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空-地戰時代與中國軍事變革(續1)

[複製鏈接]

5

主題

5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孫文2005 發表於 2007-2-10 2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續1)

建立台海戰區軍事優勢的三個新疑問

在中美軍事對抗中,中方能否有效切斷關島地區的戰爭動脈、能否有效制約及禁能關島的戰爭功能是關乎於中美、中日能否規避熱戰,獲取泛台海戰區軍事優勢的首要前提。泛台海戰區軍事優勢取決於以下三個條件:
1.        中美核戰略對抗平衡
2.        泛台海戰區(上海-福州正面4,000公里圓半徑面地區)『發現』、『精導攻擊』電磁能力
3.        超防距攻擊能力

條件1:        目前中美核戰略對抗不平衡,中方處於劣勢。從美蘇的核對抗歷史可知,第二次核打擊只要能做到『一艇生存』,則核戰略威攝就能制約雙方的核衝動。中國欲從劣勢走向平衡,必須:⒈ 實現北冰洋核戰略潛艇的攻擊力,使中國的第二次打擊力量隱身地域擴延至全球,使美國的對華反潛對抗範圍被動地泛擴至全球;⒉ 核戰略潛艇值勤於距美本土3,000~5,000公里之海域,使美中雙方的頭頂都對等地懸有鋒利的核劍。但2006年能否實現北冰洋潛射?2008年能否實現核潛艇巡值於距美本土東西海岸5,000公里之境?時間是個疑問。

條件2:        美軍的優勢是建立在衛星與飛行器平台上的。中方若針對衛星平台易受干擾、飛行器平台距離受限的狀況,利用本土縱深優勢,以定點浮空器為載具在2萬米高空以上建立泛台海戰區電磁平台,則不僅能繞開相對複雜的飛行器平台技術問題,建立可偵測包括隱形目標在內的預警平台、大範圍(千公里級)通信系統平台、末端精導攻擊電磁平台、光學平台,而且在時間、價格和泛戰區的作戰效能方面,具有超越衛星平台及飛行器平台的優點。但能否在未來18月的時間中成功研製、部署是一個疑問。

條件3:        空中200公里攻擊能力是破解美軍空空超防距攻擊優勢的關鍵。但中方在未來的兩年時間中,似難以取得這樣的超優勢。藉助於俄羅斯現有預警平台、空空攻擊武器,中方可與美方形成千公里級的有效空中對抗,保障台海戰區的制空權。但能否獲得3千公里級或更至5千公里級的泛台戰區的空域優勢則是一個疑問。雖然,中方依據本土優勢和精導攻擊能力,可以快進快出輪戰戰術應對,但這對中方的戰區千公里級「發現」、「通信」、「攻擊」電磁平台的依賴性很高。並須:①自大陸內陸、東南海岸至第1、2島鏈間,部署東南高空電磁鏈中繼平台系統, 對抗台海戰區正面之敵,制約關島戰力;②自大陸西南高原至緬甸外海半徑2千公里處,部署西南高空電磁鏈中繼平台系統,對抗台海戰區側翼援敵,制約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戰區。但能否建立緬甸空中走廊這是一個疑問。中方已具備: a. 地-地戰500公里級,對台超防距攻擊能力。b. 地-地戰千公里級,對日美軍超防距攻擊能力。c. 地-地戰3千公里級,對關島第二島鏈區超防距攻擊能力。d. 地-地戰5千公里級,泛台海戰區外圍阻援、反封鎖超防距攻擊能力。但中方的空-地戰能力非常薄弱,能否在2006年以前建立空-地戰力+空中電磁平台的戰鬥系統是個疑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