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斥巨資打造「天軍」 搶佔太空優勢(附圖)

[複製鏈接]

10

主題

19

帖子

73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ing193 發表於 2007-1-20 1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空梭



    打信息化戰爭,空天優勢已經成為戰爭制勝的關鍵環節。為搶佔太空優勢,2003年底,美軍合併了航天和戰略兩個司令部,並計劃組建和部署17支「航空航天遠征部隊」作為過渡形式,計劃到2015年前後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天軍」。美國空軍估計,未來10年將花費2300億美元研製新的航天器。預計到2025年,美軍各種天基、反導、激光武器、反衛星武器及空天飛機和軌道轟炸機等將全部登台亮相。

    發展空間態勢感知裝備

    在控制空間的技術方面,美軍計劃於2006~2011年重點發展空間態勢感知技術,包括對衛星系統威脅的探測及對威脅特性的確定技術,能識別有敵意的攻擊和自然環境引起的無意干擾技術;涉及天基空間監視系統衛星星座的概念研究和增強監視空間的指揮控制與數據融合能力。

    美軍的目標是在2010年天基空間監視系統衛星星座按計劃全部部署后,形成一個天地一體化的空間態勢感知系統。當前,美軍的重點是發展對空間微小目標、模糊目標的跟蹤、監視和特性識別的高解析度設備。同時,美軍航天司令部正在研製將地基和天基感測器獲取的有關空間物體及空間行動的所有信息,集成到一個系統的「一體化空間圖像」樣機,該機是進行空間對抗時感知空間態勢變化的關鍵。此外,為增強對空間目標的監視能力,美軍已開始對其龐大的地基空間目標監視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進,並計劃研製由3顆衛星組成星座的天基空間目標監視系統。

    由單星、星座向網路化發展

    在近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軍用衛星系統在應付突發事件、奪取戰場信息優勢、直接支援作戰、提高作戰效能等方面已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應用範圍從戰略層次向戰役、戰術層次拓展,使其直接為作戰服務。

    軍用衛星系統的發展可分為單星、星座和網路3種模式。目前,美國的軍用天基平台系統已有星座應用模式,並為進入網路應用模式做準備。當今使用的軍用衛星系統大都呈「煙囪」式分佈,互通互聯性差。未來的軍用衛星系統將朝著網路化方向發展,使部署在不同軌道、執行不同任務的航天器及其相應的地面系統聯接起來,並與陸、海、空中的相關係統一起,組成一體化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體系,實現信息的快速獲取、融合和分發,從整體上提高衛星系統的綜合應用效能,並增強其生存能力。美國空軍設想到2025年,通過星間通信、星上數據處理和信息融合,建立功能完善、攻防兼備的「空間網」。

    加強空間系統安全防護

    美國正在積極發展多種手段,提高航天器的生存能力,並希望在2015年前形成對航天器的較強防護能力。美國已經採用或正在研究的措施包括:激光致盲防護,可防止偵察衛星所用的光學精密感測器遭受激光致盲攻擊;抗輻射加固,可防止對手的干擾和定向能武器攻擊;微小衛星星座與編隊飛行,使整個系統即使遭到攻擊也不至於陷入癱瘓,並可快速發射微小衛星予以重建和恢復;軌道機動,可躲避敵方反衛星武器的攻擊或空間碎片的撞擊;偽裝與隱身,可利用現代隱身技術,避開敵方空間監視網的監測,免遭敵方干擾和反衛星武器的攻擊;在大型、重要的航天器附近設置微小型「殺手衛星」,對付對手反衛星武器的攻擊。

    發展進攻性空間武器

    美軍認為,奪取空間優勢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摧毀敵方的衛星系統。據分析,美國反導計劃中的機載激光器、天基激光器和天基攔截彈,都具有攻擊衛星的能力。此外,美國太空梭已經進行了回收並修復衛星的演示,表明未來美軍有可能利用太空梭直接對敵方衛星進行破壞或摧毀。

    美國的動能反衛星武器已於1997年8月成功地進行了懸浮試驗,動能攔截器技術通過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取得了很大進展;地基激光武器已於1997年10月進行了反衛星試驗。此後,一直秘密在「白沙」靶場和「星火」靶場進行衛星跟瞄和大氣校正試驗;機載和天基激光反導武器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中機載激光武器已完成波音747載機的改裝,並在2004年進行了實戰常規演練,預計2009年將有7架機載激光武器投入使用;天基激光武器已進入「一體化飛行試驗」階段,計劃2013年進行在軌演示。

    美空軍還在研製地基衛星通信對抗系統和地基偵察監視對抗系統,前者用於阻止敵方利用衛星進行通信,後者用於阻止敵方使用成像衛星獲取打擊目標、毀傷評估等情報信息,分別計劃於2005年和2008年部署。美陸軍正在研製地基空間控制系統,以提高陸軍阻止敵方利用空間的能力,並計劃於2002~2007年建成一個初級地基空間控制系統,使之具有能從固定基地發射定向能的能力,對敵方衛星通信和偵察系統實施精確干擾,甚至使其失能;於2008~2015年建成下一代地基空間控制系統,使之具有能從機動平台發射定向能的能力。

    推動空間對抗實戰化

    美軍正在積極通過組建空間作戰部隊、開展空間作戰演習、發展空間作戰學說等措施,推動空間對抗向實戰化方向發展。在空間作戰力量建設方面,2000年10月,美空軍空間司令部成立了第527空間進攻中隊,由它在空間作戰演習中模擬敵對國家的空間進攻能力與戰術;2001年1月,美空軍成立了第76空間控制中隊;2003年4月,美空軍成立了第614空間中隊,旨在保護美國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導彈預警衛星以及地面站免遭來自敵方的攻擊。在作戰演習和訓練方面,美空軍於2001年和2003年進行了兩次「施里弗」天戰模擬演習,檢驗空間系統在未來軍事行動中的作用,模擬驗證未來空間作戰概念,並且在其他大規模聯合作戰演習中增加空間作戰的內容。另外,美航天司令部還在積極組織對空間作戰條令的制定和修改,為將空間作戰納入聯合作戰體系進行理論準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