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暑清熱話綠豆

[複製鏈接]

68

主題

74

帖子

1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金沙 發表於 2006-7-18 18: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伏盛夏、烈日炎炎,烤得人們口於舌燥,煩渴欲飲。此時若能喝到一碗綠豆茶,則煩渴盡去,暑熱全消,頓覺神清氣爽,愜意異常。綠豆真乃清熱消暑之佳品!

    我國民間很早就有這樣的習慣,在「三夏」大忙季節,燒一些綠豆湯代茶飲,既補充水分,又解熱清暑;若在其中加一些白糖或冰糖,則更能增加涼意。涼絲絲、甜滋滋,是別具一格的清涼飲料。須注意煮的時間不可過長,以豆剛煮熟、清湯利水、顏色碧綠為最好。久煮則豆瓣分開,成為碎末,顏色混濁,則消暑作用大減。

    綠豆的營養堪稱豐富,合蛋白質達22.1%,超過大米、小麥、高梁、玉米、小米等,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和B2、尼克酸等。綠豆可做豆粥、豆飯、豆酒,磨而為面,澄濾取粉,還能製成粉條、粉皮、涼粉、糕點等。那晶瑩碧綠的綠豆糕,吃起來甜香涼爽,非常適口。以溫水浸泡生成的綠豆芽,又是菜中佳品。李時珍對綠豆有很高的評價,說它「真濟世之良谷也」。

    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之功。夏季天熱汗多,汗垢堵塞於汗腺口,使汗液排泄不暢,汗管擴張破裂,加之細菌繁殖,就形成痱子,自覺搔癢、刺痛、灼熱。此時若用綠豆和鮮荷葉熬成荷葉綠豆湯,再加白糖坎服,則療效很好。若患濕疹、皮膚瘙癢且有滲出物,可用綠豆粉加冰片少許,撲搽患處,能止癢祛濕。若患流行性腮腺炎,可取綠豆109克煎煮,待將熟時,加入白菜心2—3個,再煮約20分鐘,取汁頓服。據《江西醫藥》報道,照此法每日l一2次,僅3—4天即能治癒,若在發病早期使用更好。確系經濟有效、簡便易行的單方。

    綠豆還有解毒作用。《本草綱目》記載,它能「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諳毒」。近代也有人報道用綠豆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沿中毒、酒精中毒(醉酒)等。

    祖國醫學將藥物的「性」分為寒、熱、溫、涼、平,綠豆整個看來屬於涼性,細分起來則是內平皮寒。對於因熱而視物不清或翼狀胬肉充血者,就需要「熱則寒之」,用綠豆皮為主葯進行治療。視物不清可用綠豆皮15克,水煎服;翼狀胬肉充血明顯者,可用綠豆皮、蛇蛻,水煎后濾渣加白糖飲之。每日一劑,連服數劑即能生效。

    葯枕也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據《日華子本草》記載,綠豆「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用綠豆,尤其是用綠豆皮作枕芯,不但能清熱明目,而且可治療高血壓病。綠豆皮的來源也很容易,將綠豆發芽后殘留的皮殼收集起來,曬乾即成。如果枕中再摻一些菊花,則清熱明目的效果更好。

    除綠豆和綠豆皮外,綠豆葉能治療療瘡和疥癬;綠豆花能解酒毒;綠豆粉能治療癰疽瘡腫初起,或跌打損傷;就連綠豆芽也能解酒毒、利三焦。所以,綠豆不僅是「濟世之良谷」,更是「治病之良藥」。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綠豆寒涼,脾胃虛寒滑泄者不宜多食。在治療有機磷中毒和鉛中毒時,一般也只能作為輔助治療。

    選方:

    1.治癰疽:赤小豆、綠豆、黑豆、川薑黃。上藥共為細末。未發起,用薑汁和水調敷;已發起,用蜜水調敷。

    2.解烏頭毒:綠豆120克、生甘草60克,水煎服。

    3.中暑:綠豆60克、鮮絲瓜花8朵,清水一大碗。先煮綠豆至熟,然後撈出豆,再入絲瓜花煮開。溫服。
4. 預防麻疹:綠豆適量、紫草6克、甘草3克,水煎服,連服7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2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