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 並非只有教堂才能催生善舉

[複製鏈接]

16

主題

343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urenyi 發表於 2006-11-16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904/16452883317.shtml

不可知論者巴菲特將自己的大部分財產捐給了同樣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的比爾·蓋茨,將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力量視為挽救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富倫理缺失」的唯一法寶就更失之偏隅了

  □記者 袁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巴菲特是特蕾莎修女和聖雄甘地的結合。」 一位美國網路作家這樣盛讚批這位「股神」。6月底,世界第二富翁沃倫·巴菲特宣布將其個人財富的85%捐贈給比爾·蓋茨名下的慈善基金會。

  在驚嘆、稱讚之餘,好奇的人們還進一步地猜測和分析——為什麼巴菲特把錢給了蓋茨,而不是建立一個擁有自己名字的基金會,從而像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一大批富翁那樣名垂青史;更有甚者,認為這位猶太富翁仍然難掩「夏洛克」式的精明,這場「第二富翁」捐款給「第一富翁」的「善舉」乃是讓其淋漓盡致地表演了一番「捐贈技巧」,最後名譽與實惠雙收:巴菲特通過將其所持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價值440億美元的股票投入到5家基金會——其中5/6贈給蓋茨夫婦運營的基金會——將其公司股價下跌的壓力最小化,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公司原股東的利益,同時還能保障他的捐贈「不掉價」,甚至「漲價」。

  不論巴菲特是救苦救難的聖徒,還是莎翁筆下貪婪的「夏洛克」,事實擺在眼前——巴菲特確實把自己大半的財富捐贈出去,而接受這筆捐贈的基金會又是旨在解決第三世界國家的貧窮及健康問題。

  萬里之外的一次捐贈,留給中國人的除了感慨,恐怕就是「望塵莫及」之後的反省了——我們的富人們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覺悟和情操?

  人們在分析中西富人不同的財富倫理觀后,通常會得出兩個結論,用以解釋這種差異:其一,西方有鼓勵慈善的稅制,我們沒有;其二,西方有基督教傳統鼓勵回饋社會,我們也沒有。

  眾所周知,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是高額累進的。比如,聯邦個稅法規定,一個人的年收入達到7500美元就需繳稅,並且收入越高,個稅起征點越低,高到一定程度后,收入的每一分錢都要納稅;稅率也依據收入高低,從10%至35%不等。另外,美國的遺產稅、贈予稅也是高額累進的——當遺產在300萬美元以上時,稅率甚至高達55%。但是,建立基金會或捐助善款卻可以抵扣稅賦,捐出多少錢就能在所得稅基中相應扣除多少。另外,國家還對慈善基金會的運作給予大幅減免稅優惠,使得慈善基金會可以獲得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高回報。

  至於第二點,放諸西方社會的普通人身上,是不爭的事實。上帝說:「藐視鄰舍的,這人有罪;憐憫貧窮的,這人有福。」因而,西方社會的教會義工是最活躍的社會力量,難以想象,美國的各種醫院、學校、非營利組織等機構如果沒有了義工將如何運轉。同時,普通美國人在慈善捐贈方面非常慷慨,美國人去年捐贈給慈善機構的款項高達2603億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50億美元。在這150億美元中,有一半,也就是74億美元,是美國人為去年發生的印度尼西亞海嘯、墨西哥灣颶風以及巴基斯坦地震三場自然災害捐贈的。這些錢大部分是通過教會捐贈出去的。

  然而,對於那些擁有過億家產的美國巨富們,宗教的力量對他們「行善」的影響有多大似乎還有待商榷。至少,對巴菲特、蓋茨等頭頂「樂善好施」光環的大慈善家來說,上帝的感召或者「通往天堂之路」的誘惑,並不是讓他們「拋金棄銀」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無論是巴菲特還是蓋茨,這兩個位居慈善家排行榜前兩位的富翁都是不確定上帝是否存在的「不可知論者」。

  在羅傑·洛溫斯坦為巴菲特撰寫的傳記《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曆程》中,他這樣描述這位商人的精神世界:出生並成長在一個猶太家庭的巴菲特,並沒有選擇信奉自己家庭的宗教,即使還在很小的年紀,他就表現出了很強的邏輯性和數理天賦,而這都很難使他皈依任何信仰。他繼承了父親的倫理準則,卻沒有繼承對一個未知上帝的信奉。

