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釋迦牟尼傳:3.三迦葉的歸依

[複製鏈接]

13

主題

124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痛不癢 發表於 2007-1-31 1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迦葉的歸依是最富戲劇性的,也是佛陀在傳教中顯示巨大法力最好的一個例子。佛教史上有許多例子,即使是那些大德高僧們為了傳教,在某一個新的地方打開局面,也會相應地採取神秘的具有無比威力的法術,以此來震懾群眾,使自己的傳教得以進行,因為要他人相信某一種宗教或者學說,一開始不能降服信眾的心是無從得到成功的。因為信仰其實就是心的降服,不能使人覺得某一教派或者學說具有無比威力或者誘惑力,那麼要招收信徒又談何容易。因此,許多僧眾一開始傳教時都以異術設教,或者以神道設教,就都是為了這個原因。釋迦牟尼佛利用了自己本來具有的文武全才加上一些神秘的神通力量使得三迦葉歸依,為佛教僧團的擴大和影響的廣泛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釋迦牟尼佛在化度了耶舍等五十一人後,就考慮今後該到哪裡傳教的事。「我現在應該度化哪一些人才能獲得最大的方便和利益呢?」釋迦牟尼觀機施教,覺得只有摩揭陀國的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善根成熟了,可以去化度他們。「這兄弟三人在摩揭陀國學的是仙道,已經一百二十歲,受到國王和全國上下人民的尊信;他們十分聰慧,有極強極快的悟性,倘若向他們說法,使得他們歸依,自然是絕大的好事一樁。但難的就是他們有很深的成見,為人又非常傲慢,不容易一下子將他們降服。不過,不管如何,我還是應當試一試。」釋迦牟尼想到這裡,決定立即動身。──這一年佛陀才三十歲,以一個三十歲的年輕頭陀想去教化一個一百二十歲驕傲成性的老迦葉可想而知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但是佛陀義無反顧地去了。
  釋迦牟尼當下就從波羅奈出發,前往摩揭陀國。晝夜兼程,途中跋涉,自然艱辛。一天日將昏暮時,釋迦牟尼趕到了優樓頻螺迦葉的住處。優樓頻螺迦葉是三迦葉中年紀最長的一位,智慧超勝,受到兩位弟弟虔敬的愛戴。優樓頻螺迦葉忽然見到一位年紀輕輕的頭陀到來,而且相貌端正莊嚴,當時心下由衷地感到歡喜。於是,他問道:「這位年青和尚,你從什麼地方來?」佛回答說:「我從波羅奈國來,打算到摩揭陀國去。現在天將要黑了,想在您這裡借宿一宵,不知可好?」「寄宿是不成問題的,只是我這裡房舍都讓弟子住滿了,沒有空餘的房間,只有一間石室,非常潔凈,我拜火的用具都放在那裡。這是一個十分清靜的地方,正適合你這樣的和尚。但有一條惡龍住在裡面,就怕它來害你。」「即使有惡龍,現在也顧不得了,請您借我住一個晚上。」迦葉又補充了一句,說:「這條惡龍,性子非常兇狠殘暴,一定會出來害你。我不是捨不得給你住,只是住進去要出人命,因此不敢相借。」佛說:「您儘管借給我住,一切後果由我承擔,我絕不會被惡龍所害的,請您放心。」「如果你一定要住,那就隨意吧。」
  佛陀就在當晚住進了這個藏有惡龍的石室。佛陀一進石室,當即結跏趺坐,進入三昧禪定的境界。這時,那條惡龍見有生人進來,便毒心上騰,一心要害這位頭陀。它全身放出毒煙,赤目暴牙,張勢向佛陀撲來。世尊見此,手捧缽盂,無畏無懼,當即進入火光三昧禪定境界。這三昧定火,烈焰衝天,燒得石室熱不可當,同時也燒得毒龍苦不堪言,無處藏身。迦葉的弟子們乍一見到石室中燒起大火,以為這個和尚必遭毒害無疑。於是,回去稟報師父,說:「這個年青和尚,既聰明,又莊嚴端正,極為難得,可惜現在卻被惡龍之火燒死了。」迦葉當即從座位上站立起來,他雖然認為和尚一定會碰到危險,但沒有想到被毒龍的大火燒死,因此,他立即趕到石室之外,見到石室里火光上騰,心下大感悲傷,他本意並不想讓這位和尚真的去送死。但事已至此,後悔也無用了。於是,他當即命令弟子們趕緊用水撲滅這場大火,但水一灑到石室上,非但不能撲滅大火,反而像火上澆油般地更加燃燒得厲害了,燒得一座石室紅通通的,看看將要熔化。外面迦葉和弟子們徒自著急。但石室裡面,卻是另一番局面,佛陀身心不動,顏容怡然,已將這條惡龍降服,再也不能加害於人了,當時佛陀便傳授給毒龍三歸依,然後將毒龍放置鐵缽中。
  天亮后,迦葉師徒趕到石室,卻見到佛陀安然坐在石室里,大出意外,於是問道:「你這位年青和尚,昨夜在石室里,那龍火猛烈,沒有被它燒傷吧?你昨天借這石室住,我之所以不想給你,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佛陀回答說:「我的心裡非常清凈,是不會被身外的災難所侵害的。那條毒龍,現在就在這個鐵缽中。」於是,佛陀舉著這個鐵缽,讓迦葉他們來察看。迦葉師徒見到這個年青和尚,在火里也不被燒著,而且又降服了惡龍,將它放置鐵缽中,都嘖嘖讚歎,以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希奇的事。雖然迦葉對佛陀的本事相當佩服,但他並不認為這是最要緊的。他對弟子們說:「這位年青和尚,神通雖然十分之大,但終究比不上我的道真實。」
