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船子和尚撥棹歌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7-13 0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OLOR="Navy"]                            錄校者:重虛堂主

   船子和尚,唐代禪僧。籍貫、生卒年均不詳。名德誠。隨侍葯山惟儼三十年,為其法嗣 。嘗至浙江華亭,泛小舟隨緣接化往來之人,世稱船子和尚。傳法予夾山善會禪師后,自覆 舟而逝。有關師傳法夾山善會之因緣,禪林中稱為'船子得鱗'。鱗,指有金色鱗之悖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7-13 08:58 | 只看該作者
[SIZE="3"][COLOR="Navy"]●船子和尚撥棹歌
                   (機緣集)
                   唐 釋德誠 撰
                   元 釋坦 輯
                             


   ◎靈隱善慶序
   葯山和尚嗣法者有六人,船子誠師其一也。師見葯山有證悟,與道吾、雲岩為伯仲。負 不羈之志,放浪于山水之間,以接來學。后因夾山求參,決以葯山宗旨授之。載之方冊可考 ,不復重述。朱涇法忍坦寶二上人,以師機緣洎前輩名尊宿偈贊出示,欲余語敘其端。吁! 是太虛空加繪畫耶。上人請益勤,因言曰:達磨之道至大鑒,大鑒至青原,青原至石頭,石 頭至葯山,展轉付授,遞相鈍置,早是埋沒己靈了也!何況諸方老凍儂為蛇添足,去道遠矣 。雖然,道本無言,須假言而顯。譬如琴瑟箜篌,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只如船子 道:我二十年在葯山只明此事。囑之夾山,畢竟喚什麼作此事?若向這裡明得,不謬為船子 兒孫。
   天歷二年冬十月住靈隱寺比丘善慶焚香拜書
   (此處鈐"釋善慶印"、"無所住道人"印二枚)


   ◎華亭朱涇船子和尚機緣
   師名德誠,初參澧州葯山弘道儼禪師。儼問師云:"爾名什麼?"師曰:"名德誠。" 儼云:"德誠又成得個什麼?"師曰:"家園喪盡渾無路。"儼云:"德誠。"師擬對,儼 以手掩師口,師因有省。遽云:"啞!"儼云:"子作什麼?"師曰:"陋質不堪紅粉施。 "儼云:"子以後上無片瓦,下無錐地,大闡吾宗。"自此韜光眾底,與道吾、雲岩二人為 道契。自離葯山,師謂二人曰:"公等各據一方,建立葯山宗旨。予率性疏野,惟好山水, 樂情自遣,必無所能。他日知我所止之處,有靈利座主拍一個來,或堪琢磨,將授平生所得 ,以報先師之恩。"遂乃分離。至嘉禾,上一小舟,常泛吳江、朱涇,日以輪釣舞棹,隨緣 而度,以接往來時人,號為船子和尚。師一日泊舟,岸次閑坐。有官人問:"如何是日用事 ?"師豎起橈云:"會么?"官人云:"不會。"師云:"撥棹清波,金鱗罕遇。"師因有 頌云:"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又曰: "二十餘年江上游,水清魚兒不吞鉤。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程得便休。""三十餘年坐 釣台鉤頭往往得黃能。錦鱗不遇虛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又於松澤西亭留辭三首,其一 曰:一葉虛舟一副竿,瞭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其二曰:一任 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拋歲月,卧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其三曰:愚人未識主人 翁,終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籠,原來只是舊時公。又?山洪禪師問師:"如何是道 ?"師曰:"一亘晴空絕點雲,十分清澹廓如秋。"洪云:"恁么則溢目自全彰,清波無透 路。"師云:"霜天月白江澄練,堪笑游魚長自迷。"洪不契,師舞棹撥船而去。乃歌曰: 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虛包納信奇哉。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又曰:莫道無修便 不修,菩提痴坐若為求。勤作棹,慧為舟,這個男兒始徹頭。又曰:一片江雲倏忽開,翳空 朗日若為哉?適消散,又徘徊,試問本從何處來。夾山善會禪師初參石樓,住京口鶴林寺。 道吾到,遇其上堂,僧問:"如何是法身?"會曰:"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 "會曰:"法眼無瑕。"道吾不覺失笑。會遙見,便下座請問道吾:"適來答這僧話,必有 不是,致令上座失笑。不惜慈悲,望為說破。"道吾曰:"和尚一等出世,未有師在。某終 不為說。可往吳江朱涇,問船子和尚得否。"會云:"此人如何?"道吾曰:"此人上無片 瓦蓋頭,下無錐地容足。若去當須易服。"會乃依教,直造朱涇。船子便問:"大德住某寺 ?"會云:"寺則不住,住則不似。"師云:"不似又不似個什麼?"會云:"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師曰:"什麼處學得來?"會云:"目前無法,意在目前。"師曰:" 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師又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會 擬對,師以橈劈口打,會落水。才出水,師又曰:"道!道!"又打。會豁然大悟,乃點頭 三下。師云:"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會又問:"拋輪擲釣,師意如何?" 師曰:"絲懸淥水之中,浮定有無之意。"會云:"語帶玄而無路,舌欲談而不談。"師曰 :"釣盡江湖,錦鱗始遇。"會乃掩耳。師曰:"如是如是。"遂囑曰:"汝向去直須藏身 處沒蹤跡,沒蹤跡處沒藏身。吾二十年在葯山只明此事。汝今既得,他后不得住城隍聚落, 但向深山裡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無令斷絕。"會乃辭行,頻頻回顧。師遂喚會:"闍梨 。"會回首。師豎起橈曰:"汝將謂別有。"乃覆舟入水而逝。會至咸通十一年,住夾山。 咸通十年。僧藏暉依覆舟案側,始建此寺。




          ●撥棹歌
   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虛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莫學他家弄釣船,海風起也不知邊。
   風拍岸,浪掀天,不易安排得帖然。
   大釣何曾離釣求,拋竿卷線卻成愁。
   法卓卓,樂悠悠,自是遲疑不下鉤。
   別人只看采芙蓉,香氣長粘繞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
   靜不須禪動即禪,斷雲孤鶴兩蕭然。
   煙浦畔,月川前,槁木形骸在一船。
   莫道無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為求。
   勤作棹,慧為舟,這個男兒始徹頭。
   水色春光處處新,本來不俗不同塵。
   著氣力,用精神,莫作虛生浪死人。
   獨倚蘭橈入遠灘,江花漠漠水漫漫。
   空釣線,沒腥膻,那得凡魚總上竿。
   揭卻雲篷進卻船,一竿雲影一潭煙。
   既擲網,又拋筌,莫教倒被釣絲牽。
   蒼苔滑凈坐忘機,截眼寒雲葉葉飛。
   戴箬笠,掛蓑衣,別無歸處是吾歸。
   外卻形骸放卻情,蕭然孤坐一船輕。
   圓月上,四方明,不是奇人不易行。
   世知我懶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
   烈香飲,落花茵,祖師元是個閑人。
   都大無心罔象間,此中那許是非關。
   山卓卓,水潺潺,忙者自忙閑者閑。
   鼓棹高歌自適情,音稀和寡出囂塵。
   清風起,浪元平,也且隨流逐勢行。
   浪宕從來水國間,高歌龜枕看遙山。
   紅蓼岸,白萍灣,肯被蘭橈使不閑。
   一葉虛舟一副竿,瞭然無事坐煙灘。
   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
   拋歲月,卧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
   愚迷未識主人翁,終日孜孜恨不同。
   到彼岸,出樊籠,元來只是舊時公。
   古釣先生鶴髮垂,穿波出浪不曾疑。
   心蕩盪,笑怡怡,長道無人畫得伊。
   一片江雲倏忽開,翳空朗日若為哉?
   適消散,又徘徊,試問本從何處來。
   不妨輪線不妨鉤,只要鉤輪得自由。
   擲即擲,收即收,無蹤無跡樂悠悠。
   釣下俄逢赤水珠,光明圓澈等清虛。
   靜即出,覓還無,不在驪龍不在魚。
   卧海拏雲勢莫知,優遊何處不相宜。
   香象子,大龍兒,甚麼波濤揚得伊。
   雖募求魚不食魚,網簾篷戶本空無。
   在世界,作凡夫,知聞只是個毗盧。
   香餌針頭也不無,向來只是釣名魚。
   波沃日,浪涵虛,萬象籮籠號有餘。
   乾坤為舸月為篷,一屏雲山一罨風。
   身放蕩,性靈空,何妨南北與西東。
   終日江頭理棹間,忽然失濟若為還。
   灘急急,水潺潺,爭把浮生作等閑。
   有鶴翱翔四海風,往來蹤跡在虛空。
   圖不得,算何窮,日月還教沒此中。
   釣頭曾未曲些些,靜向江濱度歲華。
   酌山茗,折蘆花,誰言埋沒在煙霞。
   吾自無心無事間,此心只有水雲關。
   攜釣竹,混塵寰,喧靜都來離又閑。
   晴川清瀨水橫流,瀟洒元同不系舟,
   長自在,恣優遊,將心隨逐幾時休。
   歐冶銛鋒價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
   龍鳳繞,鬼神號,不見全牛可下刀。
   動靜由來兩本空,誰教日夜強施功。
   波渺渺,霧蒙蒙,卻成江上隱雲中。
   問我生涯只是船,子孫各自睹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除卻蓑衣無可傳。
   媚俗無機獨任真,何須洗耳復澄神。
   雲與月,友兼親,敢向浮漚任此身。
   逐塊追歡不識休,津梁渾不掛心頭。
   霜葉落,岸花秋,卻教漁父為人愁。
   二十餘年江上游,水清魚兒不吞鉤。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程得便休。
   三十餘年坐釣台,鉤頭往往得黃能。
   錦鱗不遇虛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雲間船子和尚,法嗣葯山。飄然一舟,泛於華亭、吳江、朱涇之間。夾山一見悟道。常 為撥棹歌,其播傳人口者,才一二首。益柔於先子遺編中,得三十九首。屬詞寄意,脫然迥 出塵網之外,篇篇可觀,決非庸常學道輩所能亂真者,因書以遺風。涇海惠卿老,俾鑱之石 ,以資禪客玩味雲。船子事實備見傳燈,此不復載。
   大觀庚寅三月十六日書於揚子。步松澤叟呂益柔。[/COLOR][/SIZE]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3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7-13 09:02 | 只看該作者
[SIZE="3"][COLOR="Navy"]●諸祖讚頌
   ◎投子青禪師
   泛舟駕嶮三十春,系處竿頭死活人。
   夾嶺桂分千古韻,朗江山翠萬重新。

