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抗戰時期的大量偽軍哪裡來的?

[複製鏈接]

4

主題

10

帖子

1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ackyluntan 發表於 2006-12-14 0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后,經過統計,除偽滿洲國軍外駐華偽軍的數量大約是118.6萬人,但有不同版本的說法,認為實際數量可能超過200萬人。在華偽軍建制中62%左右是原國民革命軍部隊,換句話來說,是國民黨向日本「提供」的,其餘則為地方土匪、招募等。
  
那個時候,一部分偽軍駐紮在城市負責佔領區政權維護,絕大部分的偽軍則被調往華北地區進行「掃蕩」或者「治安強化作戰」,其中不少偽軍參與了在華北地區對平民的大屠殺活動。日本投降時,中國的所謂「偽軍」主要有三大系統:汪精衛政府軍,華北政務委員會軍和滿洲國軍。汪精衛南京政府軍分七個集團軍:任道援第一集團軍,張嵐鋒第二集團軍,孫良誠第三集團軍,吳化文第四集團軍,龐炳勛第五集團軍,郝鵬舉第六集團軍,孫殿英第七集團軍;華北政務委員會軍由齊曼元統率;滿洲國軍被蘇軍繳械,國共則爭奪其它「偽軍」。除郝鵬舉第六集團軍向共軍投降,孫良誠第三集團軍大部被共軍解除武裝外,其餘「偽軍」被國軍接受,編入國民黨軍。

  抗戰之後,國民黨從不曾認真檢討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打著青天白日遍地紅旗幟的軍隊跑到日本人那裡打自已的同胞,更不曾記念過犧牲的共產黨軍人。事實上,抗戰勝利時關在日本人監獄里的中國共產黨人,勝利后同樣還是關在監里,只是獄守換了戴青天白日帽的士兵而已。而在若干年後,偽軍留給昔日根據地的將士們的痛楚是這樣深,國軍的老兵也得不到一點象樣的尊重,這樣的歷史和文化迷失該留給我們怎樣的反思,似乎無法總結也無力總結,只能以並不全面的眼光,看過那一段歲月,並告訴願意與自已一同看的人們。

  日軍要使用這麼多偽軍,有其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日軍佔領的地域很大,如果每個縣城都駐軍,主力師團一下就會分光,被抗日武裝各個吃掉;另一方面守衛、鞏固政權、收稅收糧的事情對軍事的要求比野戰要低,讓漢奸去做正合適。因此在華北、華南日軍大量地把佔領區交給偽軍駐守,只派駐顧問一類監控,這樣好騰出精銳部隊。由於偽軍數量眾多,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日軍也常常把他們編入野戰一線使用,充當前進時的炮灰。投敵偽軍以軍統的投敵部隊較為有名,軍統的部隊雖然野戰能力弱,但是其出身就是情報特工,在後方充當夜襲隊一類漢奸武裝攻擊抗日游擊隊、斬斷地下組織非常專業。

  偽軍在被派駐某地后,軍餉給養是不由日軍負責的,一切任其在當地「自籌」,說白了就是交足給日本人的,剩下刮的就是自已的。大中城市裡有日本兵駐紮控制,小縣城裡一切都是自已說了算,四處搜刮勒索。一支連國家民族都失掉了的軍隊,在做這些事情上不可能對同胞還有什麼餘地,何況隨時會被拉去和共產黨人作戰當炮灰,大部分人都是多活一天是一天,誰給錢就擁護誰。汪偽政權的日籍顧問影佐禎昭就曾在一份呈上的意見書上記載:「一、綏靖部隊並警察駐屯於都邑者希望其給養能每人每月二十五元,陰曆正月請主席平均賞給每人五元於人心收攬上可生甚多之效果。」而沒有汪精衛「主席」惠顧的偽軍「發財」的手段則是千恣百態,很重要的一點是跟抗日武裝做生意,走私違禁物資,盜賣軍火彈藥。很多時候八路軍的彈藥也要靠他們「接濟」。由於參與作戰時日軍要給他們發彈藥,日本人也很惱火偽軍兩頭通吃的行為,在冀中一度不得不按子彈殼來給偽軍核發彈藥。

