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社會主義!】走瑞典式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

[複製鏈接]

37

主題

115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ryj 發表於 2006-7-13 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雅科夫

  瑞典王國位於北歐的斯堪德納維亞半島上,全國人口約880萬。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在20世紀初瑞典還是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工業、居民生活水平和當時的俄羅斯不相伯仲的貧窮的農業國。由於居民生活艱難,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就有多達八分之一的國民移居海外。自20世紀20年代瑞典工人階級政黨--瑞典社會民主工黨上台執政以來,瑞典不斷有意識地尋找著一條具有瑞典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

  在瑞典,公共部門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是非常之大的。鐵路、郵政、電訊網路以及大多數能源和基礎設施是國有的。此外,公共部門負責為社會提供教育、保健和公共福利方面的服務。在這一體制下,一個瑞典小孩從出生到1 6 歲,一直享受政府給予的未成年補貼,生病可享受醫療保險,上學從9 年制的義務教育到高校都不用交學費,有了職業后又納入了社會保險體系,直到耄耋之年來到養老院,走完人生最後路途,從搖籃到墳墓,都由社會來提供保障。

  根據《當代英國瑞典社會保障制度》一書的介紹,瑞典人享受許多的社會福利,醫療保障就是其中之一。瑞典男性平均壽命76.1歲,女性81.4歲,全國有18%左右人口的年齡已超過65歲。無論是家庭婦女,還是退休職工,步入老齡行列后與工薪人員享受的醫療保障完全一樣。當然,政府為此付出的開支也是相當大的。

  按照規定,每位在瑞典居住一年以上,擁有居民號的人不論國籍都可享受這裡的醫療保障。凡去醫院看過病,就能得到一張全國通用的醫療卡。有了醫療卡,可選擇一位家庭醫生。需要看病時,可以首先與家庭醫生聯繫,由他診斷推薦前往不同的地方診治;也可以不必通過家庭醫生,而直接與社區的醫療保健中心聯繫。每個社區都有醫療保健中心,那裡每天有七八個醫生坐診,能處理一般的病。當然,遇上大病急病,就要去大一點的醫院了。在瑞典,無論是社區醫療中心,還是市政區的醫院,環境都很幽雅,掛號台前,候診室里,到處都是種植的花木,還放著音樂,坐椅旁備有各種報紙和雜誌供病人候診時閱讀。有的醫院的候診室里,還養著名貴的熱帶魚供觀賞。在瑞典的醫院等待看病,沒有在醫院的感覺,倒是像是在圖書室或會客廳。

  在瑞典,95%以上的醫院和醫生屬於公立性質,私人醫生不到5%。醫療中心只有醫生,沒有藥房。醫生開了處方,病人需要到藥店去買葯。凡醫生處方開的葯,其費用一年內超過400克朗(作者註:瑞典克朗比價與中國人民幣比價差不多),即可享受減免,400至1200克朗減50%,1200 至2800克朗減75%,2800 至3800 克朗減90%,3800克朗以上全免。這一減免規定適用於整個家庭,但不包含自選藥品。

  瑞典人享有很高的病假補貼。一般來說,一位僱員請4個星期的病假,由僱主付75%的工資。超過一個月的,可從政府領取80%的病假工資,領取病假工資沒有日期限制。在瑞典,兒童總是得到特別的照顧。無論家庭背景,無論市民農民,每一位瑞典公民從在娘胎開始,就可享受免費檢查,一直到上小學為止。老人也受到特殊對待。對老態龍鍾、行動不便的老人,醫療機構有義務派護士護理,或護送他們進醫院,這種服務每天24小時隨叫隨到。

  在瑞典這種無所不包的、全面的福利制度下,瑞典成為世界上生活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瑞典公民每年享有兩個月的帶薪假期,加上各種節日,一年有100多天的休息日;按人口統計,瑞典人擁有汽車、遊艇、電話通訊、家用電器等方面都名列世界前茅;在住房方面,瑞典人均住房面積達45平米,幾乎100%的居民都擁有夏季別墅;在醫療衛生方面,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使得瑞典成為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之一,嬰兒死亡率不足7‰,為世界最低;在教育方面,瑞典保證了每一個公民無論貧富,只要自己願意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瑞典也是世界公認的最廉潔的國家,多年來其政府廉潔度都在世界前十名以內;瑞典的貧富差距也是世界最小的,在20世紀70年代一度降到0.20以下(同期,毛時代的中國如不考慮城鄉差別為0.21,考慮城鄉差別則為0.28),80年代以後雖有所上升,但從未超過0.22。由於政府廉潔、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瑞典社會長期保持穩定,犯罪率也為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這種穩定的政局,促進了瑞典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使得瑞典從100年前那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變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

