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評俄格衝突兼談民主與人權(3)

[複製鏈接]

13

主題

15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魏生 發表於 2006-10-7 0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是同根生,耐何苦相煎—-評俄格衝突兼談民主與人權(3)

    九月二十八日,北約國防部長非正式會議開幕前一天,喬治亞以間諜罪抓捕了四名俄羅斯軍官,並隨之將他們投入囚牢。一時俄格關係風雲驟緊。俄羅斯先是撤出外交人員再宣布向俄格邊境派兵,中斷俄格交通,普京總統直指格為國家恐怖主義。在壓力之下,喬治亞不得不將四名俄羅斯軍官交給歐安會讓他們回國。

    在一般人看來,在獨聯體國家中,喬治亞不太會直接與俄羅斯對抗。因為,在前蘇聯的各加盟共和國中喬治亞有著較為優越的地位。喬治亞是主政蘇聯多年的斯大林的故鄉,那個時代中權力熏天的克格勃頭子貝利亞和蘇聯解體前的外交部長謝爾瓦德納澤也是喬治亞人。按理,兩國間沒有勢同水火的理由。蘇聯解體后,謝爾瓦德納澤當了喬治亞的總統,兩國關係基本上相安無事。經濟上喬治亞依賴俄羅斯多多,電力天然氣等需從俄羅斯輸入,葡萄酒等產品以俄為主市場。那麼一個四百多萬人口面積僅7萬多平方公里的山地國家喬治亞為何要捋俄羅斯虎鬚呢?

    今日非昔日。2003年10月喬治亞發生了所謂的玫瑰革命。總統謝爾瓦德納澤被逼下台,留學美國歸來的薩卡什維利於來年初當上了總統。上台伊始即將其對外政策的目標設定為加入北約和歐盟。因為在玫瑰革命中美國給予了大量的資金支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於是,去俄羅斯化就是新政的必然。這幾年來格俄雙方摩擦不斷不時冒出噪音。儘管俄羅斯按照雙方協議逐步撤出在格的軍事基地,格還是不斷指責俄干涉內政支持其境內的南奧賽梯分裂組織;俄也指責格支持車臣恐怖組織。直至此次喬治亞抓捕俄羅斯軍官引發了激烈的對抗。耐人尋味的是此次行動前的7月份薩氏訪問了美國並受到布希對其民主業績的讚賞。

    本是同根生,耐何苦相煎?俄格矛盾和衝突就前蘇聯人的立場而言,本來是不該發生的事,因為格俄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同在一塊國土上生活。一切過失緣起於1991年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推行的民主化盛筵,盛筵筵罷,一統山河分了四邊,各分東西;一覺醒來,居住在喬治亞的俄羅斯族人和在莫斯科作生意的喬治亞族人都成了外國人。如果劇變後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那麼這種變化是值得的。但是事與願違,民主化的代價,幾代人也難以挽回。筆者在去年一篇文章中曾引用過俄羅斯的一些數據:從前蘇聯解體的1991年算起俄羅斯的GDP逐年下滑,到1997年竟被腰斬為50%,而蘇德戰爭的殘酷年代也只不過下跌25%。喬治亞獨立后也好不了多少,由於原有經濟模式的瓦解,工廠停工,職工失業,經濟連年按30%左右的幅度遞減,到1995年經濟才跌至谷底。從那以後,開始逐步回升。這兩年達到7%左右。但是可嘆的是喬治亞又大幅度提高軍費,2005年軍費增長了143%。格軍備所向,自然不是薩卡什維利所親近的西方而是俄羅斯。如果薩卡什維利採取中立而不是對抗的立場,這筆費用本來可以省下來用在發展經濟造福百姓的。當然要大炮就不能要黃油!據喬治亞統計局的報告,格失業人數2004年25.7萬人失業率12.6%,2005年上半年上升為28.3萬人失業率14%。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格獨立後人口外流,從1989年的547萬人下降至現在的467萬人,失去了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對格經濟無移雪上加霜。一方面是經濟急速下滑,人民生活困苦,人口外流;另一方面原本的一家人卻形同仇人,劍拔駑張。這就是戈葉兩位被西方稱讚的民主化英雄所推行的激進民主化路線的結果。

