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都是英語惹的火》

[複製鏈接]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22 2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啥叫英語,俺知不道
  我的家鄉安徽省阜陽縣,是個窮得連鳥都不下蛋的地方。

  一歲的時候大病一場,家裡為了讓我能夠平安地活下來,按照習慣給我起了個小名,這種小名兒要越賤越好,於是我就被叫做小生子——就是小畜生,同時,讓我在後腦勺上留個小辮子,直到八歲才剪去。

  小學四年級,我對爸爸給起的大名心生不滿,這個大名是從小生子里衍生出來的,叫個劉克生。別人聽著挺好,上口好記,可我總是一叫就想起劉克畜生,難以忍受,於是決定改名字,從「克生」變成了「克亞」。多年以後,在我的英語培訓現場,一個女學員用英語問:劉先生,你的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我猜是克服亞洲,做亞洲的口語之王,是嗎?我微笑著用英語告訴她:「你猜什麼就是什麼。」

  上小學的時候懵懂無知,根本就沒怎麼學習過,每年不知怎麼就混過了考試。上了初中以後,一樣不學習,亂鬧瞎玩,可是初一的一堂語文課,成了我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時候「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結束,像往常一樣,語文老師照例要給大家念報紙。老師開始念一則報道,那是有關數學家楊樂、張廣厚的成長經歷。聽著聽著,那篇小文章對我產生了奇妙的作用。一下課,我就衝到語文老師跟前表決心,「我也要當數學家」。「當數學家很好啊,想當數學家,現在先好好聽數學課。」

  我性情大變,每天一放學就鑽到家裡開始惡補功課,晚上為了抵制飢餓,我們那裡的農民都是很早就睡覺,而我就著油燈光,每天溫書溫到10點以後。

  高考恢復后,公社成立一個初三重點班,我們學校我是惟一考上重點班的學生。我第一次離開父母住校。去學校的路上經過一片很大的墳地,經常有人在那裡棄嬰。

  我一路高歌,給自己壯膽,後來,當我在美國苦練英語的時候,大清早起來在紐約中央公園大聲模仿里根演說,嗓音直衝雲霄。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在墳地夜行時鍛鍊出來的吶喊的激情。關於中國人說不好英語的傳說,關於英語成為前途攔路虎的擔憂,都像少年時代墳地周圍不存在的鬼魂一樣,被我的吶喊拋到了塵世之外……

  到了該報志願的時候,爹問我怎麼想,我猶豫著說,我想上高中。爹沉著聲說,中專畢業,家裡人都可以跟著你吃白面;你想考大學,萬一考不上,還回來種地,全家人、你自己受這麼多的苦,不就全白搭了?

  我想起每次我夜晚行路,為了壯膽,都要高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可我連縣城都還沒去過呢。我要去北京!但到了填志願的那天,我猶豫再三,還是填上了中專。表格剛剛交上去,我就開始感到渾身不適,一整天都坐立難安。第二天,趕在學校把報名表交上去之前,我跑去改了志願,報考安徽省重點高中阜陽一中。晚上回家報知爹娘,黑暗中娘一聲壓抑不住的抽泣傳進我的耳鼓。

  高中開學的第一天,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抄課程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這是什麼?正困惑的時候,旁邊一個瘦小的農村孩子也問我:「啥叫英語?」

  「俺不知道。」我漫不經心地回答。

  英語慢班的自卑

  我第一次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與同學之間的不同,是英語快慢班的分班。

  城裡學生從初中,甚至有人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而從小學到初中,農村都不開設英語課。中考城市有英語這一門,而我們沒有,既然不考試,鄉下的老師也就懶得和孩子們說還有這麼一門課。對於我來說,到上高中之前接觸過惟一和英語有關的就是數學上用的X、Y、Z了。

