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6年8月2日星期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8-8 1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6年8月2日星期三

以民眾反對停火 以政府拒向美「讓步」   

在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三周猛烈的攻擊后,賴斯新聞發言人公布的這份聲明看上去是以色列準備服從國際社會有關結束流血衝突呼籲的首個跡象,全球各大媒體8月1日早上都以頭版報道了這一消息。  
        沒有人注意到以色列平時很健談的發言人7月31日晚對這一消息保持了沉默。他們關閉了電話,奧爾默特總理辦公室、以色列外交部都未就此發表任何評論。   
        賴斯國務卿1日返回華盛頓時樂觀地稱,各方已開始逐步達成共識,共識對於達成一項緊急停火協議和一個持久性的解決方案是必需的。她說:「我確信我們能在本周內實現這兩個目標。」賴斯顯然誤讀了或者根本沒有看到以色列媒體對政府所作讓步的強烈反對意見。   
        以色列發行量很大的 《新消息報》在頭條中稱:「奧爾默特讓步了。」軍事分析人士費什曼寫道:「真主黨繼續在發射火箭彈,仍然在作戰。以色列感到警覺,在壓力面前讓步了。」   
        以色列左翼和右翼都對以色列政府提出了批評。利庫德議員斯登特茲稱,以色列作出的讓步將使以色列看上去軟弱無力,國際社會將認為以色列作出的讓步是承認自己造成了黎巴嫩平民死亡的罪行。   
       賴斯的樂觀態度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在賴斯離開以色列一個小時之內,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茲向議會發表講話時發誓稱將進一步加大軍事行動的強度。他向議會發表講話時稱:「軍隊將進一步擴大和強化針對真主黨的軍事行動。我們不能同意在黎巴嫩立刻實施停火,因為我們會在數個月後面臨同樣的形勢。」   
      由於缺乏「政治明確性」,原定在紐約舉行的一個國際會議被推遲,會議將討論向國際維和部隊提供兵力的問題。這支部隊是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和平協議的關鍵要素,安理會原計劃將於本周就此進行投票。   
       為了強調以色列將不顧國際輿論的反對而繼續實施軍事行動,奧爾默特1日晚上稱:「戰鬥將繼續進行,未來幾天內不會有停火。我們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打擊真主黨,我們不會讓其重新恢復作戰能力,我們正為此付出慘重的人員傷亡代價,但我們不會放棄我們正常生活的權利,我們將不受恐怖主義的威脅。」   
       奧爾默特的態度基於以色列國內民眾對軍事行動的強大支持。民調顯示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五的以色列民眾支持繼續發動打擊,沒有跡象表明迦納村遇襲事件或上周的聯合國觀察員哨所被炸事件對公眾的態度產生影響。絕大多數以色列人認同政府有關衝突是外部性質的觀點:真主黨是伊朗神職人員的傀儡,他們決心消滅以色列民族。
【時事點評】眾所周知,就在賴斯懷揣一份傳說中的「停火協議」抵達以色列的「前後」,針對以色列軍隊「悍然」對迦納村發起那場血醒攻擊,以及「攻擊之後」的局勢演變,東方評論員曾經給出過這樣幾個判斷:

●再談以色列通過「轟炸迦納」發出的兩個清晰信號  第一,「攻擊迦納」的本質,不是一次軍事攻擊、而是一次政治攻擊。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以色列政府是在「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雷同手法」、沖著華盛頓發出一個清晰、卻又刁鑽的信號,那就是:如果華盛頓還想要一個「新中東」、就不要向黎巴嫩政府、國際社會妥協,不僅得支持以色列繼續打,還得充許以色列擴大行動規模,特別是充許以色列以大部隊深入黎巴嫩境內;  第二,由於敘利亞對以色列大規模地面進攻黎巴嫩的企圖心、一早就發出嚴重警告,並聲稱「絕不坐視」,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以色列以這一「非常手法」還給出了另外一個信號,那就是要求華盛頓立刻「從伊拉克方向」集結軍事力量向敘利亞施加軍事壓力,並以實際行動警告敘利亞「不得介入」黎以衝突,從而為以色列「武力解除」真主黨武裝創造安全的外部條件、並提供戰略支持;

