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另開話題------關於推羅城不再重建的預言

[複製鏈接]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3 06: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推羅(Tyre),位於黎巴嫩貝魯特的南面80公里。曾經是一個繁華的城市。由於那裡的人崇拜偶像,多行不義,所以聖經中耶和華詛咒他們並借著先知以西結之口預言了推羅的毀滅。

以西結書26章
3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推羅阿,我必與你為敵,使許多國民上來攻擊你,如同海使波浪湧上來一樣。  
4 他們必破壞推羅的牆垣,拆毀她的城樓。我也要刮凈塵土,使她成為凈光的磐石。  
5 她必在海中作曬網的地方,也必成為列國的擄物。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14 我必使你成為凈光的磐石,作曬網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為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19 主耶和華如此說,推羅阿,我使你變為荒涼,如無人居住的城邑。又使深水漫過你,大水淹沒你。  
20 那時,我要叫你下入陰府,與古時的人一同在地的深處,久已荒涼之地居住,使你不再有居民。
21 我必叫你令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人雖尋找你,卻永尋不見。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
「和而不同」的原帖節錄
(原帖: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1

在人文科學方面最能說明問題的是歷史。歷史是既成事實,是無人能夠改變的。聖經上有很多預言,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實現,還有很多有待於將來。這些預言的準確應驗,最能說明聖經的可信性。這樣的例子很。現舉一例。聖經以西結書第二十六章是關於歷史名城推羅的預言。以西結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以色列人的先知,推羅和西頓則是當時腓尼基 的兩座大城,位於現今黎巴嫩的沿海。那時腓尼基人掌握著地中海的航權,靠航海貿易積聚了大量財富,使這兩座城極其繁華,但也充滿了罪惡。而且兩城都供奉污穢的邪神巴力,並以此敗壞以色列人的純正信仰,為神所憎惡。因此,以西結預言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推羅啊,我必與你為敵,使許多國民上來攻擊你,如同海使波浪湧上來一樣。他們必破壞推羅的牆垣,拆毀他的城樓。我也要刮凈塵土,使他成為凈光的磐石。他必在海中作曬網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4)

推羅原來位於地中海的東岸,位置及環境優良。除陸上之主城以外,還包括一個離岸不足一公里的海島,島上 也建有城堡。後來推羅首先受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攻擊。因推羅城東面靠山,西面臨海,南北兩端又多峭壁,故易守難攻。尼布甲尼撒經過十三年的攻伐,方將推羅攻破。但因推羅人早已將財富移入海島城內,故尼布甲尼撒破城之後並無所獲。腓尼基人慣於航海,憑藉海島天險繼續頑抗。巴比倫則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海軍。尼布甲尼撒只能望海興嘆,無可奈何,乃憤而將已被攻破的推羅主城徹底毀壞,而後移師南下去征服埃及。因此,推羅的陸上主城雖被毀壞,其海島城市卻屹立不搖,繼續作為名城存在了兩百多年。這時看來,聖經的預言似乎並未完全應驗。而且"刮凈塵土"的預言似乎也沒有實現的可能,因為征服者總是掠奪人畜財物,很難想像會有人去搜刮塵土。但細看經文所說"使許多國民"、"如同波浪湧上來一樣"等語句,顯然預言的應驗並非一次完成。果然到公元前三百年,希臘大帝亞歷山大崛起,鐵騎四齣,所向披靡,大軍終於像另一波濤再次湧向推羅,推羅人這次仍然據險頑抗拒不投降。亞歷山大主要以騎兵縱橫天下,面對推羅海峽,也是插翅難渡。亞歷山大一怒之下,下令填海,於是推羅舊城一帶所有沙土木石,凡能填海之物一概被刮除凈盡填入海中。經過七個月的艱辛勞役,海峽終於被填平為一寬闊的陸橋,直抵海島城下。亞歷山大在破城之後,下令將推羅島城徹底摧毀。整個推羅遂從此消失,並"不再被建造",成為無人居住之地。日久年深,該外乃變為一荒涼的半島,部分海島又陸沉於海面之下,不可能再復舊觀。推羅之故城區則因塵土已被刮除凈盡,只剩岩基,經雨水沖洗,終於成為"凈光的磐石",百無一用,整個城區包括那個半島在內,都成為"漁人曬網的地方",直到現在依然如此。至此聖經關於推羅的預言遂全部應驗,一字不爽。西頓城雖也曾被先知預言將遭到災禍,但卻沒有說它將消失,"成為無人居住之地",所以該城雖歷經比推羅更多的戰亂,卻至今猶在。請看聖經的預言何等準確,何等權威!世界上還有處何其它書藉能夠這樣明確地預言千百年以後的事嗎?或是有高明的科學家或哲學家能做同樣的事?絕對沒有。因為這不是人的智慧所能做到的。
--------------------------------------------------------------------