    按照一些民主化的鼓吹者的說法,民主了天下一家,民主國家間志同道合沒有對抗沒有戰爭。美國總統布希在連任后也曾宣誓說:「保衛美國安全的唯一途徑就是促進海外民主」,「世界實現和平的最大希望,在於自由在全球的擴張。」可悲的是,事實粉碎了這些說法,證明這些都是一種障眼法。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並沒有因為民主化了而被美國高抬貴手;獨聯體國家也沒有消停和安寧。俄羅斯以外的國家被西方分類:親俄的被打擊;其他的一個個被分化拉攏,一些國家搞去俄羅斯化;一些國家與俄羅斯交惡,有的甚至加入了北約,成了俄羅斯的對立面。而喬治亞由於地處俄羅斯與中東之間是美國著力拉攏的獨聯體國家之一。美國在喬治亞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據美國國務院自己的統計,近十年來,美向各共投入15.08億美元的援助;就連格公務員的工資也是美國發的。美國還以反恐為名,在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駐軍,打入了中亞腹地。在這場不見硝煙的鬥爭中獨聯體國家都不是贏家,喬治亞烏克蘭等國經濟並沒有因此受惠,而是一步步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俄羅斯的生存戰略空間則一步步被美國和北約壓縮。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以少量的投入,挑起鷸蚌相爭,好漁翁得利。實質上是以促進海外民主和自由的手段,實現美國利益的全球擴張,這才是布希連任后宣誓的最好解讀,也是美國和其麾下民主吹鼓手們布下的民主化陷阱。正是:

          四名俄軍入囚籠,喬治亞起雲煙。當年本是同根生,如今奈何苦相煎。
          緣起戈葉民主筵,筵罷山河分四邊。可嘆憐玫瑰革命花,造福西方民誰憐?

    劫后掩卷長嘆息!許許多多的人對於前蘇聯掉落美國民主化陷阱的原因作過分析和探索,各種報告連篇累牘。筆者以為前蘇聯缺乏凝聚力是原因之一。那時蘇聯經濟發展停滯,卻長期進行耗費國力的軍備競賽,此後又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泥潭,人民生活長期沒有提高,社會矛盾重重。時任蘇共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治國無方卻敢出重手落井下石,以一把手的身份大揭蘇共的家醜,渙散了蘇聯的人心。共產主義的理想不敵民主自由人權的旗幟,最終陷入了民主化陷阱不戰而降,讓它的對手輕鬆獲勝。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走了一條不同於拉美和東南亞也不同於前蘇聯等國家的獨特發展道路。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取得了世所公認的成績。但是由於兩極分化,分配不公,貪污腐化等社會弊病的存在,更由於信仰危機,使人們的意識形態產生了迷茫。這個時候及時地提出了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的理念用於國內國外的目標。在意識形態上有了可以與民主人權相抗衡的旗幟。依說文解字析義,和字從禾從口就是口中有吃為之和,也可以說是民富;諧字從言從皆,皆言者大家都能說話,也可以說是民主之意也。中國字就是這樣的奇妙,和諧的意思解讀出來應該是:有飯吃有民主,或者是民富民主。和諧社會就是有飯吃有民主的社會;和諧世界就是有飯吃有民主的世界。這個提法既是理念也是目標,比起民主人權有更強的目標性;這個提法比起有限民主有限人權的利己性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也更易為世人所接受。人們會注意到這幾年在財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礎上,中國著力解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貪污腐敗等等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以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前不久中國農村免除稅費和免除中小學教育收費是一個信號;上海陳良宇和一大批高層貪官的落馬,又是其中的另一個信號。可以預料,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中國目前全面推進的經濟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將會給世人帶來更大的驚喜。
                                                  魏生    10/04/2006

[ 本帖最後由 魏生 於 2006-10-7 05:30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