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20位中國科學家關於科學研究誠信的公開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12 07: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oxun.com/hero/2006/xys/34_1.shtml
   尊敬的:  教育部部長周濟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

   
   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十分關切國內近來多起有關學術研究不端的指控事件。我們願意針對科學研究誠信的重要問題表示如下觀點:

   1. 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行為,並強烈主張一個科技工作者應當保持高標準的學術道德規範。我們支持揭露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與此同時,要確證學術不端的案例,我們必須遵循合法和適當的調查程序。例如,美國公共衛生署關於學術研究不端行為的處理指南規定,對學術研究不端行為指控的調查,起初應當是非公開的,其首先應當由所涉及機構的內部委員會調查並處理。「無罪假定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是我們在調查學術不端的指控時必須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

   2. 如果爭論或指控不能夠在該研究機構內部解決,那麼,更高的主管部門和基金支持機構或專業協會應當介入,建立外部調查委員會,直到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在調查期間,不論是指控者或被指控者,都應受到合法保護,其身份應該保密。被指控者有責任和授權調查者合作,提供原始數據和研究紀錄。一個好的解決案例將能為今後的實踐樹立先例,並幫助科技工作者培養良好傳統。

   3.在處理學術不端的指控時,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混亂結果,也為了對關於學術不端行為辯論的當事人雙方公正,我們建議中國的研究機構主管部門建立起合適的程序和一個由學術專家組成的權威機構來處理學術不端的真實指控。這包括建立制度,在需要時建立特別專家委員會來迅速調查真實的,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指控。我們建議科技部、教育部、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協調建立國家權威機構,對有關學術不端指控的調查,提供政策和機制。

    4.我們必須區別正常的學術辯論和對學術不端的指控。作為原則,我們應當在中國培養公開而負責的學術辯論的傳統。這種公開討論或辯論必須有負責的態度。因此,在任何有關學術辯論的公開通訊中都應當簽署實名,以表明其責任。有關學術不端的公開指控,我們也鼓勵舉報者簽署真名以示負責,或者,為了保護舉報者,發表的機構應該代舉報人負責。我們支持公眾和任何人的言論自由。爭論雙方均有權爭辯或答辯。對於科學問題及爭辯應當用進一步的實驗,特別是用來自不同實驗室的進一步的實驗來解決。我們相信,建立一個對於重大事件進行實名負責公開爭論的優良傳統,是促進中國科學研究基本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

   5.為了防止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我們建議中國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設立有關科學研究誠信的必修的專門課程,教育學生和科學研究工作者有關科學誠信的道德規範和處理學術不端的適當程序,從而為中國的學術研究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6.我們理解並感謝公眾對於學術不端行為的強烈指責。很顯然,公眾有權利知道科技工作者利用公眾基金所從事的研究活動。可是,我們應當指出,有關學術不端行為的問題,由於其過於專業化和技術性,一般需要由一個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加以調查,判斷和決定。在缺乏適當調查的情況下,任何企圖誤導公眾或利用新聞媒體去求得偏袒支持,或匿名進行公開人身攻擊或傳播謠言的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必須加以制止。

   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誠信是科學進步基石。此信的署名者誠摯地希望本公開信能促進中國建立公平的規則和權威的的機制來維繫和保護中國學術研究的道德誠信,

   二零零六年,五月四日。

   120位簽名人及其單位(簽署者的紀錄已保存,並可查詢核實)

   公開信的聯繫人:

   傅新元博士 美國印第安娜大學醫學院 免疫學教授http://www.iupui.edu/%7Emicro/fu.html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技術系,清華大學醫學研究院,教授(兼職)http://www.biosci.tsinghua.edu.cn:8001/faculty/fuxy.html

    Xin-Yuan Fu, Ph. D. Professor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Walther Oncology Center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Indianapolis, IN 46202-5120Phone: 317-274-2082, Fax: 317-274-4090E-mail: xfu@IUPUI.edu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7: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