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對外交往最牛的流行語

[複製鏈接]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1-20 2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中國女軍事專家姚雲竹參加美國國際學術座談會,在回答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提問時說:「如果有人一定要把中國當敵人,我們將接受挑戰,做一個『稱職』的敵人。」
  
  2,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大使沙祖康在2006年8月17日接受記者採訪談到美國布希政府對中國增加軍事預算表示擔心時說:美國的軍費佔全世界軍費總額的一半,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6倍或5倍,為什麼要指責中國?「美國最好閉嘴並保持安靜!」
  
  3,中國駐賴比瑞亞大使林松添在接受匈牙利電視台Frei Dossier節目主持人、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Tamas Frei專訪,談到目前賴比瑞亞局勢很危險,美國大使、聯利團最高長官等人都有貼身保鏢、防彈車,你是否也有保鏢時,轉身指著身邊的五星紅旗說:「這就是我的保鏢!」
  
  4,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大使沙祖康在談到台灣問題時說:「對於中國,一寸領土比生命更有價值。」
  
  5,2006年12月,台灣地區無黨派議員李敖大師在告別鳳凰台《李敖有話說》時告誡國內外人士:「你相信所謂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你就是笨蛋。」(《鳳凰論壇》pbchjj提供)
  
  6,1982年9月,號稱「鐵娘子」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來到北京,與小平同志就香港主權進行談判。小平同志斬釘截鐵地說:如果到1997年還收不回香港,那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面對撒切爾夫人的威脅,小平同志還說了一句話:「中國人窮是窮一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
  
  7,2006年3月14日10時,溫家寶總理會見中外記者時,針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提到在美國以及其它地方,大家對中國在網際網路方面進行的內容審查都頗有微辭時說:我想先引用兩句話,一句是蕭伯納說的,「自由意味著責任」,一句是你們美國的老報人斯特朗斯基說的,「要講民主的話,不要關在屋子裡只讀亞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鐵和公共汽車」。
  
  8,2007年1月8日下午,國防科工委新聞發言人黃強在向記者通報中國已具備造航母的能力后說:「我國今後將適時亮相一些有威懾力的新型尖端武器,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和平。」
  
  9,1939年9月16日,毛澤東在《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堅持正義,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敢於打擊和消滅一切來犯之敵的鬥爭口號。
  
  10,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2007年7月19日在美國國防大學發表了題為《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國防現代化》時指出:「中國所奉行的是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推進國防現代化是為和平發展提供『盾牌』。中國永遠不擴張,永遠不稱霸。」
  
  11,錢其琛《外交十記》鄧小平在斯考克羅夫特語氣堅定的說:中美關係要搞好,但不能怕,怕也沒有用。中國人應該有中國人的氣概和志氣。我們什麼時候怕過人?解放后,我們同美國打了一仗,那時我們處於絕對劣勢,制空權一點沒有,但我們沒有怕過。「中國的形象就是不怕鬼、不信邪。」
  
  12,2004年3月24日,沙祖康在聯合國第60屆人權會議上的一段精彩的大會發言。日內瓦一直是人權鬥爭的主戰場,面對美國在大會上拋出的反華提案,沙祖康奮起反擊,即興用英文答辯:「我們想免費買點鏡子送給你。」
  
  13,2006年在多哈亞運會上,當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挑釁性問中國運動員:亞洲人在田徑短跑上一直是弱勢,許多人懷疑可能是服用了查不出的興奮劑? 劉翔當即抨擊道:日本和美國的醫學一向比中國發達,如果有這種葯的話日美的運動員一定用過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就是日本人就算服用了興奮劑也進不了前三名,更不可能得冠軍!我先前說過:「我的成績代表了亞洲,代表了黃種人,我想這裡面應該不包括日本。」
  
  14,2006.12.14秦剛回擊大言不慚的法國國防部長:「~~先生,時代變了,時代的潮流變了……」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沙發
 樓主|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1-20 20:58 | 只看該作者
「他們」幾乎都在期望台海問題-美國打擊中國

