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間諜自述凄涼晚景 妻離子散靠拾荒度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31 0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2007年1月30日5:17:4(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國際先驅導報/當年,他們在台當局威逼利誘下淪為間諜;在牢里經過數十年的改造后,這些台灣間諜們重獲自由,但卻一無所有;如今,他們靠每天的拾荒度日,同時開始發起向台灣當局的索賠運動()

  姜建國:我的悲慘下半生()

  姜建國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屢次強調,「我們是香港不該養而養我們,台灣該養我們而不養」()

  下午3點之後,是找不到姜建國的。()

  這個已經71歲的台灣老間諜,每天3點開始就從自己住的十五六平米的公屋出來,去附近撿紙皮、廢報紙,直至深夜。()

  2007年1月1日,這個拾荒的老人在香港成立了「海峽兩岸受難者協會」,決心向台灣當局索賠。()

  威逼利誘下淪為間諜()

  被推選為協會會長的姜建國,早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1981年,他攜妻女到了香港,棄醫從商。1985年5月,姜建國從大陸購買蠶絲運到台灣,被台當局沒收。姜建國親自赴台交涉,結果在台灣「軍情局」的威逼利誘下,被招募成台灣間諜。()

  在電話那頭,姜建國回想起當年的情景還有些氣憤,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當時台灣單個聯繫我的是一個姓張的,我至今不知道他具體叫什麼。當時他說加入『組織』,保證沒有事的。後來他讓我去大陸發傳單,我說,『這怎麼會沒有事呢?如果我在大陸被抓了,怎麼辦?儘管殺頭是不會的,但十年八年牢是要坐的。』他承諾說,『一旦有事,你的家屬我們會照顧好,會安排的。』」()

  很快,姜建國被台灣「軍情局」委任為中校處長,並在台北接受特工訓練后,開始執行間諜任務,月薪不到4000元人民幣。()

  1986年,姜建國潛入上海,竊取了上海某港口的建造計劃,獲得獎金4000美元。同年,他在大連用微型相機拍攝某軍港時,被埋伏已久的大陸公安人員當場抓獲,並因「特務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

  拾荒度日,窮困潦倒()

  「2001年8月15日早上,監獄長送我出了監獄的大門。我是9月1日回到香港的。」姜建國說,「可過了關,回到原來的家,發現什麼都沒有了,已經改成公路了。我只好去住了旅館。」

六名被寬大釋放的台灣間諜1976年1月30日乘飛機離開北京,取道福建沿海回台灣。圖為他們登機時與送行者告別。戈春江/攝本報資料圖

()

  第二天,姜建國到台當局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求助,結果對方再三敷衍,讓他自謀生路。此後,他只能在香港靠領救濟金維持生活。()

  僅僅靠救濟金生活,遠遠不夠。於是姜建國每天下午3點開始,就滿香港地去撿紙皮和廢報紙,每天賣得幾十塊錢貼補生活。「晚上我一般都要等到超市關門,11點半多,等他們把不要的紙皮丟出來。」香港的冬天,一般都在10攝氏度左右。姜建國患上了退化性關節炎。()

  姜建國還告訴了《國際先驅導報》他的「外快」來源——「去當電影公司的臨時演員」。()

  「有事的情況下,那邊打電話叫我去一次,一般給100塊錢;如果是後半夜,給120塊錢。我已經演了好多戲了,比如演古裝劇,演個老兵拿著旗子『嗚嗚』地走,滿場跑來跑去。」()

  「有時候運氣好些,1個月有3次到5次演戲機會。但最近兩個月都沒有叫我了。」姜建國不無遺憾地說。()

  七元西裝,過期饅頭()

  「那你多久沒有買過新衣服了?」記者問道。()

  「哎呀,哪有什麼新衣服?」姜建國猛地喊了出來,「有什麼穿什麼。」()

  然而,接下來姜建國的話讓記者大吃一驚。()

  「你知道我買衣服到哪裡買嗎?(香港)通州街的天光市場。那裡早上5點多,就有地攤擺出來了,什麼東西都有,很便宜的。衣服兩三塊一件,貴些的五塊。」他苦笑著說,「有些東西買來蠻好啊,我買了一件西裝,才七塊錢嘛。蠻好啊!」()

  「那平常都吃些什麼呢?下館子嗎?」()

  「哎,不可能出去吃的。我們沒有這個經濟實力。報紙上說的周國騤一日三餐都是西紅柿湯泡饅頭,這個報道不假,有的饅頭還是我給他的呢。我每天晚上去超市門口等著撿紙皮,有些超市裡當天到期的饅頭,人家就一包包地從後門扔出來。我看蠻幹凈的,也沒有壞,我就帶回來自己吃,也給他(周國騤)吃。」()

  無錢治病,四處躲債()