  而證明巴菲特是個非基督教徒的更直接證據是:巴菲特並沒有把財產捐贈給教堂或其他如「救世軍」、「國際聯合勸募協會」之類的宗教慈善組織,而是交給了同樣不相信上帝的比爾·蓋茨管理。這位在科技創新中發家致富的世界首富比巴菲特更像一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

  「我不相信耶穌的登山寶訓(Sermon on the Mount),我不是那種經常去教堂的人。基督教的某些東西我個人不是很相信。」當蓋茨被問到自己是否相信上帝時這樣說,「就做事來說,我用一個很科學的態度看待世間萬物。我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

  更令宗教人士介懷的是,蓋茨認為,就分配時間資源來說,宗教似乎很沒有效率,因為在他眼裡,「星期日的早上可以用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因此,也難怪很多對Windows操作系統又愛又恨的人——當然多數是信仰上帝的教徒——會這樣諷刺蓋茨:「如果用基督教的觀點去經營自己的王國,如今的微軟也不會拿些Windows NT 或Windows 98之類的劣質品來愚弄大眾,如今的蓋茨基金更不會拿著錢去傷害無辜的嬰兒了。」

  要知道,由於某些基督教團體強烈反對人工流產,蓋茨夫婦的比爾和美琳達·蓋茨基金會因為支持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通過流產控制人口而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巴菲特也面臨著同樣的遭遇。其「特蕾莎修女和聖雄甘地結合」式的捐贈善舉被一些宗教人士稱為自我炫耀或想要拿金錢換取「天堂之路」的可鄙行徑。「通往天國的路不只一條,但這一條是最偉大的。」當巴菲特在紐約公共圖書館門前對眾人這樣宣稱時,一位神甫這樣回應到:「我相信,巴菲特的這句話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這隻不過是他隨口說說而已。但這也彰顯了一個美國企業家的典型特徵:吹噓,自我感覺良好。當一個人到達了人生的某個階段,並擁有了一定的財富時,他就開始相信自己可以無所不能了。」

  是啊,上帝說:「他施捨錢財,周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他的角必被高舉,大有榮耀。」可上帝還說,「你必謹慎,不要在人前行善事,不要被人們看見;否則,將不會得到主的賞賜。」

  巴菲特進得了天堂嗎?在這些教徒們的眼裡,機會應該很渺茫了。但巴菲特自己顯然不在乎基督教徒們怎麼想。一個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又如何會期望通過做善事來獲得「救贖」之路呢?或許進不進天堂原本就不是巴菲特所關心的,他更在意的是如何獲取財富並在自己死後為自己的股東們高效地管理這些財富——所以,沒有比找一個蓋茨這樣的賺錢高手更適合不過的選擇了。

  兩位大富翁慈善家對宗教的態度證明,源自基督教的倫理傳統確實能起到勸人感恩、懺悔並鼓勵普通民眾回饋社會的道德作用,但並非只有「教堂」才能催生善舉。而像一些國內的經濟學人所提倡的那樣,將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力量稱為挽救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富倫理缺失」的唯一法寶,就更失之偏隅了。

  時下,國人們已經開始探討如何建立和完善慈善制度,以名人楊瀾為例,這位在新出爐的「中國女富豪」排行榜上位居第三的富豪就曾在今年年初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奔走呼籲慈善立法。相信假以時日,在中國建立起成熟規範的慈善捐贈制度並不遙遠。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正在上演著豐富劇烈的社會變化並擁有數千年獨特文化土壤的社會來說,要找到滋養經濟倫理的可靠而豐富的源泉並非難事。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更大的責任是——如何在市場倫理的範疇內引導中國的富人們建立起正確的財富觀。畢竟,學會如何聚財固然是以亞當·斯密《國富論》為起點的市場經濟規則應有之義,學會如何高效率地「散財」才是這位大師在《道德情操論》中稱頌的更高境界。

16

主題

343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沙發
 樓主| lurenyi 發表於 2006-11-16 23:20 | 只看該作者

