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殲-10帶給我們的和LCA帶給阿三的

[複製鏈接]

301

主題

1916

帖子

81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 DEKST

  自從殲10解密以來。論壇上一片叫好之聲,鐵血軍迷們無不歡欣鼓舞。但是絕大部分人關注的都是殲10的飛行性能如何?機載航電與老美相比還有多少差距等等?很少有人關注殲10的定型對我國國防基礎工業的巨大貢獻。為此,小可不才,單從基礎工業的角度(包括材料設計與生產,機械加工成型,生產與組裝,系統整合等方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殲10工程對我國的巨大貢獻。同時也順便反擊一下以DD為首的哈印一族(我對他們實在是受不了了!),讓「它」們知道一下什麼叫默默奉獻,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厚積薄發。
  
  同時,我的水平有限,錯誤之處請大家指正。

  先對比一下我們和阿三的設計規劃能力。阿三的雄心壯志那是不得了不得了的,眼睛從來都長在腦門上,覺得米格21老了,不行了,咱換了國產的吧!於是發個研製通知給國內的部門,各部門一看這肥差打建國也沒有過呀!誰不想要?於是挨個顯擺,這個說我能設計出世界最好的發動機,那個說我能設計出世界上最好的雷達。軍方一聽這個高興呀,於是最好的發動機,就好的雷達,加加就出了新飛機的性能。而且這個喜呀,啥也沒出來就開始全世界嚷嚷。實際一幹起來就蒙了,象設計飛機這樣的龐大的系統工程,阿三以前別說干,估計看都沒看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設計出來,決不等於能生產出來。(我只說基礎工業,暫且就當他們神牛附身前能設計出來吧)結果片面追求高性能的結果就是技術問題層出不窮,解決不了決改設計然後又發現新問題,再改還有問題;達到一個技術指標發現其他的指標全完了。如此這般,十幾年下來搞出幾架半成品,上面的東東也沒幾個是自己的了!!聯螺絲也不是自己的,絕對不是!!因為那才是難的!!
  
  我提醒一下,設計能力決不等於生產能力。航空史無數例子告訴我們,很多設計圖上的雄心壯志因為生產的問題成了水中花!

  我們的決策者是很明白的!!殲10當初提出的設計規劃就是滿足2000年左右的戰鬥要求。也是一開始就決定要引進國外技術的,因為我們自己的差距太大了!殲10在2003年的投產也證明我們是有能力達到當初的規劃的,真正造成殲10晚投產的原因是安全環境的變化和我們自己的進步使我們不斷的提高要求。下面說說我們的進步。

  我記得DD說我們仿製斯貝發動機用了20年,神牛用了3你年!我呸!組裝的話我們用幾個月就學會了。複雜的是零部件的製造,發動機的原理拆開一看就全明白了。關鍵在於細節。每個零件是什麼材料,有什麼特點?不同的零件之間是怎麼連接的,什麼配合?為什麼這麼選?這些不起眼的問題才決定了你能不能把設計人員的圖紙變成實物!而八十年代我們的加工能力才有國外50年代末的水平,怎麼辦?學印度全用老外的?不!決策者們決定利用這個計劃全面提升我國的(注意是我國的)工業水平。於是對所有的子系統進行了一遍排查,什麼是我們已經可以造的,什麼是不能但是在規定時間裡有把握完成的,什麼是沒有把握但是可能完成的,什麼是必須拿外國人的。我們心裡都有了底,於是全國各企業,院所,學校都被安排了相應的任務,集中突破。於是,從八十年代末開始,我們買了大量的數控加工設備,提高了加工精度,順便仿了一下,自己能生產了。在材料方面,把買來的國外飛機拆了,每一種我們沒掌握的材料的性能參數採集了,發到大學研究所研製!為了研製一個連接螺釘,有的單位得採用幾十種材料,每種再試幾十上百的工藝才能定型。為了能焊接這些新型材料有的大學光買設備就花了上百萬美元,還是繞了幾個圈買的,因為人家知道你基礎加工能力起來了的可怕!為了整體成型技術,有的研究所的模具做的一個就差幾個毫米。於是,這些年來我們的材料科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了自己的材料設計系統,理論計算模型,再不用費時費力花那麼大的投入了!就這樣,憑著巨大的投入和人們的艱苦勞動,我們不光在航空領域,不光在武器領域,在整個工業建設中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圈子,電子方面有個器件需要,電子產業需要更精密的機械加工的設備和材料,於是逼著機械加工和材料方面進步。反過來,新的器件的出現是機械設計人員可以設計出更精密的機械加工的設備再促進電子產業和材料方面的發展。於是有了更大的進步。

  我想這才是殲10真正帶給我們的,在航空工業上從根子上的進步。當然殲10隻是當時一群重點工程中的一個,這些重點工程從不同的方面極大的推動了我們國防工業的進步,我們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確實縮小很多,在理念上更是已經追平了。現在我們的設計者有了更足的底氣來設計先進的武器,因為可以相信,我們能製造出來。

  把我們和阿三做個形象比喻,我們和阿三都發現歐美跑遠了,都想追。但阿三隻是伸出手去抓,腳底下一點沒動,於是身體越來越斜,最終只會摔個鼻青臉腫。我們呢不僅伸出手還邁腿,也許步子沒有歐美大,但是只要我們步頻快,我們總有一天會追上,何況我們的步子也是越來越大呢!
  
  最後,讓我們所有人為所有為我國國防事業默默奉獻的人致敬!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沙發
關愛 發表於 2007-1-15 16:28 | 只看該作者
向在國防事業上默默奉獻的人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15 17:02 | 只看該作者
「我想這才是殲10真正帶給我們的,在航空工業上從根子上的進步。」中國的軍機製造業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進步!
只是希望進步的步子再快一些!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是逐步縮小,而不是相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1376

帖子

86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3
4
zhjtwc 發表於 2007-1-15 17:40 | 只看該作者
讓我們所有人為所有為我國國防事業默默奉獻的人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5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1-16 10:26 | 只看該作者
印度媒體:我們用得著羨慕中國J-10嗎?