   ◎覺海元禪師
   舍短從長有幾人,遠求船子扣玄津。
   蘭橈數拄徒開口,水色山光特地新。

   ◎保寧勇禪師
   不犯清波不擲鉤,怪哉當面觸鰲頭。
   微茫一噴朦朧雨,萬壑千岩水逆流。

   ◎佛跡昱禪師
   長竿方去隨波浪,絲線收來獲錦鱗。
   橈下翻身何脫灑,回頭不見舊時人。

   ◎羅漢南禪師
   蓼夾蘆花碧海秋,錦鱗躍浪上金鉤。
   目前無法回頭看,踏覆船來得自由。

   ◎照覺總禪師
   夾山橈下悟心休,何患身名踏覆舟。
   今古華亭垂釣者,煙波江上使人愁。

   ◎枯木成禪師
   一葉扁舟泛海隅,金鉤釣得錦鱗粗。
   幾多逐浪迷源者,誰識清波意自殊。

   ◎佛印元禪師
   華亭船子,修然無事。既不使人,不被人使。
   拍手高歌,是誰生死。短棹絲綸,未嘗離此。

   ◎參寥潛禪師
   釣魚船子住溪灘,些些活計夾山傳。
   太湖三萬六千頃,影在波心月在天。

   ◎真歇了禪師
   離鉤三寸如何道,擬議還同眼裡沙。
   篷底月明載歸去,劫前風韻落誰家。

   ◎慈受深禪師
   箬笠蓑衣自在身,掉頭不肯入紅塵。
   我慚白髮未歸去,笑殺華亭這老人。

   ◎大慧果禪師
   驀口一橈去路絕,葯山之道始流傳。
   離鉤三寸無消息,覺海萬乘般若船。

   ◎蘇台辯禪師
   合頭著語酬船子,恰似掘地覓青天。
   直饒楫下通明澈,也是華亭破漏船。

   ◎達觀穎禪師
   憶昔葯山生一虎,朱涇船上尋人度。
   引得夾山拈坐具,呈見處,系驢橛上合頭語。

   千尺絲綸君看取,離鉤三寸無生路。
   劈口一橈親子父,猶回顧,瞎驢喪我兒孫去。

   ◎解空觀禪師
   船子料應無可做,故來此處弄釣竿。
   夾山不在一楫上,明月蘆花夜夜寒。

   ◎圓極岑禪師
   一橈打著個瞎漢,堪笑令猶行一半。
   竿頭絲線釣鯨波,攫浪拿雲猶是鈍。
   沒蹤跡處莫藏身,看來端是眼中塵。
   全機打破系驢橛,棒頭點出玉麒麟。

   ◎密庵傑禪師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澈底干。
   盡謂單傳並直指,誰知倒被祖師瞞。

   ◎瞎堂遠禪師
   老手當年靠夾山,全機喪盡結深冤。
   父南子北家何在,撥轉天關地軸翻。

   ◎可庵衷禪師
   扁舟不為釣纖鱗,嘯月眠雲據要津。
   劈口一橈消息絕,誰知賺殺一船人。

   ◎水庵一禪師
   拶透機前子欲酬,迅雷楫下汗如流。
   踏翻船去水悠悠,直入千峰不轉頭。

   ◎拙庵光禪師
   驀口一橈全殺活,點頭三下鼻撩天。
   至今千古風流在,誰道華亭覆卻船。

   ◎途毒策禪師

   未遇錦鱗閑撥棹,逍遙自在水中天。
   夾山掩耳催歸去,翻卻船兒水底眠。
   
   ◎笑庵悟禪師
   葯山毒藥灌喉嚨,葯發無端累道吾。
   掩耳直饒親薦得,鐵船翻覆錯名模。
   
   ◎或庵體禪師
   孤蹤短艇寓江濱,眼蓋乾坤澈骨貧。
   接了夾山鑽了水,至今恩怨不曾分。
   
   ◎肯堂充禪師
   
   驀口一橈,天地昏黑。
   點頭三下眼橫鼻,直至今。
   江水自漫漫。
   誰解重來把釣竿。
   一句合頭驢橛上,兒孫總是錯流傳。
   

   ◎松源岳禪師
   機輪元不掛絲頭,會有金鱗上直鉤。
   驀口一橈猶未澈,踏翻船去有來由。
   
   ◎蒙庵聰禪師
   一下蘭橈驀口鞭,大洋海里火燒天。
   父南子北加何許,風滿長空月滿船。
   
   ◎別峰印禪師
   釣竿斫盡竹重栽,衝浪金鱗待得來。
   覆卻船兒便歸去,至今江上浪崔嵬。
   
   ◎鐵牛印禪師
   垂絲千尺在深潭,水月空明滿面慚。
   一個錦鱗來合殺,翻身絕唱望江南。
   
   ◎無用全禪師
   三寸離鉤不等閑,迅雷擊破萬重關。
   一橈活得夾山會,從此嘉名滿世間。
   
   ◎石橋宣禪師
   離鉤三寸若為酬,不犯清波得自由。
   船子踏翻歸去也,至今遺恨滿滄洲。
   
   ◎無著總禪師
   渺渺煙波一葉舟,竿頭絲線幾沉浮。
   離鉤三寸如何道,便有金鱗暗點頭。
   
   ◎木庵永禪師
   臭口才開經萬劫,絲毫才犯鐵輪隨。
   雲收雨散月明夜,翻動江波說向誰。
   
   ◎借庵圭禪師
   咄!這漁翁何調度,上無片瓦遮風雨。
   獨釣煙波隨所寓。
   超然趣,知音覷面分明舉。
   
   因得夾山來與語,一橈驀口通玄路。
   明月滿船全體露。
   休回顧,乞兒伎倆都分付。
   
   ◎潛庵光禪師
   赤體江頭三十秋,偏於水上掛燈毬。
   一竿棹破涇江月,夾嶺光生四百州。
   
   ◎浙翁琰禪師
   夾嶺當年錯用心,貪他香餌被他擒。
   點頭三下無言說,水闊山遙恨轉深。
   
   ◎孤雲權禪師
   離鉤三寸已周遮,臭口才開隔海涯。
   贏得雲山渺秋水,至今長映夕陽斜。
   
   ◎柏亭月講師
   江山自是天然底,卻為漁人惹是非。
   到得收輪天自霽,江山依舊翠如眉。
   船子家風總自然,夜深載月自撐煙。
   鷗波浩蕩難尋處,贏得漁歌樂釣船。
   
   ◎諾庵肇禪師
   活計都盧一釣舟,錦鱗入手便抽頭。
   我來不睹師親訓,岸柳依依蘸碧流。
   
   ◎少林崧禪師
   活計從來無寸土,輕舟蕩漾蘆花浦。
   風靜月明潮滿渡。
   非遮護,明明佛祖來無路。
   老倒夾山呈露布,一橈之下翻身去。
   鼻直眼橫無本據。
   冤誰訴,至今恨在翻舟處。
   
   ◎天童凈禪師
   一橈劈口虛空破,三點驢頭覆卻船。
   父子至今俱不了,江湖波浪錯流傳。
   
   ◎空岩印禪師
   親到葯山,脫卻草本。逼得夾山,雄雞生卵。
   風流千古在華亭,至今平地波濤兗。
   
   ◎笑翁堪禪師
   了無錐地可容身,卻泛孤舟據要津。
   不獨夾山遭毒手,至今賺殺一船人。
   
   ◎愚谷印禪師
   上無片瓦可蓋頭,下有萬頃江湖水。
   扁舟蕩漾晚風熟,忽覺漁歌四邊起。
   漁歌聲止止復歌,歌聲不羨蝦蟆多。
   錦鱗赬尾在何處,奈此絲綸千尺何。
   有時擲釣釣明月,鉤頭明月不容掣。
   天寒月落江水空,幾面獨對蘆花雪。
   雪月蘆花一色明,寒岩異草青又青。
   船頭才轉撥剌鳴,船子踏翻鴻毛輕。
   
   ◎孤標獨書記
   落照灣前空無邊,煙水煙水復煙水。
   有客閑拋千尺絲,漁船不亂鳧鷗起。
   底處吹來欸乃歌,滿江風月一聲多。
   金鱗不在釣竿上,賴有兩橈能奈何。
   話盡雲山並海月,到頭捨命松根掣。
   煙水茫茫不見人,此時惆悵誰能說。
   落照依然灣水明,何人見盡雙眼青。
   愚谷老子真善鳴,卷舒在我船子輕。
   