  「國軍」向日本人走私,偽軍向「共軍」走私,這也是抗戰時的一大奇景。

  而日本人對偽軍很明顯不會信任。這種信任不僅表現在高層的顧慮,而且偽軍每每被懷疑通敵,或成為戰鬥損失的替罪羊。例如43年「華北戰地參觀團」的覆滅,日軍便懷疑是偽軍內線通報,大量撤換偽軍。偽軍只要被懷疑,隨時會被處死或拉到礦山做苦力。可以說,偽軍是一支被國民黨和日本配合玩政治手段下邊緣化的畸形軍隊。沒有國民黨重慶、南京兩派同日本的三方政治博弈(這種博弈從政治角度看是很有手腕和技巧的,但從道德上看是十分下作),就沒有這支打著青天白日旗向同胞開槍的軍隊。

  而這種博弈的犧牲品,不僅是偽軍自身和淪陷區的民眾,還有抗日武裝。不去打抗日武裝,日本人要這支軍隊做什麼?

[ 本帖最後由 Jackyluntan 於 2006-12-14 09:28 編輯 ]

4

主題

10

帖子

1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積分
13
沙發
 樓主| Jackyluntan 發表於 2006-12-14 09:24 | 只看該作者

抗戰時期的大量偽軍哪裡來的?

 偽軍的作戰方式

  偽軍的主要作戰對象,是共產黨抗日軍隊,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及各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受到日軍指揮的偽軍基本上是不和國民黨軍作戰的!

  從軍事角度上看,無論是八路軍還是新四軍,都不象是很有戰鬥力的對手。
  
火力既弱,沒有象樣一點的軍事工業,後勤根本就沒有一點保障,所有的外援包括蘇聯的援助都沒有給過他們(看看國軍收到的外援及戰果,可以對比一下),而且中央政府只在1942年之前發過極少的軍餉。部隊缺迫擊炮、擲彈筒,山炮和步兵炮就不用提了,連吃飯也常常有一頓沒一頓。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部隊營養不良、火力薄弱是怎樣也無法擺脫的問題。國軍可以一場鄂西會戰用掉一千萬發槍彈,而八路軍、新四軍的部隊有的人一場戰鬥只打五發子彈,有的連槍都沒有,而且裝備也是五花八門。

  任何有一點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會明白,這樣的部隊是很難跟日軍打陣地仗的,打陣地仗的結果只要在兵棋上推演五分鐘就能得出結論來,除非是蠢人才主張這樣的部隊去打陣地戰。而共產黨的游擊戰沒有友鄰部隊的掩護、沒有後方供給糧彈被服的作戰,需要的是寬廣的戰場、密度較低的敵人與當地居民的配合掩護,這些在敵後全都具備。而游擊戰首先要碰到的,便是偽軍。游擊隊在發展初期往往只有土槍土炮和從地方搜羅來的雜牌武器,八路軍正規部隊有時尚做不到步槍人手一支,機槍是極寶貴的奢侈品,此時向日本正規軍下手,無異於自殺,戰鬥力相對較弱的偽軍就成了首選對象。駐守偽軍此時便成為一種介於日軍和抗日軍的緩衝,傾向日本的會在地方上與抗日軍隊發生激烈衝突,而更多的偽軍選擇了一條「共存」的方法,即一方面默許當地抗日政權的存在並適當通融(有時也能靠賣軍火弄點好處),一方面保證日本人在當地的表面施政,儘力保證自已處在「中立」的地位,使游擊隊把注意力放到日軍身上。但是這樣的均衡不是長久的,當抗日力量強時,偽軍會向抗日力量妥協,當日軍力量強時,偽軍便會傾向日軍向抗日力量大開殺戒。畢竟日軍能給偽軍的是錢、地盤和槍炮,遠較抗日力量的鉗制和危脅要有吸引力得多。

  自從汪精衛的國民黨軍投降日軍得到好處之後,借著國府睜隻眼閉隻眼的機會,其他國民黨軍高級將領群起效仿,大量國軍加入到這場叛變運動中來--廣大的偽軍隊伍保障了在華日軍有充足的人手鞏固佔領區的政權,原本在敵後極方便游擊的「真空區」為日軍基幹控制下的偽軍所填充,並極大地吸收了根據地和游擊區的發展力量。