  雖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右翼的保守勢力總是不斷地預言瑞典模式的社會主義「馬上就要破產」,來自「左」 翼(請注意是所謂的「左」,因為瑞典社會民主工黨本身就是代表工人階級和中下層勞動者利益的左派政黨)的一些自認為「唯我獨『馬』、唯我獨革」的極端分子總是指責瑞典社會民主工黨是「修正主義」和「機會主義」的政黨,可是瑞典多數人民卻始終認同這條道路,因為--「瑞典道路」不是某一小撮人強加給人民的,而是人民每隔幾年一次的、真正的選舉不斷確認的。從1930年以來,瑞典工人階級政黨--瑞典社會民主工黨幾乎一直連續執政,只有幾次因為過度的福利政策引起效率的下降而導致短暫的下野;隨即,調整了執政思路的社會民主工黨又會捲土重來。瑞典在民主社會主義道路上光輝的實踐和瑞典社會民主工黨的一次次偉大勝利,充分驗證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一真理。

  瑞典道路無疑是一條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當然並非十全十美,還會有很多艱難坎坷。但是瑞典人民的成功實踐,也為世界很多國家人民所嚮往、所仿效。瑞典道路早已從一國走向多國,造就了從歐洲、北美洲到大洋州的一大批「福利國家」。某些一提「民主」二字就嚇得渾身發抖、一聽「人道」二字就恨得咬牙切齒的所謂「左派」,總是搬出形形色色的理由來證明瑞典道路的「特殊性」,他們有的說什麼瑞典太小,人口少,好發展;有的說瑞典起點高,當然有錢搞福利;有的則說這些福利是「資本家的小小讓步」。這純粹是信口雌黃。如果說瑞典小好發展,那麼這些人天天吹噓的朝鮮小朝廷小不小,發展得怎麼樣?一個連人民肚皮問題都解決不了的國家,有什麼資格談論它的制度優越?如果說瑞典起點高,那麼20世紀30年代瑞典剛剛走向福利國家道路時起點高不高?如果說瑞典的福利社會只是「資本家的小小讓步」,那麼這種「讓步」早就已經觸及到了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瑞典資本家這不是仁慈到了自殺的地步嗎?這些所謂的「左派」對瑞典道路的污衊,無非是由於作為專制奴才的他們對瑞典道路中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本能懼怕,他們害怕瑞典這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甚至超過了懼怕那些資本主義大國。是啊,一個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的瑞典的存在,怎麼可能有利於假左派們兜售他們以專制、暴力、偽公正為基礎的假社會主義的骯髒貨呢?

  而資產階級右派們總是習慣站在富人的立場上懷疑瑞典道路的價值。他們說:「所謂的福利國家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是要靠高稅收來維持的,老百姓要交很重的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說得不錯。但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瑞典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靠瑞典人民自己來創造的!瑞典作為一個原本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根本沒有力量通過殖民活動來掠奪殖民地的財富進行骯髒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瑞典人民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瑞典勞動人民創造的果實!說到高賦稅確實不假,但請不要忘記,瑞典實行的是超額累進稅制,也就是收入越高,賦稅越重;收入越低,賦稅越輕,遠遠低於窮人所享受到的福利。瑞典的「高賦稅」是一種有利於勞動人民的制度,它保證了社會全體成員都能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有效避免了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的種種不公正現象,有效避免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從長遠看有利於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繁榮、富裕。看不到這一點,只能證明你實在是只顧眼前利益、鼠目寸光的弱智。

  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也並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空想。說穿了就是以下幾個要素:一切以「人」為本,圍繞著「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幸福,在充分民主的前提下工人階級政黨的正確領導,在社會大多數成員同意的條件下對原有社會制度的方方面面加以漸進的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堅守人道主義原則、避免階級矛盾發展為對抗性矛盾,在市場經濟基礎上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在發展中利用二次分配手段不斷擴充、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瑞典等一系列國家的成功,對中國的改革有極大的指導意義。當然,我不認為應當跟當年照抄蘇聯經驗一樣照抄瑞典經驗,而是應當立足國情、量力而行;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我認為這種社會保障改革應從教育和醫療入手,再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擴充。但是,步驟允許有張有弛,但方向卻不能有錯。綜合歷史經驗,無論是蘇聯模式還是美國模式,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其自身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而瑞典式民主社會主義道路和美、蘇模式比較起來,則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榜樣。

(轉自 香港工黨論壇----國情研究討論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