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疑意相與析:如果日本戰勝了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6-2 1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信海光 文藝副刊



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漢奸」文章。但是不是也有某些歷史所遺漏的信息呢? 
      
   
     
   趙無眠  

 

  ○向日本學習「學習的方法」

  固然這一切「業績」,不足以抵償日本侵華造成的破壞、損失之萬一,但可以
從中看出日本人的經營、治理能力,看出他們確比我們行的一面。許多年以來,有
許多出版物對於中日兩個民族進行過文化上的比較。一般來講,應該各有其優劣。
一些文章帶著偏激的民族情緒,對日本民族進行嘲弄、辱罵,似乎不這樣便不叫「
愛國」。我是很不以為然的。無論是戰場上的激烈較量,還是和平年代的實力競爭,
恐嚇和辱罵都絕非戰鬥。我們去看看那些抗戰名將寫的回憶錄,字裡行間哪有這種
市井屑小式的輕薄和鼓噪!

  人類有自己的弱點,一個民族也有一個民族的積弊,在醜陋的中國人之外,還
有醜陋的日本人、醜陋的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義大利人和俄國人,
也應該有醜陋的非洲人、拉美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為什麼醜陋?因為這世界總
還有一個抽象的相對美好的形象,為最多的人所公認。本世紀二十年代初,魯迅為
我們刻畫了一個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人的形象:阿Q。說實話,這個形象夠醜陋的
了,卻又確是「我們」的真實寫照。稍微反省一下,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糟糕,何以
人口只有幾千萬的一個蕞爾小國,打得我們難以招架、幾乎亡國?同樣的,日本人
也壞得可以,不然何以如此張狂、窮兵黷武,到處開打,落得個無條件投降的下場?
不過壞歸壞,它的另一面又十分優秀。日本人刻苦勤奮,積極上進,辦事認真,講
究實際,絕不馬虎苟且,對強手、先進的心服口服、虛心求教,善於模仿與吸收,
勇於犧牲,團隊精神,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善於汲取教訓,……這些都是值得中
國人好好學習的。日本人很像蜜蜂,組織結構嚴密,一絲不苟,高效率,在狹小的
夾縫中求生,自覺「生存空間」受到威脅時不惜對敵人進行自殺式攻擊。除了最後
一條,這些特點都非常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日本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內完成它的工
業革命,又能在戰後迅速走進經濟和科技強國的行列,其國民的總體素質是不可忽
視的。

  一個民族應該善於向其他民族學習,尤其要善於向敵人學習。古代中國是日本
的恩師,而近代日本卻是中國的恩師。它打了咱們,把咱們家裡搞得一塌糊塗,損
失慘重,血海深仇,還能叫它恩師嗎?是的,它還是恩師。恩是恩,仇是仇,不能
抵消,也不能抹殺。即使它乾的壞事罄竹難書,我們還是無法否認,它教給我們的
東西太寶貴了。我們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如果輕易丟棄,那才是民族最大的不幸。
  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學習過英國,學習過法國,學習過蘇聯,還打算過學習
南斯拉夫、新加坡,現在學得多的是美國,而學得最持久、最深入的還是日本。我
也不願承認這一點,但不管承不承認,它都是事實。學習英國,並沒有使我們完成
工業革命。學習法國,也沒有使我們的社會獲得多少自由。學習蘇聯,我們跟著它
栽進了覆轍。學習美國,發現距離太大,國情也差得太遠。學習日本,我們卻打敗
了日本。

  日本自己就是一個極善於學習的國家,學什麼象什麼。學中國就盡量做得象中
國人,學西方就力圖脫亞入歐,一點也不含糊,不在「為體」還是「為用」的論爭
上無休止地瞎耗工夫。現在我們打量打量它,發現其現代化的程度,可與世界上最
現代化的國家媲美;其傳統文化的地道,足令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汗顏。

  同是向西方學習,早在甲午戰爭那場「考試」中,中日雙方就交出了優劣懸殊
的兩份答卷。日本海軍的人數和裝備皆不及中國,對同中國打仗並沒有多少信心。
戰前北洋水師到日訪問,日人登艦參觀,見中國水兵懶懶散散,家屬也住在艦上,
到處晾曬著衣物,詫異之餘心中竊喜:打這樣的軍隊不成問題!中國在向西方學習
失敗后,從日本那裡學習到了「學習的方法」,才逐漸向現代型社會轉變。