聖經中的預言能否應驗確實是一件重要而且很有意思的事情。按照「和而不同」網友的文章來看,在「推羅城不再建」這個問題上無疑是應驗了。可事實確實如此嗎?

我們來看兩份地圖。

古代的地圖是用來定義推羅城的位置的,以免對歷史名稱發生歧義。定好了位置,我們再來看衛星圖片,這衛星圖片也是不容易作假的。

這是希伯萊大學收藏的古推羅地圖:


下面是google的衛星地圖:
http://maps.google.com/maps?hl=e ... 78,0.028667&t=k

對照著看看這兩張地圖,就知道什麼是「荒涼的半島」「漁人曬網的地方」了。

那個地方也還有一些殘存遺迹,是作為文物保護起來的,也就是那麼幾根石柱,有點類似圓明園遺址。這幾根柱子也是基督徒維護聖經預言不敗的救命稻草,他們會說:你看你看,這不還有幾根柱子嗎?只要他們沒有被推倒,就不能說推羅被重建了。

呵呵,如果一個城市被重建得只剩幾根柱子了,這還不算重建的話,那世界上可能就沒有重建這個詞了。

[ 本帖最後由 冷不丁 於 2007-1-3 07:05 編輯 ]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沙發
冷不丁 發表於 2007-1-3 07:17 | 只看該作者

事實總是讓人尊重的,而口號總是空洞的。

小溫同學發這個貼的目的如果是反對基督教,那麼是言之有物的,無論他的說法多麼地刺痛基督徒,他拿出了他的證據,所以,誰也不能禁止他的言論。

這就是正確的討論態度,小溫同學給本版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作了很好的示範:維護聖經要有維護聖經的樣子;反對基督教也不要把自己搞成紅衛兵。

謝謝小溫同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3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1-3 07:2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的政治評論經常提「北京」如何,「華盛頓」如何,其實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確切的說,是兩國政府,而不僅僅是兩個地名。
以西結26:2人子阿,因推羅向耶路撒冷說,阿哈,那作眾民之門的已經破壞,向我開放。她既變為荒場,我必豐盛。  這句話里推羅指的是腓尼基這個民族或政治實體,他們要吞滅以色列人,所以先知做出這樣的預言。它是完全應驗了的。現在的推羅早已成了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天下,除了地理位置一樣,和原來咄咄逼人要消滅以色列的推羅完全不一樣,就如名字一樣並不代表就是一個人。
神不會與一個地名過不去,而只在乎這個團體的人心中有神或無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4
 樓主|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3 0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帝國驕雄 的帖子

