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記者乘坐空軍蘇-27戰機航拍揭秘(圖)

[複製鏈接]

4

主題

9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uijing1 發表於 2006-7-12 2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乘戰機拍『戰鷹』」——軍事攝影記者談空中特殊體驗

  藍天,白雲,戰鷹……我從小就對遼闊瑰麗的藍天情有獨鍾。特別是對翱翔九天、氣吞萬里的共和國戰鷹群,更是心馳神往,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飛上藍天,成為共和國的巡天驕子。

  1978年高中畢業時,我興沖沖地報名參加選飛,最終卻因故未能如願。 「退而求其次」,我走進了人民空軍的行列,先是當放影員,後來當幹事,專事攝影。從那時起我就把目光牢牢鎖定在風雲變幻的藍天上,一個夢想在心底生成:乘戰鬥機航拍,對藍天——驕子——戰鷹群實施空中拍攝,留下一幅幅戰鷹巡天圖!為此我不放過任何和飛行員接觸的機會,聽他們講述發生在藍天上的一個個莊嚴豪邁、驚心動魄的故事。



圖片無法上傳,請查看連接:http://       www.supertoyou.    com  (請去掉中間空格)




  藍天是一片深邃的海,充滿秘密和神奇。多少人望天興嘆,卻又有幾個人能真正揭密它的真相?

  也許是幸運女神的眷顧,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間,我得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機遇,乘戰鬥機航拍的夢想變成現實。我先後7次乘教八、殲教六、殲教七、蘇二七,對強五C、 強五D、殲八、蘇二七、殲六、殲七、教八進行空中航拍,拍下了千餘張戰鷹翱翔九天的姿態各異的圖片資料。

  這是一次極其特殊的體驗。乘普通飛機上天,可以飽覽朝暉落霞,俯瞰壯麗的山河大地,但是乘戰鬥機上天,則意味著身體和意志都要經受更大的考驗。






  上天非同兒戲,乘戰鬥機上天更非尋常之事。非空勤人員上天要過哪些關?首先是嚴格的報批手續關,空軍頒發的《飛行管理規定》里對「地面人員搭乘戰鬥機」做出了嚴格要求。我在履行了一套嚴格報批手續並最終獲得軍區空軍首長同意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接下來要過的是身體關,我在招飛中心進行了全面查體,內容複雜,項目繁多,和飛行員查體程序完全一樣。由於常年堅持爬山等體育煅練,使我在這次機遇來臨時保證了身體順利過關。隨後是政審關,一個入伍20多年的軍人,政審不存在問題,但是程序必須要走。最後是跳傘訓練關,我在訓練部門有關同志陪同下到航空兵某部專門進行了跳傘訓練。在地面觀看跳傘隊跳傘表演,瀟灑飄逸,動作優美,而當自己按照臨時學來的動作要領從高空跳下的一瞬間,身體和心理感受卻很難用語言形容。好在我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我的「專職教官」終於放行。

  事實上正式「上天」之前必過的大小關口不計其數,因文字所限我只能擇要記述如上。

  同訓練部門一起研究制定了航拍計劃后,期待中的「上天」終於來臨了。

  第一次「上天」是體驗飛行。我乘坐的是某飛行學院的教八飛機,該飛機速度不算太大,帶我飛行的飛行員經驗豐富,技術堪稱一流。當飛機徐徐飛離地面,瞬間的緊張過後,視界內的景象如夢如幻,頭頂的藍天,身邊飄白雲,身下是大地、鄉村和城市……身體無異常反應,落地后感覺良好。

  真正的航拍開始了。

  此前,我曾無數次舉起相機拍攝我的空勤戰友,拍攝他們身著抗荷裝、手提圖囊走向戰鷹的矯健身姿,拍攝他們跨進座艙檢查設備、直至呼嘯著飛上藍天;我曾無數次站在地面仰面拍下一幅幅戰鷹編隊掠過天空的畫面。然而,這一次完全不同。