●兩個清晰信號之後的「兩幕令人感慨的情形」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因為以色列通過「轟炸迦納」發出了上述兩個清晰的信號,因此,我們也就看到了新聞中所描寫的「兩幕令人感慨的情形」,既:賴斯表現出來的樂觀態度(有望本周停火)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前後不過短短的十幾個小時;  而在賴斯離開以色列之後,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茲就立刻向議會發表了措詞強硬的講話,併發誓「軍隊將進一步擴大和強化針對真主黨的軍事行動」、至於這樣做的原因,那就是「我們不能同意在黎巴嫩立刻實施停火,因為我們會在數個月後面臨同樣的形勢」。 不難看出,以色列人看清了賴斯的「本周停火」不過是美國人在感受各方壓力之後的「權宜之計」,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賴斯今天的「本周有望停火」、「本質上」與之前的「條件不成熟就不會停火」一樣,都是在以美國利益為依歸,這裡面根本就看不到華盛頓對以色列核心利益的「認真體味」。 那麼,以色列需要從這場衝突中獲取的核心利益又是什麼?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奧爾默特1日晚上稱:「戰鬥將繼續進行,未來幾天內不會有停火。我們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打擊真主黨,我們不會讓其重新恢復作戰能力,我們正為此付出慘重的人員傷亡代價,但我們不會放棄我們正常生活的權利,我們將不受恐怖主義的威脅。」 奧爾默特的態度基於以色列國內民眾對軍事行動的強大支持。民調顯示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五的以色列民眾支持繼續發動打擊,沒有跡象表明迦納村遇襲事件或上周的聯合國觀察員哨所被炸事件對公眾的態度產生影響。絕大多數以色列人認同政府有關衝突是外部性質的觀點:真主黨是伊朗神職人員的傀儡,他們決心消滅以色列民族。

●「內外輿論的巨大差異」給以色列領導人提供了「追逐自我利益」的極大靈活性 在我們看來,真主黨「是否」恐怖主義?當然不能任由以色列、或者美國單方面下結論。因此,在撇除以色列人將真主黨與恐怖主義划等號的內容之後,東方評論員認為,上述文字非常好地概括了「以色列人到底想要什麼」!也恰到好處地「點破了」這麼一個事實,那就是:倍受國際輿論譴責的「迦納事件」、「聯合國觀察員被襲致死事件」,在「生存第一」的以色列人眼裡,都不過是「小事一樁」,不論國際輿論如何,它與以色列人最關心的「絕不能讓真主黨重新恢復作戰能力」相比,都不值一提。 由此可見,同一件事情,對以色列領導人而言,國際、國內輿論的差異是如此之巨大,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巨大的內外差異」恰恰給以色列領導人提供了「追逐自我利益」的極大靈活性、即使是面對華盛頓這個以色列的「最大金主」、也是如此。

●以色列在迦納「重演」「老電影」的真實意圖不僅得到了證實、更是一目了然  第三,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上述兩點的基礎上,以色列在迦納「重新上演」那部「十年前老電影」的真實意圖不僅得到了證實、更是一目了然,那就是:  首先,在「10年前的老劇本」重新上演必將再次激起國際輿論的強烈反應下,如果華盛頓屈服於其阿拉伯「盟友」、歐洲「盟友」的壓力、特別是黎巴嫩政府的壓力,在「停火條件」中扔掉「解除真主黨武裝」的這一「硬指標」的話,且不充許以色列擴大戰爭規模、以大部隊地面出擊真主黨的話,那麼,以色列就「很可能」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將這部10年前的老劇本「一路演完」,從而立刻停止軍事行動、就此終結賴斯的「新中東」之夢。  其次,如果華盛頓果如以色列所期望的那樣,為能「續借」以色列之手打出一個「新中東」,進而充許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去分割敘利亞與真主黨間的聯繫、並圍殲真主黨武裝,那麼,以色列就會在「國內輿論」的支持下、欣然「改寫」「那部10年前老劇本」的「最後一部分」、將「立刻撤軍」改編成「全面進攻」、從而從對以色列最為有利的角度、去幫助賴斯兌現其「新中東」之夢。