  沒有後勤而又限制重重的八路軍、新四軍在這種條件上只能以運動、游擊的方式作戰,小規模作戰註定了斃敵高級軍官的可能性極小。而且日軍在正面戰場上投入的作戰部隊越來越少,抗戰中期圍剿敵後根據地的部隊數量已經超過了正面戰場的部隊,所謂「掃蕩」「治安強化」與大規模會戰是同一個含義,只是稱呼不同而已。日軍每次投入的部隊不亞於與國民黨軍的大會戰,而且對共產黨部隊而言,比國軍嚴酷的軍事現實是還有比日軍數量更多的打著青天白日旗、手持「中正式」步槍的偽軍,這種考驗是加倍的。

  由於當時新四軍、八路軍內部沒有軍銜制的原因,相當多的幹部犧牲時沒有軍銜,因而也就沒有一張名單與國軍將領相對照。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總結兩張名單,一張是雙方少將級人員投敵的名單,一張是少將級人員殉國名單,且後者不包括死後追綬,然後從比例上看歷史,也還眾偽軍一個真相。或有人因對政治某些觀點意見不同而對國軍抗戰推崇倍至,國軍在某些時段也確實打得光彩四射,然而從戰略層面上撥開軍事與政治的迷霧,國軍抗戰貢獻之外留下來的還有不堪回首的痛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0

帖子

1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積分
13
3
 樓主| Jackyluntan 發表於 2006-12-14 09:25 | 只看該作者

抗戰時期的大量偽軍哪裡來的?

日本侵華理論與偽軍結局

  形成這樣龐大的偽軍,日本不是單從軍事上進行控制,還有它對中華歷史的研究及由之製造出來的理論基礎。

  中國文化中忠的色彩極為濃厚,歷朝歷代都強調忠文化(清時更強調孝,有它維繫統治的原因),這種忠君思想除了神秘色彩外,為士大夫和儒家所接受和理論化的,是認定所忠的是中華文化正統性,而反對外來政權對中華道統的破壞。
  
所以在儒學深厚的一些大家看來,五代時的馮道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他為官持身並無劣跡,而且在幾個不同的異族政權間保持了文化的繼承與社會的相對安定。也正是因為忠是針對文化道統,忠君都是因為這個君主代表文化道統,當下一朝君主也開始維繫文化道統的時候,新一代士大夫便開始忠於新君以維繫文化。最為痛苦而背謬的是清時士大夫的轉變,因為象徵正統文化的明在實質上腐朽不堪,隨之而來的異族在站穩腳跟后馬上轉而宣布維繫道統並尊儒重孝,從而使黃宗曦這樣的士大夫也失掉最後抵抗的底線。中華文化中始終沒有強勢的「個人」因素,不尊重個人對社會的思考與獨立人格,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更多地強調服從與屈從。

  而日本對這一方面的研究是深入而兇狠的。除去大力宣揚「滿蒙非中國論」、將中國東北劃成「滿州國」成為其殖民地外,在侵華戰爭中大力打文化牌,拚命宣揚各種理論以證明「中日合作」的必要性與合理性。除去中日兩國同文同種、東亞共榮一類外,更重要的是一大批民國政府的高層要員成為侵略與「共榮」融合理論家,從而使民族救亡的激情退潮后,道統概念開始變得模糊。當沒有堅定的信念與不妥協的犧牲精神時,處在這種激烈社會變革生死亂世間的人極容易迷失自我,隨即而來的就是「委員長來了我也是過,日本人來了我也是過」的心態,因為即便是對一個曾經慷慨激憤的人,當沒有正統與非正統之分,或者反對和贊成已經不再有界線和意義時,首先想到的,只會是自已和家人的利益。

  數量龐大的偽軍最終隨著日本的投降而結束了它灰色的邊緣日子,紛紛回歸到國民黨軍中,隨後便是新一輪的戰爭。

  有人說抗日的勝利主要歸功於有幾百萬正規軍的國民政府,而不是共產黨。他們用國民黨軍隊在抗日中犧牲了 200 多名高級將領,共產黨只犧牲了兩位將軍,國軍打死日軍高級指揮官 100 多名,而共產黨才打死幾個?又說平型關戰役只是消滅一千多名日軍的後勤部隊。以此來貶低共產黨毛澤東的作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0

帖子

1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積分
13
4
 樓主| Jackyluntan 發表於 2006-12-14 09:27 | 只看該作者

抗戰時期的大量偽軍哪裡來的?

