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朗,不要拿你的膚色說事

[複製鏈接]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zyzx 發表於 2007-1-3 0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薛涌

最近幾年,中國鋼琴家郎朗在國際上大紅大紫,國內媒體也跟著炒作。比如郎朗的父親放話說自己的兒子幾乎是非公主不娶,可惜查爾斯王子沒有女兒等等。真假難辨。這兩天又有郎朗「征服捷克」的報道,其中引用郎朗的一段話:「現在有人說我拿了外國護照,這是百分之百的謊言。我拿的是中國護照,我要一輩子做一個中國人。我要用我的音樂、我的黃色皮膚告訴人們,中國是出色的,中國人是出色的。我要利用自己的一切條件,去宣傳中國,弘揚中國文化。」

讀到這些東西,心裡總有些奇怪。郎朗的報道英文媒體並非沒有,但很難看到這麼粗俗的。這些話要是在西方社會說出去,對他的形象會有很大傷害。而在中文媒體,郎朗俗得幾乎像個「超男」。為什麼會如此?也許是媒體的口味不同,我們的中文媒體就喜歡炒作這些。當然,也許郎朗看出中文媒體和英文媒體的不同需要,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在無法考證上述言論是否出自郎朗之前,我不妨拿媒體就事論事。郎朗和李雲迪無疑都是天才,但畢竟年輕。這麼炒作,弄不好害了他們。首先,談一個鋼琴家要談他的演奏,不要談他的膚色。鋼琴雖然是西方文化的產物,但如今已經是超越文化的人類共同財富。你鋼琴彈得好,只能證明你自己的天賦,證明人類文明的偉大,並不能證明你的國家,你的人種有多麼出色。

一位和李政道先生工作過的MIT的物理學家曾跟我說,他的一些同事,和李政道工作過一段,就產生了一個荒唐的念頭,覺得中國人都很不得了。結果後來才知道上當了。像李政道這樣的中國人,一輩子大概只能碰到一次,他出色是因為他是李政道,不是因為他是哪國人,是什麼種。鋼琴其實也是同樣。有人喜歡炒作,覺得中國人音樂上出眾,一定有唐詩宋詞之類的文化底蘊,甚至彈拉赫馬尼諾夫也成了弘揚中國文化。其實稍微複雜點的票友,也明白這有多荒唐。

如今畢竟不是19世紀,中國人,黃皮膚,在西方主流文化中早已經不是受壓迫的標誌。恰恰相反,亞裔、黃皮膚給西方人帶來一種文化神秘感,甚至成為優異的標籤,乃至許多人因此佔了膚色的便宜。郎朗穿著中國式的服裝演奏,與其說是在證明中國人出色,不如說是演出公司藉此賣票的炒作技巧,借中國的符號提高人們的心理預期。在郎朗之前,日本、韓國的音樂家有許多在西方大紅大紫,創造了亞裔、「黃皮膚」優越的「品牌」。郎朗等中國音樂家在這方面其實是借人家的「光」了,再拿膚色說事,就未免得了便宜賣乖了。

即使從我這個讀不了樂譜的票友的眼光看,郎朗目前也還嫩點,達到頂尖還有距離。比如像Vladimir Horowitz這樣的大師,聽完他彈肖邦,再聽別人彈同樣的曲子,Horowitz那帶有爆炸般的激情的演奏還會半截鑽到你腦子裡,把你正聽的鋼琴家給擠掉。再聽些我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人,比如Vladimir Feltsman彈貝多芬的C小調鋼琴奏鳴曲(opus 111),有一種見了上帝,「夕死可矣」的感覺。即使是Cecile Licad,彈肖邦的敘事曲,其表達的浪漫精神甚至讓我覺得她比Horowitz還純熟。還有Chung氏(大概是韓國三兄妹吧)演奏的貝多芬三重奏,其老道和激情讓你欲罷不能,我竟在車裡連聽了他們的光碟十幾遍。我孤陋寡聞,郎朗的光碟也買了。他從來沒有能像上面幾位這麼打動我。聽兩遍后,就得換光碟了。他要說服我再買他的光碟,並不是太容易。

我不是音樂專家,我只能說我個人的喜好。不過,許多票友對郎朗也還沒有信服。讀西方的媒體,比如《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等,報道郎朗也遠不是一邊倒地歡呼。有的評論,甚至說他的演出空空如也,肢體動作矯揉造作。這樣的評論是否公正,我無從判斷。但是,這至少說明,郎朗的演奏確實遠不到所向披靡、走到哪裡都能征服人的地步。中文媒體這麼一邊倒地追捧,等於把追星文化帶到嚴肅音樂上來,甚至讓商業炒作淹殺了藝術評論。

音樂非常技術化,不過說到底還是心靈的藝術。我希望媒體的記者,最起碼在能體會不同的鋼琴家的演奏之間微妙不同后,再去採訪郎朗。如今中國聽眾對西方古典音樂的鑒賞力,比起當年對京劇的鑒賞力來,還差得十萬八千里。在這種情況下追捧一個自己聽不出所以然的鋼琴家,到底在忽悠誰呢?(中國新聞周刊)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7-1-3 04:18 | 只看該作者
也請不要拿朗朗來說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主題

645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3
zhiyuanjun 發表於 2007-1-3 16:24 | 只看該作者
"如今畢竟不是19世紀,中國人,黃皮膚,在西方主流文化中早已經不是受壓迫的標誌。恰恰相反,亞裔、黃皮膚給西方人帶來一種文化神秘感,甚至成為優異的標籤,乃至許多人因此佔了膚色的便宜。"
純屬天方夜譚!不知閣下何所見而云然?!太YY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