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經濟逐漸擺脫對美依賴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6-9-27 0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09/26   金融時報

由於美國在世界經濟中一直佔據霸主地位,類似「美國經濟一打噴嚏,世界經濟就要感冒」的說法經常見諸報端。在9月14日發表的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美國因國內房地產市場降溫而出現的內需放緩列為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不過,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增長動力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對世界上那些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體來說,現在應對這一風險的能力已經大大強於5年前。因此,儘管最近美國經濟已開始「打噴嚏」,但世界經濟卻並未「感冒」。這一新情況充分顯示,世界經濟正在擺脫單純依賴美國消費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2001年,美國的經濟衰退打擊了世界其他地區。因出口大跌,當年中國台灣的經濟收縮了2.2%,創歷史最差紀錄。日本、新加坡、泰國經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阿根廷和墨西哥的衰退被加重,而德國和義大利則出現放緩。現在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在美國經濟減速的同時,其他經濟體卻正在擴張。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2006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將從第一季度的5.6% 放緩至2.6%,佔據美國經濟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支出的增幅也將從4.8%減緩至2.7%。而今年歐元區經濟在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帶領下走上了正軌,出現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快增長;日本在經過了7年的通縮之後,其內需正在恢復;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出現了過去10多年來最快速的增長。

  有分析家認為,美國不再佔據支配地位,其他國家迅速崛起可能更有利於世界經濟,增長動力多元化將使整個世界充滿活力。高盛集團全球經濟研究部主管吉姆·奧尼爾表示,全世界很多地方的內需都正在不斷擴大,如果說美國經濟放緩存在一個好時機的話,那現在就是。

  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的內需增加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要動力。奧尼爾指出,在過去 5年裡,「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佔世界增長的約30%,「世界上如此多地區的內需都在加速增長,這是世界貿易的最大動力」,「隨著BRICS經濟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全球出口商將提供更多的商品給他們,而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減少」,他指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里茨也持有類似的看法。他表示,中國、印度等國的崛起使美國已經不再是全球貿易「惟一關鍵的遊戲者」。據統計,在最近3年裡,包括香港特區在內,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日本和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數據顯示,因歐盟、日本和亞洲、東歐新興市場的需求增加,2005年美國消費者和企業購買的全球出口商品份額已經從2000年的21.8%下降到17.9%。去年美國購買的日本出口商品的份額已從

  2001年的30.1%下降到22.9%,歐盟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比例也從2000 年的9.1%降至7.9%,美國占亞洲出口的份額從2000年的24.5%下降到19.7%。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8月31日曾表示,雖然美國對歐盟仍至關重要,但在那裡的優勢地位已經不復存在。「至於貿易聯繫,對歐元區來說英國比美國更重要」,「這也意味著對英國來說,歐元區比美國重要得多」,他強調指出。亞洲的情況也同樣如此。國際經濟研究所主任弗雷德·伯格斯坦表示,亞洲區內貿易的確正在快速增加,且中歐貿易也在迅速發展。

  目前,歐洲和亞洲的出口型國家正在利用不包括美國在內的貿易協議隨時準備著在全球市場上佔領更大的份額。9月9日,歐盟表示,將尋求與中國、韓國達成雙邊貿易協定。8月份,日本曾提議建立一個包括10個東盟成員、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16國經濟聯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任首席經濟學家穆薩認為,這將在削弱這些國家與美國貿易的同時擴大他們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

  今年7月世界貿易多哈回合談判的破裂可能導致雙邊和地區自由貿易協議遍地開花。不少分析家預計,多哈談判失敗意味著在149個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的主要協議不大可能在2009年之前完成。目前,美國已與包括摩洛哥、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在內的國家簽署了雙邊協議,試圖施壓世貿組織成員達成全球協議,這是一個被美國前貿易代表佐立克稱為「競爭自由化」的戰略。不過,世貿組織前任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賈格迪什·巴格沃蒂認為,這一戰略並未奏效。亞洲自由貿易協議談判進展迅速,而美國並不是其中一分子。他預計,不包括美國在內的亞洲主要貿易協議在第一年將從美國轉移250億美元的貿易,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移的數額還將進一步增大。

  儘管如此,鑒於美國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和全球增長的最大發動機,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地區會對其經濟的起起落落無動於衷。美國維超維亞集團全球經濟學家布瑞森表示,現在距離人們認為美國已經無關緊要還為時尚早。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去年從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購買了約1.7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比位於第二位的德國高出2倍還多。

美經濟減速影響有限 中國經濟不會被拉下馬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在自然以及人力資源、市場、資金、技術各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美國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六大進口來源地,第三大技術進口來源地。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7年中,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不足25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5年的 2116.3億美元,增長了80多倍。

美報調查顯示多數專家看好美國消費支出前景

  紐約8月11日電美國商務部1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7月份美國的商品零售額比前一個月增長了1.4%,高於市場預期且為6個月來的最大增幅。《華爾街日報》隨後進行的採訪表明,多數經濟學家正面解讀這一報告,並看好未來美國消費支出前景。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