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中國人不懂中國文化

[複製鏈接]

12

主題

47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平 發表於 2006-11-10 1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封「網路憤青領袖」的張懷舊在網上說,劉翔沒文化。我不大讚同他的觀點,他對文化的理解過於狹窄。我認為超女的選拔,芙蓉姐姐的造秀,以及劉翔的跨欄都屬於當代文化的一部分,他(她)們都是有文化的,只不過這些文化是屬於西方的流行文化。

如果張懷舊把說法改為「劉翔等人不懂中國文化」,估計贊同的人會多一些。我不是張懷舊,但我的觀點更尖銳,我認為現代中國人基本上不懂中國文化。這一竹竿子把滿船的人都打到水裡去了,包括我自己。

趙州茶是駐德國的記者,他的博客里有一篇文章,叫《全球興起"中國熱","熱"里卻少了點什麼》,他在文章里說,歐洲歷史上有過兩次「中國熱」。第一次是在17、18世紀,當時的中國成為了歐洲關注乃至學習的目標,其重點在文化,它引起了歐洲人對華夏文明的嚮往。第二次「中國熱」是最近,重點在經濟,歐洲人看中的是中國的市場。當然,現代的歐人也談中國文化,但這時候的中國文化不再含有哲學思想,而是武術、京劇臉譜和大紅燈籠等等。

我個人認為,當一種文化要變成道具的時候,這種文化就到了消亡的邊沿;當中醫被當成遺產來申請保護的時候,就說明中醫的處境已經瀕臨險境;當網上嚷嚷國學要走出書齋的時候,就暗示了國學早已不是國人之學。

我不認為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就叫懂得中國文化,我也不認為會背幾部傳統經典就能與古人神交。文化的實質是思維方式,是思維活動與生命活動的結合。不知道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人固然談不上懂中國文化,知道這種思維方式而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同樣談不上懂得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形神合一,是知行合一,是天人合一,一句話就是主客合一。但是我們的學校不教這些東西,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都是主客分離的知識。我們不會用思維直接駕馭自己的形體,我們只會把形體交給醫生和觀眾。我們一天到晚對別人說我要這我要那,卻從未問過自己「我」究竟是誰?

因此,中國學校培育出了一批高喊取消中醫的學生,造就了一批動不動就揮舞偽科學大棒的知識分子。這就是當代中國教育的最大失敗:中國學校培養了中國文化的挖墓人,而且這些人不乏道德優越感,也不缺擁躉粉絲。

我說這些不是要現代中國人復古,我對穿漢服背經典不感興趣;我也不是在鼓吹排斥西方文化,事實上我喜歡喝紅酒看荷里活大片。但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我們不僅需要懂得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也要懂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說來慚愧,當我翻看古人的書籍時,發現古人的思維方式是那麼的陌生,再看看網上的各種高論,不禁感嘆:中國人已經不懂中國文化了。 (老平 2006-11-10)

[ 本帖最後由 老平 於 2006-11-10 19:21 編輯 ]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1-10 21:55 | 只看該作者
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205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3
YuLG 發表於 2006-11-10 23:47 | 只看該作者
分析透徹深入,立論充分有據,值得一讀並引人三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4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7
4
jxgzcz626 發表於 2006-11-12 22:37 | 只看該作者
深有同感. 聽說現在西方科學已經走到了死胡同,而西方科學家正逐步轉向研究中國的<<老子>><<易經>>, 從而打開科學發展的新路.  然而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對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又知之多少了解多少 . . . . .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0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