  ○接納日本加入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曾在長達上千年的時間裡領先世界各國,並非毫無根據。接納和融合
外族的血緣、文化,以保持本民族的活力,是一個重要原因。秦統一中國,實現各
國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遂有漢代的強大。鮮卑族拓拔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由皇
帝下令全國實行漢化,為隨後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清朝的入關更是如此。中國
若果能如孫中山所期望的「聯合」,接受整個日本的加入,從民族性來講,其正面
效果將顯而易見。

  中國人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觀念強烈的族群,這樣才有歷代侵略者與亡國奴共建
「中國」的傳統。宋代因遭外族壓迫、打擊,特彆強調忠節觀念,但這一觀念的核
心是要求臣民「忠君」而非「愛國」。在忠節義士們眼裡,最不能容忍的是「世受
皇恩」卻事二主。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幾位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史可法、
鄭成功……,主要也是因其忠君而流芳百世。當然,在一定的意義上,「忠君」也
是「愛國」的表現之一,但二者畢竟是有本質區別的。岳飛鎮壓楊幺之亂,也是忠
君的一部分。文天祥被俘至死不降,只能說明他「忠君報國」,也就是忠於趙氏皇
帝和南宋小朝廷,並無忠於漢族、南人的「愛國情操」。他也不反對他的兄弟文天
禎仕元,因為他兄弟沒做過宋朝的官,不會背上「貳臣」的罪名。抗清明將史可法
死後,被清朝建祠祭祀,饗堂眉額大書「氣壯山河」,以弘揚其忠誠不貳的氣節。
清王朝對史可法精神的認同,在於他的「節操」,不在後人賦予他的「民族主義」
精神。乾隆時,曾指定史官作《貳臣傳》,將那些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的
明朝降將叛官們盡列其中,也是為了警省後世為臣為民當忠誠不貳,絕非鼓勵所謂
「民族大義」。清朝入關既久,當初重名節絕不致仕,乃至圖謀反清復明的前朝舊
臣和名士鴻儒們,也默認自己的第二代、第三代去和侵略者合作,做清朝的官。知
識份子尚且如此,平民百姓更習慣於「勝者為王」,「打天下者坐天下」,誰會在
乎勝者是「本地人」,還是「外來戶」呢?

  日本軍隊侵略時犯下的種種罪行,會使中國人牢記這血海深仇,永遠不可能從
感情上接納他們嗎?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不會的。中國人是最善於忘記仇恨,最寬
宏大量的民族。戰犯可以不予追究,賠款可以一筆勾銷,釣魚台島的紛爭可以留給
聰明的後人去解決,只要這陣子能關係正常化就行了,就可以「世世代代的友好下
去」。這不還沒成為咱們中國人呢,要是他們成了中國人,過去的一切豈不都是「
兄弟鬩牆」,一笑而泯恩仇?