●何謂「對以色列最為有利的角度」?  顯然,「對以色列最為有利的角度」,就是極盡一要切手段,在這次中東衝突中「徹底解除」真主黨的武裝。在具體操作的層次上,就象奧爾默特所描述的:「......我們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打擊真主黨,我們不會讓其重新恢復作戰能力.......」。

●在解除真主黨武裝,繼而搞垮哈馬斯的「方向」上,美以間的「同與不同」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解除真主黨武裝,繼而搞垮哈馬斯的「方向」上,「美以」沒有任何分岐,有分岐的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手段與過程。  根據我們的觀察,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華盛頓對黎以停火條件的「變來變去」、以及以色列堅持「更大大規模地」打擊真主黨的決心來看,「美以」在評估以色列軍隊要求大規模侵入黎巴嫩、全面打擊真主黨所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的層面,因處自的角度不同產生了明顯的對立。

●讓華盛頓感受壓力的「國際輿論」,可不是什麼「報紙上的文字、廣播中的譴責」,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大堆後果」 在這裡,我們想強調的是,在東方評論員眼裡,讓華盛頓感受壓力的「國際輿論」,可不是什麼「報紙上的文字、廣播中的譴責」,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大堆後果」: 首先是歐盟主要國家維護其在巴以問題上既有巨大利益的「堅定決心」、比如法國。再就是「中俄」隨時「伺機介入」中東衝突的「準備」,「官方的消息」是「中俄」都加強了與敘利亞的「友好關係」,「小道消息」則是都加強了「軍事合作」;

●最為重要的,是中歐俄圍繞伊核問題可能的變化、甚至是惡化,正在進行的一系列布局 其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中歐俄圍繞伊核問題可能的變化、甚至是全面惡化,正在進行的一系列布局,比如一方面在聯合國「一致」通過了一份「可能制裁」、也就是「可能刺激」伊朗升級伊核危機的提案,而另一方面,卻對伊朗隨後的強硬反彈「繼續著」我們非常熟悉的「容忍」; 為了更好的說明問題,在這裡有必要對「這個可能制裁」伊朗的提案多說幾句。下面,我們先來閱讀一則短小的「時評」、在了解伊朗「為何要強硬反彈」之後,東方評論員將繼續這個討論。

伊朗為何此時突然發力

【新聞評論】 伊朗政府官員和宗教人士1日分別就黎以衝突表明了強硬立場。伊朗外長穆塔基當天也出訪黎巴嫩展開外交斡旋。分析人士指出,被認為一直向黎真主黨提供支持的伊朗選擇在此時發表強硬言論並展開外交活動,顯然是經過精心考慮,有其目的的。  
       首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人們對其核問題的關注。輿論認為,安理會第1696號決議通過後,伊朗核問題已經到了快要攤牌的階段。在這個時候,通過加強在黎以衝突中的影響,不但可以幫助伊朗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國際社會對其核問題的注意力,還可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有利於伊朗在其核問題上與國際社會繼續周旋。  
        其次,種種跡象顯示,黎以衝突正在進入地面決戰的最後關頭,為其支持的真主黨打氣鼓勁兒是伊朗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真主黨能在最後的搏鬥中頂著以色列的軍事壓力,不但可贏得軍事上的勝利,政治上的成果更是探囊可取。  
        第三,利用有利時機,擴大戰略生存空間。最近,國際和地區局勢正逐漸朝著有利於反以力量的變化。同時,國際上要求停火和政治解決衝突的呼聲加大。這樣的局勢發展對伊朗展開外交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伊朗當然不會放棄這個適宜的時機,力爭在未來的黎以衝突政治解決中實現有利於己的安排,從而擴大自身的戰略生存空間。