   ◎痴絕沖禪師
   與師同是遂寧人,來訪遺蹤愧後生。
   當日相逢定槌殺,也教知道有鄉親。
   
   ◎溪翁敬禪師
   禍胎深中藥山毒,痛下一橈無面目。
   可憐狼藉釣灘頭,直至如今水漉漉。
   
   ◎虛谷愚禪師
   煙水寒,扁舟小,華亭江上相尋討。
   負命底劈口一橈,點頭處狼藉不少。
   父子怯相酬,誰道翻身早。
   出黃蘆,入紅蓼。
   收拾絲綸,江天未曉。
   
   ◎何山粹禪師
   霹靂聲中曾掩耳,夕陽影里卻回頭。
   踏翻船子人何在,萬古朱涇水自流。
   
   ◎一庵清禪師
   卓錐無地可容身,短棹垂鉤幾度春。
   不是夾山沖逆浪,爭能入水見長人。
   
   ◎白牛鄉禪師
   一葉輕舟逐曉風,朱涇來謁老禪翁。
   寒波拍岸師何在,只見孤蟬掛碧空。
   
   ◎博山本禪師
   生涯來往華亭上,釣台煙波獲錦鱗。
   蓑笠既穿船又破,更無一法在江濱。
   
   ◎亭林彬禪師
   蓼花叢里打灣跧,剛到鉤頭妙不傳。
   撞著夾山辭理盡,自知無計踏翻船。
   
   ◎北磵簡禪師
   合頭一語到牢關,擊碎牢關險絕攀。
   分得半輪秋色去,曈曈依舊響潺潺。
   
   ◎無住介講師
   片瓦不存,寸土不立。
   鼓棹呈橈,是甚死急。
   覿面相呈,錐劄不入。
   驀地翻身覆卻船,至今遺恨追難及。
   
   ◎櫱山文上座
   驀口一橈恩已重,踏翻船子事猶賒。
   萬古朱涇江岸寺,水天空闊雁行斜。
   
   ◎林泉永上座
   碧波蕩漾釣金鱗,釣得金鱗便轉身。
   千古華亭風月在,呈橈舞棹有誰鄰。
   
   ◎四明通上座
   清風為線月為鉤,上釣金鱗未足酬。
   誰道踏翻歸去也,至今釣線不曾收。
   
   ◎當山沖禪師
   打翻夾嶺精靈窟,覆卻滄浪載月船。
   只這丹青難寫處,一天風月盡敷宣。
   
   ◎當山桐禪師
   蘆花深處老漁郎,握劍揮空孰敢當。
   一擊鐵圍星火迸,長鯨活尾出滄浪。
   
   ◎覺范洪禪師
   剩水殘山慘淡間,白鷗無事釣舟閑。
   個中著我添圖畫,便是華亭落照灣。
   
   ◎大川濟禪師
   毒手一橈難嚲避,點頭不見問津人。
   煙波浩渺無窮恨,父子雖親未是親。
   

   ◎無盡居士張商英
   蘆葦蕭蕭江岸秋,長江獨月向西流。
   離鉤三寸無人道,笑倚蘭橈自點頭。
   
   ◎山穀道人黃庭堅
   蕩漾生涯身已老,短蓑箬笠扁舟小。
   深入水雲人不到。
   吟復笑,一輪明月長相照。
   誰謂阿師來問道,一橈直與傳心要。
   船子踏翻才是了。
   波渺渺,長鯨萬古無人釣。
   
   ◎赤城羅適
   船子飄然去不歸,袈裟唯得舊時衣。
   朱涇野水清如染,只與山川照落暉。
   
   ◎子固趙孟堅
   秋泊禪扉夜,清吟入興頻。
   風生水鱗甲,雲放月精神。
   禪有機玄秘,詩無句法新。
   舊題尋不見,吹遍壁間塵。
   
   ◎魯國曾子言
   幾年江上下金鉤,得個魚兒便罷休。
   小艇踏翻歸去也,朱涇千古月波流。
   無懷居士葛天民
   孰雲無法與人傳。
   見成風月難迴避,盡在華亭一釣船。
   
   ◎國戚高子云
   家緣喪盡渾無路,片瓦一錐無劄處。
   突然泉底獨韜光,知是葯山傳道據。
   悠悠自樂山水情,短篷因得船子名。
   松江涇水屢來往,點頭有志重經營。
   煙波萬頃夫何住,千尺絲綸為誰付。
   迷頭終日笑黃能,惆悵錦鱗真罕遇。
   二三十年江上游,不計工程得便休。
   悲歡得喪也無爭,滿船風月蘆花秋。
   夾山不負道吾咄,得得未尋水中月。
   適然一語便合頭,萬劫當知系驢橛。
   離鉤三寸在深潭,一橈劈口無勞參。
   收輪罷釣有無意,語到玄妙舌莫談。
   傳來一祖得一祖,不必回頭再三睹。
   踏翻船子去來休,只此知音了千古。
   
   ◎秋磵戚先之(迴文)
   寒煙隔浦漁村遠,老子船翻話便休。
   灘闊起風隨月泊,釣空卷浪帶雲收。
   難參要處深機險,易透禪關活水流。
   觀遠有山無處到,密傳心印不多流。
   
   ◎天台師窟
   一橈用處若雷奔,轟破崑崙鐵腦門。
   三尺青蛇遁寒碧,後來多認刻舟痕。
   
   ◎南嶽鐵山瓊禪師
   上無片瓦下無錐,小艇優遊任所之。
   蘭橈撥翻波底月,清光只許自家知。
   萬頃寒江一葉輕,餌雲鉤月釣朱涇。
   清波不犯深深意,歷盡艱難無錦鱗。
   得個鰕兒便喜歡,可憐數載理絲竿。
   短篷活計知多少,直至如今累夾山。
   
   ◎育王東生明禪師
   清世悠悠據要津,一橈活計貴千金。
   朱涇路上行人少,滄海難同方寸深。
   
   ◎盤谷隱講師
   錦鱗躍浪上金鉤,一楫掀翻載月舟。
   回首江湖玄路活,白蘋紅蓼自汀洲。
   
   ◎木庵賓講師
   古寺蕭蕭蘆葦灣,昔人曾此弄漁竿。
   滿船明月諸方活,一線清風萬古寒。
   柏老晉朝枝半在,門遺唐額字重刊。
   夾山去後知誰繼,載把機緣石上看。
   
   ◎子庭柏書記
   得個金鱗不等閑,浮家泛宅盡掀翻。
   系驢橛子難收拾,千古腥風起釣灘。

   ◎苕溪錢萬里
   當時明月一歸舟,化作龍宮涌翠樓。
   種柏庭深唐日月,釣魚詩老宋春秋。
   水流門外三千界,禪壓江南二百州。
   袖拂古碑空感慨,欲尋鷗鷺過滄洲。[/COLOR][/SIZE]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4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7-13 09:03 | 只看該作者
[SIZE="3"][COLOR="Navy"]◎跋         

   船子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安有剩語流布叢林。是皆傳之者誤,而賡歌贊之者亦誤矣。 兼行於世豈不轉誤於後人者耶?徑山從而註腳也,是蕭何制律。
   嘉熙丁酉中夏無准叟師範以如上人之請故書此(此處鈐"師範"、"特賜圓照"、"佛鑒禪師"印三枚)
   
   
   船子和尚初參葯山,征詰次,擬對,山以手掩其口,即豁然大悟。后離葯山,遁跡朱涇 。泛一小舟,或吟或歌,自樂于山水之間。然觀其吐一字一句,皆發揚佛祖無上妙道,非今 時蛙鳴蟬噪者比。後來諸大老過其地,或睹其像乃仰其高風盛德,有感於中,咸留偈贊以美 之。法忍坦上人,今總裒為一集,欲鋟梓流通,請題其後。余嘉坦之志,能尊其祖,有激於 世,故為書之。
      至治壬戌仲春住徑山虛谷叟希陵
   
   
   船子和尚一生腳跟下浮逼逼地,若不得夾山,幾乎無摺合。棹歌一集,只消千尺絲綸直 下垂一首,足以起葯山之宗,其餘總是遊戲三昧爾。八百年來者,一隻船打篙底打篙,搖櫓 底搖櫓,終無一人動著古道。坦首坐推開其篷,駕之游於薩婆若海。雖然,只恐船子老人未 肯橫點頭在。
      至元丁丑春前,住育王松月比丘正印拜題
    (此處鈐"沙門正印"、"松月翁"印二枚)
   
   
   從來鼻孔自撩天,閑詠朱涇載月船。
   不是夾山來識破,更於何處雪深冤。
                         庵 曇靜稽首
   
   
   
   記曩移舟吳淞江,系纜法忍寺,因追船子和尚靈跡,偶成一偈。今十餘載,寺之安知。 客過門話及,請筆之。

   踏轉船舷下水時,夾山猶帶一重疑。
   我來夜泊朱涇寺,兩岸潮聲說向誰。

   西天目山幻住道者明本拜手。
   
   
   ◎西亭蘭若記

   北磵
   
   誠禪師號船子,蜀東武信人。在葯山三十年,盡葯山之道。逮其散席,浮一葉往來華亭 、朱涇,上下百餘里。林塘佳處,意所適則維舟,汀煙渚蒲間,詠歌道妙。其言與志公、玄 覺諸老脫略。筆墨畦畛處若合符節。識者味其滿船載月,未嘗不嘆其汲汲於得人,以為不負 祖宗計。夾山去后,覆舟而歸。乃知佛祖在人間,世斷無他事。西亭三詠,照耀天地,雖乳 兒灶婦能歌之。即其言,觀其行,廩廩所不死者,不與凡輩共盡。自是松澤山水益明秀,至 今稱水國名勝。一經品題,千古改觀。妙賢起遺烈,結茆於詠歌處,曰"西亭蘭若"。樊圃 樹藝,一竹一石,皆有次序。菱芡浮實,蘋蓼交映;落帆半夜,荷笠亭午。開扉相延,抵掌 嘯詠。冀遇如船子者,求一言之益,而拔俗於千仞之上。使其徒若圭,問予所以相遇之道, 則謂之曰:船子之昭昭,如日麗天;爾之拳拳,如水在地。彼以不息照臨,爾以不息流注。 均具不息之道,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何俟一語之益,然後為得哉?書以授 圭,使歸以告賢。
   