  「 9.18」 ,這是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有數十萬人的東北軍廣大官兵在國民黨中央不抵抗的命令下含淚退走,使日本人輕易地佔領東北,不久又讓出華北,隨後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面對強大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一直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旗,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不計國民黨追殺堵截的前嫌,力主以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終於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在抗日的前幾年,國民政府的一些人在窮兇惡極的日本人面前,一直存在著國際上主持公道,中日和解(這裡不用投降一詞)的幻想,並為自己留一條和解的後路,日本人已經佔據了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在首都南京大屠殺,國民政府卻不敢對日宣戰,居然還一直跟日本保持著外交關係。直到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後的第二天( 1941 年 12 月 9 日)才匆匆忙忙跟著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在這之前,如果不是共產黨一再向全國人民呼籲,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在遠東慕尼黑的國際陰謀作用下,很可能真的實現「中日和解」了。汪精位絕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政治人物,在國際大環境和不可一世的日本軍力面前,恐怕不只他一個人有「與其最後敗給日本還不如早一些和解為好」的想法,只不過汪氏搶先下手罷了。如果國民政府真的實現了中日和解,也就是把中國綁到法西斯的軸心陣營中,遭受到極大痛苦的中國最後反成了戰敗國,那是一種多麼可怕的下場!

  國軍在困難面前就悲觀失望,稍有點成績就趾高氣揚。抗戰之初,中日軍力懸殊,極度悲觀的亡國論調迷漫著中國大地,而打了兩次勝仗以後就不認識東西南北了,速勝的論調又充斥報章。正是毛澤東力排眾議,他用了7 天8 夜的時間寫出了《論持久戰》,從理論上戰略思想上反駁了這兩種錯誤認識。從精神上武裝了全國軍民,從而堅定了中國人長期抗戰的決心。這不是中流砥柱是什麼?

  軍事方面有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的八路軍、新四軍、各游擊隊的敵後戰場。國民黨的正規軍有幾百萬,其中確有一大批堅定的抗日中堅分子。國民黨打的是陣地對抗戰。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國軍中有不少高級將官為國捐軀,他們將永遠活在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心中。共產黨在抗日初期才有三萬多人的軍隊,高級將官不多,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對日軍作戰,只能採取了能打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作戰方式,犧牲的將官自然是沒有國軍的多。另一方面如果說共產黨不是為了消滅日寇,而是為了擴大隊伍。敵後游擊戰就是要組織人民,不斷壯大自己,由弱變強的法寶。中國人弱在何處?就是弱在沒有組織起來,一盤散沙只能任人宰割。一次消滅敵人幾十個,幾百個,積少成多。如果八路軍不消滅日本人,保護老百姓,老百姓能信服嗎?他們能參軍支前嗎?消滅敵人才能壯大自己,擴大根據地,如果總是三萬人,怎能由弱變強?又怎能取得最後勝利?八路軍組織的平型關戰役雖然只消滅了一千多敵人,但那是第一次對日本軍隊的勝利,打破了日本人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信心。以後的忻口戰役,奇襲敵人飛機場,百團大戰等對正面戰場起到了極大的支援作用。敵後戰場吸住了上百萬日本軍隊,並消滅了日軍五十多萬人,不但減輕了國內的正面戰場的壓力,對國際反法西斯的太平洋戰場也起到了國際公認的配合與支援作用。中流砥柱作用就是在政治立場上毫不動搖,堅持團結全國各界,及時指明方向,把抗日戰爭進行到底;在精神上思想上堅定全國各方人士的抗日信心,指明中國必勝的科學依據;在軍事上不斷消滅敵人,發展壯大自己,用軍事上的勝利證明積小勝為大勝,並取得最後勝利的必然結果。這就是歷史,這就是中國真正的抗日戰爭的歷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5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12-16 21:34 |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有血有肉,

擺事實,講道理,

有理、有利、有節。

很能信服人。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