【時事點評】 請大家注意這段短評中的一句,原文是:黎以衝突正在進入地面決戰的最後關頭,為其支持的真主黨打氣鼓勁兒是伊朗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真主黨能在最後的搏鬥中頂著以色列的軍事壓力,不但可贏得軍事上的勝利,政治上的成果更是探囊可取。  

●在某種程度上,真正能為真主黨打氣的倒不是伊朗人,而是「就在身邊的」敘利亞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某種程度上,真正能為真主黨打氣的倒不是伊朗人,而是「就在身邊的」敘利亞。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伊朗人反駁布希時說的那句「我們只是在精神上支持真主黨」、在某種程度上,倒是說了一句「大實話」。

●來自伊朗方面的「最大精神支持」! 顯然,來自伊朗方面的「最大精神支持」、也不是派遣志願人員「直接支持真主黨」,或者武器、財政援助,而是在黎以衝突正在進入地面決戰的最後關頭,對已經陷在伊拉克、且以色列「已經要求」對敘利亞進行武力威脅的華盛頓,從伊朗人自己的「伊核問題」著手,以「伊核問題」有可能「因中東衝突的失控而立刻失控」的方式、進行全面牽制。

●「真正能為真主黨打氣的」是坐在「這兩個刺頭」後面的大國 因此,東方評論員也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真正能為真主黨打氣的」也是能為敘利亞打氣的伊朗人。然而,讓華盛頓頭痛的不是伊朗、更不是敘利亞,而是坐在「這兩個刺頭」後面的大國。

●就在此時,歐盟發出了一個令美國人非常難堪的信號 顯然,說到根子上,「真正」為真主黨打氣的「打氣筒」,還是「中歐俄」。有意思的是,就在此時,就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繼「中歐俄」中的「中俄」分彆強化與敘利亞的關係、為「某些人」打氣之後,「中歐俄」中的「歐盟」也發出了一個令美國人非常難堪的信號。

歐盟拒美請求 不將真主黨列入恐怖組織

【綜合外電消息】 據報導,歐盟1日以須慎重對待真主黨問題為由,拒絕了美國213名國會議員提出的將真主黨列入國際恐怖主義組織名單的請求。   
        另據俄羅斯新聞網報導,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芬蘭外交部長埃爾基-圖米奧亞1日在歐盟外交部長緊急會議上宣布,必須要慎重對待真主黨的問題,他不想在現階段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任何措施。        

        外電說,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外交部長圖米奧亞以此拒絕了美國213名國會議員於一周前向歐盟外交政策最高代表哈威爾-索拉納提出的請求。據稱,美國國會議員在給索拉納的信中請求歐盟將真主黨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今年4月,美國國務院發表報告將真主黨列入國際恐怖組織名單。但俄羅斯7月28日公布的俄官方認定的17個恐怖組織名單,卻並不包括被美國認為是恐怖組織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  

【時事點評】眾所周知,以色列之前從「專業的角度」公開表示出對聯合國多國部隊「不專業」的「鄙視」、對「專業的」北約多國部隊的「渴望」。

●這簡值是在「直白地」警告「美以」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歐盟主席國所說的「 必須要慎重對待真主黨的問題,他不想在現階段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任何措施」,簡值是在「直白地」警告「美以」:儘管以色列以「專業」因素對北約充滿了期望,但不要指望能扯著「反恐」的大旗、輕鬆地得到北約多國部隊的「幫助」。  

●如果再失去「反恐共同標準」,「歐美」的「共同話題」恐怕會「打個對摺」  顯然,歐盟對真主黨的這個態度,與「中俄」定義「恐怖組織」標準非常靠近。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這是個強烈的信號,在「歐美間」已經不多的「共同話題」中、如果再失去「反恐共同標準」,那麼,「歐美」在國際事務上的「共同話題」、恐怕又會「打個對摺」。