接受美國人捐贈最多的是宗教團體,占捐贈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a ... 2006-06-20-voa6.cfm

美國民眾慈善捐款創造新紀錄 記者: 若思
華盛頓
Jun 20, 2006

一份新的報告指出,去年一系列的自然災害使美國的慈善捐款達到高科技泡沫破滅以來的最高峰。

美國捐贈基金會星期一公布的報告估計,2005年美國人的捐贈總額達到2602億8千萬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6.1%,也接近2000年達到的、經過通貨膨脹指數調整的2605億3千萬美元的歷史高峰。

*自然災害頻繁民眾善心大發*

去年,全世界發生了一系列的大災難,其中最突出的包括亞洲多國發生的海嘯、巴基斯坦的大地震、以及卡特里娜颶風對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侵襲。

美國人去年為救助這三場自然災害的受害者共捐出73億7千萬美元。

這個數字佔去年美國人全部捐贈款項的2.8%。在救災款中,來自個人的捐款佔79%, 來自公司企業的捐款佔19%。

美國捐贈基金會的主席理查德.喬利說,去年美國人的捐贈金額大增,跟自然災害頻繁有很大的關係。

他說,當有巨大需要時,人們顯然了解到這種需要,並作出反應。

喬利說,如果不是因為因為發生了連串自然災害,捐贈金額可能會持平。隨著自然災害產生的巨大需要,跟以往一樣,美國公眾挺身而出,提供了額外的支持。

*對慈善機構的捐款增長最快*

美國捐贈基金會自從1965年以來,一直對美國的慈善捐款進行追蹤。

在這41年期間,美國人的捐贈款項與美國GDP的比例一直在1.7%到2.3%之間。去年的比例為2.1%。

從總體來看,接受美國人捐贈最多的機構仍然是宗教團體,它們得到的饋贈占捐贈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為931億8千萬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6.1%。

得到饋贈第二多的是教育機構,它們總共得到385億6千萬美元的捐款,增長率高達13%。

而增長最快的捐款則是對提供人道服務的慈善機構的捐款,其中包括救災款項。這項捐款去年猛增了32%,達到253億6千萬美元。

與以往一樣,個人仍然是美國捐贈款項的最大來源,他們所捐贈的款項去年達到1990億美元,佔美國全部捐款的76.5%,增長率為6.4%。經過通貨膨脹指數的調整,增長率為2.9%。

公司和企業的捐款去年佔美國全部捐贈款項的5.3%,總額為137億7千萬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22.5%。

*遺產捐贈有所下降*

美國捐贈基金會的報告說,去年捐款下降的一個領域是遺產捐贈。報告估計,去年美國人的遺產捐贈總額下降了5.5%,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的死亡人數減少。

印第安納大學慈善中心執行主任尤金.坦普爾說,美國人的死亡率在下降。他說,預期年齡的延長對計劃中的捐贈項目構成挑戰,因為這不僅推遲了遺產饋贈,還可能由於人們需要更多的收入來支持延長的壽命,而導致遺產饋贈減少。

美國捐贈基金會的報告預計,2005年的死亡人數會繼續下降。

與此同時,去年對藝術、文化和人文團體的捐款也有所下降。這是自從1998年以來這方面的捐款首次下降。

美國捐贈基金會主席理查德.喬利說,這可能是因為有幾個博物館在2004年完成了大型募款活動,因此在2005年不再那麼活躍,同時遺產饋贈的減少也導致藝術捐贈減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的主任萊斯特.薩拉蒙說,這項研究誇大了慈善機構在一年中實際得到的、可以支配的款項,因為有些捐款要求接受饋贈的單位在一段比較長的時期內分批使用。

他說,這使人們以為慈善機構有2600億美元可花,但是一些款項實際上是捐給博物館的名畫或是捐給大學基金會的股票和資金,不能馬上使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343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3
 樓主| lurenyi 發表於 2006-12-11 23:12 | 只看該作者
自己頂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4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6-12-13 07:00 | 只看該作者
我行我的義,與基督何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5
冷不丁 發表於 2006-12-13 07:05 | 只看該作者
換句話說,行善不是基督徒的專利,即使是妖怪,只要有了仁慈行善的心,就成了…………忘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1: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