中國大陸在台灣「一旦獨立」的前提下,勢必會採取不顧一切的「武力行動」。而美國與日本聯合防務協議中,目前已經公開把台灣列入他們之間軍事保護領域的範疇。

  美國分析家指出,一旦中共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那麼美軍必須採取針對性的對抗打擊。而美軍一旦開始對華交戰,就必須採取「短促快速」戰爭。特別是「外科手術」形式。這樣可以起到在不擴大與中國之間的「聯繫」下,阻擋中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而日本加入這個計劃,可以說從目前來看,並非主要是日本的要求,實際上,這是美軍已經很早就「預謀」的問題。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目前美軍在亞洲面對的局面,在中亞陸上地區,美軍面對阿富汗局勢,部署了第十山地步兵師,第342聯合空中作戰聯隊。在這裡塔里班的武裝勢力依舊沒有消除,北約國家聯合維持部隊,也部署在這裡。而僅僅就此問題,北約內部就已經出現嚴重的分歧。包括法國,德國在內地歐洲國家,紛紛在討論「撤軍問題」。而且北約聯軍在這裡的局限性做了很大的縮減性調整。

  美國雖然多次在北約聯繫會議上,呼籲法國等國擴展控制區與增加至少2000名北約士兵。但似,這個議案,在去年的11月遭到了北約聯合軍事聯繫會議的抵制。而塔里班的進攻自去年以來,行動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力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強。而北約軍隊再次傷亡已經達到了1000人的「歐洲承受底線」。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如果美國再度在台灣問題上,尋求北約支持與聯合行動。恐怕問題很大。

   而在西亞伊朗核武問題,目前依舊在持續,伊朗強硬派態度十分堅決,他們對抗美國的決心也是十分充足。伊朗最近在與中國接觸試圖尋求來自中國的中遠程轟炸機TU16D的可能。這種轟炸機可以用於在高空遠距離實施對於美國的海上力量的「導彈威脅」。而伊朗目前擁有的導彈最大射程可以達到3000公里。而擁有「戰略轟炸機」特別是可以攜帶「核武」的是伊朗夢寐的事情。而俄羅斯的TU160太過於敏感,這會導致巴基斯坦的不滿,而TU16的航程可以滿足他的需求,而且不至於涉及到巴基斯坦首都安全。

  目前,這個提議遭到了中國的拒絕。而伊朗核武問題上,中國目前的態度是明確,中國希望至少以和平方式,來實現伊朗核武問題的解決。至少目前為止,中國沒有對於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問題,作出相反的舉動。但是,一旦美中爆發台海戰爭。而中國這會肯定在這個時期內,公開表示反對美國,轉而支持伊朗核武問題,甚至很可能會實施「輸出核技術」。一旦伊朗獲得了核技術,那麼這等於中東問題會持續惡劣話。而伊朗謀求自己建設核武的角度,是不可能改變的。一旦可以獲得來自中國的支持,那麼伊朗的核武局勢會更加「快速發展」。

  因此,阿富汗的塔里班,伊朗的強硬派,在期盼著美國打擊中國

  在看東亞朝核危機問題,這是美國最為「棘手」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此次重開朝核6方會談,美國看法是,要充分利用中國的對朝鮮的「威懾能力」,來謀求和平解決。這可以從美國在會談開始階段就指出的「中國對於朝鮮來說,是一個始終具有震懾力度的國家。」而相對於金日成來說,他十分期望擁有自己的核武器。同時他也希望,中國可以走回到「反美基調」上來,但是,他苦於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目前就只能持續的忍!