○中國歷史上侵略者的屠殺暴行

  在中國歷史上,由侵略造成的暴行比比皆是。以戰國時的秦國為例,幾乎每攻
佔一地,每打完一次大仗,都要殺人。公元前331年,敗魏,斬首八萬;前312年,
破楚師于丹陽,斬首八萬;前307年,破宜陽,斬首六萬;前301年,敗楚於重丘,
斬首二萬;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斬首三萬;前293年,大敗韓魏聯軍於伊闕,斬
首二十四萬;前280年,攻趙,斬首二萬;前275年,破韓軍,斬首四萬;前274年,
擊魏於華陽破之,斬首十五萬;前260年,大破趙軍於長平,坑卒四十五萬;前256
年,攻韓,斬首四萬;又攻趙,斬首九萬;前234年,攻趙平陽,斬首十萬……。
(據翦伯贊主編《中外歷史年表》)一場統一中國的戰爭,到底斬掉了多少人頭,
已不能精確計數。可以肯定的是,以當時中國人口不過上千萬,其殺人比例之高、
之酷烈,遠遠超過日本的入侵。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帝國的創業者,也是中國元朝的太祖,可以說是蒙古人,也
可以說是中國人。嚴格的意義上,他生前是中國的侵略者,死後才成為「中國人」。
蒙古人的鐵蹄曾橫掃歐亞大陸,征服數十個國家,每破一城,絕大多數人民盡皆屠
殺,所有財物盡予劫取,只留下特殊技能人士、工匠與俊美男女兒童供其利用與玩
樂。許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淪為廢墟,人煙斷絕。蒙古軍大舉侵略中國時,因起
用漢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為宰相,對中國人採用攻心為上的懷柔政策,暴行才有所
收斂。如公元1233年,蒙古大將速不台攻下金朝汴京,本擬循例屠城,為耶律楚材
力爭所免。但他們對別的國家,仍舊不改殘忍習性,所到之處,殺人如麻,積屍遍
野。蒙軍攻下花剌子模國舊都玉龍赤傑,一次就屠殺一百二十萬人,平均每一名蒙
古兵殺二十四人。成吉思汗攻打巴曼,其愛孫中箭身亡,城破,令將城中居民完全
屠殺,雞犬不留。拔都率軍第二次西征,攻入莫斯科城,每殺一人割一耳,共割了
二十七萬隻人耳。破波蘭與日耳曼聯軍,割人耳九大囊。攻陷布達佩斯,辱婦女,
焚教堂,劫財寶,逢人便殺。公元1254年,蒙哥遣大將札喇台征高麗,所過城邑灰
燼,俘男女二十萬六千八百餘人,殺人無算。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命討伐木剌夷,
此即蒙古的第三次西征,共攻克大小堡壘數百個,包括不戰而降的城池四十餘座,
旭烈兀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幾盡屠殺。大食國都報達開城投降,蒙軍屠城七天,將全
城八十萬居民殺個精光。(據陳致平《中華通史》,花城出版社)

  蒙古人奉行的種族滅絕政策,納粹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皆不能望其項背。然而
成吉思汗卻以「偉大的民族英雄」載入中國史冊,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列,受
人尊崇。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阿騰席連真東南十五公里處,建築面積
一千五百多平方米,金碧輝煌如同宮殿。遠近蒙古族及其他各族人民,每年都要在
此舉行公祭盛會。為什麼沒有人把成吉思汗及其殘暴的子孫們當做戰犯?因為他贏
了,成就了「功業」,勝為王而不是敗為寇。如果日本人贏了,也就沒有人把他們
當做戰犯,他們的戰爭罪行也就會為「偉績」所掩蓋,他們的亡靈也就會被供奉在
比「靖國神社」闊綽、輝煌和神氣得多的紀念堂中受後人祭祀,而不至於像今天這
樣猥瑣於一隅,接受幾個行藏閃爍的政客朝拜。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大王朝,也是歷代最好的一個王朝。清朝征服整個中國的
過程,同樣極為血腥。在與明朝爭奪遼東的時候,清軍就曾對遷安、永平兩地進行
屠城,只將財物和少數婦女掠走享用。因破壞了皇太極對漢人的懷柔政策,主事者
阿敏被宣布為「國賊」遭到懲處,但皇太極本人拒絕對此事負責,而且後來也沒能
制止此類屠殺。明將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除了一部分可利用的部屬,其餘官百餘
人,兵三千餘人,皆就地屠殺,死者家屬婦女兒童一千二百餘人沒為奴婢。明總兵
祖大壽投降,清軍得錦州,全城居民就地屠殺。清軍入關佔領北京,攝政王多爾袞
發布旨令通告全中國:「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髮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
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
「屠城宣言書」,其後就有著名的「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殺了多
少人?當時的估計是八十萬(王秀楚《揚州十日記》)。。。。。。。
算是二、三十萬,這也夠慘的了。不光是殺,任何婦女都有可能抓住被成群的士兵
輪姦,和三百年後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一模一樣。嘉定三屠亦是如此,婦女被雙手釘
在床板上輪姦。史家慨嘆:「『三屠』留給這座城市是毀滅,和不知道德為何物的
倖存者。」(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清軍陷崑山,在那裡抵抗了三天的
義軍逃走了,於是對平民實行大屠殺,當天的死難者就達四萬。江陰抵抗清軍八十
天,城破,七萬人死於屠殺。不光殺漢人,對其他民族也實施大屠殺。平定西北,
厄魯特人幾乎被殺光。在西南,成村的苗民被消滅。

