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華社記者細說舌戰福建官方媒體的內幕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9-8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民網/新華社浙江分社記者細說舌戰福建官方媒體內幕

  ◎臉譜◎

  朱立毅:1978年生人,2000年浙江大學畢業後進入新華社,從事記者工作6年。

  ◎聲音◎

  我個人沒有權力指責誰,但我覺得還是要靠良心來辦事。

  一方是新華社浙江分社,另一方是福建官方媒體。雙方的「精彩對決」,近日迅速傳播於眾多網路論壇。

  其中,轉載於某社區的題目為「新華社發怒了!」,央視論壇的題目為「福建日報PK新華社」。

  其他還有「新華社福建省委舌戰未休」、「一場關於桑美的精彩口水仗」等等標題,不一而足。

 事件起因於8月19日,《福建日報》發表的福建省委書記的一番話。就報道桑美災區一事,該書記嚴厲批評:「某些媒體,包括外省的新聞記者到受災地區,道聽途說,做了許多不實報道,網上也大肆炒作。」  

  一場爭端以此為起點。自8月20日到24日,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福建東南新聞網,在其網站首頁上,連續以「網友」名義刊登了《「桑美」風災:拷問媒體良心》、《天災已走遠,莫為人禍所擊倒》、《關於桑美颱風之後的颱風》等三篇文章,矛頭所向,直指不久前曾赴福建災區採訪的新華社浙江分社。

  兩天之後的8月26日,新華網隨即發表了《為了新聞工作者的良知──「桑美」颱風報道一線採訪手記》(以下簡稱《採訪手記》)。該文長達7000字,署名為新華社浙江分社的4名記者,詳細介紹了他們前往災區採訪的細節和始末。並配發一篇《災區採訪竟被誣「人禍」》的評論,同樣刊登於新華網浙江頻道的網站首頁上。

  3天之後,福建方面再次回應。福建日報社旗下的《海峽都市報》,8月29日發表了《福建記者赴桑美災區採訪見聞有所不同》(以下簡稱《見聞》)。長達六千多字的這一長篇通訊,對新華社的《採訪手記》指名道姓,毫不客氣地逐條批駁。

  這場新華社浙江分社與福建官方媒體的網路戰,孰是孰非?

  9月4日,本報記者連線《福建日報》總編辦主任吳家聲,他明確拒絕接受採訪。記者隨即連線新華社浙江分社記者、《採訪手記》一文的執筆人朱立毅。朱講述了這場爭端的幕後:

  我們是全國媒體,不是跨省採訪;災區現場我們就是找不到當地政府人員;只能讓省級領導看的新華社內參,被不正當傳播。

  ……災難發生后,我們的輿論,有些還是主流媒體,包括外省的新聞記者到受災地區,對災區群眾互幫互助的動人情景、對解放軍武警官兵搶險救災的感人事迹、對當地黨委政府組織重建家園的積極作為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有的還是由社長帶隊,有組織地到龍安進行跨區域採訪。這其中有些記者不與當地黨委政府聯繫,道聽途說,一味誇大災情,編造聳人聽聞的細節,發表了大量嚴重失實的新聞報道和內參。

  ──《「桑美」風災:拷問媒體良心》[福建東南新聞網]

  總社批准去福建採訪

  青年周末(以下簡稱「青周」):你們是浙江分社的記者,為什麼社長帶你們去福建跨區域採訪?

  朱立毅(以下簡稱「朱」):我們新華社是中央媒體,怎麼能叫「跨區域採訪」?福建方面說我們跨區域採訪,站不住腳的。

  青周:新華社分社去採訪另一個省,有過這樣的先例嗎?

  朱:只要經過總社的同意,這樣的先例一直都存在。

  青周:你們經過總社同意了嗎?

  朱:太經過總社的同意了!第一,我們去之前就向總社彙報過了。第二,我們在福鼎採訪完了就想走,但總社說你們一定要留在那裡,等福建分社的同志到了以後做交接,千萬先不要走。

  最初我們沒想去福建。我們在社長的帶領下,去溫州的蒼南採訪。蒼南跟福建的福鼎相鄰,兩個地方連在一塊。在蒼南聽說福鼎死了不少人,還看到蒼南一些家屬去福鼎認屍。我們向總社彙報后,因為我們的位置離福鼎更近,總社就先派我們過去。

  青周:福建媒體說你們對「當地武警官兵搶險救災的感人事迹、當地政府組織重建家園的積極作為」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朱:有一個例子能很好地說明問題。比如,我們的家人被送進醫院,我首先要問的是:我家人的身體怎麼樣了?還是首先問:你們採取了什麼措施?

