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咸平:非常不幸 長虹的故事是真實的

[複製鏈接]

344

主題

1896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68east97 發表於 2006-9-27 1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8月16日,四川長虹宣布與Apex持續近2年的官司終於結束。根據公告,長虹、Apex與季龍粉已於2006年4月11日簽訂和解協議,Apex承擔對長虹1.7億美元的債務,3方同意中止在美國的所有訴訟,待協議履行完畢後撤銷訴訟。而在1年半前,長虹對外宣布這家美國公司共欠長虹4.72億美元貨款。很顯然,1.7億美元與4.72億美元相去甚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趙勇此番去鼳pex3.02億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應收款,標誌著趙勇決意徹底割裂倪潤峰留下的這一沉重包袱,開始專心致志地走3C發展之路。                  

  然而3.02億美元畢竟不是小數目,有經濟專家不禁起疑,這是否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呢?人們不禁想起,恰恰在一年前,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在上海的一次講座中,繼「三叩TCL」、「四問海爾」、「七敲格林科爾」之後,將質疑的剖析指向了四川長虹。                  

  長虹被倪潤峰和趙勇MBO?國有資產流失究竟孰是孰非?當長虹以1.7億美元結束與Apex4.72億美元欠款糾紛的時候,本刊特摘發郎咸平教授去年針對四川長虹的那篇演講。研究監管國有資產著稱的「郎監管」,對於國有資產運營中存在哪些問題,國有資產流失或被侵吞都有哪些手法,如何監管和督導國有資產的「守門人」,都有其獨到和精闢的見解。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重讀郎的演講,我們不難發現,這種侵吞國資的戲碼仍在重演。        

  我們希望不要拘泥於過去的某個具體問題的是非曲直,而要從以上的大是非中著眼,吸取經驗教訓,相信讀者能夠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我們現在來研究長虹這個案例。長虹是「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凈資產從3950萬元迅猛擴張到133億元,是「中國彩電大王」,他的股價曾達到66元,是上海A股市場的「龍頭」,但是長虹在2004年度卻預計虧損37個億。                  

  在1997年倪潤峰一心為公的時候,長虹的經營凈利潤很好。2005年5月20日,我請深圳賽格老總孫玉林到上海參加我的財經節目,他當時講了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刻,他說,國企老總只要有良心,沒有做不好的!                  

  長虹失去領導地位,全面下滑,為什麼?不是產品質量不好,不是售後服務不好,也不是品牌不行,那究竟是什麼呢?我研究發現,是長虹管理層的決策失誤和高層管理者的私心作祟。                  

  長虹決策失誤之一:多元化戰略之敗。全國彩電行業的平均ROA(總資產回報率)是2.46%,空調行業的平均ROA是3.30%,而長虹多元化經營整合后的ROA是0.68%,根本沒有協同效應。長虹多年的多元化經營對業務收入沒有什麼貢獻,還是以電視、空調為主,多元化經營沒有取得成功。根據我的研究,國企多元化經營的成功率只有5%,截至2004年底,國企多元化經營浪費的錢遠遠超過銀行的壞賬!                  

  長虹決策失誤二:資源管理之誤。倪潤峰曾經說:「3到5年之後,中國市場上真正存活的彩電企業頂多還有3到5家。」這句話是正確的。大家知道彩管是彩電的核心,占彩電成本的70%。1998年倪潤峰挑起彩管大戰,他希望通過壟斷彩管,讓別的彩電生產企業倒閉。倪潤峰明明知道彩電行業是寡頭壟斷而不是獨家壟斷,他為什麼要獨家壟斷?他能夠做到嗎?結果是長虹囤積彩管,存貨急劇上升,反受其害。                  

  長虹決策失誤三:營銷機制之錯。作為長虹這樣的大企業,認識不到代理的重要性。長虹把30%的代理權給了鄭百文,因為過分依賴鄭百文,長虹營銷風險過於集中。1997年長虹管理層決策失誤使長虹走下輝煌的神台。而倪潤峰的私心作祟,卻讓長虹深陷泥潭,難以翻身。                  

