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漢城」到「首爾」

[複製鏈接]

16

主題

284

帖子

7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yee 發表於 2007-2-23 0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朝韓是生性不安分的。朝鮮自不必說了,在此看看韓國會好到哪裡去吧。不必說那個曾被譽為韓國「第一科學家」的民族英雄黃禹錫了,單單列舉「去中國化」的種種「壯舉」,就是一部「美麗的神話」。

     1.引用千年的首都名稱「漢城」改為「首爾」。

     2.「漢江」改為「韓江」。

     3.「中醫」被更名為「韓醫」。因為他們認為神農氏是高麗人,甚至後世的李時珍也是高麗人。

     4.韓國92年出版的教科書一開頭「昭示」韓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從帕米爾高原遠涉遷移到了半島,途中催醒了滿洲的」紅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黃河文明」,韓人並在公元前7000東渡日本,創造了日本文明……

        5.把端午節從中國人手裡奪過成了「大韓民國」的文化遺產,稍稍改頭換面為「江陵端午祭」申報的世界遺產。

     6.搶奪了端午後,韓國已向聯合國提交申報漢服為世界遺產。

    7.聲稱教大禹治水:韓國學者杜撰了他們的祖先檀宗是我們祖先大禹的老師,是他教大禹治水的。

    8.聲稱發明甲骨文:韓國一名校博士信口開河地亂證甲骨文是從朝鮮半島傳到中原的。

    9.聲稱韓國人發明了漢字。

    10.聲稱發明活字印刷:韓國專門建立了印刷術博物館,把中國在「印刷術」方面完全抹去,誇大宣傳自己,並邀請各國客人免費參觀,在國際場合宣傳。

    11.聲稱孔子、西施是韓國人。

    12.聲稱滿族人、蒙古人是朝鮮族分支。

    13.聲稱滿洲和韓半島屬於一個文化共同體,中國東北歷史上是韓民族的舞台。

     ......

       眾所周知,「漢城」即「漢之城邦」,「首爾」乃是「首於爾也」。韓國人之所以要這樣做徹頭徹尾的更改,那是因為歷史上朝鮮半島由於地處中國和日本的夾縫中,因此,長期充當強鄰的「墊腳板」的角色,在如今這個自朝鮮戰爭之後相對獨立自由的時代里,那麼寒磣的歷史實在讓韓國人面目無光。於是,「去中國化」就應運而生,後來又覺得「去中國化」仍不解氣,還必須貶低中國,因為若不貶低中國,則很難自圓其說。為什麼,因為韓國的文化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中國元素了。若不貶低中國,如何說明「首於爾也」呢?

    由此,從帕米爾高原而來的祖先居然能把「荒夷文明」化為春風吹綠了黃河沿岸和滿洲。「江陵端午祭」申報的世界遺產了,但由於全世界都知道端午起源於中國,就只好象小媳婦似的將其命名為「江陵端午祭」而不敢以「端午節」申報,然後再倒打一耙地反論中國的「端午節」是受了所謂的「江陵端午祭」的影響來著。韓國也已向聯合國提交申報漢服為世界遺產的申請了,他們還專門斥巨資拍攝有關漢服的電視劇《朱蒙》,為漢服申遺造勢。大禹治水早已是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膾炙人口的典故,大禹也就成了中國人心目中遠古時代偉大的象徵,然而,韓國人提出了他的老師是韓國人的祖先檀宗,所以,大禹治水的技術是從韓國引進的。前不久又驚聞韓國人聲稱發明了漢字甚至甲骨文里都蘊涵著韓國人的智慧。但不知他們如何解釋為何又在1443年啟用韓文......