  佛陀對迦葉說:「我現在正想停住在你們這裡一段時間,不知能行么?」迦葉當即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夜裡,佛陀坐在一棵樹下,四大天王夜間來到佛打坐的地方,來聽佛陀說法。天王們身上發出的巨大光亮,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有如日月一般。迦葉夜裡起來,他遠遠地看到天上放出的巨大光亮正好落在佛陀的身邊,於是對弟子說道:「這位年青和尚,也是一個拜火教徒。」天亮后,他們來到佛陀打坐之所,問佛陀是不是昨夜在行拜火的儀式,佛陀回答說:「沒有。有四大天王下來聽法,那是他們發出的光。」當時,迦葉對弟子們說道:「這位年青和尚,雖然有極大的神通功德,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第三夜釋提桓因、第四夜大梵天王下來聽法,都放出大光明;迦葉被佛陀的巨大神通和高妙功德所打動,但仍認為佛陀不如他的道真實。後來,迦葉帶領五百弟子進行拜火的儀式,早晨準備點火時,卻怎麼也點不著火,迦葉想,「這準是那位年青和尚做了什麼手腳。」因此,他帶領弟子們趕到佛的住處,對佛陀說:「我們進行拜火的儀式,早晨起來準備點燃火把,但火點不著,不知什麼緣故。」佛當即回答說:「你可以回去了,火自己會燒起來的。」迦葉和徒弟回去之後,就看見火已經燃燒起來了。迦葉雖然對佛陀的神功非常佩服,但還是認為佛陀的功夫雖然神妙無比,總是不如他的道真實。後來,拜火儀式結束了,要滅掉火,卻再也無法將火撲滅。他們認為這也是佛的手段所致,見了佛,回去之後,火自然就熄滅了。佛陀為了降伏迦葉的心,又使用了許多法術手段,如迦葉的弟子早晨起來砍柴,斧子舉不起來;斧頭舉起來了,又落不下去。但種種手段,都沒有使迦葉真正信服。
  後來佛用上了更加匪夷所思的手段,如取幾千萬裡外的時鮮果實以及難得的粳米飯於俄頃之間,以大神通令釋提桓因指地成池,他山取石,然而都並未能讓迦葉口服心服。但佛陀有如此神功,這一點也讓迦葉十分忌憚,因為迦葉是摩揭陀國威信最高的國師,他的道德和才能受到國王的尊重和人民的愛戴,然而現在出了這一個年青和尚,道術明顯比迦葉勝了一籌,如果國王和人民知道了他的神通功力,那麼他們就都會從迦葉身邊走開,轉而傾信這位年青和尚了。迦葉心裡念慮道:「明天,摩揭陀國國王以及臣民、婆羅門、長者、居士等都應當到我這裡來開七天的會,倘若那位年青和尚在這裡,我就會大感不便。但願這位年青和尚在這七天之內不要到我這裡來。」佛陀當即知道了迦葉的心思,於是,便動身到一個北郁單越的地方去了,停在那裡正好七日七夜。七天已過,集會也完畢了,國王辭別而去,其他人眾相繼離開。迦葉心想,「真是妙極了,這七日之內,年青和尚沒有到這裡來。現在集會已畢,正有許多供養,如果他來,就是最好的機會了。」佛陀當即知道了他的心念,於是像壯士那樣一屈伸臂的功夫,從北郁單越回到了迦葉面前。迦葉見到佛陀及時趕來,頓時大為驚喜。當即便問佛道:「這幾天你遊方到哪裡去了,我怎麼見不到你呢?」佛當即回答說:「摩揭陀國國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這裡來作七日之會,你不想見我,為了避開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單越去了。你現在心裡想見我,所以我便前來見你。」迦葉聽了這話,頓時心驚肉跳,連身上毛髮都一根根地豎起來了。「厲害厲害,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懂得我心裡都想些什麼!雖然如此奇特希有,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
  佛陀心裡想道,「優樓頻螺迦葉根緣漸漸成熟了,現在正是調伏他的時候。」想到這裡,佛陀便立即趕往尼連禪河,來到岸邊,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對佛說道:「世尊,你現在應當進入涅槃。為什麼呢?因為應當度化的都得到了解脫,任務已了,現在正是進入涅槃的時候。」佛對魔王說:「我現在還未到進入涅槃的時刻。為什麼呢?因為我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尚未具足,所應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沒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現在就進入涅槃。」魔王聽后,心生憂愁煩惱之情,但無可奈何,只好獨自一個返回魔宮。
  佛便跳進尼連禪河,運用神通力量,使水向兩邊分開,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見水滴,而且還有灰塵從腳下揚起。佛身側兩面的河水都奔湧上去,其勢驚天動地。迦葉遠遠地看見佛跳進河中,大為驚訝,以為佛陀被淹死了。於是和弟子們駕船前來相救。當他們來到河邊,見到佛行走的地方卻有灰塵揚起,這一下驚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讚歎。然而,迦葉口中雖然讚歎,但認為佛陀雖然有此神通之力,總是不及他的道真實。「你這位年青和尚,想上船嗎?」迦葉問道。佛答應了一聲。於是,當即以絕大神力從船底進入,上升到船中,然後結跏趺坐。迦葉見佛穿過船底,而船並沒有破,更加讚歎起佛的神力來。但他口中仍並不認輸,說:「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有這樣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總不如我得到真羅漢的果位。」
