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看丘成桐教授的指責與北大的回應---丘與北大都無理由

[複製鏈接]

711

主題

768

帖子

103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gshong 發表於 2006-8-5 2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關於指責與北大的回應
   
      丘成桐教授是做數學研究的,應當有講究嚴謹的習慣。但在對北大的批評中,丘教授卻在沒有提出清楚、明白的證據的情況下斷言北大引進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也有媒體報道為,丘教授說北大引進的海外人才40%是假的)但問題在於,丘教授到底有什麼樣的證據可以斷言這個「大部分」或者「40%」?就目前來看,丘教授連一個個案的充分證據都沒有。那麼這個「大部分」或者「40%」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批評是要有理由的。要批評首先就要提出證據和理由。現在我沒有看到明顯的證據,我們也只是想丘這麼有名的人,不會說假話的。但是有名的人就不會誤解事情么?有名不代表不會犯錯,最後還是要看理由和證據。丘是知名學者,北大的教授們又何嘗不是?批評是不能空口無憑的提出一些東西,然後來讓對方證明自己沒有這個東西。如果這樣,那就不叫批評了,叫批鬥。這樣做的話是給被指責方無端增添負擔,並且給了指責別人的人「任意耍弄」被指責方的權力。這一點連我們一般老百姓在日常生活解決些柴米油鹽的問題知道的道理,為什麼專家學者、知識分子們卻都不懂呢?如果說,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一個自己對北大的指責並不需要附帶證據,反倒要北大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的話,那麼北大就不用做別的了,天天做清查就可以了。今天我紅口白牙地說北大學術造假,你得給我查明白;明天我空口無憑地說北大引進的老師水平不高,你得給我查明白;後天,我還胡謅說北大走私槍支彈藥販白粉了呢,你還是得給我查個明明白白!查得不仔細還不行!你說,北大的領導們天天還干別的么?
     正常的程序應當是,提出批評的人,同時提出一定的證據。當這個證據具有相當的可信度,使得北大真正值得被懷疑的時候,應當由北大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並公布結果。而現在,我們對於一個不能真正稱得上有證據的指責,就群情激奮了,使我懷疑我們不是還沒有習慣於對各種言論有所甄別,我們是不是有些太「聽風就是雨」了。
      
       北大的回應與丘教授的批評一樣,是不夠成熟的。如果說丘教授的指責缺乏相應的理由,只是一種情緒化表露的話,北大的回應依然是缺乏相應的具體證據的。依然是空話和套話。丘教授所指的是,引進的海外人才不好好乾活,幹活時間不足,而北大卻針對海外引進人才未發現學術造假來進行回應。這簡直就有些胡說八道了,至少也是驢唇不對馬嘴,且顯得心不在鄢。
       實際上有兩個方面對北大的這種態度有影響。
       首先,在丘的觀點被媒體大規模宣傳之前,北大已經在前階段的所謂「禁校園」等話題中呈現出疲憊狀態。據我在北大校園內的朋友說,當北大在遊客超員問題上解釋未果,限客令被普遍誤解的情況下,北大校園內對於媒體輿論已經出現了一種「不想解釋」的情緒。北大的BBS,未名站,從開始討論熱烈,到對於這種事已經沒有了討論的熱情。大多是抒發一下無奈了事。甚至有人提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搞好研究,不做沒用的解釋」,也有聲音提出「不對外界解釋,自查,有則改,無則免,但就是不和別人爭論、辯解」。北大越來越感覺到它變成了風口浪尖上供人發泄怒氣的目標,不論事實如何,解釋也沒有用。這種氣氛在北大內越來越濃。在這樣的一種對於「北大話題」疲累的情況下,遲遲不做回應,也不好好地做出回應,就成了可以被理解的了。
       其次,北大正處於假期。各學院除保留最有限的人員處理緊急事務外,已經沒有了其他辦事人員。各院系的固有教師、外聘、客座教師等等的詳細資料,要彙集和統計整理,都要重新召集正規辦公人員來進行工作。但,因為這樣一個並非在短期內可以解釋清楚,也並無明確、具體證據的批評,北大是否有理由剝奪工作人員按規章應該享有的假期,這也是北大必須要慎重的。
       因此,這種回應的不力,是可以從北大對於媒體的疲憊和假期中北大自身管理處於半休眠狀態兩個方面來找到原因的。但無論如何,北大的這種回應,都不足以平息(我也懷疑也許不管北大做什麼,都是無法平息)輿論的群情激奮。也許只有先冷處理,待情緒過後,再來一起好好來看這個問題。無論如何,北大的回應沒有提出充分的理由來論證北大所提出的觀點。
      正如南方都市報王曉漁專欄所寫的,這次暴露出的,不是北大的海外人才引進問題,而是北大的「危機公關」存在著大問題。