  倪潤峰想幹什麼?他想MBO。他的念頭從何而來?是從TCL的李東生那裡。1997年李東生與惠州市人民政府簽訂放權經營協議,MBO成功后李東生的身價達到12億元。李東生拿了12個億,倪潤峰的長虹比李東生的TCL大多了,他心裡怎麼可能平衡呢?這種不公正一定會導致社會道德體系瓦解,到最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想走捷徑。這種攀比、唯我獨大的心態是使很多企業走向崩潰的重要原因。                  

  現在我們來看看倪潤峰的情況。亞洲金融危機,鄭百文受衝擊倒閉,長虹銷售受到極大影響。倪潤峰只有20萬年薪和26408股長虹股票,與李東生12億相比是小巫見大巫。攀比使高尚的情操腐朽,利己之心因此而生。倪潤峰開始考慮長虹民營化計劃,要搞MBO了。他的MBO是如何籌備的呢?長虹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所有手法齊備,找起來很不容易。

344

主題

1896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沙發
 樓主| 68east97 發表於 2006-9-27 12:33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步:儲備能量,伺機計提。 第一,關於存貨。長虹的存貨在1997年彩管大戰時增加是不足為奇的,1997年之後存貨沒有下降反有上升趨勢,並且其存貨跌價準備是不變的。看到這樣的情況你就要明白,這家企業管理層有私心作祟,導致銀行債權風險升高。第二,關於應收帳款。1998年彩管大戰的時候,長虹的應收帳款增加是正常的,但是1998以後應收帳款不跌反升。長虹沒有按照程序計提壞賬準備。第三,關於短期投資。從2000年開始,長虹搞了一個高達10億的代客理財,代客理財應該計提跌價準備,但是長虹沒有按照程序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對於不計提應收帳款跌價準備,長虹的解釋是,這些應收帳款都在1年之內,根據經驗都可以在第2年收回。根據長虹的報表,我們發現2000年有99.92%的一年期應收帳款,2001年有99.80%,2002年有99.76%都不計提,而這些應收帳款從來沒有收回過。 長虹為什麼要儲備這麼多的可計提資產呢?我認為只有一個結論:倪潤峰是想等到MBO時機成熟,一起計提,使長虹成本上升,造成企業虧損假象,股價下跌,企業凈資產下降,他就可以低價收購了。                  

  第二步,轉移資產,就算倪潤峰可以低價收購長虹,但他沒有那麼多的錢。怎麼辦?只有兩個辦法,從國家掏錢和從股民騙錢。我曾經問四川省委領導,倪潤峰這麼干,你們怎麼不槍斃他?他們說,不能槍斃他,長虹的資產從他上台的3950萬,到他退休時已經達到了218億,倪潤峰還是有貢獻的。倪潤峰是不是真的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了呢?我一會兒再說,我先說說他的吸金大法。                  

  倪氏吸金大法第一式——虛實難辨,敵友難分。長虹的這些應收帳款都是誰的呢?我們發現都是Apex的。Apex的創辦人叫季龍粉,為什麼叫季龍粉呢?因為他父親愛吃龍口粉絲,所以給兒子起名為季龍粉,這是季龍粉的律師告訴我的。我發現Apex主要通過小額交易建立信譽,然後採用賒賬方式進行大額貿易,以後就不還錢了。倪潤峰這樣聰明的人為什麼要和季龍粉這樣劣跡斑斑的人合作呢?2001年7月16日,長虹高調和Apex合作。在長虹和Apex合作期間,長虹的2位海外項目負責人多次叫停向Apex發貨,但每次季龍粉都能成功讓長虹發貨。為什麼Apex有這麼叩撓κ照士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4

主題

1896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3
 樓主| 68east97 發表於 2006-9-27 12:34 | 只看該作者
  有些人說,長虹的總資產從2000年底的166億上升到2004年6月的218億,倪潤峰的復出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有貢獻的。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我們來看看倪潤峰對長虹的貢獻究竟在哪裡?在2004年6月長虹的218億總資產中,應收帳款和存貨這兩個虛的東西合計139億,佔了總資產的63%,固定資產只有32億,就是說,長虹真正能夠看到的東西只有32.2億,和2000年12月的31.7億相比只增長了5000萬。對此,我們的學者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冰棍理論」。說這一切都不是倪潤峰的錯,而是體制的問題,是國家的錯!倪潤峰這樣做是應該的,讓長虹起死回生的唯一辦法,就是把長虹送給倪潤峰,這就是所謂的二次產權改革。                  