   
   
      ◎推篷室記

      幻住
   
   竊觀佛祖,洞悟一心之至理,具大解脫。哀群生以虛妄情識滯於此岸,以不動智設萬行 之善巧,遣其識,破其情,咸俾其直造彼岸而後已。原夫一心之道如巨舟,萬行之善巧如舟 之有篷也。舟乃篷之體,篷乃舟之用。一心萬行,相融相攝。體用均資,涉入無間,曾何處 所之擇哉?昔船子和尚神心廓悟,嘗泛扁舟於煙波蘆葦間,日與漁歌牧笛,互相酬酢,似無 意謂於傳唱之門者。逮遇夾山,則其迅機,峻令電走風飛,破執盪情,一發無貸。末后一句 ,命若懸絲,踏破虛空,有誰敢擬。為人痛快,未有如是之作者。今朱涇法忍寺,乃其覆舟 委篷之地也。寺之沙門舜賓,始習賢首教,觀於大方之家,穎悟玄要,一旦思欲解文字之縛 。大德壬寅嘗構別室於寺之側,時有勝侶來集,禮懺摩以祛業習,剋期觀以證自心,扁其室 曰"推篷"。蓋有意於推船子既委之篷也。尋而繼伏臘之土,日資月聚,頗有成規,將有待 於同志之士也。余丐食吳江,會師於梅堰之正受,語及建立之由,慮來者罔其初志,囑為文 以記之。余曰:船子既沒,其所不與舟同覆,篷俱委者,是道也。道之即文字而謂教,離文 字而謂禪。今五百年矣,駕其既覆之舟於蒲團禪板之間,推其已委之篷於方等懺摩之上,融 古今於一瞬,空迷悟於寸心。餘烈遺風,尚可想見,經世傳遠,相續不斷,推篷之義豈虛設 也哉!故直筆以記之。[/COLOR][/SIZE]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5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7-13 09:05 | 只看該作者
[SIZE="3"][COLOR="Navy"]●續機緣集
      
                      清 釋漪雲 輯
                      (漪雲溪照達邃輯)

            
   

    ◎船子和尚東遊泊釣船處
   唐 愚公穀人
   和尚東來泊釣船,一溪秋水月明天。
   此中定有高人出,為憶前身幾百年。
   辛酉三月二十七日,法忍寺天空閣毀於火,得小碣於灰燼中。前集右軍書聖教二行,中 刻此詩,后勒會昌元年十一月,款書愚公穀人記,乃知唐人刻石而隱其姓名也。二垞居士拂 拭出之,並和二詩附於后。
   西亭橋下艤歸船,傑閣焚時焰逼天。
   喜得唐碑兼晉字,行間明勒會昌年。
   
   滄江虹貫米家船,墨寶由來光燭天。
   嘉慶六年辛酉夏,鑒家詳記得碑年。
   
   
   ◎宋 且庵
   
   蕭蕭蘆荻映江流,短棹孤篷泛小舟。
   細雨斜風渾不管,一心只在釣竿頭。
   
   
   ◎浙翁
   
   鼓棹高歌下急灘,江花漠漠水漫漫。
   一絲風裡三江闊,掣得金鱗即便還。
   
   
   ◎無際流
   
   一副漁竿三寸鉤,百千毛竅冷颼颼。
   雖然當下親分付,要在渠儂自點頭。
   
   
   ◎介石朋
   
   不是輕舟下鉤遲,一橈未舉幾人知。
   雙眸炯炯煙波外,伶俐闍黎欲到時。
   
   
   ◎失名
   
   隨例撐船泛五湖,渠船魚滿我船無。
   誰知密布竿頭餌,意在蒼龍不在魚。
   
   
   ◎高子鳳 澹庵
   
   松澤亭前山水幽,朱涇渡口荻花秋。
   離鉤三寸無人會,一棹東西獨未休。
   
   劈口兩橈無剩法,點頭三下不容聲。
   謝師付授從今了,一段機緣風月清。
   
   
   ◎明 朱從善
   
   攜手來蕭寺,秋風欲暮天。
   重尋船子跡,同悟夾山禪。
   載月憐清曠,垂綸得自然。
   聯吟慚句拙,漫附白雲篇。
   
   
   ◎曹勛 峨雪
   
   頭陀不是漁翁做,夜夜月明船一個。
   直任寒魚不上鉤,何妨袖手灘頭坐。
   潮生灘沒蘆花高,頭陀去后沙盆破。
   居士村中只賣魚,沙彌寺里空尋兔。
   兩家煙火不相通,踏泥跳板無人渡。
   你也富,我也富,乞兒一笑歌行路。
   眼前誰是百年人,涅槃豈盡由飢餓。
   潮來潮去釣灘深,捨得竿長釣得魚。
   大遇好,乞兒休錯過。
   