且不說你的說法多麼的牽強,就算你說的對,這種說法對一個預言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
因為按你說的意思是:今天的推羅已經和古代的推羅不一樣了。
這還用說嗎?這是必然發生的事,與預言無關。
什麼叫預言?預言是對未來不可知事件的預測。如果答案是明顯的,那就不叫預言了。比如:我說你不吃飯會肚子餓。這就不叫預言。因為這是常識。同樣道理,如果你對預言解釋說推羅這個城市「除了地理位置一樣,和原來咄咄逼人要消滅以色列的推羅完全不一樣」,這也不是預言。因為答案明擺著,過去的東西本來就不可能和現在一樣,即使能夠複製出來也不是原來的了。所以,說推羅不可重建如果是被稱作預言的話,就肯定不是指你說的那個意思。預言是針對這個城市說的,並不是對民族說的。
把城毀了是什麼意思?就是讓這個城市失去城市的功能就算是毀了。應該包括建築、人口等等。重建也是一樣的,能在原地重新建立一座相當規模的城市就應該是重建。
聖經里說推羅不會重建,意思只是說那裡不會再有人煙,不會再有一個繁華的城市而已,這才是合理的解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5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1-3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溫和地反基 的帖子

你是把神的話當成了算命先生或跳大神的了。
神從來不會說無妄的話。神給了人生命和安息,也罷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人在危難中呼求耶和華,神就會降下默示,聖經就是這種默示的記錄。神對兩個處於戰爭的實體說一方必毀滅,另一方必長存。毀滅的一方(腓尼基人)確實已經徹底毀滅,他們不光是推羅不能重建,連他們的人種都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唐山大地震把城市徹底摧毀,但以後重建,這是重建。因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在做這件事。所以重建的一個意思必須是同一個實體的作為。

很明顯,如果有人說你死後不能復活,但恰好你死後有一個人和你同名同姓,這能說明你復活嗎?不一樣的宗族,不一樣的背景,一個名字有什麼關係?

回到推羅這個例子,神自然會讓逼迫神的人徹底消滅,所以會降下默示,在他們沒有毀滅之前就記錄下來,以後的事態也完全按照這個預言發展。這是神的大能。假如另外一個民族,不逼迫神,看好推羅這個地方,神為什麼要和它做對?

所以,使你犯了刻舟求劍,膠柱鼓瑟的錯誤,如果以此為聰明,別人只好一笑置之了。

[ 本帖最後由 帝國驕雄 於 2007-1-3 08:5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
chico 發表於 2007-1-3 10:05 | 只看該作者
早就說過,經文沒有意思,同時又無量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不然不就粘在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7
 樓主|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3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帝國驕雄 的帖子

這師傅只管胡亂放箭,每放一箭,徒弟們便在那落箭之處畫上一個靶心,而且還要大讚一聲「師傅好箭法!」。有這幫如此儘力的徒弟,師傅焉有不是「神」箭手之理?
耶穌師傅的每個預言都是這樣應驗的吧?
只可惜,漏洞是補不過來的。

仔細再看看以西結書吧:

破壞推羅的牆垣,拆毀她的城樓
刮凈塵土,使她成為凈光的磐石。
我必使你成為凈光的磐石,作曬網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
我使你變為荒涼,如無人居住的城邑。
使你不再有居民。
我必叫你令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人雖尋找你,卻永尋不見。

很顯然,這裡的話都是針對市政建設和人口說的,而不是針對民族文化和人種血緣說的。不會看不出來吧?使勁拉扯,最後一句或許能和你說的意思沾點邊。能掙個十分二十分的,結果還是不及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97

帖子

6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9
8
guanjinman 發表於 2007-1-3 17:26 | 只看該作者
《聖經》預言的應驗