  我們這個社會還有沒有起碼的道德和良心!國企效益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國企老總處心積慮地把企業做壞,然後賤價收購,而且還是用國家和中小股民的錢。作為民營企業家,他本人沒有什麼錯,為了追逐利潤,他拿到國企后的必然選擇大部分如此。當然也有好的,就是賤價買斷工齡,拆毀工廠,蓋房地產,因為這樣來錢最快。這些被賤價買斷工齡的工人被推向社會,他們不斷聚眾鬧事,這就是我們改革的代價。而改革的成果被少數利益團體把持,他們能夠收買地方政府,收買司法機關,收買專家學者,把這一切完全合法化,並美其名曰:冰棍理論。這就是我一年來所反對的。可悲的是,到今天為止還只是我一個人在大聲呼籲。                  

  我今天講的這些新型的資本運作方法,不是我郎咸平的獨創,而是倪潤峰、趙勇、金信系的獨創,我只不過把它系統化、明確化罷了,說出來而已。                  

  我們來看看趙勇。在趙勇的手中,長虹會重生還是沒落?我告訴你們,年輕人向好會幹得很漂殼,但是要使壞的話會更狠,年紀大的人還有點不好意思,年輕人什麼都不怵。趙勇上任后馬上燒了三把火,分別是現金流、甩掉包袱、邁向未來。                  

  大家發現長虹與朝華科技等5家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長虹將由傳統家電向信息家電、IT轉型。一家國企要做如此之轉型,其中一定有貓膩。朝華科技不是金信系的公司嗎?看來昔日情緣並沒有斷。趙勇說:「長虹要由過去的產——供——銷的計劃式流程向銷——產——供的市場化流程轉變,逐步朝著獨立子公司的方向發展。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實力,最終實現產權改革。」長虹那麼多部門為什麼不叫事業部而叫子公司呢?用趙勇本人的話說,「就是為各個業務單元預留了體制改革的可能。」你們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感覺,倪潤峰和趙勇有同一個目標,他們都是一步步照著既定的程序向MBO走。                  

  下面我們看看長虹朝華的股權結構圖:長虹朝華有一個股東叫新公司管理層,佔10%的股份,他沒出一分錢,他所需資金將以新設公司對管理團隊的年度經營獎勵和公司設立初期的10%的協議股權所得分紅逐年出資到位,真是莫名其妙。大家看看朝華科技有什麼背景,朝華科技的每股收益並不好,2004年半年報顯示,朝華科技當期實現凈利497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損益后,凈虧損1993萬元,這麼差的一個企業,長虹為什麼要和它合作呢?原來是長虹朝華成立后,朝華科技將把上海朝華科技所有不賺錢的分銷業務和相關資產剝離到長虹朝華中。上海朝華的股權結構是什麼呢?我們就像福爾摩斯的偵探一樣,一步步抽絲撥繭,看看究竟。我們看到上海朝華的股東有4個,朝華集團、四川立信、祝劍秋和李磊,大家猜猜這兩個管理層控股多少?有人可能已經猜出來了,和長虹朝華的「新公司管理層」是一樣的,也是10%。這個股權結構圖和長虹朝華是不是一模一樣的。趙勇這個人沒有什麼創建,搞得太像了,讓我抓到了,水平還是不行。                  

  祝劍秋在短短2年半內,成功地由5%股權增持至11.77%。 我們發現朝華科技的控股股東是四川立信,他用低價轉讓了500萬股給上海一家叫上海可欣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他為什麼要低價轉讓呢?我們發現,原來這家公司的大股東就是祝劍秋。我們現在明白了,四川立信就是通過損害中小股民利益的方法,讓合作者祝劍秋賺一筆。所以,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把長虹的法人股賤價賣給上海的另一家公司,名字我現在還不知道,你們會發現這家公司的大老闆一定是趙勇。趙勇在上個星期竟然對外宣布,長虹朝華要搞MBO試點。記者把這個情況告訴我,我說,他會這麼露骨嗎?趙勇通過人告訴我,他是有背景的。我說,我去年沒有背景的時候,我都不怕,何況現在。趙勇對外又宣布,長虹不是搞MBO,是管理層試點收購。下一步金信系會不會協助朝華科技收購長虹股份呢?肯定會,這是我的預測。                  