   
   ◎二隱謐
   
   不畏春寒踏釣磯,應須潭底取魚歸。
   箇中消息誰堪委,只許灘頭船子知。
   
   不入天台五百流,鐵航偏使泛滄洲。
   錦鱗踴躍隨時現,萬里煙波一釣收。
   
   
   ◎本朝 憨山清
   
   水清沙白月如鉤,影落波心釣未收。
   無限游魚吞不得,棹歌聲裏海天秋。
   
   ◎朱履升 貞階
   
   剔蘚看殘碣,猶刊至正年。
   覆舟人已去,船子跡空傳。
   凈業隨孤棹,宗風托逝川。
   釣灘今夜月,何處問機緣。
   
   
   ◎向若洪
   
   久住朱涇古釣灘,釣灘猶覺水雲寒。
   道人靜坐饒清福,閑煞灘頭一釣竿。
   
   
   ◎一聰
   
   古灘垂釣系孤舟,旅客忘機靜夜遊。
   話到生平江上事,一竿風月任悠悠。
   
   
   ◎程珣 白山
   
   方外高人澹世緣,常移孤艇釣秋煙。
   覆舟指點禪機捷,一片蟾光萬古懸。
   
   
   ◎戒顯 晦山
   
   蘆葦蕭蕭一釣灘,金鱗既遇罷投竿。
   而今船子歸何處,月落波心古鏡寒。
   朱天翔 集山
   
   一自寒灘覆釣舟,至今人不解離鉤。
   我來獨釣灘頭月,亮到心頭暗點頭。
   
   
   ◎曹鑒仁 谷山
   
   一從灘畔覆漁舟,灘上綸竿尚未收。
   試問夾山頭點后,幾人真箇解離鉤。
   
   
   ◎耘六愷
   
   古釣灘頭煙水清,一舟行處萬緣輕。
   前灘空翠斜陽里,自譜新詞唱晚晴。
   
   
   ◎高景光 桐村
   
   扁舟泊水濱,西亭指禪窟。
   欲借一綸竿,禪翁何處謁。
   只有釣灘頭,依然浸涼月。
   
   
   ◎朱天培 退吾
   
   拗春天阻客春遊,只有僧寮足可投。
   細草斜陽遮曲徑,寒泉古澗不通舟。
   數間幽勝諸蘭若,大眾群推小惠休。
   冥坐竹窗思船子,一聲啼出喚晴鳩。
   
   
   ◎沈乘 稼園
   
   地僻林深氣鬱蔥,一灣春水澹蒙蒙。
   當年垂釣人何處,恍在迷離煙雨中。
   
   ◎寄圓能
   
   不須蘭槳不施罾,智慧誰參最上乘。
   明如月,清似冰,阿彌陀佛阿彌僧。
   
   
   ◎曹鑒浩 雲壑
   
   疏鍾清梵夕陽天,古木凌雲古澗泉。
   常得釣灘灘上住,不能作佛已成仙。
   
   
   ◎程飛鳳
   
   船子遺蹤何處存,潮穿石窟絡苔痕。
   一灘秋水無人釣,煙雨瀟瀟鎖市門。
   
   
   ◎彭庭梅 湘南
   
   小橋岸北石頭頑,一棹煙波落照灣。
   地到海隅疑路盡,水從東下帶潮還。
   誰人問渡逢船子,絕壁題詩有晦山。
   唐代清時兩開士,悟來大道得空閑。
   
   
   ◎趙士端
   
   風雨夢回船子渡,禪房信宿憶當時。
   潮從東下千溪滿,月向西來一釣垂。
   勝地他年勞夢想,布帆今夜又何之。
   聲名愧殺湘江客,蝕遍莓苔讀舊詩。
   
   
   ◎施士愷 澄如
   
   茅茨灘水杳無蹤,廖寂空懷船子風。
   千載留將公案在,至今人尚問推篷。
   
   
   ◎方諸
   
   和光寂歷隱溪濱,獨自悠然下釣綸。
   紅蓼岸,綠楊津,占斷風流劫外春。
   
   年來不費買山錢,瀟洒溪頭一釣船。
   消白浪,絕江煙,捲起絲綸抱月眠。
   
   
   ◎曹原郯 雲溪
   
   解人早已識離鉤,不犯清波自點頭。
   今夜月明灘水闊,棹聲撥處認魚鉤。
   
   
   ◎朱廷芝 虹橋
   時漪雲上人重建推篷室落成
   
   一室曾經幾劫灰,竹深堂后逕重開。
   道成不必舟同覆,跡在何妨篷更推。
   良夜好將明月載,甚時還得夾山來。
   升天成佛渾無據,斫盡漁竿喜又栽。
   
   
   ◎程超 山村
   
   扁舟垂釣一竿閑,薄暮收綸棹月還。
   今日灘頭人已杳,空餘花竹護禪關。
   

   ◎朱恂 愨中
   
   釣灘船子泛漁舟,此地曾聞船子游。
   船子已經蹈海去,釣灘依舊水東流。
   徜徉物外成朝暮,笑傲寰中任去留。
   借問當時蹤跡處,白雲明月兩悠悠。
   
   
   ◎厲鶚 太鴻
   
   船子高風去不還,霜天如洗白鷗閑。
   明年若買蓑兼笠,合併華亭落照灣。
   
   
   ◎曹原劭 瞻棠
   
   朱涇渡口水連空,赤日灣頭逕轉通。
   買得一舟乘興去,蘆花明月吊禪翁。
   
   
   ◎曹源熙 希濱
   
   釣灘千古水長流,者副綸竿永不收。
   一段機緣言不得,幾回閑步到灘頭。
   
   
   ◎自彰昂
   
   棹卻長洲更短洲,一江風月足勾留。
   魚不餌,釣空投,多少金鱗會上鉤。
   允輝懷
   
   獨把竿兒一手擎,一竿盡足了平生。
   煙水闊,鷗夢清,鳧鴨紛紛莫與爭。
   
   
   ◎西池華
   
   何故一橈豎起,笑看千尺垂絲。
   師則連聲速道,我以不解解之。
   
   
   ◎超凡椿
   
   行便擎橈住便停,卧時酣睡起時醒。
   風澹澹,水冥冥,笑指波心幾點萍。
   
   
   ◎沈起鳳 凡甫
   
   一身出入水雲隈,閑向煙波日溯洄。
   流不盡,棹空回,只怕游魚不肯來。
   
   
   ◎周景甫 補山
   
   傑閣招提勝,秋深試一登。
   疏林猶剩葉,禾樨尚留塍。
   世味淡於水,孤懷冷似僧。
   飛鴻來天際,詩思為誰興。
   
   
   ◎程維岳 愛廬
   
   望去如蝸地數弓,僧伽靈跡舊禪宮。
   香林遠拓香塵外,法界行來法忍東。
   幾樹垂楊潮約約,一灣新漲雨蒙蒙。
   釣綸試問師何處,指點雲槎海上通。


   ◎曹源芳 碧軒
   
   舞棹垂綸翠荇開,漁忘機處復何猜。
   身隨嶺畔孤雲宿,法契源頭活水來。
   歲久尚留船子跡,風高豈遜客星台。
   空門宗旨無生滅,不用同嗟屈子才。
   
   
   ◎施霞 二軒
   
   新漲春潮滑似油,綠楊深處盪漁舟。
   看飛鷺,狎輕鷗,未到機緣莫下鉤。
   
   香生夏日一溪蓮,常放灘頭鴨嘴船。
   鼓短棹,歷長川,禪心寄託水雲邊。
   
   秋風料峭浪高跳,偏向溪頭去弄潮。
   篙持穩,柁把牢,任他風浪自逍遙。
   
   蘆花岸白溪流咽,荷蓑坐對寒江雪。
   付真傳,示寂滅,心心相印休饒舌。
   
   
   ◎曹相川 鎔齋
   
   落照灣前泊釣舟,錦鱗釣得便歸休。
   風清月白師何在,只有蘆花尚點頭。
   

   ◎金嘉遇 逸庵
   
   拋卻蒲團坐釣磯,閑同鷗鷺兩忘機。
   持竿不下悠然足,縱未升天少是非。
   
   
   ◎顧翥彤 銘廷
   
   者個頭陀不自安,方才撥棹又垂竿。
   我今閑看灘前月,千古空江一鏡寒。
   
   
   ◎曹源因 自培
   
   何方山水是吾廬,何處林泉可久居。
   漫向空江吊陳跡,一灘煙月一舟虛。
   
   
   ◎黃澤溥 學川
   
   一領漁蓑一釣船,來從荻渚出蘆煙。
   水雲多處風波少,坐對空灘意渺然。
   
   
   ◎丁益秀 芝田
   
   也在朱溪寄此生,往來時聽棹歌聲。
   尋常一樣空江水,釣道灘頭徹底清。
   
   
   ◎徐祖鎏 香沙
   
   人生何必較窮通,世事由來類轉篷。
   空即色,色即空,都入煙波一棹中。
   
   江湖習靜久忘機,今是何煩悔昨非。
   風颯颯,雪霏霏,一蓑一笠澹忘歸。
   
   不須趺坐始參禪,個裡能將三昧詮。
   灘尚在,燈已傳,歌詞流播萬千年。
   
   ◎岑振祖 鏡西
   
   三泖湖寬一葉輕,何人解向月中行。
   風已息,浪未生,一竿不動水澄清。
   
   總無名利載虛舟,總無得失掛魚鉤。
   鉤初下,魚自游,一天風景不勝秋。
   
   世界茫茫隨所安,此身無暖亦無寒。
   朝一頓,暮半餐,牢把江心七尺竿。
   
   白藕花開雲水間,扁舟蕩漾幾時還。
   香四面,花一灣,無言笑伴道人閑。
   
   半篷風月半篷煙,水面生涯景色鮮。
   鷺飛后,鷗夢前,此中早已識機緣。
   
   游魚不餌坐江頭,風揚垂絲未肯休。
   一輪月,萬頃秋,空明何處著閑愁。
   
   一任兒童喚老漁,釣竿之外不知余。
   魚戲水,水養魚,水與魚兒總是虛。
   
   空中雲氣作樓台,一室如篷向水推。
   放船去,無客來,每到三更載月回。
   
   
   ◎周雲桂 外香
   
   撇卻塵埃坐釣船,江干寄跡自年年。
   短蓑箬笠憑誰問,獨傍蘆花淺水眠。
   
   茫茫煙水漫尋思,何處波平不釣絲。
   一自踏翻船子去,機緣千古少人知。
   
   ◎朱廷祿 菊軒
   
   斜插綸竿俯逝波,才經渚荻又煙蘿。
   渡頭落照灘頭月,趁著溪灣婉轉歌。
   
   
   ◎朱德饒 懷軒
   
   何須日日棹歌行,我道綸竿是釣名。
   偶對舊灘灘上月,平生心跡一般清。
   
   
   ◎胡金 式如
   
   夾山一遇不須留,罷釣還登般若舟。
   何必臨行再三顧,浮生原是等浮漚。
   
   
   ◎徐煜 東園
   
   笑我江頭一老漁,釣來釣去不求余。
   魚知我,我知魚,拋卻魚竿看太虛。
   

   ◎天然廣
   
   百尺絲綸千載垂,一波應有萬波隨。
   而今灘水清如書,舞棹拋桿更有誰。
   
   
   ◎孫其武 豆芬
   
   依然江上水悠悠,楓葉蘆花瑟瑟秋。
   一自覆舟人去后,至今灘月碎花流。
   

   ◎沈大江 胥川
   
   老我生涯只一船,綸竿垂向水中天。
   無著腳,且高眠,只余流水送流年。
   
   
   ◎沈炳台 枳山
   
   機緣隨處莫深求,一棹煙波得自由。
   深藏舌,自點頭,不到江心怕覆舟。
   
   
   ◎曹相瑤 廷珍
   
   幾度江頭問釣台,此心終不染浮埃。
   魚不見,花莫猜,我亦投竿歸去求。
   
   
   ◎金夢熊 蒓薌
   
   西風吹晚林,黃葉滿秋寺,
   船子去千年,遺迹流此地,
   當其垂釣時,放浪聊適意,
   漁樵共歌唱,混跡別無異,
   逮后逢夾山,一語結深契。
   大道得傳人,覆舟遂長逝。
   乃知了道人,何處著思議。
   我來訪釣灘,弔古仰高致。
   不見垂綸者,水雲渺無際。
   
   
   ◎貫一心
   
   清風朗月許人歌,一句全無可奈何。
   凡心少,逸興多,裝點漁翁掛領蓑。


   ◎石林滿
   
   爭唱灘頭撥棹歌,棹歌聲里幾經過。
   來日少,去日多,五十年來一剎那。
   
   
   ◎野亭相
   
   船子當年,釣竿獨裊,
   棹入煙波,身藏深杳。
   伶俐夾山,依言直造,
   離鉤三寸,速道速道。
   驀口兩橈,纖塵一掃,
   心地空明,江天晴曉。
   
   
   ◎守峰釗
   
   蘆花深處水雲多,棹擊空明起嫩波。
   我亦年來無個事,晴時布衲雨時蓑。
   

   ◎慧開風
   
   生長東南大海濱,一舟佔得劫前春。
   偶來灘上無心住,和月歸來擲釣輪。
   
   
   ◎徐曜 亦巢
   
   遙指煙波一釣台,乘風慢取短篷推,
   去者去,來者來,且把今宵月載回。
   
   
   ◎張銘新 漁梭
   
   家園喪盡不為貧,世網如何纏得身。
   釣罷者回歸去也,一竿猶怕染紅塵。
   
   
   ◎朱棟 二垞
   
   綠楊三面護招提,壞壁多年認舊題。
   環照橋邊灘水碧,一聲棹撥夕陽低。
   
   船子當年江上游,我今江上也停舟。
   江雲不斷江流急,靜對空江一點頭。
   
   
   ◎程以權 樨林
   
   覺慧空寂,感應神焉,機之所觸,緣巧與聯,
   結成法界,變現萬千,高僧德誠,名列唐賢。
   前於後喁,弟述師傳,其機如此,一大因緣。
   所得何有,手執釣竿,斫盡重栽,歲歲年年。
   璇穹為廬,寶筏為船,性海游鱗,眼望欲穿。
   離鉤未即,有無之間,不即不離,蹤跡雲煙。
   誰謂釋氏,致用則難,自古聖哲,廣張絲緡,
   釣得六鰲,俾負神山,活潑湊泊,開闔坤干。
   大乘大任,惟佛惟天,質之古德,然乎不然。
[/COLOR][/SIZE]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6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7-13 09:08 | 只看該作者
[SIZE="3"][COLOR="Navy"]◎夏履泰 儼山
   