  耶穌降世為人,傳講天國道理、受死和復活這一事件,是神預定的救贖計劃。在《聖經》中,神借著眾先知多次曉喻人們。據學者估計,僅預表耶穌基督的死,舊約《聖經》至少提到三百三十三次,新約提到一百七十五次以上。主耶穌自己也多次對門徒說,他將在耶路撒冷受難、並第三日復活。除了詩篇第二十二篇外,對主耶穌將遭受的苦難,描寫得最詳細的是〈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第十三節至第五十三章第十二節這段預言。麥道衛(Josh McDowell)在《鐵證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列舉出舊約中論及主耶穌之被賣、受審、死亡及埋葬的二十九項預言,如"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賽五十三7)"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五十三5);"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詩二十二18); "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詩二十二16);"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賽五十三12);"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賽五十三12);"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詩六十九21);"主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使日頭在午間落下,使地在白晝黑暗'"(摩八9);"我的神!我的神!為什幺離棄我"(詩二十二1);"又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詩三十四20);"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賽五十三9);等等。這些預言由不同的作者寫成於公元前一○○○年到五○○年之間。〈詩篇〉第二十二篇是以色列君王大衛的詩,成於公元前一○○○年左右,而〈以賽亞書〉則是先知以賽亞於公元前七、八世紀寫成。讀新約后就知道,這二十九項預言在二十四小時中,完全無誤地應驗在耶穌一人身上。

  有人認為預言應驗在耶穌身上也許出於巧合,因為有些預言也應驗在肯尼迪、馬丁路德 . 金等人身上。的確,在其它人身上,我們也可以找到一、兩件應驗的預言。但是,幾十項預言全部應驗在一個人身上,除耶穌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做到。美國丹佛市的基督教維克多出版社(Victory Publishing Co.)曾公開"懸賞":如果誰能在耶穌以外,在全世界古今人物中,找到一個所有關於彌賽亞預言中的一半(不是全部),均已應驗在其身上的,該社樂意奉送一千元美金做獎金。從概率學看,預言應驗在耶穌身上絕非巧合。所以,至今無人能領取這份獎金。

  有關主耶穌的這些預言的描寫之細膩、生動、應驗之準確無誤,簡直到了令人瞪目的程度,以至於許多虔誠的基督徒也極為驚嘆地說:在讀這些預言時,人們幾乎要以為先知以賽亞就站在十字架底下,看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因此,有人又從另一個角度,對這些預言在耶穌身上的應驗提出質疑。一種看法是,耶穌及其追隨者正是以舊約的預言為藍本,刻意導演耶穌受難的劇情,以表明其預言的準確。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即使耶穌及其信徒們想這樣做,沒有羅馬人、祭司、法利賽人的配合,這台戲是無法演出的;而羅馬人、猶太人決無配合之可能。再一種觀點是懷疑這些預言本身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會不會有人在耶穌受難以後,按他受難的情節,假冒以賽亞先知的名義寫出這些"預言"呢?或者說,舊約《聖經》中的這些預言,是否真的寫於耶穌受難以前呢?對這一質疑,長期以來找不到有力的反證。在死海古捲髮現前,我們擁有的最古老的舊約希伯來文手抄本--馬所拉經卷(Masoretic Text),是公元後十世紀抄寫的(詳見第二章),因而無法肯定這些經卷中,有關耶穌的預言的確寫成於公元之前。但死海古卷的發現把問題澄清了。死海古卷中有希伯來文的〈以賽亞書〉抄本(參見第四十五頁)。專家們把1QIsb抄本中的五十三章(即集中預言主耶穌受難的一章)與馬所拉經卷仔細對照,發現兩者幾乎沒有差別。該章的一百六十六個字中,只有十七個字是有疑問的;在這十七個字中有十個字是拼法有別,對書中意思並無影響;餘下七個字中,有四個字是文體的改變,如連接詞的增減等;其餘的三個字可並成"光"字,被加在11節中,但對全文意義亦無甚影響。死海古卷各經卷寫於公元前二○○年至公元後六十八年各不等。但其中〈以賽亞書〉被確定寫於公元前一二五年左右。這表明從死海古卷到馬所拉經卷,歷經千年不左,抄經家的精確程度令人肅然起敬;更重要的是,這清楚地表明:關於主耶穌受難、復活的預言,確實寫於公元前而不是耶穌受難之後,是真正的預言。預言在耶穌身上的完全應驗,是耶穌按上帝的計劃受死、復活的強有力證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97

帖子

6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9
9
guanjinman 發表於 2007-1-3 1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溫和地反基 的帖子