  當我2000年從美國回國以後,很驚訝地發現現在中國的很多學校不但初中已經普及了英語,而且小學也開設了英語課程,這比起我的少年時代來要進步多了。但是,從我接觸到的孩子們來看,很多地方初中、小學的英語課程形同虛設。更糟糕的是,少年時代是一個人的語音定型期,很多初中、小學為了形式上的需要開設的英語課聘用了大量幾乎不能講英語的所謂「英語老師」,在孩子們的語音定型期帶給他們一口滿是方言口音的古怪「英語」,這無疑加重了他們以後的語音矯正工作的難度——就像一個從小在骨質成長期就養成駝背習慣的人,長大以後再怎麼用「背背夾」

  之類的器械也無法矯正過來。這樣的英語課開了比沒開還要糟糕。

  當時,我們那個所謂「慢班」的英語,其實比後來那些純屬擺設的初中、小學英語還要令人啼笑皆非。慢班英語課開始的時候,班主任進來,念了幾個名字,說跟著他走。我們幾個人低著頭走出教室,來到另外一個教室,裡邊已經有一些其他班的同學乖乖坐好,一看就是農村孩子。我們開始跟著發音怪異的老師念A、B、C……快班的同學下課早,紛紛擠在門口嘻嘻哈哈地看,品頭論足,聽到我們帶著濃重的鄉村口音念字母表,更是笑得前仰後合。老師上前把教室門關上,這些人又推開一條縫,最後還是教導主任來把他們趕走了。

  如果當時我是一個城市孩子,我想我也會對那時的我投以異樣的眼光,甚至像他們中的某些人,看到我們從眼前經過,把鼻子捂起來。的確,我們這些農村孩子,和其他同學實在是太不同了。

  首先,外表看起來就不一樣:土布手制的衣服,粗針大腳,五個扣子五種顏色,扣上以後,經常是高高低低。為了上高中,家裡專門為我做了一套綠色的的確良衣褲。因為害怕孩子長高穿不下,家裡故意把衣服做得肥肥大大,掃天落地,穿起來像一隻企鵝。

  甚至在住校的農村孩子里,我也不如別人。每個月學校會給家庭困難的學生髮補助,分成三等,分別是5元、10元和15元的飯票。我自然是拿著15元一級的補助,每次打飯,都站在窗口算計猶豫好半天。

  我總是在我經過的地方聽到吃吃的笑聲,感到異樣的目光。我總是在想,他媽的憑什麼你們一開始就學英語,我到現在才開始學;憑什麼你們穿得比我好……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成為一個城裡人!那時候我就是為了這樣的目標拼了命地學習。

  我入學的時候全班倒數第三,第一次期中考試,就成了第一名,以後也都是第一名。

  高考!上阜陽一中就是為了考大學,因為我一年多都保持著班上的第一名,我想我考上大學應該不是問題。在城裡上了一年多高中,眼界和思維能力已大為提高。我不僅要上大學,還要上中國最好的大學,阜陽一中前兩屆每年都有人考進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北大的「球系」這個名字對我們這些備考的高中生來說,簡直就是神聖。所以,我的目標也就暗暗定在了北大球系。

  老師請我吃蘋果

  可面前還橫著一隻老虎,英語。學習英語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無比痛苦的事情,濃重的新集口音讓我念出的單詞聽起來可笑無比,不要說那些城裡孩子,就連同班的農村孩子聽到都會狂笑不止,這就使我的自卑更加重一層。越自卑我念英語就越亂七八糟,不成樣子,單詞背不會,課文看不懂,總之一塌糊塗。所以不久之後我決定乾脆放棄掉,不學了!

  我放棄英語的事除了自己幾乎沒有什麼人知道,大家都忙著準備高考,老師們也都成天為高考忙得焦頭爛額,可是有一個英語老師注意到了這件事。

  燕萍老師剛剛從外語學院畢業,長得很漂亮,分配到阜陽一中當老師,知道我是一個很刻苦的學生,可是不久就不怎麼學英語了。有一天下課以後,她讓我到她的宿舍里去,問問我怎麼回事。

