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聖誕老人形象的變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6-12-5 2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們扮演聖誕老人惡魔助手在街上遊行,嚇唬小孩。


人們扮演聖誕老人惡魔助手在街上遊行,嚇唬小孩。


人們扮演聖誕老人惡魔助手在街上遊行,嚇唬小孩。



  當地時間12月2日,奧地利一個名為Gresten的小鎮舉行傳統的「聖誕老人日」(St. Nikolas day)活動,人們扮演聖誕老人惡魔助手在街上遊行,嚇唬小孩。當地的「聖誕老人日」是每年的12月6日,據稱當天聖誕老人(St. Nicholas)將給小朋友們派發糖果和小禮物,而他的隨從(Krampus)則負責懲罰這一年來不聽話的孩子。

  在西方的傳說中,每年聖誕日,聖誕老人騎在白羊星座上,聖童手持聖誕樹降臨人間,隨著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開始把聖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著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聖誕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釋。
 
  11世紀末來自義大利的宗教士兵將Nicholas聖人的遺物帶回義大利,並在港口城市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來紀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紛至沓來朝聖這位聖人。這些朝聖者將聖人Nicholas的故事帶回他們的本土,所以有關聖誕老人的傳說在各個國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紀歐洲出現了聖人Nicholas紀念日,以互贈禮物和慈善活動為主。德國、法國、荷蘭則將12月6日作為宗教紀念日,給孩子和窮人們贈送禮物。
  
  荷蘭殖民者來到美洲時,將他們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帶了去,Sintirklass身著紅袈裟,騎著一匹白馬。Sintirklass的美國形象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快樂的老精靈。起初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在他的喜劇《紐約的歷史》中將他描述成一個又圓又胖的荷蘭老人。
  
  19世紀60年代卡通製作者Thomas Nash畫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聖誕老人作為《Harper的一周》的插圖。這個聖誕老人的形象開始深深地紮根於美國人民的腦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聖誕老人的形象傳回歐洲,傳到南美洲,傳遍世界各地。
  
  許多國家都保存了他們自己有關聖誕老人的風俗和傳說。在奧地利和德國,聖誕老人通常帶著一個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的助手,肩上背著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上拿著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卻要給教訓幾棍子。

來源: 大洋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