地處地中海東岸的古城推羅曾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商業中心。由於其居住的腓尼基人罪惡極大,神通過先知以西結預言說:推羅城將受到多國的攻擊,財物被掠,城垣、房屋被毀,其石頭、木頭、塵土都將被拋在水中,使之成為凈光的磐石,作漁夫曬網的地方(詳見〈以西結書〉第二十六章)。同時,明確說明此城將不會被重建:「我必叫你全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人雖尋找你,卻永尋不見。這是主耶和華說的。」(以西結二十六21)預言發出不久,推羅即遭巴比倫王 尼布甲尼撒的圍攻,13年後破城。其後,希臘亞力山大大帝進兵已遷至海島的推羅,把老城的木、土、石拋在海里,築成一道通向海島的長堤,配合戰船,將推羅攻破。經風雨洗涮,老城磐石裸露,終成為漁人曬網的地方!後來推羅城雖有過重建,但很快又遭覆滅。公元 1291年被回教軍首次征服,摧毀后,推羅城從此永遠消失了。從尼布甲尼撒攻城(公元前587年)算起,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聖經》中對推羅城的預言完全應驗了。

     這是一個極不平常的預言。首先,預言一個城市不得重建是十分冒險的,因為很多城市被毀后都重建了。然而,推羅卻確實沒有。其次,古推羅城中有一個叫瑞斯蘭(Reselain)的大泉水,當初全城的淡水全靠它供應。現在,推羅城不復存在了,但此泉如今仍源源湧出泉水,直流到海里(行人估算每天大約一千萬加侖!)。這些淡水足夠免費供應一個現代化大城市的需要,是建築城市最理想的地方。因此推羅城被重建的可能性相當大。如果推羅城被重建,預言就落空,「先知托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過的,那是先知擅自說的,」(申十八22)《聖經》就不是神所默示的了。然而,今天的古推羅城仍是一塊供漁夫曬網的凈光磐石。第三,在預言推羅的同時,先知以西結還預言了地中海東岸另一座古城西頓的命運,「使血流在他街上,被殺的人必在其中仆倒。四周有刀劍臨到他,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書二十八23 )後來西頓果然屢遭刀劍、血腥。但神沒有預言西頓要被消滅,故西頓劫后被重建,1975年有四萬多人口。以西結對這兩個城市的預言涇渭分明。一般人也許不會想到,這兩座古城僅相距幾十哩!其預言的精確和準確,無與倫比,令人敬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0
 樓主|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4 1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guanjinman 的帖子

你是不是沒仔細讀帖呀?
怎麼把預言又重複了一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1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7-1-5 01:57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帖子有些意思。我雖然無法解釋,但是,明確表示,不以為聖經所示為假。

不過,值得研究的是:西頓城在哪裡?既然在幾十里遠的地方,那麼,無論是古地圖還是現代的google地圖,都會有顯示呀。

還有,似乎聖經上並沒有「荒蕪的半島一說」。反而說,將成為精光的磐石,還要被大水淹沒。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12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1-6 07:02 | 只看該作者

一種解釋

http://www.tochrist.org/book/download_books/sjnthb/chapter30.html
〖 以西結所說的某些預言是否不真確? 〗

若他的預言不應驗,以西結書又怎樣納入正典呢?


  以西結書二十六3-14記載了一連串關於推羅的預言。經文預言尼布甲尼撒的大軍,將攻陷推羅這個驕傲的商業城。到了二十九18,經文清楚指出,尼布甲尼撒未能攻入離岸的海島城。當時的情況無疑是,居民知道推羅城不能抵擋迦勒底軍兵的圍攻,就攜帶一切貴重物品,離開舊城。他們乘船往離岸的海島堡壘,在當地,推羅的海軍抵擋了尼布甲尼撒的攻擊,阻擋海軍登陸。尼布甲尼撒未能從推羅人民身上獲得財寶,那幾年間經歷到挫折。於是,神容許他進入埃及,並獲得勝利。