  到了宿舍,老師看我緊張得臉都紫了,便拿出一個蘋果,削好給我,以示安慰,壓壓驚,然後對我說:「吃蘋果。」

  「嗯,」我咬下一點蘋果肉。

  「蘋果英語怎麼說?」

  我用我那稀奇古怪的腔調說了這個單詞。

  「好,說,我喜歡吃蘋果。」

  說不出,只有老實交代:「我學不會,我不學英語,也能考上大學。」

  燕老師聽見這話,就開始了長達四小時的苦口婆心。總結起來,三個意思:一,不學好英語,考上好大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我是個好學生,其他課成績很不錯,這樣很吃虧;二,考上大學,還得學,不會的話,又被同學拉到後面;三,學英語不單是為了考試,將來肯定有用。結論是,願意學也得學,不願意學也得學,反正我燕老師盯上你劉克亞了。最後她決定給我單獨補課,每周三次。

  我猶豫的天平被這麼強大的外力一推,就開始傾向不放棄。單獨補課,沒人笑話我,心理負擔小多了。燕老師確實是個好老師,沒多久,我和快班一起參加英語考試,得了第二。因為她花在我身上的時間太多,她那一米八幾高大英俊的男友甚至吃我這個一米五不到的蘿蔔頭的醋了。

  高考開始了。那時候還是先考試,出成績以後報志願。我的成績很好,可以挑選著報,任何一所大學、專業,包括北大球系。高考成功,父母雙親笑容滿面,等待著我的想法。我對父母說我想去北大「球系」讀書,父母都有點不理解,對他們來說,北大和阜陽師範都是大學,一樣的大學,何必要跑那麼遠呢?我無法和他們解釋清楚「球系」和阜陽師範的不同,父親看我猶豫,又說,安徽省內難道就沒有你說的好大學嗎?於是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了科大。

  我終於可以和那些城裡人一樣了!

  荊棘鳥展開翅膀

  燕老師的確改變了我的人生。如果說英語是改變我命運的鑰匙,那麼燕老師就是命運女神在人世間的化身,她親手遞給了我這把英語的鑰匙,以及鑰匙上的潤滑劑——永不停息的奮鬥精神。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在燕老師為我輔導完被動語態之後,問我:「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鳥,叫做荊棘鳥?」我搖搖頭。

  「這是我在外語學院的時候最喜歡看的澳大利亞原版書《The Thorn Birds》,裡面提到的一種鳥。它沒有腳,只能一直在空中飛,一旦停下來,就會死掉。如果不停地飛,它就會進入天堂。克亞,不要自卑,只要學好了英語,你可以在全世界自由自在地飛……」

  一股熱流湧上我的心頭。對!我一定要學好英語,帶著燕老師的囑託,向更高、更遠的地方飛。

  2002年4月,中央電視台為「表演英語」培訓製作的專題節目播出后不久,我收到了家鄉親人轉來的一封信,我詫異地發現這是我一個很久沒有聯繫的高中同學寄來的,在信中,他說:「克亞,還記得嗎?我們當時是準備一起放棄英語主攻其他科目的。但是,你聽了燕老師的話,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還成為了英語名師。燕老師當時也勸過我,但我沒有聽,一步之差,我高考時吃了大虧,只上了一個普通大學,這麼多年就一直窩在阜陽……我一定要讓我的兒子按照你的方法學好英語,到更精彩的世界去闖蕩……」

  看完這封信,我無限感慨,這位同學的臉龐頓時在腦中凸顯出來,高中時的一幕幕往事浮現在眼前。

  這些年來,我一直記著燕老師的那段話。當年穿著一身皺巴巴的確良的農村男孩如今已經在自由女神像下留過影,參觀過好萊塢,徒步遊覽過科羅拉多大峽谷;他還去過倫敦塔,看過白宮,在百老匯的劇院里學習過表演。我更記得那句當時我不會說的英語,我喜歡吃蘋果,I like apple,現在我會說了,而且我還要說,我根本無法表達對燕老師的感激之情,她是我這一生中最尊敬的老師,她說得太對了,英語太有用了,它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

  摘自《都是英語惹的火》劉克亞著

681

主題

4563

帖子

159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0
沙發
Adelyn 發表於 2006-7-23 03:16 | 只看該作者
terrifi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7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7
3
rovi297 發表於 2006-7-23 16:29 | 只看該作者
agree, terrific indeed! Many thanks for shar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