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中國的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潮之二

[複製鏈接]

5

主題

12

帖子

14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qiaxi3889 發表於 2006-12-24 1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69年前後,中蘇關係非常緊張,邊境上衝突不斷。事後才知道蘇聯當時真想跟中國動手。當時的邊境省份氣氛相當的緊張。
  在中國的俄羅斯人和她們的後裔,絕大部分都居住在邊境省份。對這些人,政府一直是塊心病。她們之中有的歸化了中國籍,有的只是僑居中國。一旦中蘇開戰,這些人會怎麼辦?會不會是蘇聯的「第六縱隊」?政府一直也沒想出好辦法。直到出現了一個契機,讓政府有了解決這個問題之道。這就導致了新中國的一次大規模「移民潮」。
  新中國成立后,除了成批的遣返日本僑民,那是讓他們返回祖居國,說不上是移民。那這次的向第三國移民可以說是新中國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向外移民了。
  新中國建國前後,在中國居住的一批俄裔[白俄]紛紛離境。有的去了美國,還一相當的一部分去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因為俄裔也是澳大利亞的早期移民之一。在澳洲有很深的根基。後來的這批人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也在澳洲扎了根。像有個澳洲有名的地產大亨就是出生在哈爾濱的蘇聯猶太人,他就是在那個時候隨家人來的澳洲,後來發的家。所以在澳洲的政界,商界,教會等都有這些人的影子。
  文革時期的動亂,對這些居住在中國的俄裔來說也是災難性的。可以想象,連國家主席都保不住自己的年代,何況這些「蘇修特務」!西方國家也都在關注著中國的動亂。而對這些俄裔的處境國外的這些俄裔人也很關注,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戚朋友。
  話說當年在新疆烏魯木齊有家俄裔,嚴格說是蘇聯的伊朗裔人,他們在解放前就來到烏魯木齊,開了家作坊,生意還不錯,算是個有點錢的小資本家。解放后就被公私合營了。文革中被下放到了農村,當時一家人的境況很慘。當年有一個在他家曾作過傭人的俄裔女人,大約在六十年代初去了澳洲。她突然給這家人來了封信,問他們;是否願意移民澳大利亞?此事當時在中國可是非同小可。先不說這信被層層檢查才能到收信人手裡,就信里的事,就挺嚇人的,別忘了當時是文革極左時期。如果不是當時中蘇之間準備打仗,估計此事也就到此為止了,可偏是中蘇之間劍拔弩張,政府對這些俄裔又不放心。就中國便,中國當時的副總理訪問了澳洲,和澳洲政府私下達成了協議;通過國際上的難民組織,讓僑居在中國的這批在舊中國就流落到中國的難民及他們的家人自由的移居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第三國。這樣,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移民潮就開始了。
此文轉自:http://qiaxi3889.blog.sohu.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