  詳察二十六3-14,可知經文描述了推羅所受到的兩次懲罰。第三、四節預言推羅受「許多國民上來攻擊」,牆垣及城樓將被拆毀;這預言與迦勒底人的侵略吻合,陸上的推羅城被攻陷。第五、六節繼續指出,推羅城的石頭、磚塊和一切可移走的,都被移走。城市被攻陷后,通常不會出現上述情況;因為一般來說,戰敗的城市被搶掠蹂躪一番,剩下頹垣敗瓦,滿目瘡痍。

  第七至十一節特別描述尼布甲尼撒攻城的情形。他圍攻推羅,搶掠城中的一切,將這陸上的舊城完全毀棄。第十二節特別用「他們」(中文和合本作「人」一一譯按),緊接這個主詞的是「必以你的財寶為擄物」;第十三、十四節所繼續記載的攻擊,卻指後來亞歷山大(約主前三三二年)對待推羅海島堡壘的方法。根據歷史記載,亞歷山大的海軍未能攻入推羅的海島(因推羅的海軍實力強大)。於是,亞歷山大改用另一方法,築哩數計的堤,由海岸伸出,到達海島的東岸。亞歷山大的軍隊用盡石頭、磚塊,將一切能搬動的物體拋下海。幾經辛苦,這條堤在數個月後建成了,而推羅海島亦被亞歷山大攻克。因為要築堤進攻,所以亞歷山大的國土擴張計劃受阻延,亦因這個緣故,亞歷山大對推羅海島極盡摧殘的能事,甚至令這海島不能有被重建的一天(14節)。

  事實上,到了希羅時期,陸上的推羅城被重建起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回復昔日的重要性。至於推羅海島,經一次陸地沉降過程而被地中海淹蓋了;在那次陸沉過程中,希律花掉大量金錢而建成的撒利亞港,亦一同沉入海中。到現在,推羅城對開的淺海尚餘一連串黑色的珊瑚礁;這串珊瑚礁肯定不會形成於主前—、二千年,否則就極不利於該處的航運,而海港亦不會在那裡興建。現時由岸向海伸出的岬角,可能就是以前亞歷山大所築長堤的遺迹,被海浪沖擦成現在的樣子。至於推羅島,就在一次陸沉過程中沉入海底。據我們所有的證據看來,自從亞歷山大那次對推羅島極盡摧殘的能事後,就再沒有任何形式的重建工作在島上進行了。從上述資料看來,以西結書二十六章所預言的事件,雖然沒有在以西結的時代應驗,卻在後來完全成就,即是先由主前六世紀時的尼布甲尼撒,后經主前四世紀的亞歷山大使其成就。

  以西結書二十九17-20所記載的預言,提及尼布甲尼撒擄掠埃及,究竟這個預言是否有應驗呢?本章八至十六節預言了埃及地將被外國侵略者蹂躪一番,從北至南,自北部尼羅河三角洲的密奪,以至南部的阿斯旺,都被敵人摧殘。有四十年之久,埃及都受外敵侵略,甚至有很多埃及人逃難至外地。

  到了十七至二十節,神向尼布甲尼撒個人作出一個特別的承諾:尼布甲尼撒王在攻打推羅一役中沒有收穫,神便容讓這王在埃及獲大勝利,以作補償。基大利於主前五八二年死後,有一些猶太人劫持耶利米逃往埃及,而尼布甲尼撒就長驅直入,搗破埃及地的猶太難民聚居地。在耶利米書四十三8-13,耶利米自己也預言尼布甲尼撒將直搗埃及,在答比匿或猶太人所聚居的其他地方,將被尼布甲尼撒蹂躪。尼布甲尼撒將大施屠殺,燒毀猶太人的房子,並將他們據走。