  姜建國在出獄后,其原來在香港的妻女不知去向,他也就和原來在上海認識的一個叫劉玲的女子結了婚。()

  不久前,劉玲從上海到香港看他,結果因突發盲腸炎,住進了香港的瑪嘉烈醫院。由於無錢付手術費,「我太太住了一個晚上,然後只做了止痛就出來了。那麼多錢,再住下去不得了啊。」()

  「當時我問我太太,你挺得過嗎?她說,挺得過。」而《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醫院給姜建國寄來的賬單上看到,儘管是政府醫院,但一個晚上的住院費用高達3300港幣,急症室的費用是570港幣。()

  姜建國說,「醫院來了一封催促信,讓我們趕緊還錢,不然要告我。我寫了一封信懇求他們,說我現在老了,給他們做做雜務工能抵債嗎?我也跟他們講了(我正在)向台灣方面索賠,請他們寬限幾天。」()

  至於劉玲,姜建國已經讓她回上海去了,「暫時躲一躲啦,有什麼辦法?」()

  妻離子散,前景渺茫()

  除了在上海的太太,姜建國最挂念的,就是他與前妻生的女兒。一提到女兒,他的語氣異常激動。()

  「我被抓的第二年,我老婆把房子賣了。是我在上海的哥哥告訴我的,因為他收到了我女兒偷偷摸摸寄來的信。」姜建國現在還記得女兒那封信上的每一個字——「爸爸在上海坐牢,請伯伯代我照顧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哪裡,我還不知道……」()

  姜建國出獄后,還登報找過他的女兒,還托香港和國外的朋友幫他找,但至今沒有消息。()

  「去年8月,我到台灣去。回香港時,『中央軍事情報局』一個姓高的處長到機場送我,他說,『你有什麼困難,跟我們講,我跟長官說。』我說,『我可以不要錢,但你得給我女兒啊。你們說好了,要照顧好(我女兒)的,結果你們是把我女兒賣掉了,還是殺掉了?』」()

  那個高處長說,「你可以去網上找。」姜建國當時就火了,「我根本不懂電腦嘛,我坐牢的時候沒有電腦。我根本不懂,怎麼找嘛!」()

  在採訪結束時,姜建國反覆地問《國際先驅導報》,「你說等我把(向台當局索賠)這件事情鬧起來后,我女兒能不能看到你們的報道?如果能看到,她會不會來找我?」()

  台情報部門專鑽台商空子()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處於敵對狀態時期的兩岸,是世界上最活躍兼最危險的情報戰場之一


  潛入大陸的台灣間諜,一般由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簡稱「軍情局」)負責派遣,其前身是國民黨臭名昭著的「軍統局」。1985年,「國防部」情報局與「國防部」特種情報室合併,成為「軍事情報局」。其總部在台北陽明山下的芝山,設有情報學校訓練間諜,軍方內部稱該處為山竹營區。()

  據了解,台灣「軍情局」專收買小本經營或生意上有困難的台商做間諜,如此做法容易一拍即合。某些生意麵臨失敗的台商,為使生意起死回生,往往鋌而走險當間諜。這些去當間諜的台商,通常受訓10天就會被安排工作。()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間諜幾乎全部經香港潛入大陸。1964年10月,大陸試爆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世界。該年台灣經香港派多名間諜潛入大陸,展開所謂「神斧行動」,刺探原子彈機密及沿海軍事部署情報,結果全軍覆沒。()

  間諜工作最為危險,除非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行事縝密,而情報系統又能保持絕密運作。()

  台灣間諜的任務包括搜集軍事、政治、經濟和科技等方面情報,以軍事最重要。台諜搜集大陸軍情,主要又針對三方面:所謂瞄準台灣目標的導彈類型和數目、解放軍最新動態、大陸軍事防線之死穴。台灣軍方認為,若能經常掌握這類最新情報,台軍就能提高應變能力。()

  「我們不管政治,只管生活」,這就是台灣老間諜們決定接受本報採訪的共同理由()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等我拿到了錢,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家的米缸填滿。買足了米,再把油鹽醬醋買好,其他的就再說了。」這,就是「海峽兩岸受難者協會」會長姜建國的願望。()

  姜建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們這群晚景凄涼的台灣老間諜,為在有生之年討回公道,正準備集體向台灣當局索賠。()

  協會內部有明確分工()

  這些台灣老間諜們大多都在上海提籃橋監獄服刑10年以上。出獄後台灣當局對他們置之不理,結果只好靠拾荒度日,其中最年輕的58歲,最年長的82歲。()

  「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我們為他效勞賣命,結果到頭來老了,身體差了,他們什麼都不管,讓我們自生自滅。」()

