而不是衰弱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安倍現在所採取的政策與姿態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益之計,是為了挽救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政治交往於冰點,給自己執政增加人氣,給日本爭取「入常」拉票,給日本經濟界吃定心丸,做樣子給美國面子。安倍打算在不太惹怒鄰國的情況下,推進本國軍國主義。可以預見日本本屆政府處理國際關係將更加主動靈活,制定內外政策將更加務實,很多手法將很具迷惑性。

  可以印證以上觀點的證據便是2007年1月9日日本已經成功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這是小泉內閣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情,而安倍上任不到半年卻已經作到了,而這並沒有引起鄰國的反日浪潮,這在小泉任內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小泉內閣政治外交僵化,做事赤裸,所以稍有過激動作便會招致撻伐之聲。最近日本更是修改相關法案擬允許自衛隊先發制人,這意味著稍後日本將對所謂「和平憲法」當中「和平」條款作出相應修訂,我想這是任何國家都左右不了的,日本早晚將實現之。日本近期更是聲稱台海「有事」日本將介入。

  檢驗日本戰略的試金石便是台海問題。在台灣問題上,安倍晉三堅持「以台制華」。岸信介是日本台灣幫的開山鼻祖。1957年6月2日,他上台僅3個月,就訪問了台灣,與蔣介石簽署「共同聲明」,支持國民黨反攻大陸。他屢次表示:「對日本的安全來說,不使朝鮮和台灣落入共產黨之手是絕對必要的。」1960年,岸信介不顧國內外的反對,與美國簽署新的《日美安保條約》,協防颱灣。安倍晉三繼承了岸信介「以台制華」的政治理念,並素與日本「台灣幫」關係密切。他是「日華關係議員懇談會」的重要成員。該組織目前是日本國會最大的跨黨派親台組織和日本對台政治交往的主渠道。2004年3月,時任自民黨幹事長的安倍晉三,在東京發表演說,「祝福陳水扁再次當選」,又說「像李登輝這樣了解日本的『卓越領袖』,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見的。」當年12月,在安倍晉三等人的活動下,日本政府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允許李登輝訪日。2006年7月,安倍晉三在非正式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時稱,美國和日本不會坐視並容忍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武。「如果日本周邊的形勢威脅到我們的安全,日本可以向美軍提供支援,中國的崛起讓日本在經濟上受益良多的同時,日本人在容忍還是遏制中國的戰略思量中,最終選擇了後者。這是美日共同聲明釋放的最明確的信號。」

  安倍只是右翼勢力的一個代表,安倍的存在說明日本有其存在的土壤,安倍的執政證明日本政壇環境以這樣的土壤環境為主,日本的政壇基礎是民意,這至少表明日本國民相當一部分支持這樣的政治環境,民意環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以日本國民中歷來多有持右翼政治觀點者。

  日本企圖插手台海事務一是為了維護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日本的能源運輸線必經台灣附近,假如大陸收復台灣,那麼中國對日本的「生命」將構成更加嚴重的威脅。二是為了遏制中國的強大,保持自己稱霸亞洲的政經地位。

  鑒於日本不可能無視自己的利益,鑒於日本政壇向來持此觀點,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日本現在在世界推行的外交是「兩面式外交」。日本與鄰居的言和是貌和神離,至少日本自身是根本不當真的。

  日本的外交策略是見別國弱了就直接欺負,見別國強了就低頭叫舅舅,見別國正在走向強大就試圖親近表面友善背後匕首。1941月12月7日,日本在一方面和美國簽合作協議的情況下,一方面襲擊珍珠港就是一個明證。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推測日本在接下來有可能是長時間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情況下會突然發動對中國的戰爭。鑒於日本與中國國家利益交叉成分較多,所以可以肯定日本對中國的威脅比美國更大。美國只有在採用比較寬闊的世界眼光看待中美關係時才選擇對中國進行防備,但是日本只須以簡單的地緣政治角度考慮便會認為中國已對其構成巨大威脅。

  所以我們對於日本的兩面手法是要將計就計以獲取最大利益,同時我們又時刻不能放鬆對日本的防備,防備日本對中國隨時的不宣而戰。

《聯合早報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