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歷史深處的記憶

[複製鏈接]

8

主題

87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






******點擊進入下載閱讀******






[/C]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沙發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1 07:53 | 只看該作者
[C]《往事並不如煙》:歷史深處的記憶


謝  泳[/C]

--------------------------------------------------------------------------------


  本書是「中國頭號大右派」章伯鈞次女章詒和回首往事,並以此書獻給已在天國的父母。書中描述史良、儲平安、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羅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諸多片斷入手,組成一個個悲壯的場景。作者憑藉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深切的體驗觀察,出眾的文學才華,刻畫了當代幾位著名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為歷史留下了珍貴的側影。如此厚重的文學,實不多見。發噱處令人噴飯,艱厄時使人鼻酸,深刻處讓人心靈震撼,相濡以沫時又令人眼眶濕潤。既具較高的文學價值,又足稱「以史為鑒」的教材。


  大約有一兩年了,朋友們見面總要提起章詒和的文章。不久前看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往事並不如煙》,知道許多人的努力總算有了結果,這樣章詒和的文章就由民間傳看轉為大眾傳播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書雖然作了一些刪節,但它所傳達的歷史信息和情感記憶,仍然打動了許多讀者,因為章詒和的文字滲透了豐富的歷史細節,而每個細節都讓人產生沉重的歷史記憶。對於逝去的歷史,記憶是最好的紀念。

  章詒和這本書有兩方面的價值。一為文學,一為思想。

  在文學方面,它為中國當代散文寫作提供了許多新東西。作者把歷史記憶和當代情感融為一體的寫作方式,雖然並非獨創,但能在集中的篇幅里始終保持飽滿的激情,在以往的散文寫作中很少能達到這樣的高度,這些打動讀者的文字與沉重的歷史記憶相融合,產生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一段歷史,一些人物,把一個時代的面貌展現得如此真切和生動,章詒和為當代散文寫作所提供的藝術經驗,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

  在思想方面,章詒和為讀者提供的是另一幅精神活動的畫面。作者所寫的歷史人物,都是在1957年經歷劫難的中國知識分子。在以往關於反右運動的學術研究中,這些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的精神活動,一向較少為人所知。章詒和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作為章伯鈞的女兒,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她以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寫出了這些曾經輝煌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劫難中的精神活動。歷史在一瞬間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但這樣的命運並沒有完全把他們的精神摧垮,作為知識分子的典型,他們在沉默中並沒有放棄思想,作為一個有教養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在特殊的歷史情景中常常以特殊的方式保持了自己對文化和精神活動追求。中國高層右派的真實生活,當年曹聚仁在他的《北行小語》中曾有過一些記載,但因為曹聚仁特殊的身份,他筆下中國高層右派的日常生活與章詒和筆下右派的內心世界並不完全統一,章詒和可能傳達出了更為真實的歷史和思想信息,因為她對歷史記憶所保持的判斷更為清晰。雖然因為章詒和有時過於看重文字的感染力而會使讀者對真實的歷史閃過懷疑的念頭,但因為她對歷史整體記憶的真實性,讀者還是願意相信她的歷史感覺。

  對許多早已讀過章詒和文章的讀者來說,能看到這樣一本書的出版無疑是一件欣喜的事,但與前兩年的民間傳播比較起來,這本書還是給人留下了一些缺憾。所以有一個朋友說,這本書可以進文學史,但進不了思想史。因為有些重要的關於思想的內容在大眾傳播過程中被過濾掉了。這是一本有生命力的書,對學者和作家都有啟發意義.


[/COLOR]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3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1 08:00 | 只看該作者
[C]《往事並不如煙》:一個人的歷史


--------------------------------------------------------------------------------
子非魚 [/C]



  我很小的時候,聽過一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題目設置的難題是,你參加一個比賽,在比賽中你被關在一個防守嚴密的屋子裡,不能與外界通風報信,你沒有食物,沒有任何營養品,如何活著走出屋子。

  答案是,「我不玩了」。


  從此我知道不管多麼困難的遊戲,總有一個最後的逃脫辦法,「我不玩了」。稍大后漸漸明白,「我不玩了」有時也是人生一招,當條件過於嚴苛以致傷害生存的趣味甚至生存的可能時,你還可以「誓將去汝,適彼樂土」,用佛家的態度看這叫不執迷。佛家是唯心的,所以不執迷可算是唯心主義的精神勝利法。再說得遠一些,有沒有最後出路大概也就是唯心與唯物的最終差別罷。

  讀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是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年齒更長一歲,對人生的態度也早已不復盲目樂觀。「我不玩了」的遊戲玩過一次之後,幾乎被拋向荒郊野外,才明白唯物主義的人生並非遊戲,而是一場無始無終的戰爭,一盤無法逃脫的棋局,你的最後一招決不能是「不幹了」,而只能是「把牢底坐穿」,直至大限來到。所幸,你還保有最後一點身後的精神勝利法――留下真相,以待後人。

  《往事並不如煙》的「反右」歷史題材當然比我個人的小小人生痛苦要宏大得多,然而它所要講述的歷史情懷竟能把我一點小小的人生況味容納並引起共鳴,是我始料不及的。整個春節里,我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享受一點人生的快慰,同時這本書又帶給我觸摸歷史的親密感受。我很慶幸章詒和寫的不是秘史,她不是私人醫生,也非貼身侍衛,我慶幸我無法用這本書的材料作為大眾談資,我更慶幸我未因看這本書而對歷史人物產生鄙視。我想,這本書算是達到了回憶錄的最高境界,不因為離歷史太近而產生褻玩之意,不因為離歷史太遠而藐視歷史。在這種境界中,日常生活成為歷史真意的最佳載體,人物從辭典中復活,被覆蓋的真容終於音容宛然。