  但是,一旦美中爆發台灣衝突,那麼美中之間的「對朝鮮密切合作」就化做了泡影。而朝鮮金正日自己十分清楚,誰!才可以在幾乎一夜之間,掃平朝鮮半島,這並不是美國,而是他的背後,中國在於中國的能源援助,食品援助,貿易援助。等等諸多問題上,金正日已經懂得了「中國的必要」。而他一貫以「譴責美國著稱」而台海之戰這個切機,是他祈求。而在戰爭開始以後,日本介入,使得他更加可以在中國面前,有理由「協助打擊」日本。金正日自己曾經多次說:我們的導彈就是留給日本與美國人的。

  而中國首先在聯合國公開要求經濟制裁朝鮮,而朝鮮對此截止到目前為止「閉口不談」可以看出他的思路十分清晰:「中朝始終是可以和平解決的(朋友間的矛盾)而美朝這是敵對與敵人的罪惡」美國在台海戰爭期間,打擊了中國,這使得金正日會看到了「核武的曙光」在這個時期,他會採取「打出去,跳出來」的政策。所謂「打出去」就是會把導彈發射出去。而且可以打著「為中國報仇雪恨」的光榮旗號。「跳出來」在美國與中國面對忙於應付的戰爭期間,此時與美國大談自己的「價碼」也是最為合適的。

  在他看來美軍為了避免「3P」因此會答應幾乎他全部條件,至少是一段時間內。至少在美中戰後關係修復之前。因此,他可以獲得最大利益。

  因此,朝鮮十分期望台海之戰--美軍打擊中國!

越南, 印尼與馬來國家,這幾個國家,在南中國海域邊界問題上,至今與中國有很大的分歧,雖然,面對目前的中國的強勁經濟走勢,不得不作一些收斂性的舉動。而一旦美國打擊中國,那麼在她們看來是「正中要害」,所謂「正中要害」是指:如果在未來的美中交戰中,中國遭受了慘敗。大部分先進戰艦被擊沉,或者損毀。那麼在這個時期內,他們可以馬上提出與中國交涉「南中國海主權問題」在危機時刻「逼迫中國就範」這是小國家戰略思維一貫主張。

  而假如中國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打敗了美國艦隊。那麼他們可以馬上起來高呼「中國萬歲」,此時的中國政府必然希望得到外界國家社會的在輿論上的支持與同情,必定美國是一個在國際舞台上的「佼佼者」。一旦他們如此,避免不了的是中國對於他們的「慷慨的回報」。這於「海嘯」戰略幾乎相同。

  在這些國家看來,中美開戰是最完美地「世紀禮物」,雙方無論是誰勝利,他們都可以獲得100%的「回報」。美國打敗了中國,他們可以而美軍在國際上更加需要輿論支持,因為中國對於美國來說同樣也是一個「頂尖高手」國際大國。所以他需要。而這個回應自然不是免費的因此,幾個國家可以得到美國的援助。而對於戰敗的中國,他們可以馬上藉機來爭奪南中國海。在當時悲慘的中國海軍狀態下,無力與他們的回應。因此,又可以獲得領土。

所以:「越南,馬來,印尼」希望美國在之戰中,打擊中國。

對於俄羅斯來說,基本上情況也是如此,首先俄羅斯可以在中國戰勝美國的情況下,大步打壓北約東擴進度。前出佔據協同作戰失敗的日本。北方剩餘列島。從而獲得自主權的「出海口」。另外,在武器銷售,俄羅斯可以借用美中戰爭,大大的發他一筆。因為作為交戰雙方,美國已經做好了可以打擊中國縱深的準備。中亞,吉爾吉斯坦軍事基地建立,都是可以說是美國未來戰略一個部分。

  一旦美中開戰,那麼美軍可以在這些基地,動用轟炸機,來轟炸中國西南,西北軍事腹地。而攪亂中國後備軍備生產序列。俄羅斯認為一旦如此,中國就必須依託俄羅斯來維持前線的補充。這也是他發財的好機會。但是,從俄羅斯利益角度來看,他希望中國打敗美國,這樣中國是願意與他分享「世界」的。而如果果真打敗了這個「長達50年」的對手,那麼美國人是不願意與任何人分享的。

  因此在未來台海局面上,俄羅斯是期望中國能力勝過美國的。

韓國!就不做分析了。沒有什麼太大的力度。日本,在未來台海之戰中,本身就是「參戰國」他的肯定是致力於打敗中國。

  在今後,我們再來分析看看中國動用核武在台海之戰的最大底線是多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3
 樓主|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1-20 21:00 | 只看該作者
印尼媒體:中國不可能會統治全亞洲!