  明清之際,屠殺似乎成了家常便飯。滿人殺漢人,清軍中的漢人也殺漢人,不
然殺不過來(滿人太少)。侵略者殺老百姓,農民軍也殺老百姓,張獻忠在四川就
殺人一百萬。李自成在北京,開始殺明朝降官,殺到後來控制不住,燒殺搶掠行同
強盜。老百姓有機會也殺人,清兵佔領北京前李自成逃走,北京市民趁機報復,成
群結夥襲擊掉隊的大順士兵,將他們捉了燒死或砍頭,大約有兩千人被殺。明朝的
官軍也殺百姓,動不動就「縱兵劫掠」,濫殺無辜。

  ○「王道」:從屠殺到懷柔政策

  我不知道這世界上,是否發生過文明的、不殘暴的侵略戰爭。作為一種「理想
模式」可能是有的,實例我卻沒聽說過。英國是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它為了
征服中國,竟以大規模販毒,麻痹和殘害整個民族的身心作為手段。法國是近代啟
蒙運動的精神家園,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焚掠圓明園,曾遭到法國作家雨
果的痛斥。蘇聯是中國的盟國,又是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者」,它的紅軍在東北
乾的壞事卻教人嘆為觀止,還拿它毫無辦法,――國共兩黨都要巴結它,以換取在
東北的優勢。美國號稱現代民主和保障人權的楷模,當年在印度尼西亞「幫助」蘇
哈托清除共黨勢力上台,殺了60萬顆人頭。後來據說因為「良心發現」,中央情報
局曾承認有大約5千人是自己親自下手。1973年美國對柬埔寨實行「飽和式轟炸」,
使50萬平民喪生。越南戰爭中,美國軍隊的狂轟濫炸、施放毒氣和直接屠戮,殺死
了300萬越南人。

  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可以看做是列強本性的一次大展。攻入北京的聯
軍共兩萬兩千人,其中日本軍隊八千人,俄軍四千,英軍三千,美軍兩千。日軍不
但人數最多,而且打頭陣。義和團興起,與德日兩國結怨最深。但日軍卻沒有像其
他同夥那樣,在戰鬥結束后對佔領地採取血腥報復行動。一位叫藍登的西方記者報
導:「日本兵是聯軍中唯一對藝術品有欣賞能力的。雖然他們也當然像別人一樣的
搶劫,但都做得安靜優雅。沒有亂摔東西,也沒有任意或不必要的破壞。他們搜集
喜歡的東西,但不象搶劫的樣子。我曾看到一處有日本兵進去過的房子。裡面藏有
一柜子的瓷器。他們像鑒賞家一樣加以撫摸,並在杯子或瓶子的底部研究年代。對
於粗劣的美國、俄國、法國、英國更不必說德國大兵,除了打不破的銅器、石器之
外,幾乎沒有不打破的,實在難以比擬。」(梅龍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沙發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6-2 13:34 | 只看該作者
此文我曾發過,也曾經置頂過。網友的評論也是分為兩派--贊同與反對。我對此文的理解是--作者對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民族精神及兩國的未來等各方面都有深刻而中肯的思考,如果說此文是漢奸文章,那是某些人不希望看到某些現實或某些未來的結果。歷史無法篡改,漢民族王朝曾數度亡於外族或偏安一隅。現實也無法迴避,自日本明治維新后至今,中日兩國的種種國情、歷史、現狀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樓主在中日兩國都有過生活經歷,再次轉載這篇文章,其拳拳愛國之心及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026

帖子

20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9
3
人約黃昏后 發表於 2006-6-2 13:39 | 只看該作者
鄙視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4
dy6e 發表於 2006-6-3 23:20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日本戰勝了中國

共榮圈裡每個兒童都會唱的一首歌就是「大東亞的天」:

   大東亞的天是明朗的天,大東亞的人兒好喜歡!天皇陛下愛人民呀,皇太君的恩情說不完哪,牙后黑黑一個牙....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3

主題

510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5
antindonesia 發表於 2006-6-4 05:32 | 只看該作者
假如我們現在還在吹捧滿清,辮子戲佔盡了中國熒屏的風景,我們就沒有理由去批判這篇文章!