     二 我的閑話
     (1)丘教授也應做得更好些。
     丘教授所說的海外人才不能為學校儘力的情況,是不是在丘教授自己和他所領導的浙大數學中心也有類似的現象呢?從丘教授的批評來看,丘教授應該是非常痛恨非全職教師工作不儘力的情況。丘教授常年在哈佛工作,同時擔任浙大數學中心的主任,曾有網上輿論說,個別丘教授的博士生曾公開說,覺得自己得到的指導不夠。有人通過網路進行了這樣的調查:浙大數學中心所列的28位高級教授中,僅有3人是在浙江大學全職工作的教授。這個比例是低於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的。丘教授是否應該好好傳授一下自己在哈佛取得不少成就、同時又在浙大當領導、教導博士生身兼三職,而三不誤的經驗給北大呢?是否應該將浙大全職工作教師不多的情況下,保證其餘25位非全職教師為學校盡全力的經驗介紹給北大呢?
      相信這比單純的批評北大要好很多。介紹經驗,供其它學校效仿絕對是一件好事。丘教授不要吝嗇才好。

     丘教授曾多次在各種大小記者會,各種公開場合批評中國數學界里有人沒按他的意見做,批評數學界水平低。這不是大家風範。總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丘教授的路子來搞研究吧。科學發展本身不就是試錯演進的過程么,有些路數丘教授看來也許很差,但未必不能另闢蹊徑。各人的研究方法不同,我們都不應對此加以太多的干涉。丘教授只要有研究成果,就足以說明問題了。何必一定要去評點他人的是非呢?

     丘教授曾與他的老師陳省身不睦,後來又與自己的弟子,在北大數學中心任主任的田剛教授不和,甚至兩人言語都有些嚴重。這又是何必呢?作為一個學人,老師與弟子不是自己最為親近的兩個群體么?學術之爭是好事,但後來怎麼都變得火藥味很濃呢?弄得現在流言四起,有人說丘教授一直盯著北大和北大數學院就是因為田剛教授。

     (2)北大引進人才
     國內外能給出的教師的工資水平不一樣。丘教授曾指出他懷疑一些著名外籍教授一年中也就能在北大幹3、4個月。但在我看來,能花一年的錢,請那些人在北大幹3、4個月已經很划算了。有些外籍教授,北大給他們半年或者一年的錢,不如人家幾個月能給他們的。人家如果把那3、4個月花在國外,掙得不可是北大給的這個數。
   
   
     補充:
      第一,先誠心感謝 啊芯 的指正。
      有人說,你這個不也是沒證據的么?對啊!沒證據就只能叫閑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反正我是不會像丘教授和北大一樣,把只能算「閑話」與「空話」的東西對著新聞界大肆宣傳。
         有人說,批評,是不需要證據的。有了證據,就可以開新聞發布會,直接發布了。還批評什麼,要北大查什麼!
         首先,丘教授目前恨不得逢採訪,就要把「中國數學界不行,太讓我失望了」和「北大引進海龜大部分是假」說上一遍,這不是等於沒有證據,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了么?他現在的行為以及行為所起的作用和新聞發布會有什麼區別?
         其次,某個人有了所謂的證據,就代表了「真實在手」,就可以開發布會了么?從這種說話中,恰恰說明我們對於真實的追求多麼淡漠,而聽風就是雨的習慣多麼深厚。拿出證據,不代表就是真實的,不代表就是全面可以說明問題的。證據要經過質證,才算得上合格的證據。如果丘提出了一些證據,這時候我們媒體更應該謹慎。更應當看北大會針對丘提出什麼樣的證據。在給了北大一個充分的組織相應證據的時間,再充分比較了兩者的證據后,我們再開新聞發布會,才算不早不遲。

