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7中國房價拐向何方 政策還剩多少利器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7-1-7 06: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格林斯潘在警告美國地產商時曾說,「歷史不會賦予所有事件以圓滿的結局」。

財經時報報道,現在,它成為房價下跌者們邏輯的一部分。儘管自去年以來,密集的宏觀調控政策沒有停住房價上漲的步伐,並且房價繼續上漲的聲音依舊佔據著上風,但房價下跌者們還是堅持:價格狂飆帶來的2006年樓市繁榮,將不可避免地降溫,而帶著投機目的狂熱購房行為,最終也將受到房價下跌的懲罰。

這樣的下跌拐點,2007年會不會出現?

政策還剩多少「利器」?

2006年,中央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目標,是「穩定房價,調整住房結構」。但儘管從「宏觀領域」到「微觀層面」的加息、「國六條」、 「90平方米70%」、「限外」等涉及金融、信貸、土地、稅收等多項政策的順次出台,也沒能控制房價上漲態勢,北京房價更是一路在全國領跑。

因此,來自調控政策層面的「利器」,依然被認為是影響2007年房價走勢的關鍵。

房產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董藩認為,基於土地和房產的稀缺,如果沒能看到比2006年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出台,觀望的人群依然會加入購房需求大軍,房價繼續上漲將不可避免,下跌拐點也將很難出現。

其實,政策「利器」何時「出鞘」,還有哪些「利器」可以「出鞘」,已成為2007年房地產市場的最大懸念。

2006年12月1日,北京「地王」爭奪戰落下帷幕。北京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首開集團)和北京城建 (12.45,0.50,4.18%)興華地產有限公司聯合體從13家投標企業中脫穎而出,以26億元投標價中標朝陽區廣渠路36號地塊。其中標價格排位第四,比華潤置地聯合體30.5億元的最高投標價,低出4.5億元。

按照分析人士的說法,連續兩次熱點地塊都是「非價高者得」,其中政府政策思路可見一斑——實現土地和房屋價格回歸理性,無疑是下一步政策醞釀的方向。

雖然政策信號有所釋放,但「利器」是否還有更多空間,多位業內人士並不認同。

中原地產華北區總經理李文傑認為,政府各項地產調控政策在2006年已基本到位,並已開始實施,進一步的政策調控已經沒有太大空間,而供少求旺的相對矛盾短期內又難以改變,因此在他看來,房價上漲局面2007年必將維持。

趨緩還是趨降?

事實上,從2006年的技術指標來看,土地供應相對短缺,仍舊是北京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

根據北京土地儲備中心的地塊信息,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共推出招拍掛地塊面積約1086公頃,對比年初公布的1900公頃商品房土地供應計劃,政府供地相對保守,還有約814公頃的土地未如期推向市場。

而另一方面,業內人士稱,至少是2007年上半年,可供上市銷售的房屋套數供應將持續下降,購買力的積蓄,將讓我們不得不面對2007年初房價上漲的事實。只不過,隨著06年調控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2007年房價漲幅或許將有所趨緩。

數據也似乎印證了這一苗頭。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統計局的數據,2006年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2%,漲幅比10月低0.2個百分點;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同比上漲5.8%,漲幅比10月回落0.8個百分點;而北京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的漲幅,也由10月份的10.7%降為11月份的10.3%,退居全國第二,被福州以10.4%的增幅取代。

不過,2007年房價到底是漲是跌?恐怕在事實未發生之前,所有的觀點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

不好說與說不好

在有關2007年房價是否出現拐點的言論甚囂塵上之時,地產商們則多保持了沉默。

這一次,任志強沒有說話。面對各路記者的一再追問,這位向來以精彩觀點見長的地產大佬,不得不通過博客向廣大媒體發出請求——請讓他過一個安生年。

而潘石屹也好像對2007年的房價失去了興趣,他近來的主要工作,像是在研究「愛情、信仰和死亡」以及回憶與美國財政長鮑爾森會面的點點滴滴。

和地產商的沉默相比,經濟學家謝國忠在2006年歲末的話語出驚人——中國房價將在2007年進入調整期,2008年或2009年將跌入低谷。在他看來,房價高漲主要是受資金推動和地方財政政策影響。他把房價一路高歌的幕後導演直指地方政府,認為地方要向中央上繳大量資金,但依照中國目前的法律,政府不能發行債券,所以地方政府不得不拉高房價。

支持者認為,一個基本的事實是,部分地方政府近年來在飛漲的房價和膨脹的房地產業中,扮演的「角色」耐人尋味:由於自身利益,過多過深地介入房地產業,往往置中央的部署於不顧,使調控政策的「執行力」大打折扣。不過,在「利益的調整」和「嚴厲的問責」之下,這種情況將在今後的時間內發生轉變,房價拐點從而來臨。

但這一觀點也招來一片反對。有意見認為,由於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另外,隨著人民幣的持續升值,行業洗牌加劇帶來的地產寡頭進程加速,以及銀行間競爭加劇給投資反彈創造的條件,都為2007年房價的持續上漲提供了足夠的基礎。

究竟哪種觀點更靠譜?似乎沒有足夠的數據予以有力支持。

「即使是預測最準的專家,也不敢對房價做出預測,這就是目前地產市場的最大特點。」董藩說。現在,他不願對2007年的房價走勢做出預測,儘管在業內,他被人喻為給2005和2006年的房價走勢〖了命」。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mm021 發表於 2007-1-7 21:22 | 只看該作者
吹風會開過,等到該出手的出手了80%以上,那就要開始跌了。

在中國,盲從的普通百姓,只有買單的份,當然偶爾也會有帳面財富暴漲的時候。

這點可以從早些年股市裡的「大腕」,現在都忙活些啥,得到印證。



有想博一下的朋友,現在可以去股市試試手氣,從現在開始會有六個月到一年的行情,時間一到該撤就撤,不可戀戰。記住這僅僅是我個人的分析,賺了歸你,虧了和我不沾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784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3
8989xians 發表於 2007-1-7 23:05 | 只看該作者
基於土地和房產的稀缺,如果沒能看到比2006年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出台,觀望的人群依然會加入購房需求大軍,房價繼續上漲將不可避免,下跌拐點也將很難出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4
mm021 發表於 2007-1-8 21:03 | 只看該作者
土地並不稀缺,房屋建材的產能也早已過剩。這都是政府反覆強調的。

缺少的是理性,各方面的理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