在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表現舉世矚目。從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的年增長率就在9%左右。它2005年的國民生長總值達2.22萬億美元,令它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排在英國之前。經濟成就賦予它在全球政治經濟舞台上的影響,在這個舞台上,它已經被視為一個強國。

中國經濟進步是它政策焦點重大改變的結果。從1949年獨立以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就聚焦在維護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作為一個被侵略的國家,中國遭受過剝削、羞辱和壓迫。

它的外交焦點被劃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從獨立到毛澤東政府結束的現實主義時期。第二時期是隨著鄧小平在七十年代末採取的開放政策而生的新自由制度主義時期。

鄧小平的政策有兩個含義。首先,它把中國的外交從雙邊轉向多邊。第二,中國開始注重經濟發展。中國逐漸成為一個經濟巨人,積極參與多個多邊論壇,特別是在亞太地區。

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的參與是試圖成為這裡的領導力量。這種觀點有一些證據,例如中國在東盟地區論壇的領導角色以及它主動在2010年貫徹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議。

中國可以成為該地區的主導力量,但它不一定會在可預見的將來取得在亞洲的全能地位。

首先,要聚斂自由經濟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國必須致力於自由主義價值觀。採取自由主義要求為了亞洲國家的共同利益放棄它的一些國家利益。這對於保持系統的持續性很重要。如果一個霸權國家犧牲他國利益來追求自己的國家目標,這將首先干擾這個系統,而且如果這樣,它就不能向他國提供保障。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國內經濟結構和國際貿易政策在概念上仍然是民族主義的。儘管它解放了一些經濟部門並改革它的投資規則,在它的國際貿易中它仍然維持一些民族主義政策。出口津貼和其他貿易壁壘政策仍繼續。
但它的民族主義政策最明顯的例子是在貨幣方面。中國仍然不願意按其貿易夥伴的意願重新評估貨幣。這項政策目的在於保持它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

中國沒能全面採納自由價值可能是由於它的國內經濟問題,例如大規模的事業以及國家的不均衡增長。這些問題在某些領域涉及到國家政治穩定。
第二,中國的經濟極大地依賴外貿和投資。投資和出口占國民生長總值約80%,而且年度增長率仍達30%。它還非常依賴於原料和糧食的進口,這讓它在任何不穩定或外部壓力面前更加脆弱。
第三,它的經濟還沒有富裕到足夠支持這個體系。作為一個霸主,中國將不得不成為亞洲唯一的金融供給者,而這代價昂貴。儘管它有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而且在購買力平價方面國民生產總值排在第二位,但這還是不夠的,因為它的國內問題需要大筆資產。由於中國不能夠擔當亞洲唯一的金融供給者,它就不能對該地區實施統治。
最後一個理由跟中國的軍事問題有關。一個霸權大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是有能力保障所謂的公共利益,包括安全。自從911恐怖襲擊以來,全世界對安全的需求都在增長,特別是亞太地區。美國單方面對付恐怖主義令問題更加惡化。
儘管中國擁有現代武器而且在軍費方面開支龐大,但在技術和力量投射方面仍然落後於歐美。中國的軍費落後於美國、英國和日本。中國能夠打敗這三個國家的同盟嗎?
因此,關於中國在亞太地區稱霸的憂慮仍然言之尚早。但有趣的是中國一直可以如此聰明地利用公共外交。它在國際論壇中宣稱地位的方式贏得學術界的尊敬,並把它稱讚為對美國在該地區主導勢力的最可靠的威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41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2

積分
54
4
絲露花雨 發表於 2007-1-20 21:44 | 只看該作者
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2007年7月19日在美國...............??
筆誤,應該是06年在美國國防大學

愛死劉翔了,:「我的成績代表了亞洲,代表了黃種人,我想這裡面應該不包括日本。」

[ 本帖最後由 絲露花雨 於 2007-1-20 21:47 編輯 ]
古絲綢之路上, 飛天反彈琵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