  長虹的案例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信託公司、基金公司利用中小股民的錢來吃空中小股民,他們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運用新型的資金運作手法,打壓股價,套取掠奪國有資產,當然也包括銀行的債權。你們給這些國企的貸款,他們通過轉移資產到子公司,然後再轉移到一個不知名的公司,最後迴流到這些國企老總的手中。你們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就像這樣他輕輕地走了,沒有帶走一片雲彩。你們覺得像不像一本小說啊?這樣一本精心撰寫的小說竟然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中!你們不覺得我是在講一個我自己虛構的故事嗎?但非常不幸的是,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4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27 13:40 | 只看該作者
買辦賣國!
貪官禍國!
殺!殺!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40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0
5
深谷幽蘭 發表於 2006-10-4 13:17 | 只看該作者
買辦賣國!
貪官禍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6
worldland 發表於 2006-10-9 16:21 | 只看該作者
制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385

帖子

30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1
7
2008llm 發表於 2006-10-9 20:50 | 只看該作者
國門不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18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8
8
tangff 發表於 2006-10-10 08:31 | 只看該作者
制度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35

帖子

9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98
9
wong168 發表於 2006-10-11 18:06 | 只看該作者
悲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97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10
不復還 發表於 2006-12-7 09: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673

帖子

15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5
11
sometwo 發表於 2006-12-7 10:13 | 只看該作者
社會主義下的怪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9

主題

1508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12
b00918 發表於 2006-12-7 12:29 | 只看該作者
買辦賣國!
貪官禍國!
殺!殺!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2
13
yaka2003 發表於 2006-12-7 19:54 | 只看該作者
大環境早就壞了.
社會主義就像一隻蛀空的蘋果.還剩了一張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14
dullbird 發表於 2006-12-7 20:21 | 只看該作者
  郎教授的觀點與當代經濟學家的理論有很大的不同,他獨特的分析問題的方法,確實很到位,讓人不得不信服。國有企業的MBO應該叫停。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9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0
15
yaw 發表於 2006-12-8 11:48 | 只看該作者

郎咸平:非常不幸 長虹的故事是真實的

長虹案例在台灣股市太普遍了,同樣的文化基礎,此種利益輸送法不出下列數種模式:
一、重大資產交易,如土地,個人炒地皮不幸被套牢,則高價轉售公司承受,經一段循環後,土地市場又蓬勃發展,公司土地又以低價轉售負責人人頭,公司在負責人眼裡是個人資產風險避險工具。金融自由化後,國際垃圾債券價格上天下地,更是玩的滋滋冒油。
二、員工分紅配股制度,運用全球流行的管理模式,打著照顧員工名義,負責人、總經理等高階管理人士將大部分員工分紅股份配予自個,一方面是資本主代表,另一方面又是中下層員工,?重身分運用的不亦樂乎,台灣的台積電、聯電、宏碁、--------------------------------------------------等集團都是如此發財,凡是負責人持股比例低者最喜歡這一招,聯電本來是台灣政府公營控股事業,經曹某等玩弄一番變成其私營企業。
三、轉投資模式,成立新事業體,由母公司百分之百或高額持股,創業初期艱困的經營風險多由母公司承受,俟經營穩定開始獲利後,則以漸漸出售轉投資事業體股權予人頭或私人控股公司,再配合員工分紅配股,投資成果多由彼等分享,這是台灣目前最盛行的無風險經營術,虧了由社會大眾承擔(負責人持有的母公司股票甚低), 此一現象宏碁集團發展出的子集團最明顯。所以施先生最反對限制轉投資的規定,但他一定不贊成控股母公司的控制經營者持股比例須達適當比例(不可藉由關係企業交叉持股、或子公司持股等方式提高持股比例)。
四、海外經銷商、子公司、關係人-----等銷貨、應收帳款模式,是炒作股價的利器,一九八O年代台灣的華隆帳上關係人銷貨應收帳款累積金額高達五十億元新台幣,誰敢買華隆,股價自然低,一旦收回誰先知,利益歸誰享。
花樣太多了,說也說不完,中國私心賊文化嚴重阻礙經濟水平的提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35

帖子

9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98
16
wong168 發表於 2006-12-9 15:55 | 只看該作者
:@ :@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3 2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