●其「意圖」當然在於儘力制止華盛頓屈服於以色列的壓力  不難看出,歐盟「拒美請求,不將真主黨列入恐怖組織」,可視為歐盟對美國發出的強烈警告。其「意圖」當然在於儘力制止華盛頓屈服於以色列的壓力,從而容許以色列大部隊全面進攻黎巴嫩、繼而導致中東衝突失控。

●以色列全面進攻黎巴嫩的事情還沒有做,華盛頓需要承擔的「嚴重後果」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非常清楚,以色列全面進攻黎巴嫩的事情還沒有做,嚴重後果就已經顯現出來了,顯然,這一切在以色列的眼裡、都是致力於「新中東」的華盛頓能夠承擔的、也應該承擔的。 另外,在東方評論員聽來,華盛頓需要承擔的最後一個嚴重後果,就是阿拉伯聯盟有可能被以色列的行動「刺激成」統一戰線。
●以色列似乎認定自己「有機會」、也有「有資格」利用這次機會 綜上所述,東方評論員認為,對以色列全面進攻黎巴嫩,美國人更多是從大中東計劃角度、美國全球戰略的主動與被動的角度,對伊核問題、阿富汗問題聯動影響的角度去加以綜合評估的; 而以色列更多地是從美國需要以色列、中歐俄也需要以色列、特別是以色列輿論一邊倒的支持的層面去看問題,因此以色列似乎認定自己「有機會」、也有「有資格」利用這次機會,更多地從對以色列自己最為有利的角度去制定「解除計劃」,並說服華盛頓「接受」以色列的計劃並不妨礙「新中東」的形成。

●美以間何以會產生「這一對立」?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以間產生這一對立的因素在於美以在判斷敘利亞「介入的決心」、以及如何防止敘利亞捲入戰爭的問題上「不那麼一致」!  
顯然,從以色列不顧伊核危機升級在既,執意擴大打擊力度的決心來看,它顯然將敘利亞「是否介入」、以及華盛頓「如何處理」以色列堅持的大規模行動所帶來的後果(敘利亞直接捲入戰爭,黎巴嫩政府軍也捲入戰爭)、甚至伊朗人也公開介入的麻煩事,一古腦地「扔給了」華盛頓;它顯然「相信」美國人「有能力」打消敘利亞介入的決心,從而有能力既讓美國人自己、也讓以色列規避「上述麻煩」。

●華盛頓的選擇傾向、似乎正在「向以色列方向傾斜」  顯然,在過去兩天的形勢演變中,特別是一度將「可拉攏的」敘利亞與「死硬的」伊朗「有意」區別對待的布希、於昨天再次將敘利亞與伊朗放在一起「相提並論」,並公開警告敘利亞與伊朗不得向真主黨提供武器與財政支持后,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華盛頓的選擇傾向、似乎正在「向以色列方向傾斜」。 綜合上述情況來看,以色列發行量很大的 《新消息報》在頭條中所說的「奧爾默特讓步了」,其實說錯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以色列人在國際輿論面前「公然翻拍」了「迦納老電影」之後,在奧爾默特「很可能」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徹底讓步」的威脅下,為了所謂的「新中東」,「布希讓步了」! 不過,東方評論員也認為,我們還有個疑問,那就是,「布希的讓步」到底是最後的決定、還是「只是」一個策略? 在我們看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既,華盛頓是拿著「在以色列全面進攻的情況下,如果「中歐俄」不讓步,中東衝突可能失控」的「可能性」作籌碼,去威脅、逼迫也不願意看到中東全面失控的「中歐俄」、特別是歐盟,「在最後一刻」選擇讓步的策略。至於「布希的讓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將與大家一起繼續觀察! 下面,是兩則中亞的新聞報道,一條是發自「上合成員國」自吉爾吉斯的消息,另一條則來自我們高度關注的阿富汗。在我們進入今天的中亞部分之前,先一起通過這兩則消息了解中亞局勢的最新動態。

0

主題

592

帖子

1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1
沙發
xuxu5076999 發表於 2006-8-9 1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4 0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