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和諧社會的前提是公正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7-28 0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劉革學2006-7-27 13:30:47
和諧社會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的奮鬥目標。

幾千年來,中國乃至世界,和諧的時候少,不和諧的時候多,戰亂、動蕩、危機、衝突、壓迫、反抗……何其多也。好花不常開,盛世不常在,絕對的和諧社會絕對沒有,相對的和諧社會也是那麼的少見。面對歷史,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和諧?又是什麼造成了不和諧?

聯繫歷史和現實,無數個例子都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或結論:只有社會公正,才有社會和諧;社會不公正,社會難和諧;社會有多公正,社會就有多和諧。沒有社會公正,追求社會和諧,那是緣木求魚、自欺欺人。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當時的文明執世界之牛耳,八方來拜,四面來朝,至今亞洲諸臨國的文化中仍保留著許多唐朝的東西,那是他們從唐朝學習去的,如日本的和服,其實就是唐裝。而開創唐朝輝煌篇章的當屬唐太宗李世民,他當政的年代被稱為貞觀之治,當時真可謂是盛世了,經歷隋末農民起義、內外戰爭多年之後,社會矛盾緩和,出現了封建社會也是中國歷史中難得的比較和諧的社會。

唐朝實行均田制,全國男女百姓按人頭分得桑田、麻田,所得收穫除稅賦外可以自由支配,遇有災荒還會免除稅賦。均田制避免了土地過於集中、貧富嚴重分化,相對而言比較公正,勞動人民大多能安居樂業,這應是其社會和諧的一大原因,或者說是其社會和諧的經濟制度保證。

唐太宗政治開明、處事公正,是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也是這個時期社會比較和諧的政治保證。他胸襟開闊,唯才是舉,不計前嫌,重用昔日政敵太子建成的門客魏徵,對其批評虛心聽取、採納。而當初魏徵曾建議太子建成先下手為強除掉唐王李世民。他體恤民情,輕斂薄賦,節制慾望。他以法治國,不循私情,其姐長廣公主的兒子趙節因參與太子承乾的不軌之舉,被判流放,唐太宗到長廣公主府上慰問,長廣公主以頭叩地,哭著為兒子謝罪,唐太宗也哭著向姐姐行禮說:「賞不避仇讎,罰不阿親戚,此天下之至公之道,不敢違也,以是負姊。」

反觀亂世,則是社會極不公正,社會極不和諧,貧富急劇分化,社會矛盾激化,每個朝代的末年莫不是如此,許多朝代甚至從一開始就不公正、不和諧,到最後越來越嚴重,終於在激烈的社會動蕩和內亂外患中退出歷史的舞台。

再回到現在,雖然評論社會現實是敏感而富有風險的,但我們對現實不能視而不見,或者判斷錯誤,那樣只會受到歷史的無情懲罰。

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不能說沒有公正、沒有和諧,但與和諧社會的目標和理想還相差很遠。之所以要提出建設和諧社會,是因為社會現實中不和諧的方面太多,有的還相當嚴重。和諧社會現在還只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還遠未成為完美的現實。

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寫進了《憲法》的,但在實際執行中又怎樣呢?按照《人大代表選舉法》規定,農村人口只有城市人口1/ 4的選舉權,平均每24萬城市人口中產生1名全國人大代表,而平均每96萬農村人口中才能產生1名全國人大代表。盜竊、搶劫10萬元可能會被判死刑,而貪污受賄百萬甚至千萬元以上卻仍能活著,當然,也有個別的給槍斃了,但他們也許會覺得自己死得很冤,因為比他們貪污受賄多得多的卻並沒有死,有的還逍遙法外。

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的貧富分化愈演愈烈,顯示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在世界上及中國歷史上已名列前茅。國際公認的基尼係數警戒線是0. 40,也就是說,基尼係數超過0. 40,就表示該國的貧富分化已相當嚴重,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而當代中國的基尼係數有的說是0. 45,有的說是0. 48,據經濟學家魏傑等人說,如果考慮到未納入統計的隱形收入、非法收入,當代中國的基尼係數比公布的數據還要大不少。在中國歷史上貧富分化最嚴重、社會劇烈動蕩的明末和民國年間,當時的基尼係數分別0. 58和0. 53,由此可以看出當代中國貧富分化之嚴重,這不僅導致國內市場長期不振,而且已威脅到社會穩定和安定團結,社會上不滿情緒強烈,社會治安形勢嚴峻,社會階層對立,社會衝突加劇。

魯哀公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說:「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

維護社會公正是政府的天職。可是,前些年裡,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口號下,不公正的社會體制、分配製度長期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當貧富懸殊已經嚴重時,有的領導人還認為「不嚴重」,當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貧富懸殊已相當嚴重。所幸的是,執政者已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危害,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提出要取締非法收入、限制壟斷行業收入過快增長、增加中低收入階層收入、救助弱勢群體、擴大中等收入階層比重、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等,這不僅對於整頓和規範社會分配秩序、維護社會公正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建設和諧社會來說,也是必要之舉,必經之路。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