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貞觀長歌》是一個民族的哭泣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2-2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長達82集的電視劇《貞觀長歌》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

這部投資數千萬元、歷時三年製作完成的長篇巨著,被稱為是大唐王朝戰爭與和平的歷史畫卷。

  在中國歷史上,大唐王朝是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千百年來,大唐盛世被無數中國人所津津樂道,引為自豪。就是到了今天,異域他鄉的唐人街和唐裝還是海外華人的象徵和精神寄託。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的貞觀之治,開啟了大唐盛世的歷史之門。在此後的一百多年間,大唐帝國的疆土極度擴張,朝鮮、漠北、西域的遼闊疆土相繼併入中國的版圖,西部疆土直達鹹海東岸的石國(中亞細亞塔什干城)。由於唐王朝政治清明,社會秩序安定,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位居世界之首。大詩人杜甫一首「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詩歌成了唐王朝國富民強的佐證。

  然而,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從公元627年貞觀之治始,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止,大唐王朝的盛世景象僅僅持續了一百二十八年,便在安史之亂的鼙鼓聲中壽終正寢了。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創造的高度發達的華夏文明,在持續八年之久的血腥內戰面前黯然失色了。

  雖然公元六世紀和七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人享受到了成熟的農耕文明的幸福,但這段讓無數人久久回味的繁華往事卻成了後來人的永遠傷痛。一個多世紀的民族強盛,換來的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民族悲劇,這不能不讓眾多有識之士伏案深思。

     人們回眸大唐盛世,看到是繁華的都市,看到的是來往如織的商賈;人們回眸盛世大唐,看到的是縱橫的纖陌,看到的是安居樂業的芸芸眾生。可是,拂去歷史的塵埃,你就會驚訝地發現盛世之中的危機,你就會聽到一個蒼涼的歷史老人對後人無可奈何的訴說。

  儘管大唐盛世持續了一百多年,可它仍然沒有避免一個盛世的衰落;儘管大唐帝國貌似強大,可它卻沒能逃過歷史周期律的詛咒。在國家動蕩之時,昔日的巨人竟顯得如此虛弱和不堪一擊。

  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沒有一個科學和先進的政治制度作保障,即使創造出了驚天動地的物質財富,也不可能保證一個社會的永久穩定。恰恰相反,在保障機制缺失的前提下,創造的社會財富越多,所導致的社會動蕩就會越劇烈,引發的階級大搏鬥就會越慘痛。

  大唐盛世的興衰,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盛世之誕生,淵源於唐朝初期的政治清明;而盛世之滅亡,就是社會腐敗所造成的嚴重惡果。當開明君主不復存在的時候,大唐王朝的危機就要來臨了。

  歷史事實證明,一個社會的長治久安,需要的不僅僅是為數眾多的廉吏,需要的不僅僅是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更需要的是一個能保證不出貪官和少出貪官,出現了貪官污吏能有效懲治的社會制度。

  中國人在觀看《貞觀長歌》的時候,許多人都在回味大唐盛世所製造出的甜蜜。可是,在回味之餘的興奮里,又有幾人能品嘗出甜蜜之中的苦澀?一曲《貞觀長歌》,與其說是中國人的歡笑,不如說是一個民族的哭泣。

  大凡讀過唐詩的人,可能會對白居易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長恨歌》記憶猶新。在這首詩里,作者以精鍊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然而 ,故事的主人公當時是否想到,正是他們的荒淫和無恥,正是他們終日沉緬於歌舞酒色之中,才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悲劇,就是社會腐敗的結果。

  白居易通過這首詩試圖告訴我們,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終結了長達百年之久的盛世大唐,唐玄宗的迷色誤國鑄成了千古之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當楊貴妃在馬嵬坡前,將三尺白綾掛在自已雪白的脖頸上的時候,她就在為自已「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的淫蕩埋單了。

  我不知道在國家廣電局要求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出主旋律電視劇的時候,央視播出這樣的電視劇意欲何為。我更不知道該劇的編導們投巨資拍出這樣的電視劇,其用意何在。也許是帝王將相的文化情結在作怪,也許是對貞觀之治所開創的大唐盛世情有獨鍾。但是,我要告訴他們的是,中國人的盛世情結應該結束了,中國人的我們先前闊多了的阿Q精神應該拋棄了。君不見,馬嵬坡前草青青,大唐盛世今安在?


秦建中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