  佛陀見到迦葉仍不歸服,於是大聲對他說:「你並不是羅漢,因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證明,為什麼要不知羞恥,強顏胡說?你只是虛妄地自稱說我有道德,其實並沒有什麼道德。」一語喝破迷心,迦葉當時心驚毛豎,慚愧無顏,自知沒有真正的道德,於是叩頭向佛作禮,說:「您真是偉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裡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悅誠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個徒弟。」佛對迦葉說:「你現在年紀這麼老了,而且還有那麼多的弟子和親眷,又為國王和臣民所欽敬,如果要決定加入我的僧團,你還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細討論后再來找我。」弟子們見迦葉願意隨從歸依釋迦牟尼佛,他們本來就有心歸依,現在聽迦葉徵求他們的意見,於是五百徒眾全體同意甘願做佛的弟子。佛說:「好!你們就是比丘了。」鬚髮自落,袈裟著身,他們便當即成了和尚。佛跟他們講了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又講了四諦法門,迦葉聽完佛的說法,當下就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凈,後來漸漸修至阿羅漢果。五百弟子後來也得到了法眼的清凈,修成了須陀洹果,最後漸進修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迦葉既從佛陀出家,因此便將原來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丟進了河裡,師徒相隨佛陀而去。迦葉的兩個弟弟,一名那提迦葉,一名伽闍迦葉,看到河裡飄浮著大哥的拜火用具,以為大哥出了什麼事,於是逆流而上,尋找大哥。到了大哥的住處,但見庭院空寂,四遠無人。兩位弟弟見此情景,真以為大哥遭惡人陷害,頓時心中大為悲痛,竟至大放悲聲,嚎啕大哭起來。這時,走來一位村民,對他們說:「你大哥他們扔下拜火用具,都隨瞿曇出家學道去了,何必如此悲傷!」兩位弟弟聽到村民如此說,心生懊惱,覺得十分奇怪,「大哥怎麼放棄了阿羅漢道,卻尋找別的法門去了呢?」他們一路念著,一路趕往兄長所在的地方。他們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鬚髮全除,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於是當即跪拜在大哥面前,問道:「大哥您本來就是阿羅漢,聰明智慧,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您,名聞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於您,現在是什麼緣故要捨棄阿羅漢道,跟著別人學習呢?這絕不是小事一樁,怎麼也不跟我們商量一下?」
  迦葉對兩位弟弟說道:「我見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樁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變化;二是慧心清澈,決定成就一切種智;三是善於推知人的根本,隨機說法,使他們領受;因此我願意跟從他出家修道。我現在雖然為國王臣民所敬愛,言辭犀利,無與倫比,但究竟不是永斷生死的法門,只有如來佛所演說的道法,足以斷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偉大的聖人,我豈能不勉勵自己,向他學習呢?否則,我豈不無心無眼了嗎?」兩位弟弟聽到大哥如此說,又想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跟隨佛出家了,我們豈能不跟著哥哥一起修道嗎?」於是,兩位弟弟各自帶領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隨佛出家,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他們後來都證得了阿羅漢果。
  三迦葉歸依佛,加入佛教的隊伍,僧團立即擴大為一千餘人的組織,這對佛教的傳播及擴大影響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三迦葉的歸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是使王舍城的人民爭先恐後地歸依佛陀,並且讓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放棄了傳統的婆羅門信仰,成為各國中第一個歸依佛、信奉佛教的國王。
  王舍城中有位迦蘭陀長者,他有塊面積很大的竹園,頻婆娑羅王用巨款在竹園內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精舍,請佛陀和弟子們居住。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舍,這座精舍成了佛教陀弘法傳教的第一個大本營,也是佛陀和弟子們安居的理想場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