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吃水果也要分"寒"與"熱"

[複製鏈接]

68

主題

74

帖子

1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金沙 發表於 2006-7-19 1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夏季,各種水果相繼上市。它們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水分以及礦物質,而且果糖、果膠的含量明顯優於其他食品,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無疑是有益的。但是每年卻有許多人因吃水果不當而引發多種疾病,即水果病。這是什麼緣故呢?按照祖國醫學理論,人的體質可分為寒、熱、虛、實,人們只有依照自己的體質來選擇相應屬性的水果,才能做到調和陰陽,順應天時。
一般來說,食物屬性,即所謂「四氣」,是指食物進入體內,會產生「寒、熱、溫、涼」的作用。介於四者之間既不溫不熱,又不寒不涼,則歸屬於「平」性。虛寒體質的人基礎代謝率低,體內產熱量少,四肢即使在夏季也是涼的。由於他們的副交感神經興奮性高,所以面色較常人白,他們很少口渴,也不喜歡接觸涼的東西,包括進空調房間。中醫歷來強調陰陽平衡,所以體質偏寒的人,在吃水果時,選擇食溫熱性的,這類水果包括荔枝、龍眼、番石榴、櫻桃、椰汁、杏、栗子、胡桃肉等。相反實熱體質  的人代謝旺盛,容易發熱,經常面色紅赤,口渴舌燥,喜歡吃冷飲,易煩躁,常便秘。這樣的人要多吃寒涼性的食物,如香瓜、西瓜、梨、香蕉、芒果、山竹、蓮藕、番茄、柿子、荸薺、黃瓜、柚子等等。
當然平性的水果,如葡萄、菠蘿、木瓜、蘋果、椰肉、橙、橄欖、白果、李子等,不同體質的人均可食用。
對祖國醫學的這一觀點,現代醫學亦十分讚賞。研究認為,我國傳統醫學上講的溫熱性水果,指的是含糖量高、熱量高的水果。進食這些水果后,肝臟的葡萄糖磷酸化反應加速,肝糖元合成增加,胰島素與升糖激素比例上升,脂肪酸、三酸甘油酯合成提高。這樣就會使身體貯存足夠的能量,所以比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食用。相反,熱量低、富含纖維素,但脂肪、糖分都很少的水果,就屬於寒性,這類水果吃下去纖維素和水分會佔據胃腸道,讓人吃不下其他營養食物,還會愈來愈怕冷、虛弱,所以只適合於實熱體質的人食用。應當指出的是,無論哪種屬性的水果,也不論什麼體質的人,過食總是有害的。

                      [:466:] 我的博客: http://zhangfan8.bokee.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1: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