  肯定是前者啊,我第一要關心的,就是我家人的狀況嘛。這是一個新聞傳播的普遍規律。

  再說,福鼎宣傳部,我們也電話聯繫了,跟他們做了採訪。此外,我們在現場一直找政府人員,但是找不到,我們也非常奇怪。

  在某網站上,一條關於福建省委書記批評有些媒體報道失實的新聞,其跟帖在短短几個小時內竟達500餘條,內容均為指責福建有關部門抗災救險不力,甚至對省委書記進行人身攻擊和人格侮辱。

  這些重複發布的帖子,具有相同IP。顯然,這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幕後操縱,他們隔岸觀火,還不時地潑油,唯恐天下不亂。

  ──《天災已遠走,莫為人禍所擊倒!》[福建東南新聞網]

  新華社內參內容透露到了網上

  青周:福建媒體說你們的報道是「人禍」,你們怎麼看?

  朱:媒體的採訪至於是人禍嗎?再說,他怎麼看到我們內參的?

  13日晚上大概11點,福建宣傳部部長當時告訴我,截止到那天晚上的傷亡人數統計是,死亡70多人,失蹤100多人。我覺得不得不提的是,此後死亡人數立刻大幅度上升,第二天就達到了170多人。

  青周:這意味著什麼?

  朱:就是說,災難是10日發生的,13日晚上福建省宣傳部門的統計數字還只有那麼一點。但是在新華社去了之後的第2天,福鼎方面公布的死亡人數,突然就大幅度上升了。

  我們在當天晚上發了內參,就是把真相暴露了嘛。後來對於我們發的這份內參,在福建那邊的網站上能夠看到反饋,有不少批評的文章。

  不過,我到現在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注意到這份內參?我們發的那個內參只有省級領導能看到。是不是有人通過不正當的程序看到了內參?

  青周:你能確認就是你們發的那篇內參引起紛爭的嗎?

  朱:在福鼎海難這個問題上,除了後來我們發表的《為了新聞工作者的良知》那篇採訪手記,我們浙江分社沒有發過公開的稿子。

  沒看到這篇內參,他們指責我們什麼呢?如果看到了,他們是通過什麼不正當的渠道看到的?

  內參不能以書面形式外傳,口頭上也不能透露。那怎麼會傳出去呢?

福建東南新聞網上,有不少指責我們的文章,是以所謂網友的身份出現的,但是說話的語氣很是與眾不同。你看大旗網的標題就是:福建所謂網友PK新華社。「所謂網友」,這個表述特別有意思。

  某權威新聞媒體的記者針對福建東南新聞網西岸社區上的三篇帖文撰寫了《新聞媒體到災區一線採訪是「人禍」?》……這是筆者所見過的權威媒體對社區帖文所作的第一次正面回應和無情筆伐。為何該記者會對社區帖文如此「重視」,以致如此大張旗鼓的「正式澄清」,親自操刀問斬?筆者認為無外乎是為了維護其權威地位!

  ──《新聞媒體別為權威所累》[福建東南新聞網]

  和社長吃飯聊天定下《採訪手記》

  青周:這篇《採訪手記》的作者署名是你們4個記者,是誰執筆的?是個人行為嗎?

  朱:是我執筆。這篇文章,當時由兩路分別發出,一路是新華社特稿,另一路是發在新華網上的採訪手記,都是領導簽發的。

  這是正式的報道,整個回顧我們的採訪經歷,並不是我們在網上的個人化的表述。

  青周:寫這篇手記,是你們領導,比如說社長的意思嗎?

  朱:我們很多同事,都在msn上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見證歷史」之類的內容。在這麼一個見證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個人也覺得應該把它寫下來。然後我們幾個在吃飯的時候湊到一塊,碰了一下,當時分社社長也在。大家東聊一句,西聊一句,就說要寫這麼一個東西。現在也沒法說是誰出的這個主意。

  青周:為什麼要寫這麼一篇採訪手記呢?是為了回應福建媒體的指責吧?

  朱:網上有這樣的說法,說新華社是針對福建方面做出的一個回擊。但是,我覺得如果更全面來說的話,我們主要就是描述了在浙江災區的採訪過程。

  我看到網上對這篇採訪手記的轉載不多。為什麼呢?我的一個朋友跟你想法一樣,也認為我們這篇手記是針對福建方面的。於是他就對我說,你們這個包子(手記)的皮太厚了,餡太少,所以轉載率會這麼低。

  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反擊誰,我們就是要把這麼一個空前的災難進行展示。

  青周:感覺你最初就是為了搞一個包子出來才提筆的吧?

