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歷史課本「去中國化」背後的校園暴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1-30 1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修高中歷史課本披中立外衣宣揚「台獨」

  ·資料:近年「台獨」動作及教科書修改內容

  ·台教育工作者:忠於「事實」才是基本價值

  ·台灣歷史課本修改 刪除孫中山「國父」一詞

  台當局將高中歷史課本中「大陸」篡改為「中國」

  校園?江湖!

  「去中國化」的傷痕

  當局篡改歷史

  「大陸」改「中國」

  在台灣「行政院」日前通過台北故宮博物院相關條例「去中國化」后,台灣高中學生新學期(寒假過後)將開始使用的新版歷史課本第二冊《本國史》改稱《中國史》,用詞也在「去中國化」!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清末具革命意涵的起義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內容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親民黨和學者同批「教育部長」篡改歷史。

  評論

  「去中國化」傷痕

  校園漸成江湖

  近年來,台灣校園在當局「去中國化」濁浪裹脅下,不得不下令拆除鐫刻在校園裡「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座右銘,這條座右銘就如大陸校園裡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樣,曾經書寫在一代代台灣小學生的作業本上,成為他們彌足珍貴的童年記憶。

  而台灣一些校園奉行「去中國化」的過程,也是中小學生逐漸遠離倡導「淡泊節慾、溫良謙讓」的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過程,更是學生們心靈日益受到西方縱慾文化不斷滲透、侵蝕的過程。

  於是,「厚德載悟」的傳統人文精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道德理想不斷被橫流的物慾解構,孩子心靈正在流失中華傳統文化的養分……

  台灣校園暴力事件逐年猛增,校園犯罪率遠超大陸,可說是「去中國化」的後遺症。

  篡史

  淡化兩岸淵源

  如今台灣高中歷史教材第一冊是《台灣史》,過去的禁忌話題「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編入教科書;第二冊是「不包含台灣史在內的中國史」。

  多位台大歷史系教授指出,在這套即將使用的新版歷史教材中,《台灣史》和《中國史》都是一冊教完,而且是先教《台灣史》,后教《中國史》,這是「令人吃驚的失衡」,其中《台灣史》明顯在淡化台灣與大陸的淵源,而《中國史》則讓不少高中教師感到「根本教不完」。

  刪除「統一天下」

  此外,統編本時期冠在孫中山之前的「國父」一詞以及提到孫中山先生時,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從新版教科書中消失了。而為了超然、客觀地撰寫中國歷史,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秦始皇並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刪除。

  北京人從史書消失

  因為中國史濃縮成一冊,於是採取「略古詳今」的原則編寫,從新石器時代一直編寫到目前的兩岸關係。「略古」之下,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從中國史中消失了。

  夏、商、周三代以及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要在一節課五十分鐘教授完畢。

  不見「黃花崗72烈士」

  因為「詳今」,明末以後的中國歷史大約佔整冊教材的一半;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史跡也消失了。

  新出爐的教科書,基本上是站在所謂「兩岸分治」的基礎上撰寫,以往視為禁忌的「統獨」議題進入教科書。如翰林版教科書寫道,「台灣何去何從是一項大哉問;如何保障台灣不被并吞?如何維持現狀,一直困擾台灣人民。」

  批「獨」

  泛藍要「教育部長」請辭

  台灣「立法院」泛藍陣營29日批「教育部長」杜正勝大倡教育「台獨」,不適合繼續做「教育部長」。親民黨一位「立委」甚至說,「乾脆改封陳水扁為『台灣共和國』的『國父』算了。」

  親民黨發言人李鴻鈞也表示,歷史教育的意義在於使後代尊重、記取歷史教訓,但杜正勝領導的「教育部

  」,卻允許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大幅增加激化「統獨」對立的篇幅,顯見杜正勝已經不適任。他舉例說,依據教育部頒訂的《國語辭典》,起義是指為正義起兵,起事是指起兵發事,也就是發動戰爭,可見起義與起事雖僅一字之差,但涵義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親民黨「立委」馮定國批評,杜正勝的兒子上酒家也管不好,又鼓勵民眾少說成語,這種「教育部長」不適任也不適格,應立即請辭,蘇貞昌如不站出來糾正杜正勝,也該下台負責。

  警世聲音

  多位歷史學者表示對台當局「教育部」做法無法認同。

  學者:

  政治力介入審書

  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審過程,政治力強烈介入審書,並且只准一種聲音,編寫出「一綱一本意識形態」的歷史教科書,否則就技術性杯葛,讓書商無法出版或強迫修改,讓我和編書小組對編寫中國史意興闌珊。這根本是「國家機器控制」,學者應該強烈抗議才對。

  ——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吳展良

  「立委」

  篡改就不叫歷史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可以篡改就不叫歷史,但杜正勝好大的本事,居然可以篡改歷史,還同意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可不稱孫中山為「國父」。

  ——親民黨「立委」馮定國

  現象

  監視器

  遍布台灣校園

  台灣校園暴力事件逐年猛增,校園犯罪率遠超大陸,可說是「去中國化」的後遺症。

  在大陸校園熱議安裝錄像探頭是否侵犯學生隱私權的時候,監視器早已遍布台灣校園,目的是監視校園暴力。日前,在台北校園發生十多名中學生持刀砍殺一名學生事件,警方靠監視器畫面,才逮捕犯罪嫌犯。

  警方靠著監視器畫面找出犯罪嫌犯,學生靠它保障自身安全。在生命重於隱私的考量下,沒有多少學生有異議。

  笑話

  學生作文

  張飛打岳飛

  台灣一文教機構曾舉辦「大手筆完全語文競賽」,吸引近2000名小學生參加。但「去中國化」造成台灣小學生寫作能力普遍下滑,甚至出現「張飛打岳飛」等常識性錯誤。

  心理

  七成少年

  患被害恐懼症

  島內少年犯罪案件層出不窮,台北市有關部門調查發現,竟有超過7成的青少年患有擔心被害恐懼症,其中被害地點以學校教室的比率最高。調查結果最意外的是,少年周遭的親朋好友是造成傷害案件的主凶,比率竟然超過六成。

  案例

  13歲少女

  與8男一夜情

  日前,台灣一名年僅13歲的中學少女,連續在網路散播援交訊息,被桃園縣「警察局」少年隊查獲,少女坦承至少和8名男子發生一夜情。

  11歲女生

  竟是色情網主

  台灣南投縣國小五年級女學生在雅虎奇摩網路家族申請網站,成立色情貼圖網站,加入該網站的會員多達200餘人,台北市警方因該網站散布色情圖片,循網址追查,發現設立色情貼圖網站的竟然是一名11歲的小女生,令警方嚇一跳,

  女子黑幫

  涉足校園暴力

  竹聯幫「虎鳳隊」是台灣警方查獲的首個完全由女子組成的黑道幫派。根據調查,「虎鳳隊」涉嫌以暴力介入校園、販賣盜版光碟、販毒、非法討債、偽造資薪證明向銀行貸款詐騙等,而從事這些犯罪活動的全部都是妙齡的女子,其中不乏正在讀書的高中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2: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