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咖啡館的城市氣質:浪漫與懷舊的好地方(組圖)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20 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對玩家來說,癖不是缺陷,而是個性,甚至是優點。每個在路上的旅人都攜有自己特殊的癖好。旅途中,除了常規景點外,你喜歡看什麼?如果真的想了解當地人的文化,一定要走進當地人的生活場景中,比如超級市場,比如書店,比如一個讓當地人閑話家常的公園。而咖啡館是一處浪漫與懷舊的好地方,那裡可以看到當地人在高談闊論的神情。

  在路上,若是陰天,就是咖啡館日。每到一處,必定要尋找百分百的咖啡館,或問酒店,或聽「老馬」指點,或憑經驗激活咖啡館雷達,開始搜尋行動。何謂百分百的咖啡館?每個人的要求不同,咖啡館自然就有不同面相。那種能讓人忘記時間的咖啡館,裡面聚集了一些熟悉的陌生人,有著相似的脾性和氣味。

  先摸索出城市的老破落地區在哪,那樣的地方可能有點龍蛇混雜,然由於租金低廉,吸引了未成名的藝術家、詩人等,這些人自然需要咖啡館,讓他們享受一點廉價的公共生活。巴黎左岸的咖啡館就是這樣聚集出來的,而現在那些咖啡館已經不再是作家們喜歡光顧的地方,除非你已經名成利就,咖啡貴到你以為自己是在品嘗一杯瓊漿玉露,這樣的價格,你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喝,無法暢快。貴還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咖啡館已經成了朝聖地,不再是單純賣咖啡的地方。「Been there done that」,一次足矣,它們背負了太多的傳奇,以致不可能太輕鬆。名人的日常瑣事被放大,盡責的旅遊指南還會用一種警告的語氣來提醒你沙特最喜歡在哪張桌子辯論,這樣的地方自然能理直氣壯收取昂貴的入門票,喝一杯咖啡,經常要被閃光燈打擾,好像自己也變成了展覽品。重新開張的台北明星咖啡館,就算重新複製了當年場景,但時間的斷崖已經滅其光環,作家們早有更好的選擇了。

  

  一座城市的咖啡館往往是一面鏡子,港台兩地的咖啡館雖然都是舶來貨,但仍各有氣味,也多少反映了其城市的脾性。寫過多本歐洲咖啡館聖經的張耀,旅居香港時寫道:「咖啡館需要空間,香港沒有空間,咖啡館需要時間,香港沒有時間。」或許張耀是用歐洲的咖啡館風格來要求香港,自然無法找到令他愜意的咖啡館。香港臨街的黃金地段都讓給了大眾品牌店,方能維持生計,好東西於是得爬上兩樓,各自飄香。

  香港其實也有不少好玩的咖啡館,比如AFTERSCHOOL。這家咖啡館把港人童年回憶的桌椅搬到老樓里,模擬了一次重回校園的樂趣。窗外是城市的漩渦,霸氣的霓虹叫嚷,咖啡館內卻如處暴風眼中的平靜,錯置的,超現實的,正如香港,混亂中總有秩序,喧囂內藏有寧靜,總是有人在不按理出牌。而咖啡館內的懷舊色彩,也是那麼的香港。有過風光年月的城市總是熱衷於緬懷。原來我們什麼都不能佔有,除了過去。

  台北的人文氣息卻相當濃厚,也自然集中了最多的咖啡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一人有一個夢想,台北人的夢總和開咖啡館有關,台北的咖啡館主人大多十分有個性,開一家咖啡館如在鬧市中辟出桃花源。其中一老闆對我說,這些人都不是想要賺錢,只想開一家自己和朋友們都會喜歡的咖啡館。有大隱隱於咖啡館之意。台北確實有不少無所事事者為無所事事者開的咖啡館,多聚集於台大和師大校園區。一座城市肯定要浮遊著無所事事的族群,不然它不可能有趣。他們對城市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創造了一種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氛圍,有點墮落也不光鮮,但算精彩。在台北著名的「挪威的森林」里,裊繞的咖啡香中,他們或寫一些不賣錢的詩,或醞釀一本小說的開頭。城市的文化,不少由無所事事者創造,只是他們當時不知道而已。
2009,我等你……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沙發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20 12:11 | 只看該作者
  

  香港 After School

  沒有人知道它什麼時候開門,只知道不會太早。老闆是搞室內設計的,他開這家咖啡座也是一種玩票的性質,但也是一種認真的玩票,比如說這裡的蛋糕做得真是好,挑選的傢具很有趣。