  朱:我也不排除要用這篇手記以正視聽。這也沒有什麼可以非議的吧?

  客觀地說,我們記者當中,有些人是想把它做成一個包子;但有些記者就是認為,我只做一個饅頭。寫這篇手記的動因,不是單一的。

  「8月13日中午,我們抵達福鼎沙埕鎮,當汽車沿著港口旁的公路行駛時,司機突然叫了起來:『水裡是什麼東西?』下車一看,我們大吃一驚:這竟然是一具浮屍!隨後,在海面上,我們又看見了十多具漂浮的遇難者的遺體。」

  ──《採訪手記》[新華社浙江分社]

  其實,我們在「手記」記者等人抵達沙埕鎮的前一天,即8月12日14時許,就踏上了從沙埕鎮政府所在地到南鎮村的渡船。但是,我們並沒有見到海上浮屍。

  ──《見聞》[福建日報社採訪組發表於《海峽都市報》]

    影像資料證明海上有浮屍

  青周:後來福建日報社的「本報採訪組」出了一篇文章,特地反駁你們。

  朱:我看到了。他們這篇東西出現的形式很特殊,也比較罕見。面對罕見的事情,可能就要用比較罕見的方法吧(笑)。

  青周:我看到對事實部分有一些爭議。福建日報社說你們誇大了災情,編造了一些聳人聽聞的細節。比如你們說在海面上看到浮屍,但是《福建日報》的報道組卻說,他們沒有看到浮屍。他們對這個細節很質疑。

  朱:我們看到有浮屍,說明肯定有浮屍。他們沒看到浮屍,並不能說明沒有浮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推理。

  對於浮屍,我們有影像資料可以證明。只是新聞媒體,特別是作為新華社這樣的媒體,肯定是不會把死者的這種照片公布出來的。一方面是對死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對受眾的尊重。

  當聽說我們是記者,大批群眾圍了上來,陳述對當地救援工作的意見,原來,他們失蹤的親屬大多還沒有找到。某漁民說,災后第一天,災區連醫療人員都找不到,也沒有人組織打撈屍體。

  ──《採訪手記》[新華社浙江分社]

  實際上,颱風「桑美」餘威尚存,沙埕鎮就開展了海上搜救工作……(以下為大段文字詳細描述當地政府如何展開搜救)。

  ──《見聞》[福建日報社採訪組發表於《海峽都市報》]

    福建災民要我們一定說真話

  青周:福建日報社採訪組的文章中,提到當地政府的救災點都在免費發放礦泉水和速食麵,但你們的報道中說,災民沒有水喝,沒有飯吃。這是怎麼回事?

  朱:颱風是10日發生的。11日已經有很多屍體,漂浮在海面上。一個漁民告訴我們,他的嗓子都啞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自己是被氣的。他跟當地政府的人協調,讓他們幫助打撈。扯了半天,就是沒人採取措施。

  還有一個強烈的對比。在浙江蒼南這邊,一棟房子倒塌,死了40多人。我們看到現場的軍人、警察、消防戰士真是多得跟螞蟻似的。在相鄰的福鼎,我到處問,你們這裡有沒有政府工作人員,當地人就說沒有。

  我只是描述我所看到的現象,不代表他們就真的一個人沒有。在這樣的大災面前,難道一個政府工作人員和解放軍官兵都沒有嗎?這不太可能嘛。我們幾個記者在多個現場都沒有看到,真的讓人非常詫異。

  青周:我看到,福建有關方面已經多次對你們發出了嚴厲批評,你們還會進一步回應嗎?

  朱:我不知道今後是否還會出現跟福建方面的「來回」或者PK。我個人覺得已經沒有多少必要了。我相信百姓心中有桿秤。這桿秤不是權力能夠左右的。

  我覺得,福建媒體也沒有必要針對新華社說這樣那樣的話。大家都知道真相是什麼,福建媒體更應該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麼。

  我個人沒有權力指責誰。我覺得還是靠良心辦事。我們離開福鼎的時候,當地的災民拉著我們的手,哭聲一片:你們一定要說真話啊!如果這些災民看到東南新聞網那三篇所謂網友的文章,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我真是覺得很可怕。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沙發
關愛 發表於 2006-9-8 21:40 | 只看該作者
地方官員在這種情況下找不到也屬正常,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3
mm021 發表於 2006-9-9 12:05 | 只看該作者
前兩天和一個溫州的朋友聊起颱風,他和我說,每年颱風來,都會死傷幾個鄉長、鎮長。
細一問才曉得原因很簡單,要是颱風來了,他們卻不去堤壩,第二年就會給選下去。

希望福建方面可以做個參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3: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