   桃花水漲波微綠,潑剌鮮魚鱗六六。
   蒹葭霜露一泓秋,銀鱸三尺滿江頭,
   於時舞棹持輪往,盈筐滿簏惟予求,
   伊誰蹤跡儕漁侶,機心卻付東流水。
   家風瓶缽是生涯,屈溯當年有船子。
   當其參得葯山禪,心空四大涵真詮,
   紅塵欲度迷津者,清風明月常隨緣,
   所嗟上無片瓦覆作屋,下無錐地駐吾足,
   扁舟來往水雲鄉,手裊青絲揭楚竹,
   白雲深處下遲遲,一竿釣遍秋江隩,
   就中三昧無人知,灘頭時伴閑雲宿,
   獨有夾山大歡喜,密諦真如參爛熟,
   誠也自喜得傳人,一個半個時相續,
   覆舟長逝了因緣,拋卻漁竿渺塵俗,
   釣絲冷落千餘年,釣灘遺迹今猶傳,
   數間老屋作古剎,四圍竹樹交雲煙,
   君不見嚴子陵,釣台終古常峻嶒,
   又不見張志和,釣徒姓氏留煙波,
   釣灘船子三相參,此是西天竺國真伽藍,
   遊人憑弔仰高躅,情緒依依宛在月,
   夕陽影里推孤篷,水色蒼茫暗林麓,
   吁嗟乎!我生不及見垂綸,一卷機緣何處讀。
   
   
   ◎宋漣 大憨
   
   昔日拋舟去,而今撥棹來,
   機緣存一線,終古不塵灰。
   
   船子留殘碣,高人久未聞,
   釣灘煙水月,一併付漪雲。
   
   
   ◎徐辰角 鐵厓
   
   荷花荷葉媚清漣,銷夏灣頭絕可憐,
   明月下,晚風前,往來只有橛頭船。
   
   
   ◎丁益燦 修眉
   
   魚貪芳餌釣貪鰲,我本無貪不取毫,
   只有一端貪不免,掉回載月月盈舠。
   
   
   ◎倪式璐 漁村
   
   方外一孤舟,垂綸昔日游,
   乾坤千古月,蘆荻半灘秋。
   緣在僧何在,機流水亦流。
   欲尋船子跡,雲樹不勝愁。
   
   
   ◎朱楠 國珍
   
   灘前灘後幾經過,撥棹聲中晚唱多。
   聽遍棹歌三十九,自編一闋自家歌。
   
   
   ◎陸惇恪 薌坪
   
   鴨坡鳧渚浴鷗汀,撐出漁舟入杳冥。
   一陣荻花疏雨過,磯邊垂釣柳邊停。


   ◎成章宣
   
   不把袈裟換綠蓑,慣隨行腳念彌陀。
   一聲佛號千聲梵,都遜前灘撥棹歌。
   
   
   ◎高以寀 小琴
   
   江邊何日始行舟,江上何人始釣游,
   水自不回雲自去,釣灘依舊月如鉤。
   
   
   ◎曹灴 雪厓
   
   上無片瓦下無地,一舸飄然身無寄,
   臨淵豈有羨魚心,持竿水上等遊戲,
   往來只在朱水濱,扣舷吟嘯無昏晨。
   脫盡三千大千劫,離卻苦海超迷津。
   蓑衣箬笠頗自得,打破禪觀此游息。
   何用別求選佛場,一涇便是極樂國。
   道吾雲岩皆舊儔,隨緣而度成獨修。
   不是釣魚是釣道,釣得上乘乘孤舟。
   夾山既與傳心要,撥棹清歌成絕調。
   釣灘猶厭累紅塵,一腳踏翻遂罷釣。
   只今松澤剩孤亭,幾度臨流獨憑弔。
   千秋一點禪心存,半灘明月長相照。
   
   
   ◎曹榮 大文
   
   一自禪師載月過,爭傳此地棹聲多。
   待他明月灘頭上,自撥蘭橈自唱歌。
   
   
   
   ◎覲仁愚
   
   三江兩信去來潮,荻渚蘆汀各自搖。
   公既推篷我學釣,灘頭明月互相邀。
   
   
   ◎周嘉會 雲亭
   
   一心向道遍求師,領悟由來不費辭,
   千古機緣何處見,當頭一喝點頭時。


   ◎駱鵬翮 月艇
   
   不向西來不向東,一竿江上釣秋風。
   晴波綠,霜葉紅,幾世修來作釣翁。
   
   
   ◎周陛聯 補梅
   
   船子風流不可攀,夕陽仍照翠微灣。
   灘頭寂寂無人到,詩思禪心一味間。
   
   
   ◎葉光史 青垂
   
   不圖作佛不求仙,才過清江又藻川,
   同鷗宿,抱月眠,釣罷歸來不系船。
   
   
   ◎丁益美 實夫
   
   春水三篙碧浪添,秋江一色帶汀簾,
   潮初長,風又恬,水晶宮裡漾銀蟾。
   
   
   ◎薛體洪 愚亭
   
   紅榴花放綠蔭多,趁著龍舟幾度過。
   四面人家兩岸樹,一枝柔櫓幾聲歌。
   
   
   ◎超然治
   
   幾度經游泛小舠,時聞清梵吼蒲牢,
   忽思灘上人千古,惟有門前水半篙。
   

   ◎胡廷鏡 遠山
   
   年時來往荻花洲,問我行藏指釣舟,
   自唱棹歌歸去晚,一江歲月一灘秋。
   
   
   ◎顧大章 平階
   
   一舟許大一帆輕,慣把舟兒載月行,
   潮初落,汐又生,者段機緣話不清。
   
   
   ◎陸汧 蓉齋
   
   路隔紅塵身自安,蘆花深處不知寒,
   流湛枕,霞可餐,一江風月一漁竿。
   
   
   ◎金堃標 式庵
   
   一舟來往水雲鄉,只有綸竿意味長,
   亡得喪,莫評量,宿向蘆汀夢亦涼。
   
   
   ◎嚴溶 德沛
   
   六尺絲竿萬丈波,游鱗不遇竟如何,
   撥輕棹,唱高歌,夜靜歸來月一蓑。
   
   
   ◎童汝霖 閬峰
   
   半篙春水碧溶溶,船子風流迥不同,
   試向江頭覓陳跡,撈來蝦子帶微紅。
   

   ◎嚴濟 舫漁
   
   六尺綸竿八尺舟,潮來潮去任清流。
   住住住,休休休,轉眼風波得自由。
   
   窄艇長橈慣自操,往來江畔飽風濤,
   風烈烈,水滔滔,只要源頭認得牢。
   
   
   ◎顧璜 蘭谷
   
   我豈靈山會上人,沒蹤跡處好藏身。
   灘頭新買三間屋,閑與禪翁理釣綸。
   
   
   ◎包汝夔 燮功
   
   逕轉溪回花木深,闍梨引我到禪林。
   一鉤澹月松間照,照見空灘古佛心。
   

   ◎懷朴淳
   
   三十年來作釣徒,灘頭撥棹往來歌,
   一釣水月機緣盡,試問釣竿意若何?
   
   
   ◎張策新 靜渠
   
   人在蒼茫煙水間,夕陽時趁暮潮還,
   到彼岸,泊前灣,清江流急白歐間。
   
   
   ◎丁益彬 雪漁
   
   荻蘆瑟瑟水漫漫,此地依然古釣灘,
   灘水至今深見底,任予收放一綸竿。
   
   
   ◎張清新 六花
   
   新年買得一漁舟,箬笠蓑衣游處游,
   意不在魚魚不釣,月明灘上伴間歐。
   
   
   ◎丁益琳 子香
   
   一波萬波流至今,一竿半竿誰知音,
   棹入蘆花最深處,白雲明月澹禪心。
   
   
   ◎顧其鍾 棣友
   
   三面湖樓一釣船,西亭北去小橋邊,
   鐘聲初歇蕭聲起,吹卻漁燈抱月眠。
   
   
   ◎丁繁滋 耘庄
   
   不圖作佛扣禪開,家住朱涇古釣灘,
   我亦愛徒灘畔釣,半竿斜日一竿間。
   
   
   ◎沈琎 香齊
   
   遙看漁火點秋江,近聽 鍾斷續撞,
   夜半何人輕撥棹,棹歌和月人篷 。
   

   ◎陳藻 觀顏
   
   今夜孤舟撥釣灘,釣灘風景夏猶寒
   天青月白江澄練,只少禪翁一副竿。
   
   
   ◎奚載福 厚齊
   
   垂釣江千豈羨魚,絲綸尺漾清渠里,
   釣三寸,如何道,水底天開月影虛。
   
   
   ◎倪斌 蓉圃
   
   船子棹歌三十九,歌餘還覺逸篇多,
   我將灘上雲和月,補作當年一首歌。
   
   
   ◎吳澄 西梅
   
   一竿垂釣三年成,理豁何須口作聲,
   跳入波心人莫訝,蓮花原是水中生。
   

   ◎張炳新 星標
   
   一葉扁舟,那個絲垂千尺,鏡空明,
   塵凡不隔,楓林遙赤,蘆花新白,
   淺溪灣恍逢禪客。
   淮陰嚴瀨,那及煙波泛宅,棹歌聲,
   猶隨漁笛,錦鱗無色,紅蝦留跡,
   對晴灘半篙寒碧。
                --調風中柳
   