     回顧歷史,璀璨的唐朝是中國人才輩出的朝代,名將薛仁貴便是其中耀眼的一位。當他在平壤接受了高句麗王的投降書後,大唐軍隊接收了高句麗全部的領土,自然也就使高句麗文化成為中華帝國文化的一部分。而此時韓國的前身王氏高麗還沒有誕生。在高句麗滅亡了二百多年以後,也就是公元9世紀初,由原高句麗旁邊的新羅合併百濟組成了高麗王朝。因此,高句麗和韓國的高麗完全是不同性質的事情,高句麗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一支。2004 年9月17日,在被韓國命名為「高句麗在韓國的歷史作用」的有多國學者參與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學者,瀋陽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孫進已發言重申:「高句麗是中國的歷史因為高句麗的主體發生在中國,直至今天,原高句麗2/3 的領土都在中國,而在當時3/4的高句麗居民都歸順了中國」。「在高句麗的大部分歷史里,高句麗一直歸屬中原。」為了挫敗韓國對歷史的篡改,中國於2004年成功地將古代高句麗向聯合國申請為中國的人類文化遺產。這大大挫傷了韓國人的「去中國心」,如今,國人可以時不時看到身上綁著寫有「還我河山」四個鮮紅大字布條的韓國人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吉林吉安、延邊和長白山。

    也許是對中國將古代高句麗申請為中國的人類文化遺產的報復,近來,他們的「去中國化」更加變本加厲。可是,在給漢城和漢江塗脂抹粉后,他們還是遇到了就連自己都難以逾越的難題,即對其國旗上的太極和八卦圖案無法自圓其說,因為太極和八卦來自中國的《周易》,而更換國旗又不是兒戲。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無緣無故地更換國旗的。如若換旗,等於不打自招,那種卑劣的民族心態便昭然若揭而成為世人的笑柄。當然,他們也不好在太極旗上塗鴉。所以,唯有剽竊中華文化才是不二的選擇。於是,渤海成了高麗的了,山東也成了高麗的了。於是,孔子變成了高麗人,《周易》也是高麗的文化遺產。於是,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成了真理了。

    其實在中國近代的相關書籍中很容易找到關於韓國太極旗的來歷。1882年,朝鮮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即將出使日本,臨行前向中國清朝北洋政府請求將中國的龍旗作為國旗使用,北洋政府回復稱藩屬國不能用五爪龍旗只能用四爪龍旗。由於當時朝鮮當局對日漸沒落的清廷已經有些不買賬了,所以未接受清廷的要求。其時奉李鴻章之命出使朝鮮的中國使節馬建忠(中國近代大語言學家,當時和其兄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一起出使朝鮮)建議朝鮮政府採用中國傳統的太極八卦旗作為國旗,該建議得到了朝鮮政府的採納。所以,最早的朝鮮國旗是一面不折不扣的白底黑色圖案的太極八卦旗。後來一名英國駐朝鮮的使節用西方美學的角度為這面太極八卦旗做了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對稱拉伸,使整個國旗圖案呈長方形,把陰陽魚圖案改為紅藍兩色,這樣才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韓國太極旗。
  
    難道從「漢城」到「首爾」是明智之舉嗎?那也未必!美國人從未對中國人將San Francisco稱為「舊金山」表示反感。日本人也從未對中國人將Tokyo稱為「東京」表示異議。難道美國人和日本人都不如韓國人聰明嗎?恰恰相反,此舉反而映襯過度的自卑、短視和桀驁不馴。

    有件事足以生動描述他們的鼠目寸光了。曾經,韓國人怒吼著要美國人滾出朝鮮半島。當美國人表示可以退出半島后,他們又象是被抽了主心骨似的默不作聲了。有朝一日,當中國對其經濟命脈有重大影響時,他們可能又想著要把「首爾」改成「漢城」了。

    另:據不完全統計,自漢城改名首爾後,中國國家級新出版的地圖中,尚未發現將漢城標為首爾,經電話詢問:重新排版連鎖費用極高,韓國尚未支付改名費用,故南朝鮮首都在其國內的新名稱未被採用。
沙發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7-2-23 10:34 | 只看該作者

他願意叫什麼就讓他叫什麼好了。

您操得著那份閑心嗎?
每天盯著人家該名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國心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284

帖子

7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71
3
 樓主| teyee 發表於 2007-2-23 1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基督天主神 的帖子

樓上雖有些麻木,但有膽量頂著西方的大神帽子,奔波於基督和天主之間,很佩服您的勇氣和體力,你太有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4
關愛 發表於 2007-2-23 14:07 | 只看該作者
世界上最不知道什麼是羞恥的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7: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