  姜建國在跟《國際先驅導報》提到他發起集體索賠的想法時表示,「我原來在台灣認識一個姓魏的,是派到大陸的間諜,現在已經88歲了。他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成立了『劫後餘生敵後回歸同志自救會』,當時是國民黨『執政』台灣期間,他就在『立法院』門口跪下,然後有很多人聲援他。我就是受到他的啟發。」()

  「如果我單獨去索賠,台灣那邊只會隨意打發我、敷衍我。我15年坐牢,這期間的工資一直沒有給。去了,也就給我一兩千打發,連路費都不夠。我只想拿回我15年的工資。」()

  2007年1月1日,姜建國發起成立了「海峽兩岸受難者協會」,併到香港警務處註冊審批。目前,協會共有香港籍台灣間諜7人,如果加上內地和海外的,共60多人。「12月26日《東方日報》(香港)登報后,還有幾個通過《東方日報》找到我們,要求加入協會。」()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姜建國用筆草草寫在信紙上的協會章程上看到,協會內部有明確的分工,協會的核心成員主要是香港籍的台灣間諜,由會長姜建國、秘書長陳景聖以及組織、財務、內務、聯絡等部門組成7人核心成員,包括簡志鈞、周國騤等。()

  「協會秘書長主持日常事務工作,重大事務由會長或委託秘書長召開7人常務會議,至少有四人以上參加,並以多數通過決定。協會每月召開常務會議一次,總結審核本月工作及安排下月工作。協會辦公地址每天有人當值辦公。」()

  在這份姜建國起草於2006年12月8日的章程上,他還特意強調了協會的合法性:「協會在香港註冊為合法的組織,……協會成員必須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如若違犯後果自負。」()

  要到中正紀念堂門口靜坐()

  姜建國透露,協會在接到《國際先驅導報》的採訪要求后,還特意召開了常務會議,討論能否接受內地媒體的採訪。在會上,老頭們找到了一個共同的接受採訪的理由——「我們不管政治,只管生活。」()

  隨後的幾天,姜建國陸續向《國際先驅導報》獨家透露了他們的索賠計劃。()

  「陳景聖是秘書長,他年紀輕一些,也靈活一些。我叫他去接觸一些(香港立法會)議員。他們結果對我們相當同情,願意寫信給他們台灣的朋友,包括台灣『立委』李慶華。我們決定到台灣后,去找台灣『立委』李慶華,然後通過他去找李俊敏,進而擴充我們的力量。」()

  目前為止,姜建國還沒有找到能幫助他們打索賠官司的律師。於是,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一個更大膽的計劃,「我們也想好了。我打算寫大字報,把我們的遭遇寫下來,請求律師協助我們打官司。我們準備到中正紀念堂門口靜坐。我們不想多拿多少錢,只想要回我們的工資。」()

  「我們準備去台灣,討回我們的公道,協會的7個常委一起去。去了可能也得不到什麼,甚至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但我們7個人一起去,同時媒體也開始關注,他們也不敢對我們怎樣,我們7個人不會一起從地球上蒸發掉的。」()

  「台灣方面也可能先會對我們採取哄騙的手段,給些小的禮遇,應付一下,因為前幾次都是這樣對我們的。台當局也可能會收買我,我是主要組織者。給我錢的話,我也會拿,但會向協會公開。我會拿來為我們的工作增加後座力。」()

  拒絕台灣「軍情局」封口費()

  目前在索賠準備工作上,姜建國已經花了好幾千元,包括印製了協會的信紙、信封。老頭們一般兩三天碰一次頭,基本都在姜建國那十五六平米的家裡開會。姜建國說,他們還準備在春節前再開一次協會的常務會議,研究怎樣討回公道,向社會求助。()

  這群台灣老間諜打算集體向台灣當局索賠的消息傳開后,台灣方面也迅速開始行動。()

  姜建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1月17日,我收到台灣『中央軍事情報局』一位自稱王的人打來電話,說11日給我寄出了一封信,要求我現在不要對外說話,要我不要衝動,耐心地等收到信后再說。我猜想可能是要收買我。我當時要求與上次去台灣接待我的情報處高處長或梁參謀講話,但王說他們出差了。我質問他,『你代表誰,能答覆什麼問題?』但他始終不吭聲。」()

  1月19日,姜建國收到了來自台灣「軍情局」的那封神秘來信。「自稱『鍾志強』的人說給我3000美元封口費。收錢后,我就什麼東西都不好講了。不能再向任何人透露與工作有關的事務,也不再以任何事由索賠。我自然不答應。」

圖為2004年春節前,大陸方面出於人道考慮,允許台灣間諜嫌疑人宋孝濂(左一)與其家人在看守所內見面,還在機場為其妻小提供便利並協助其順利轉機。姜恩宇/攝本報資料圖

(chinesenewsnet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