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臉譜
[music]http://www.lf.e21.cn:8010/kzyyuekt/8au3l6.mp3[/music]
點此下載
音樂小故事戲歌《唱臉譜》
作者:中央人民… 文章來源:《兒童音樂》雜誌 點擊數:603 更新時間:2005-10-20
1989年, 閻肅和姚明合作創作了「戲歌」《故鄉是北京》之後, 聽眾對這種戲不戲,歌不歌的新形式發生了興趣。中央電視台過去搞晚會時,常常感到純京劇節目難以和音樂、歌舞節目揉合在一起, 給他們提供了新的《故鄉是北京》思路——可以對戲曲進行包裝, 再加點別的藝術手段, 那樣, 就能夠更加普及京劇了。閻肅經常為中央電視台各種文藝晚會出點子, 撰稿, 當時, 電視台正籌劃新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於是,閻肅提出了個《唱臉譜》。
閻肅談到這個新型節目時說,需要把京劇和現代年輕人的歌嫁接一番,必須有一半是戲曲曲調,但同時它又是歌曲。通俗歌曲的成分像樹枝一樣,結了果,它就成功了。這也便於引導年輕人進入中國國粹的藝術殿堂來,給京劇做了個普及工作。
閻肅和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是好朋友。當閻肅把這種「接嫁」想法講給袁世海聽, 並徵求他對節目的設想和意見的時候, 袁世海開始不理解, 甚至和他還有一番爭論。袁說:你老折騰我幹嘛呀! 閻說:「老海,我這是為普及京劇呀! 」經閻肅遊說,袁世海被說服了。於是,他和姚明一起設計了唱腔。
《唱臉譜》的頭幾句:
外國人把那京劇叫作「BeiJing Opera」。
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臉上畫。
[四擊頭]一亮相,
哇..美極啦! 妙極啦!
簡直「OK」頂呱呱!
這頭三句用的是:通俗歌曲的寫法,而「哇..」卻是用的京劇凈角喊的手法。在它之後,女聲接著又用通俗唱法,模仿外國觀眾見到他(她) 們從沒見過的東方藝術的驚嘆和讚美「美極啦! 妙極啦! 簡直『OK』頂呱呱! 」這是多麼風趣、新穎的開始!
隨後,京劇[流水] 板伴奏音調出現了,由它引出介紹京劇中不同臉譜、不同角色的唱腔。它和京劇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行腔上比較自由,它不太受板式的限制,也不受[西皮] 、[二簧] 的限制。[西皮] 、[二黃]要考慮到胡琴裡外弦的關係,得考慮到琴師能拉,但是,它的板腔就不一定。說得再具體些,它不一定是哪種行當的。比如說「叫喳喳「這一句,它既是花臉,同時在曲調中又揉進了老旦的唱腔,這在京劇中是沒有的。又如「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這一句,這
「長沙」二字用了兩個八分音符在京劇唱腔里, 從來沒有這麼「搶字」的。往下幾句唱腔:
黃臉的典韋,
白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把花臉、老生,甚至旦角的唱腔藝術揉合在一起了。
《唱臉譜》這首歌特彆強調了語言的「京味」這也是京劇唱腔的一大特色。詞作家和作曲家很講究「四聲」,平上去入,一定,要做到字正腔圓。舉例說: 第一段「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這一句,到第二段詞同樣的旋律,歌詞是「紫色的天王托寶塔」,到第三段「一幅幅鮮明的鴛鴦瓦」。這「馬」(Mǎ) 、「塔」(tǎ) 和「瓦」(wǎ) 都用的是平上聲,如果這裡改用別的聲腔,那就彆扭了。特別是句尾這個音, 一定要做到「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否則你聽到的, 就不是地道的北京味。這也是這首「戲歌」用字、用音講究之處。
[ 本帖最後由 山風 於 2006-12-24 01:0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