  咖啡館里空無一人時,就似一間放了學的課室,桌椅已經很老了,是小學用的那些木桌木椅,桌子的邊沿還刻著一句XX留給YY的暗語,抽屜里或許還遺留了一本寫滿夢想的作文簿……在咖啡時光里,一些事那麼的歷歷在目,提醒著你,總有一些事情和人,別讓身後的大河帶走。

  地址:香港銅鑼灣恩平道17號2樓

  香港 阿貓地攤

  百德新街上的阿貓地攤,周日晚上也容易客滿。香港人稱這些咖啡座為私竇,好像干著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這個二樓咖啡座經常舉辦一些獨立音樂人的小型演唱會,在這裡聽過林一峰的現場演唱,fans的熱情不減紅館里的小弟小妹。阿貓地攤店主愛貓,所以就讓幾隻大肥貓在咖啡座里亂竄閑逛,當它們喜歡你的時候,還是願意讓你抱著放在膝上,耐心聽著城市最新的流言蜚語,然後呼呼睡去。

  地址:香港銅鑼灣百德新街海德大廈3樓

  

  台北 明星咖啡館

  大學論文以白先勇小說為題,閱讀資料時就已多次在文字里邂逅這家著名的咖啡館。《現代文學》雜誌編輯多在這裡開會,一篇又一篇舉足輕重的小說和詩歌在這裡登場,找到第一個讀者。

  成為旅遊景點的咖啡館,自然會花精神把自己裝扮成旅遊景點,才不辜負慕名而來的遊客。老闆會提醒你牆上掛著前白俄老闆的油畫,哪張桌子是現代文學編輯們開會時喜歡坐的。作家的身影已經遠去,取而代之的是觀光客,他們拿著一本最新出版的台北吃喝玩樂指南,知道了這家咖啡館的身世,然後他們開始拍照。

  最早的明星咖啡館不是這樣的,正如作家隱地所說:明星咖啡館的明星不是這裡的咖啡和糕點,而是來這裡的人。當年那種盛況已經不會重現了,曾經來這裡的人,大多已卓然成家,他們若是要寫作沉思,就自然不想要被打擾,就算要被打擾,也不應該是這樣的被打擾。

  地址:台北武昌街二段7號2樓

  威尼斯 Cafe Florian

  Cafe Florian是聖馬可廣場上最美麗的咖啡館,它的名氣已經響亮了280年。到這些名牌咖啡館雖然有點造作,然而旅行有時候就是一種脫離現實生活的造作行為。

  咖啡館往往反映其城市的精神面貌,而Cafe Florian里的擺設及設計就凝固在威尼斯那個奢華的時代。咖啡館的原名為「威尼斯的凱旋」,後來才改名為店主的名字。腥紅色的絨布沙發,似乎還保留著一些文人的體溫。拜倫來了,歌德來了,普魯斯特來了,狄更斯來了,他們都走了,現在來Florian的人幾乎只有遊客了,若有人在角落點著煙,聚精會神地寫著東西,那一定是寫著明信片。詩人的繆思早讓遊客的喧嘩驅逐出境。唯一沒有離開咖啡館的是時間。

  地址:venezia,piazza san maro,56/59

  

  波爾圖 Majestic Café

  每座歐洲老城都有一間明星咖啡館。波爾圖的代表是Majestic Café。

  1921年Majestic Café開業,就成為當時名流和文人的根據地,坊間甚至流傳著還沒有去Majesti cCafé就還沒有打算離開波爾圖。咖啡館奢華的裝修反映了belleépoque(美好時代)的品位,那是一個享樂的時代,自然需要一個奢華的舞台。然後是風光了將近30年,20世紀60年代開始沒落。1992年閉門裝修整整兩年,現在久違了的咖啡香和矜貴的客人們又回來了,在戶外的位置曬著波爾圖溫暖的陽光。記得嘗試咖啡館里著名的葡國蛋撻。

  地址:Rua Santa Catarina,112

  曼谷 護照咖啡座

  護照咖啡座在Pa Athit路,店裡的人文氣息是讓人喜歡的原因,這些人文氣息不單是在牆壁上掛上幾幅攝影作品或什麼的,而是人的參與讓空間活起來。比如在我們的前面就有個泰國年輕人靜靜的讀書,另外一桌正在討論著一些事情,間中有笑聲和辯論。外面的車水馬龍和烏煙瘴氣一時和這裡無關。

  這個一樓是書店,二樓是咖啡座的空間,書架上有不少旅遊書籍,Passport是一間以旅行為主題的咖啡座。老闆Num喜歡旅行,來這裡的人都愛旅行,因此才能讓咖啡座充滿了行旅的味道,而這種味道和咖啡香特別投契。

  地址:142,PaAthit Road.Chanasonkarm Pranakorn,Bangkok 10200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