  在討論猶太人的事情時,以西結通常應用約雅斤的年號來指明事情發生的時間。但以西結書二十九17-20的情況有所不同,先知於此處提及的「二十七」,極可能是指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二十七年,卻非約雅斤的年號。因為尼布甲尼撒於主前六O五年被加冕為王,故第二十七年應是主前五七八年。尼布甲尼撒極可能於這一年開始進侵埃及,而接著的四十年,就在第十一節有所預言。因此,到了主前五三九年,迦勒底人的侵略便停止了,而埃及也不再受到摧殘,這時候,巴比倫已敗於古列之手。受到迦勒底人侵略時,埃及無疑加以抗拒,但在迦勒底人大事蹂躪之下,埃及無法使國家恢復元氣,亦無力將侵略者驅逐。

  迦勒底人入侵埃及這段歷史,無論埃及或波斯人的文件都沒有記載,故此希臘史家無從得知上述史實。然而,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有提及尼布甲尼撒於主前五八二年左右進侵埃及。雖然這個年份似乎比戰役發生的時間早了一點,但不能據此而認為約瑟夫的記載只是虛構杜撰。最近從考古發掘到的古代文獻,包括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及埃及的象形文字寫成的記錄,都證明約瑟夫的記載屬實。畢賽斯(Pinches)發掘到一塊寫有楔形文字的泥版(由Pritchard翻譯,刊於ANET,P.308),上面記著尼布甲尼撒其中一次侵略埃及的戰役,當時是尼布甲尼撒的三十七年(主前569或568年)。Nes-Hor是古埃及王Uahib-Ra統洽期間的一個將軍,巴黎羅浮宮收藏了一塊寫有Nes-Hor的墓志銘的石碑,裡面記載「北方的軍旅」及亞洲人侵略尼羅河各地,並沿河谷南下,直達古實疆界。不過,這份墓志銘並未說明是次侵略的年份。

  某些學者認為以西結的預言沒有實現,但從埃及和巴比倫的古代文獻可知,那些學者的懷疑論調實難以成立。他們亦必須承認,以西結書二十九15作出關於埃及的長期性預言,的確實現了。迦勒底人壓迫埃及達四十年之久,到了主前五三九年,巴比倫敗於瑪代波斯。然而,古列之子甘拜西並沒有讓埃及有喘息的機會,他揮軍進攻埃及,並在主前五二五年將埃及納入瑪代波斯帝國的版圖內。在瑪代波斯帝國統治下,埃及只有幾次獲得獨立自決,但這些局面都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轉瞬間又受制於瑪代波斯。直到主前三三二年,亞歷山大大帝攻克瑪代波斯帝國,至主前三二三年,亞歷山大駕崩,多利買王朝取得埃及的治權。此後,埃及即由多利買王朝統治,到主前三十一年為止;在那一年,克麗奧佩他的海軍於阿克田之役敗給亞古士督。由此時開始,羅馬人統治埃及,至拜占庭時代為上。公元六三0年,阿拉伯統治整個尼羅河谷地。換句話說,由尼布甲尼撒時代開始,以至我們現今的世代,埃及國從沒有長時期由本土人統治。由此看來,以西結書二十九15提及埃及「必為列國中最低微的」,經已應驗了。

  至於以西結書四十至四十八章,主要講及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將會興建一所聖殿。事實上,直至目前為止,這幾章聖經所預言的,尚未成就。無論如何,本書將會有專文討論這個問題,作出解釋。在基督統治的千禧年開始之際,以西結這個預言便應驗了。由此看來,以西結書所載的,並非假預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13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1-6 07:10 | 只看該作者
以西結直接的預言
http://www.gmu.edu/org/ccf/books ... /OB/chapter081.html

  這是以西結書中很特出而又引人入勝的一組經文。舊約中最奇妙之一的預言就是記在以西結書中的,其中包括了向以色列和外邦而發的預言在內。為了篇幅的原故,我們選其中二、三段來看。

  以推羅的預言為例(二十六至二十八章);在古時,推羅是一個擁有當時最強盛海軍和商船隊的國家。其地勢亦使她成為一個最堅不可破的城寨。看來她的國壽比其他國家都要長,但以西結的一個小小預言卻敲響了她的喪鐘:「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諸王之王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用刀劍殺滅屬你城邑的居民……他必安設撞城錘攻破你的牆垣,用鐵器拆毀你的城樓……他進入你的城門,好像人進入已有破口之城……你堅固的柱子必倒在地上。」(二十六7~11)十三年後,這一切都應驗了,尼布甲尼撒果真攻破了這個偉大的城邑!