  《往事並不如煙》是一本涉及真相的著作,但它涉及的又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真相。書中所描摹的每一個人都非人物史記似的有始有終,對人物的年經事緯也並不是拿著社會價值的尺度來丈量的。作者無意於揪出歷史關節點上的硬傷來刺激讀者窺看的慾望,而是更加著力於還原人物性格與命運的細節現場。確切而言,它根本不是一本多數人的歷史,而只是一個人的歷史。它不是旁觀,甚至也不是見證,它只是親歷,是曾經撕心裂肺的親歷,而今必須要用平靜的筆寫出來,所以更加耗費心神。章詒和在自序中說,「我這輩子,經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單的人生,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我拿起筆,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繼續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將枯萎的心」,「寂靜的我獨坐在寂靜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窩就會流出淚水,提筆則更是淚流不止,毫無辦法,已成疾。因為,一個平淡的詞語,常包藏著無數寒夜裡的心悸。我想,往事如煙,往事又並不如煙」。作為章伯鈞的次女,儘管回憶是那樣悲痛的事情,作者並沒有被恩怨焚燒,她似乎已經超脫於善惡的評判,肩負的只是還原歷史的使命,她將真真切切一點一滴的個人情感,落實在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實的,並且,她的情感也是理智的,那些與她有恩或有怨的人們因而顯出無限的光彩。

  說到真相,這些年破解歷史真相的著作不少,大多津津樂道於資料的真偽與多寡,而它們的傾向又不外三種,一曰揭秘,二曰訴說,三曰審判。名門之後著書立說,尤難擺脫傾訴的慾望。說起來,對於建國初期的歷史,我們知道的已經很多了,但是它依然顯得遙遠而蒼白,原因何在?沒有活生生的人物站在面前,沒有美好的事物撕裂開來給你看。我們看似獲得了歷史的真相,實際上對歷史一無所知,即使有了一點知覺,也一無所感,因為我們無法對一些蒼白的面孔發生同情。《往事》一書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為我們刻畫了建國之初這麼幾個大知識分子的寫真,他們的真容,本是歷史中的發光體,塵封日久,終見天日。當他們突然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歷史的創傷才陡然間有了切膚的疼痛。

  然而一個人的歷史畢竟有限,面對主流的歷史,大多數人的歷史,一個人的歷史只有成為每個人的歷史才能對抗歷史的機械化生產。有心於訓詁的人們已然發問,幾十年過去了,章詒和怎麼會將當時對話一一記下,毫無偏差?好心的人大概還會替章詒和擔心:書中涉及一些人物的隱私,會不會引來相關人物的質疑,會不會有麻煩?在我看來,有麻煩是正常的,沒有麻煩倒是可怕的。回憶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有新的人物跳出來說出他們的回憶,那我就更要慶幸,歷史的真相又有了更多向度的考量。歷史不怕偏差,怕的只是篡改。

  以上是我看《往事》一書的百般慶幸。不管怎樣慶幸,總有一絲惆悵無法解脫。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因為創造歷史的人失語了。這本書中所涉及人物,從史良、羅隆基,到儲安平、張伯駒夫婦、康同璧母女、聶紺弩夫妻,無不是德才兼備的大知識分子,這些人努力在歷史的洪流中保持一些生活的尊嚴,同時又不得不用一點生活的尊嚴換取些微歷史的尊嚴,最終徹底失去一切尊嚴。他們無法再言說什麼。即使有如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來言說,也只是歷史旁邊的言說,時過境遷,世易時移。知識分子在時代演進中進入歷史,又被逆時代的潮流拋出歷史,要慢慢拾回自己的歷史尊嚴,還有待時日。

  我同時也為章詒和感慨不已。能夠生活在歷史中,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如我等,每日交往,莫非白丁,每日所為,無非生計,沒有什麼未來戰士的任務非我莫屬,便嚮往那大時代的風雲。真到了大時代的面前,誰能保證他不會側身而過、順流而下、隨風飄浮?章詒和生活在大時代的風雲中,生活在歷史的金山中,身邊寶藏俯拾即是,但是歷史於她,也只是一個最後的逃遁遊戲。在歷史這場無法逃脫的棋局裡,你唯有捨棄真身,才能留住真相。章詒和沒有愧對、薄待她所經歷的歷史。她說康同璧母女是最後的貴族,我說,章詒和才是最後的貴族,章伯鈞有女如此,復有何憾.





[/COLOR]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11 10:09 | 只看該作者
在歷史面前,什麼都是渺小的~~~~~~~~~只是歷史中的塵埃而已~~~~~~~~~不管貴族還是平民,皆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

主題

843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0577
5
掉線掉得屁屁疼 發表於 2004-4-11 12:57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帖子不錯。讀書的味道出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0
6
紅袖添香 發表於 2004-4-12 07:10 | 只看該作者
值得一讀的好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640

帖子

14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0
7
黑色戰士 發表於 2004-4-15 19:43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書,不過人民文學出版的其中有刪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87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26
8
 樓主| 心腰的拴馬結 發表於 2004-4-16 00:40 | 只看該作者
我已經比對過,這個鏈接是修正補充后的版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8: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