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之聲:一個世界新秩序已經誕生了銀行十強中國佔三席

[複製鏈接]

372

主題

1288

帖子

734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lilan 發表於 2007-1-5 2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之聲:一個世界新秩序已經誕生了銀行十強中國佔三席

-----------
中國經濟 | 2007.01.04
世界金融新秩序誕生:銀行十強中國佔三席

中國經濟還不是世界頂尖,但是中國已有三家銀行在世界股市的市值排名榜上進入十強,中國工商銀行甚至已是世界第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在保險公司排名榜上也進入了最前列。有觀察家提醒大家回憶80年代日本銀行全面佔領前列位置的曇花一現現象。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在世界股市上,一個世界新秩序已經誕生了。德國世界報說:「儘管中國在政治上還沒有達到大工業國的高度,在國民經濟上也遠遠落後,但人民共和國的上市企業卻已經佔領了最前列位置。」

所謂「市場資本化」,即一個上市企業所有股票的當前市場總值,這是衡量企業價值的最簡單辦法。在銀行業界,中國大陸在海外上市的3家銀行全部進入了十強。中國工商銀行甚至已經是世界第2位,它以1920億歐元的市值總量只比排名第一的美國花旗銀行少140億,它把美洲銀行(1810億)和滙豐銀行(1630億)排擠到了第3和第4位去。

排名第5的又是中國的,即中國銀行,排名第7的是中國建設銀行。而德國頭號銀行德意志銀行只排在第30位,它的「市場資本化」總量為540億歐元,只相當於中國工商銀行的不到四分之一。

在保險業里,中國也在高歌猛進。不久前我們剛報導過,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已經超過了德國的安聯保險公司。這個保險公司在股市上佔據了世界保險業的第4位,「市場資本化」總量達736億歐元。

中國這些股市上的新貴之崛起反映了這些「貴」企業在股市上的發展極好,當然更反映了世界股市上的中國熱。中國國內的股市去年也復活了。上指去年總的上揚了135%以上。中國國內股市上持續的停滯和下滑現象被止住了,投資者們重新發現了中國股市這個新大陸。

大約一年前,中國股市,無論是上海還是深圳,那是一塌糊塗。德國之聲收到的讀者來函中有說「中國股市是歷史上最大騙局」的。確實,那是一個沒有規則可言,想漲就漲想落就落的地方,沒有透明度,沒有可信度,假年報隱瞞壞帳比比皆是。因此,中國股市在進入21世紀后成為中國一個奇怪的例外,經濟迅速增長,跟經濟相關的方方面面都增長,尤其是樓市,惟股市一落千丈,到了幾乎沒人敢去問津的地步。

經過一個階段的偃旗息鼓,中國股市終於捲土重來了。2006年初,中國政府取消了持續了多年的新股上市禁令,投資者們的興趣回來了。很重要的一點是,由於人民幣幣值上漲潛力普遍被看好,而投資樓市顯然不一定是最佳選擇,中國境內外的資金也擺脫了對中國股市的不放心。想來也很簡單:經濟在高速發展,許多企業在高速發展,股市從理論上說不可能不漲;即使股市失算,但貨幣因素至少能夠中和。

中國在海外上市的「金融股票」一年來幾乎可以說是「買瘋了」。建行、中行,無不「翻跟斗」,中國人壽一年內翻了4倍,宣布將在上海上市后更是10天內就漲了45%。而最後上市的中國老大中國工商銀行的股票在10月底上市到現在,短短的兩個月內,股值就翻了兩倍多,僅僅在最近的兩周內,這個中國最大銀行的股值世界排名就從第5一下子躍至第2。而在剛上市的時候,它的總排名還只是世界第13。

然而,有些觀察家要求人們冷靜。他們以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為例。那是日本經濟瘋長的年代,日本的銀行在世界股市上也是瘋長,到80年代某個時候,世界10大銀行里它已經佔了一半,5家。可是今天呢,日本銀行早已大規模地跌了出去。

但另外很多觀察家卻認為不必為此擔心,中國金融的超快速國際化不見得會走日本的老路而曇花一現。這些積極派們的觀點是:由於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些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還大有挖掘這些潛力的餘地,他們認為現在看不到股市對它們投資的「投機泡沫」。(平心)
腳踩在泥土地上,半個身子在工業化進程中,腦袋已置於信息空間――這是中國巨人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mm021 發表於 2007-1-6 20:04 | 只看該作者
呵呵,農行的規模也未必就比工行小。

又是剝離,又是注資的,這些銀行,俺多少還算個股東呢。只是只有買單,不見分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40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3
bpmfdtnl 發表於 2007-1-7 02:1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銀行輪職工人數確實夠大,論競爭力則遠談不上強。
在紐約東京的市民有哪個願意把錢存入紐約東京的中國銀行啊?沒有。
而人民幣業務對外資銀行開禁后,大多數中國人表示願意把錢存入在中國的外國銀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