  以西結的預言還未止於此呢!上述的只是一個記號,表明神藉先知預言的,終必一一應驗。因為在同一預言內(4節),神也說:「他們必破壞推羅的牆垣,拆毀他的城樓,我也要刮凈塵土,使他成為凈光的磐石」,在十四節中,此句又再出現。第五節的預言才算奇特,推羅雖是當代最富庶繁華的國家。他們亦以此自驕,神卻說:「它必在海中作曬網的地方」,十四節又再重覆此句,還加上了定案:「你不得再被建造」。

  以西結這個預言說了幾近二百五十年,仍然沒有半點跡象顯示預言應驗。原來自從推羅經歷了尼布甲尼撒大軍的蹂躪后,他們決定重訂國防計劃,把他們的財富完全遷到離岸約半哩之外的一個小島去。那麼半哩寬之海水就成了他們天然之護衛河,再加上其強大的海軍,新的推羅就真的固若金湯了。但兩個半世紀過去了,他的喪鐘亦敲響最後一下,是以西結預言應驗的時候了,且是一字一句的應驗呢!因為亞歷山大大帝揮軍直取推羅,那半哩寬的海水沒有叫他氣餒,他決定要建築一條通道把島與大陸相連,但那裡來這麼多填海的材料?他便下令把一切推羅舊城的城牆、牆垣、城樓、皇宮,以及一切突上地面的建築物全部拆下,投到海中來築通道。這就部分應驗了以西結奇怪的預言——「人心……破壞你的牆垣,拆毀你華美的房屋,將你的石頭、木頭、塵土都拋在水中。」(二十六12)但還是不夠材料去填那半哩寬的海啊,唯一之計就是把一切塵土和碎沙石都刮盡,才能完成這巨大的工程。結果以西結的預言全部應驗了……「我也要刮凈塵土,使她成為凈光的磐石」(4節),推羅就這樣的被徹底摧毀,至今不得再建造,結果成了漁民曬網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4
 樓主|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6 07:26 | 只看該作者
前面歷史敘述部分說得都不錯,最後一句有點不對頭。「至今不得再建造,結果成了漁民曬網之地」。
我看照片上那地方明明蓋了很多房子,漁民們都是在樓頂上曬漁網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15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1-6 07:28 | 只看該作者
從上面的信息看,先知時代,推羅的牆垣,城樓都在陸地,這些被尼布甲尼撒大軍摧毀,之後腓尼基人「重建」了,「把他們的財富完全遷到離岸約半哩之外的一個小島去」。然後亞歷山大大帝下令填海,「把一切推羅舊城的城牆、牆垣、城樓、皇宮,以及一切突上地面的建築物全部拆下,投到海中來築通道」。這個城市已經毀滅,他們海上霸主的地位一去不回,現在在這個填海造成的半島上不論造幾個樓房,也不過是漁夫在曬網,住上了樓房並不能改變漁夫的身份。當然這個城市永遠不可能重建,因為它當年的主人已經不存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16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1-6 07:35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是在原住址建造是「重建」,那麼推羅的第一次「重建」是在海島上建立另一個城市,名稱仍舊。以後的建造則是在海島加上被人填海造成的半島上的蓋房子。
如果恢復原來的氣派財富是「重建」,那推羅從來沒有達到這個高度。
希伯來大學收藏的古推羅顯然是填海以後的樣子,與先知時代的城市早已面目全非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