   
   ◎巨音凈
   
   林庵不隔泖西東,一楫往來風月同;
   羨子牽舟岸上住,我從灘外更推篷。
   
   
   ◎照月池
   
   慣向江頭理釣絲,投竿無處卻空持;
   雲澹澹,月遲遲,不弄聰明不賣痴。
   
   
   ◎顧其秀 松岩
   
   來由來船去有船,大家搖動水中天;
   天接水,水涵天,人從鏡里過年年。
   
   
   ◎夏道溁 香泉
   
   持綸默坐對江煙,欲覓金鱗假釣船;
   載得葯山宗旨在,好乘明月度隨緣。
   
   去來無定認安流,一點禪心一葉舟;
   約略荻花紅蓼畔,棹歌聲里滿江秋。
   
   
   ◎馮寶田 研農
   
   世間有佛本無仙,月到中天印萬川;
   投竿宿,卷絲眠,不知何處覺空船。
   
   卻筏披裘上釣台,何曾高處絕塵埃;
   尋快樂,莫疑猜,江心畢竟少人來。
   

   ◎曹相鍾 大鏞
   
   垂竿舞棹獨優遊,混跡漁翁得自由,
   一遇錦鱗頭暗點,至今三寸尚懸鉤。
   
   
   ◎丁繁衍 椒圃
   
   者重公案果誰知,漫理竿頭千尺絲,
   不是功深兼妙悟,如何能到點頭時。
   
   
   ◎丁繁炳 午亭
   
   寒灘不斷流,棹歌非絕調;
   撥棹又推篷,灘畔還垂釣。
   
   
   ◎丁繁培 溉餘
   
   儂家久住釣灘頭,無限溪山一棹收;
   應有煙蓑舊相識,冷雲南北買漁舟。
   
   
   ◎程若榮 仙耕
   
   游魚發發躍灘頭,方外有人系釣舟;
   太息世間貪餌者,隨流多少誤銜鉤。
   
   妙契淵源證逝川,一竿水月眼前禪;
   塵緣覷破心機發,千古機緣任自然。
   
   
   ◎盧槐茂 一齋
   
   沙平岸闊水潺潺,船子當年寄此間;
   俗累凈時孤艇遠,禪心澹處一竿閑;
   不嫌方外收綸晚,好像灣頭載月還;
   蹤跡欲藏藏不得,機緣終古布人寰。
   
   
   ◎袁日新 坤芳
   
   久把綸竿釣碧潯,點頭三下遇知音;
   朱涇千古灘頭水,流出當年古佛心。
   
   
   ◎沈紹珩 金波
   
   遊戲灘頭屏俗緣,一灘秋水瀉涓涓;
   碧雲深處香煙鎖,打槳推篷慣放船。
   
   
   ◎靜江濬
   
   短艇孤篷載酒過,朱涇渡口水雲多;
   前灘好月留人宿,君撥蘭橈我唱歌。
   
   
   ◎高咸池
   
   千古一綸竿,重向灘頭釣;
   日夕不逢人,皓月還相照。
   
   
   ◎月印誠
   
   來不可知去莫追,白雲深處欲依誰;
   無片瓦,少立錐,扁舟擬把一竿隨。
   
   
   ◎姚國棟 霞村
   
   日向江頭坐釣船,一竿之外無別緣;
   等閑不解垂綸意,且自推篷抱月眠。
   
   
   ◎姚國榮 南良
   
   生涯多半在灘頭,日向江頭釣不休;
   蕭蕭雨,瑟瑟秋,只有漁翁不解愁。
   
   
   ◎夏履坊 金埜
   
   霜染楓林秋欲殘,招尋幽寺盡盤桓;
   橋邊叢竹通禪徑,窗外菰蘿繞戒壇。
   猶有遺容懸粉壁,更誰放艇問煙灘;
   我來弔古空餘感,水色蒼茫冷釣竿。
   
   
   ◎孫璧 石廬
   
   棹歌聲歇集機緣,屈指咸通歲一千;
   浮世幾隨塵劫換,精藍常並釣灘傳;
   心空般若無餘地,生會真知不欲船;
   欲問踏翻去時跡,朱涇涇水碧於煙。
   
   
   ◎薛體芳 國梁
   
   錐地了無船上居,綸垂千尺漾清渠,
   離鉤解得如何道,一水空明萬象虛。
   陳怡 竹坡
   
   指點迷途據要津,長竿短棹一閑身;
   扁舟踏覆人歸去,水色天光千古心。
   
   
   ◎姚映奎 經西
   
   古寺蕭蕭蘆荻秋,昔年船子此勾留;
   一竿一葉今何在,門外寒灘空自流。
   
   
   ◎在修行
   
   船子當年只有船,釣竿垂處見諸天;
   偶來東土無人識,空向灘頭自證禪。
   
   
   ◎應宗靜
   
   天公付我好生涯,一葉扁舟便是家;
   晴波里,釣竿斜,者樣功夫那得差。
   
   
   ◎慎初證
   
   三寸離鉤千尺絲,朱涇今日也尋師;
   師偏不把橈來打,棹撥空明若個知。
   
   
   ◎自成誠
   
   一竿從不計工程,釣得灘頭徹底清;
   畢竟誠師成個事,自慚名合祖師名。
   

   ◎懷峰海
   
   一葉扁舟任所之,西亭橋畔艤舟時;
   年來我亦隨緣度,獨釣寒灘人未知。
   
   
   ◎法忍寺結界記

   宋 智圓
   
   船子和尚名德誠,不知何許人,嘗泛小舟,放浪江湖間,垂綸舞棹,歌詠自適。洎道傳 夾山,遂覆舟而逝。而朱涇多所游止,故立像於此院。元豐三年暮秋月望,予以眾命結界, 負錫至此。考其創置之始,而古無記傳,惟石幢所載,乃唐咸通十年立也。又尋井闌題記, 仍有會昌之號,疑其古剎今廢,至咸通復興耳。舊名建興,今朝治平中,易為法忍。前代住 持累不得人,零落尤甚。今惟秀者,力勤營治,漸復完密。又謂:僧舍不結界,則法律不可 行,法律不行,則與靈祠郵舍何以別乎?乃和悅院眾,面闡斯法利。至於立標分相,集僧唱 結,皆遵律范。來者幸無疑焉。
   
   
   ◎西亭蘭若記

   林希逸
   
   西亭者,檇李僧若圭所建也。其地則船子誠師游歌舊處也。圭宗天台之學,而慕船子高 風,即其故地,作為此亭。聚群衲講頌其間,冀一遇如船子者焉。四方聞而高之為歌詠者甚 眾,而圭猶將有記焉。俾泳屬余,余曰:圭之所以慕於師者,何以哉?余嘗求師之本末矣, 師,蜀人也,事葯山三十年,盡得葯山之道。晚節游吳,寄以葉舟,往來華亭朱涇,自為歌 詩,時以唱詠漁者傳而和之。既又思其學之未傳也,以其意屬之道吾。道吾指夾山即江次謁 之。一語而契,乃蹴其舟自沒以化。師之自立孤高如此!圭之所慕者何以哉?嗟夫!學伯夷 之清者,不必皆餓於西山;學屈原之忠者,不必皆沉於汨羅。堂序雖安居之所,以無心則猶 虛舟也;軀殼雖存視之,以無我則猶浮漚也。迎其始而知所以得,則葯山猶在也;溯其終而 知所以傳,則夾山未死也。船子何人哉?余素愛船子之歌,而又嘉圭之志,故為之記且書, 俾泳篆其額。泳,餘子也,亦與圭為方外友。景定三年九月。
   
   
   ◎西亭蘭若記

   北磵簡
   
   誠禪師號船子,蜀東武信人。在葯山三十年,盡葯山之道。逮其散席,浮一葉往來華亭 、朱涇,上下百餘里。林塘佳處,意所適則維舟,汀煙渚蒲間,詠歌道妙。其言與志公、玄 覺諸老脫略。筆墨畦畛處若合符節。識者味其滿船載月,未嘗不嘆其汲汲於得人,以為不負 祖宗計。夾山去后,覆舟而歸。乃知佛祖在人間,世斷無他事。西亭三詠,照耀天地,雖乳 兒灶婦能歌之。即其言,觀其行,廩廩所不死者,不與凡輩共盡。自是松澤山水益明秀,至 今稱水國名勝。一經品題,千古改觀。妙賢起遺烈,結茆於詠歌處,曰"西亭蘭若"。樊圃 樹藝,一竹一石,皆有次序。菱芡浮實,蘋蓼交映;落帆半夜,荷笠亭午。開扉相延,抵掌 嘯詠。冀遇如船子者,求一言之益,而拔俗於千仞之上。使其徒若圭,問予所以相遇之道, 則謂之曰:船子之昭昭,如日麗天;爾之拳拳,如水在地。彼以不息照臨,爾以不息流注。 均具不息之道,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何俟一語之益,然後為得哉?書以授 圭,使歸以告賢。
   