  這次我就坐在高速戰鬥機座艙里,飛行在數千米的高空,除多了一套拍攝設備外(我攜帶的是佳能1Ds數碼相機,加裝一個24--70的鏡頭,兩個1G數碼卡(機身內裝一個,另一個裝在抗荷服膝蓋上裝地圖的小袋子內,機內數碼卡容量用盡時,立即取出小袋內的空卡換上)。我的裝束和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毫無二致。我的前艙坐著為我駕機、協助我完成航拍任務的飛行員,身下是無限縮小了的山河大地。我曾無數次在地面拍攝過的戰鬥機編隊,如今凌空霹靂的機群就在我的身旁盤旋游弋。從鏡頭的縱深望過去,飛行員剛毅的身影依晰可見,銀白色的頭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就是我在地面上無法看到的飛行員!這就是敢於向生死時速挑戰的空中角鬥士!一股男兒的血性驀然從心底迸發,我暗暗發誓:作為一名空軍軍事攝影記者,不拍出中國空軍的壯美和神韻,就愧對這群保衛和平的飛行員!我不停地拍攝,生怕失去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隨著 「喀嚓喀嚓」的相機快門聲,一幅幅壯觀的空中「飛行圖」收進了我的數碼晶元。

  拍攝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彷彿已經和相機、藍天、戰鷹、戰友融為一體。我知道真正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不容易,但毫無疑問,我已經向這種境界邁進了一大步。

  我只能這樣說,只有在這樣的高度上、這樣的速度下按動快門,才能叫真正的航拍。一句話,只有乘坐在戰鬥機上看戰鬥機、看戰友,才能真正實現拍攝者和被拍攝對象的「零距離」對接,才能表現出中國空軍的鐵翼雄風!

  但是,良好的感覺持續時間並不長。一個小時的空中盤旋、搶拍后飛機著陸,此時才感覺到身體的劇烈反應,頭重腳輕,飄飄忽忽,但我對乘高速戰鬥機航拍仍充滿信心。

  乘戰鬥機航拍,其難度要比乘教八機航拍更大。一是飛機速度更快,拍攝難度相對也大;二是飛機空中姿態千變萬化,編隊、攻擊等科目為拍攝者提供的機會稍縱即逝,對拍攝技術的要求更高;三是自己制定的拍攝計劃和飛行部隊領導與有關飛行員的協同要周密,協同不好會導致無效起飛。戰鬥機的每個起落都有很高的成本,比如燃料消耗、飛機損耗、空域佔據等,不能拿著國家財產和訓練空域練技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飛行安全。從理論上說絕對的飛行安全是沒有的,特別是高速殲擊機,只要起飛就存在危險係數。但是,飛行員不怕,我怕什麼?都是軍人,身上都肩負著保國重任,生命都是一樣的,另外,我也絕對相信機務保障人員的責任心。在後來的航拍過程中,我每到一個飛行單位都是首先找到負責空中航拍任務的領導,與他們一起召集空勤、機務、機關、場站等有關人員組織航拍協調會,研究具體實施方案,對掛彈量、空中動作、飛行區域、載荷等進行明確,並確定參與航拍的飛行人員及長僚機的搭配,然後全程參加飛行三個階段。在飛行當天由航醫進行血壓測量,整個過程和飛行人員完全一樣。每乘一個戰鬥機種航拍,事先都要對座艙進行熟悉,各種各樣的儀錶,眼花繚亂的電門按鈕,都要向帶飛的飛行員虛心請教,銘記在心,否則空中一旦誤碰誤動,就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必須學會的設備操作,比如跳傘裝置,也要熟記於心,以備萬一。還有照相設備,我在座艙內對照相設備如何放置,拍攝中用怎樣的姿勢方能避免碰到飛機上的其他裝置,影響前艙飛行員的操作等,都要絕對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是與前艙飛行員的溝通,機艙內送話器是靠聲帶振動發音的,一般人很難聽清,需要學習適應。另外抗荷服、飛行頭盔、氧氣面罩等裝具的使用,以及披掛上這些行頭后能否熟練地進行拍攝等,都要反覆「預演」。

  為了提高圖片成功率,我事先對魯豫皖等省多個機場及訓練空域的天氣規律進行認真研究,發現這些地方一天中大部分時間裡少有「藍天白雲」,於是我把起飛時間安排在日落之前,根據拍攝計劃和機種的不同,一個起落安排在40分鐘或1小時15分鐘不等。

  乘高速殲擊機航拍時那種難耐的緊張、疲倦簡直無法言喻。因為要不時與前艙飛行員溝通,讓他或從左到右,或從前到后、或從上到下不斷調整機位,以便於我的拍攝。我的左手不得不隨時按住通話按鈕,只能用右手單手舉著相機拍攝。幾公斤的相機,在地面偶爾單手持機拍攝時感覺不到有多重,但在空中抓拍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加上精神高度緊張,拍不了幾次手臂便酸脹難忍。但我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不能浪費每一個理想的瞬間。每次著陸后,手臂都僵硬酸痛,數日緩不過勁來。