最近中國網路上和媒體都把:J-10吹上天了,有多神就吹多神。甚至說:連印度都羨慕死我們了.   

恐怕是中國將羨慕印度了--------

  印度媒體沒作出「羨慕」J-10的報道,只是把其用作「中國威脅論」的宣傳工具.
印度媒體倒是報道了:FC-1/JF-17無法出口巴基斯坦 J-10動力系統嚴重受制俄羅斯的報道。

印度媒體倒是報道了:中國羨慕我們裝備的SU-30MKI(中國於1999年提出購買印度SU-30MKI技術的戰鬥機被俄羅斯拒絕,俄羅斯只出售落後的SU-30MKK給中國)俄印09首飛的第四代戰鬥機就更羨慕了。

------------真是天大笑話!印度用羨慕這種發動機,雷達,還是作戰系統都嚴重依賴俄羅斯的三代技術戰鬥機J-10嗎?

J-10不要說和SU-30MKI MK2比了,就連印度最新升級的裝備推力矢量技術及俄羅斯最新型雷達系統的MG-29都不上,SU-30MKI MK4及最先進最新型的SU-30MKIS就更不用說了

印度2007年4月引進的美國最先進的裝備世界最先進電掃雷達AN/APG-79的「印度超級大黃蜂」就更不用說了。

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第四代技術戰鬥機都要在2009年首飛了-----印度將是亞洲首個裝備第四代戰鬥機的國家。

印度HAL.伊爾庫特公司.伊柳辛聯合研製的「俄羅斯最大軍工項目」--「先進多用途運輸機」中國就是其最大用戶!該項目是用來取代IL-76和IL-78的,中國最近購買了34架IL-76。

難怪印度DRDO官員說:中國都要購買我們印度的飛機!

真是笑話-------------印度LCA項目就包括研製發動機.各單座型.雙座型及艦載型。

印度LCA PV4艦載機都地面試驗成功,將要進行艦載試驗了.

中國J-10能和印度LCA比嗎-----------作為繼F-22後世界第二款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技術.世界最輕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連F-16C/D的一半都不到,達到JAS-39C/D的一半。但同樣能攜帶4000公斤載荷)能在鄉村公路起降和飛行員手動裝卸武器系統及動力系統的LCA,無論是武器系統.還是電子雷達系統都和JAS-39最先進的C/D型一個級別。

印度複合材料製造技術及發動機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歐直公司最近宣布:世界軍工五十強的印度HAL公司將成為歐直公司的複合材料及發動機部件供應商,這是印度HAL公司繼成為俄羅斯最大軍工企業伊爾庫特公司.俄羅斯伊柳辛.國貝爾公司.勞斯萊斯發動機供應商后,又一成績。

而中國J-10研製了20多年,僅單座和雙座型。

一個僅「氣動布局優秀」的J-10到底那裡先進啊,無論是發動機,雷達,還是作戰系統都嚴重依賴俄羅斯的J-10,國際媒體一致認為連美國F-16都比不上。

俄羅斯媒體說;要是J-10沒了AL-31FN會怎麼樣?

中國研製的發動機「世界聞名」----製造工藝落後,壽命短且不可靠.

一個英國60年代技術的「斯貝」發動機,在英國羅.羅公司全面技術的提供下,竟然仿製了28年才在2003年才成功------就是飛豹動力系統「秦嶺」。

一個法國70年代技術的ARRIEL發動機,1981年引進ARRIEL發動機全套技術到現在已經25年了,直到1991年才仿製出WZ-8A發動機,WZ-8A發動機2001年4月16日才取得CAAC適航證。最新型的WZ-8F到現在,不要說最新的ARRIEL 2發動機,就是連原型ARRIEL 1M1發動機都比不上。

至於研製了20年的「太行」發動機就更不敢恭維了-------包括J-10改進型都將使用AL-31FN及其改進型。

印度研製的,裝備在SU-30MKI 上的印度「通用夥伴加油系統」是世界最先進的加油技術---印度LCA MG-29改 幻影2000 都能使用

世界只有極少數國家擁有該技術--中國沒有 日本沒有 韓國沒有  亞洲只有印度擁有
J-10使用的加油技術更是落後,使用老式受油錐,只能和J-8為拌由H-6油匹配。那到時J-11改.SU-30MKK MK2都能「通用加油」那J-10隻能CALL H-6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7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42
6
dabao_ningbo 發表於 2007-1-16 13:39 | 只看該作者
讓我們所有人為所有為我國國防事業默默奉獻的人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7
opp19833 發表於 2007-1-16 14:14 | 只看該作者
向在國防事業上默默奉獻的人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42

帖子

7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74
8
waybruce 發表於 2007-1-16 15:11 | 只看該作者

great chines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924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9
Alchemist05 發表於 2007-1-16 17:32 | 只看該作者
自己也是學工程的,間接也能體會J10的研發當中遇到的困難和它的意義——致敬!!!!向那些為J10而默默奉獻的工作者致敬!!!!
每天逗逗台獨狗,做人健康又長壽>>^0^<<
原來畸形的台灣民主=大便!實在是高!和台灣的101一樣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61

帖子

100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本科畢業(五級)

積分
100
10
muzhijiuri 發表於 2007-1-16 23:32 | 只看該作者
向在國防事業上默默奉獻的人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7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4
11
bp70415 發表於 2007-1-17 02:25 | 只看該作者
什麼叫默默奉獻,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厚積薄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