         對於閑話,本來就是可信可不信的東西。不信拉倒。但既然說到了證據,那我也為我的閑話添加些佐料。
         首先,我在過去兩年,分別結識了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兩名外籍教師。他們在北大分別任教1年和3年,教授口語、聽力及對譯。兩人分別是他們所在自己國家最好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一個在北大中文系博士畢業,另一個本國二流中排頭的大學博士畢業。而這兩位在北大任教期間,是沒有工資的!甚至連北京市內來學校上班的交通費都不完全報銷!據他們說,北大對於外聘教師審查很嚴格,而他們所在的系並沒有給他們申請到工資,只有一個類似於「外援」的職位。不過他們兩個人說,就是因為聽說了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學生出類拔萃(繼續亂罵吧,北大名聲一倒,這種免費外援就沒有了。不是嫌花錢多麼?現在還有免費的呢,到時候,就實打實地付刀幣吧。),所以他們才想來體會。那個3年的說是和每屆學生都有很好的感情,所以很喜歡這樣。這兩個老師,都是在北大每周教二次到三次課,一次兩個小時。其餘時間他們有自己的事業。一個是中韓交流方向的文化公司的董事長之類,一個是某外國翻譯公司的高級翻譯,曾多次任他們國家出訪中國的大型商務代表團的隨行翻譯。這位在北大期間和北大的老師合出了一本偏重商務翻譯方面的書,據評是該語種給本科生進行商務翻譯專門訓練最好的教材之一。兩個人都相對有錢,他們也都表示,有沒有教師工資都一樣。因為他們「不太在乎」那點兒錢。(可見北大有多麼摳門。)而據他們說,在外國語學院,像他們一樣的「免費」外教著實不少。
         從這個,雖然不能說,北大就沒有浪費錢請外教的事,但卻能從側面感覺到北大清外籍教師並不馬虎。      

        如果是很牛的傢伙全職的話,北大給100萬人民幣大約=12.5W刀。(注意,這個可是丘說的,「甚至」啊,就是屬於最高級別工資之一的了)一般A1級(據說是很高的了,不是最高,也是第二高)的似乎是20-25萬人民幣
        而如果他們在國外全職一般不會低於40W刀。這個是我國外同學告訴我的,他們那裡比較牛的教授(是不是有北大聘請的那個牛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在國外不能算最高層的工資)的基本工資收入。(如果有興趣上網查,注意一下全職和非的區別,要看全年工作的。)人家在國外的話,3個月基本上是11\12W刀以上。
       丘曾說,北大數學系的教授數量(包括全職的,非全職的)是哈佛的兩倍(這個不知道他算哈的客座沒有),他問北大,你培養的學生是不是要比哈佛優秀?你是不是培養了比哈佛多兩倍的人才?但就在他說這個話的時候,他自己領導的浙大數學系,教授都到了28人,比北大、哈佛的都要多,是哈佛的將近4倍。那浙大的學生比北大和哈佛明顯優秀么?他自己領導下的地方是不是比北大和哈佛多出4倍的人才呢?
        以上話,絕對無意指責浙大,因為他們也有他們實際的困難,而浙大數學系據說也搞得很不錯。這些個我也聽說過些。不過這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0

主題

34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8
沙發
雨茫茫 發表於 2006-8-7 06:09 | 只看該作者
我讀過哈佛,但不是搞數學的,對丘成桐不認識。對此君的了介是半年多前在美洲版的世界日報周刊上,讀到他的一篇批評中國教育界的長文才知。通讀此文後覺得他據理不足,高傲偏激,特別是作為教授對他學生的攻擊實在過分,覺得此君似如相識,對政治興趣重於學術。就象少數趁國內開放,削尖腦袋到大陸去爭名奪利的華人學者。有的簡直是搞政治的學術騙子。不聽他的,不順他的意就亂打棍子。讀了北大最近的聲明,對丘君算有進一步了介。他背叛提撥他的老師-一代數學大師陳省身;又打擊他曾經的得意門生田剛。聲名狼藉。現在他到處通過媒體發飆,造聲勢,擴大影響。我看,對這種人不必介意,只要不理就可。時間長了,就消聲了。你越當會事,他越得意。            雨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