  令我終生難忘的是飛機拉載荷時的感覺,說這是一種痛苦的折磨毫不為過——整個身體彷彿被壓扁了,頭都抬不起,眼睛幾乎睜不開,好像用了全身的力氣,相機仍沉重如山;被迫放棄與前艙飛行員的溝通,雙手持機,完全談不上眼、手配合,但我不能浪費一個架次,萬般無奈,我不得不硬著頭皮採取了盲拍的辦法。登機前做了充分的精神和技術準備,我甚至連塑料袋都備下了,以防萬一嘔吐時不至於把座艙弄髒。當然在最難受的時候,意志還是戰勝了一切。第3個架次的拍攝中體內翻江倒海,身體彷彿碎裂一般。此時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飛行事業的無比艱辛。飛行員「摘一朵白雲擦汗,剪一片彩霞送心上人留念」的浪漫,是建立在戰勝自己心理和生理極限基礎上的。那種巨大的載荷力量,在地面上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當我完成最後一個架次的拍攝,回到地面,卸下那套飛行員的裝具時,我的心彷彿還在天上:亢奮、緊張、激動、痛苦……當我開始調整自己,並著手整理數以千計的航拍圖片時,腦海里又浮現出航拍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和我所熟悉的一張張藍天驕子的面孔。

  每次空中拍攝時,都是我乘坐的飛機先起飛,參加航拍的飛行員隨後雙機跟近起飛,在空中組成雙機或四機編隊。我在空中進行雲上或雲下拍攝,或對以地平線、機場、海平面、泰山、微山湖、黃河、東平湖、蓬萊閣、長島、高速公路、城市等為參照物的雙機與四機密集編隊拍攝,對梯隊水平直線飛行、對地俯衝攻擊、轉彎飛行等也進行了拍攝。

  在我空中拍攝的航空兵部隊中,既有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英雄機群,又有多次參加首都國慶閱兵的空中梯隊,還有數十次執行重大軍事演習的尖刀勁旅。過去,我曾追隨他們的航跡南征北戰,從中原腹地,到東南邊陲;從西北大漠,到南疆海域。通過無數次的隨隊拍攝,我熟悉各個部隊的戰機,熟悉各個部隊的飛行員,很多飛行員都成為了我的好朋友。然而,在空中拍攝他們和他們駕馭的戰機,讓我對這些航空兵部隊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令我無比震撼的一次航拍是在強擊航空兵某師,當4架銀白色強擊機呈戰鬥隊形編隊飛臨我乘座的戰機一側時,那種鋼鐵的冷光咄咄逼人,唯我獨尊的霸氣充剌整個空域。浩翰的雲海之上,機群不斷變換戰鬥隊形,尤如一群兇惡的白鯨在碧波萬傾的大海上穿行。正當我不住地搶拍這些畫面之時,突然看到側前方的戰機開始魚躍俯衝,緊接著我乘座的戰機機頭下壓,大角度俯衝下去。我知道,對地攻擊開始了!真正的戰鬥打響了!我緊緊抓著相機,鏡頭死死套住前方急速俯衝戰機 ,等待驚心動魄的時刻。突然,前方戰機的機身猛的一抖,機翼下竄出兩條火龍,一組火箭彈凌空飛出。此時,我相機的快門也同一時間響了起來,記錄下了這精彩的一瞬間……夕陽西下,完成航拍的戰機開始返航,機群以整齊的隊形從碩大的落日上通過。望著這追風逐雲的鷹陣,我心中不由想起電視劇《壯志凌雲》里的一句台詞:「只要我一起飛,空中就沒有『王牌!」在我眼前駕駛戰機的飛行員都是真正的「空中王牌」。這就是共和國的藍天長城!這就是未來戰爭中所向披靡的空中突出力量! 我為中國空軍驕傲!

  我的體驗總共只有7個架次,在空中度過的時間累計只有10多個小時。這10多個小時對我來說或許是一次生命的升華,事業的升華。可是我的那些飛行員戰友,他們有的已經飛行了上千小時甚至數千小時……和他們相比,我在藍天上的經歷幾乎不值得一談。

  我由衷地感謝濟南軍區空軍劉司令員、芮政委等首長對我航拍的大力支持,感謝有關部隊領導和駕機把我送上藍天完成航拍任務的飛行員們,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我的航拍夢想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

  飛行是勇士的事業。現在,當我翻揀著一張張攝於雲峰霞谷的珍貴圖片時,我對藍天、戰鷹,以及那些叱吒風雲的空中勇士的理解,比以往更深了。我在九天之上採集到的一個個神奇的瞬間,是我攝影生涯中迄今為止最值得珍愛的部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8: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