   
   ◎推篷室記

   元 明本 幻住
   
   昔船子和尚,神心廓悟,嘗泛舟於煙波蘆葦間,日與漁歌牧笛相酬酢,似無意於傳唱之 門者 。逮遇夾山,則其迅機峻,令電走風飛,破執盪情,一髮無貸。末後一句,命若懸絲,踏破 虛空,有誰敢擬。為人痛快,未有如是之作者。今朱涇法忍寺,乃其覆舟委篷之地。寺之沙 門舜濱,始習賢首教。大德壬寅搆別室於寺之側,扁曰推篷,蓋有意於推船子既委之篷也。 余丐食吳江,遇師於偃梅之正受,語及建立之由,屬文為記。余曰:船子既沒,其所不與舟 同覆,篷俱委者,是道也。道之即文字而謂教,離文字而謂禪,今五百年矣,駕其既覆之舟 於蒲團禪板之間,推其已委之篷於方等懺摩之上,融古今於一瞬,空迷悟於寸心,餘烈遺風 ,尚可想見,經世傳遠,相續不斷,推篷之意,豈虛設也哉。故直筆以記之。
   
   
   ◎重建推篷室記

   本朝 朱棟 二垞
   
   唐神僧船子委篷以去,元沙門舜賓創別室於法忍寺側,顏曰推篷。幻住道者為記勒石, 不知 何時移建下圩。年久失修而圯。嘉慶三年春,余與丁君子香、張君六花同游寺中,住持漪雲 上人指院後隙地曰:此元建推篷室之遺址也。慨然有興葺意。於是日頌華嚴,多方勸募,兩 君復貲助之。重建三楹於初地,逾年落成,請余為記。余曰:善作者必善成,善繼者必善終 。方其室之議葺也,如解維遇石,尤牽挽猶恐不及。及其既建也,如順風揚帆,一瞬百千餘 里。迨今既成也,又如卸帆停泊,安卧楓灣荻渚間。昔余嘗從漢及江,渡洞庭,達星沙;復 由湘水灘,行經江右,渡鄱陽錢塘而返,走水程四五千,所恃一篷。於未推既推,可委得委 之時,親涉其境。大概始難繼易,而後即安。一日如是,萬里如是,終身行道罔不如是,作 室如是,凡事如是,我道與釋道亦莫不如是。噫,推篷之義大矣哉!夫船子上無片瓦,下無 錐地,終委篷始推篷者也。順賓若考肯堂,厥子肯構,繼推篷終委篷者也。能委篷而推篷, 今日之漪雲即舜賓即船子也;後來之推篷,皆船子皆舜賓皆漪雲也。余非知道者,仍以委之 推之之義繼幻公而為之記。 嘉慶四年三月。
   
   
   ●附錄
   
   ◎推篷室初稿序

   清 周靄聯
   
   余讀機緣集,船子有撥棹歌三十九首,其前三作七言小詩,餘皆漁歌子詞。世但知船子 為佛 祖,不知為唐詩人,為唐詞人也。夫我儒之學,通明廣達,講求精微,去利慾,明死生,然 後心地清而語圓澈。前人每以禪喻詩,盛唐王、孟、韋、柳諸公,皆通禪理,法取乎空靈, 鈍根人可以不作。我邑漪雲上人,俗出華亭沈氏,先世以儒術顯,父兄皆名諸生。上人讀儒 書,明儒理,得度於法忍寺,進具戒律,歷參達尊、樹蓮二師。重建推篷室,高棲浩然,道 風遠布,延主東林師席。手輯續機緣集行世,船子撥棹歌有嗣音矣。暇則往來峰泖間,與諸 名人酬和,藝益進,名益高,著作益富。錄近時所作若干首附於機緣,請余為序。余曰:世 之工詩者,竟體穩愜,往往多俗情俗調,有乖風雅。惟一二空山老衲,矢口成吟,別有一種 清氣流溢於行間。唐之禪人,如皎然、齊已輩三十餘人,逸韻高情,傳唱千古,始知心地清 明者,一無所有而無所不有為可傳。今讀漪雲詩,既能歌船子之歌,又能作皎然齊已之詩, 其出入三唐,深得理趣,益嘆禪可以喻詩。漪雲之為禪人,漪雲之為詩人也。雖然皎然集於 頔序之,齊已白蓮集孫光憲序之,余非兩公比重,違其義而勉應之。從此雲月之夜,江楓沙 鷺之間,夜唱高吟,與撥棹聲相上下,船子乎?抑皎公已公乎?漪雲自此遠矣。
   肖廉周靄聯拜
   
   
   
   ◎重虛堂增補有關船子事迹之記載
   
   《佛光大辭典》
   
   船子德誠:唐代禪僧。籍貫、生卒年均不詳。名德誠。隨侍葯山惟儼三十年,為其法嗣 。嘗至浙江華亭,泛小舟隨緣接化往來之人,世稱船子和尚。傳法予夾山善會禪師后,自覆 舟而逝。有關師傳法夾山善會之因緣,禪林中稱為"船子得鱗"。鱗,指有金色鱗之魚,比 喻眾中之大力者。師雖得葯山之法,然以性好山水,而致日久仍無嗣法之弟子以報師恩,后 因道吾而得夾山善會,善會並從師之問答教示而得開悟,后蒙印可,成為嗣法弟子。[祖堂 集卷五、景德傳燈錄卷十四、釋氏稽古略卷三]
   
   
   《五燈會元》
   船子德誠:船子德誠禪師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節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於葯山 ,與道吾,雲岩為同道交。洎離葯山,乃謂二同志曰: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葯山宗旨。予 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他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 ,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遂分攜。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隨緣度日 ,以接四方往來之者。時人莫知其高蹈,因號船子和尚。一日,泊船岸邊閑坐,有官人問: "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師豎橈子曰:"會么?"官人曰:"不會。"師曰:"棹撥清波, 金鱗罕遇。"師有偈曰:"三十年來坐釣台,鉤頭往往得黃能。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 歸去來。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三十年來 海上游,水清魚現不吞鉤。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 信奇哉。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別人只看采芙蓉,香氣長粘繞指風。兩岸映, 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問我生涯只是船,子孫各自賭機緣。不由地,不由天,除卻蓑衣 無可傳。"道吾後到京口,遇夾山上堂。僧問:"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無相。"曰 :"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道吾不覺失笑。山便下座,請問道吾:"某甲適 來只對這僧話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 師在?"山曰:"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 處去。"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眾束裝,直造華亭。船子才見,便問:"大德住甚麼寺?"山曰:"寺即不住, 住即不似。"師曰:"不似,似個甚麼?"山曰:"不是目前法。"師曰:"甚處學得來? "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師又問:"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山擬開口,被師一橈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師又曰:" 道!道!"山擬開口,師又打。山豁然大悟,乃點頭三下。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 清波意自殊。"山遂問:"拋綸擲釣,師意如何?"師曰:"絲懸淥水,浮定有無之意。" 山曰:"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師曰:"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山乃掩耳。師 曰:"如是!如是!"遂囑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吾三十年在 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裡,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 ,無令斷絕。"山乃辭行,頻頻回顧,師遂喚:"闍黎"!山乃回首,師豎起橈子曰:"汝 將謂別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古尊宿語錄》(卷第四十八《佛照禪師奏對錄》)

   船子德誠:夾山初住潤州鶴林時。道吾到遇上堂。有僧問。如何是法身。雲無相。如何 是法眼。雲法眼無瑕。吾不覺失笑。夾山便下座。請道吾問。某甲適來祗對僧話。必有不是 處。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雲。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夾山雲。某甲甚 處不是。望為說破。吾雲。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秀州華亭船子處去。夾山雲。此人如何 。吾雲。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和尚若去。須易服裝束。夾山乃散眾易服。直造華亭。船 子才見便問。大德住什麼寺。夾山雲。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船子云。不似又不似個什麼。 夾山雲。不是目前法。船子云。甚處學得來。夾山雲。非耳目之所到。船子云。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船子又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夾山擬開口。船子以篙 打落水中。才上船。船子又雲。道道。擬開口。又打。夾山於此有省。乃點頭三下。壽皇雲 。他到此悟也。師雲。可謂慶快平生。師又曰。船子云。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夾山遂問。拋綸擲釣師意如何。船子云。絲懸淥水浮。定有無之意。夾山雲。語帶玄而無 路。話頭談而不談。船子云。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夾山乃掩耳。船子云。如是如是。遂囑雲 。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吾二十年在葯山。單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 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裡钁頭邊。接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夾山乃辭行。頻頻回顧 。船子遂喚。闍黎闍黎。夾山回首。船子舉起橈雲。汝將謂別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景德傳燈錄》

   華亭船子和尚。名德誠、嗣葯山。嘗於華亭吳江泛一小舟。時謂之船子和尚。師嘗謂同 參道吾曰。他後有靈利座主指一個來。道吾后激勉京口和尚善會參禮師。師問曰、座主住甚 寺。會曰、寺即不住。師曰、不似又不似個什麼。會曰、目前無相似。師曰、何處學得來。 曰、非耳目之所到。師笑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 速道速道。會擬開口。師便以撞在水中。因而大悟。師當下棄舟而逝、莫知其終。[/COLOR]
   
          [版本訊息]

       編 者: 上海文獻叢書編委會
       書 名: 上海文獻叢書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 一九八七年十月第一版
             一九八七年十月第一次印刷
       ISBN: 7-5617-0040-7/I.002[/SIZE]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7: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