所以任何違背歷史的無聊吹捧都只會惹來人民和歷史的反感。如果我們認為滿清對中國內地的入侵是明朝的罪有應得,這是極危險的賣國論調,如此日本的入候是不是國民黨的罪有應得,繼續推下去中華民族危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6
dy6e 發表於 2006-6-4 09:39 | 只看該作者
看過清宮電視劇中那一臉英明正氣的皇帝,作雷厲風行反腐反貪狀嗎?看過康雍乾們反腐的表演嗎?看過什麼劉統勛、劉墉、紀曉嵐、李衛們所謂反腐的表演嗎(當然不忘穿插權力鬥爭路線鬥爭)?

  看過了?有沒有吃蒼蠅和大糞的感覺?

  沒有?上了癮?覺得清官明君的辮子戲就是過癮,把貪官拉下去,反腐戲劇高潮一到,奴才們下面也濕了?!

客觀來說,康雍乾們的智商和魄力,肯定都在你我之上;康雍乾們的古籍水平和政治經驗,也遠在你我之上;當然其陰險和貪婪、殘暴、虛偽,也遠在你我之上,惟一在你我之下的,可能是同情心。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6-4 14:53 | 只看該作者
假如我們現在還在吹捧滿清,辮子戲佔盡了中國熒屏的風景,我們就沒有理由去批判這篇文章!

所以任何違背歷史的無聊吹捧都只會惹來人民和歷史的反感。如果我們認為滿清對中國內地的入侵是明朝的罪有應得,這是極危險的賣國論調,如此日本的入候是不是國民黨的罪有應得,繼續推下去中華民族危矣!


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8
mm021 發表於 2006-6-4 15:54 | 只看該作者
給你一顆糖,換你一間房。你會同意么?

入侵就是入侵,爭奪的是生存空間,用任何辭藻來修飾入侵,都很無知。

確實是篇典型的漢奸文章,哪怕其中看上去都是大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9
dy6e 發表於 2006-6-4 17:50 | 只看該作者
滿清政權最害怕的,不是帝國主義國家欺壓中國,而是中國人民不再讓滿清統治。因此他們對中國人民、尤其是漢族人民異常兇狠毒辣的剝削,逼迫造成無數次農民起義。而他們不檢討自己的過失,不準備和起義的團體達成任何的妥協。而是找沒有同胞感情的蒙古部落,殘酷地鎮壓和殺害反抗者。這和他們對待帝國主義的贖買政策形成鮮明對比。也和日本在受到帝國主義欺壓以後,具有強烈的危機感,派人去學習西方文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不把中國人民當同胞,而是當作榨取財富的寄生蟲心態,在滿清「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國之物力、結友邦之歡心」的言語中,充分的表現出來。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0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6-5 12:09 | 只看該作者
回mm021 :

如果,確實是篇典型的漢奸文章的話,
那麼吹捧成吉思汗、滿清的文章、戲劇、歷史,
又該如何解釋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50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99
11
shooden 發表於 2006-6-5 15:03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日本人入侵之後學漢字說漢語, 追捧炎黃為祖先, 100年後會怎樣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2
mm021 發表於 2006-6-5 23:40 | 只看該作者
成吉思汗、滿清和日本的區別不是明擺著么?

成吉思汗、滿清後代現在是我們中的一部分,是我們團結的對象。現在相對於漢族來說,是弱勢群體,理應屬於受保護對象,老揪著小辮子沒有實質意義,而且盡可以放開來討論對漢族得失利弊。當然我支持給予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足夠的榮譽,對那段歷史也應該用更中肯的角度去做分析。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具備了叫板中國的實力之後,一直沒停過打中國的主意。挑起對華侵略戰爭,直到戰敗,對中華的土地及資源的覬覦之心仍然日重。在經歷過的之前以及可預見的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中日兩國競爭局面不會得到根本性扭轉。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同滿清入關前相似的狀態。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歷史,一個是現實。從各個時間段的歷史上可以看到,只有漢族在爭奪生存空間的競爭中獲勝,民族的融合才有可能在一種相對有序(文明)進行。而作為漢族(現在可以擴大些稱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在面對這個切身存在的民族競爭的時候所採取的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盡一切可能維護本民族的主導地位。任何所謂理性和遠見思考都是空洞的,那就是漢奸的代名詞。拿滿清來比較日本的人們犯的正是這個毛病。

世界畢竟沒有大同,理性地分析一條尋找一切機會吞噬你的狼給你的好處,那就是對自己最不理性的態度。
紫 徐 東 來

笑世間可笑之人,鳴天下不平之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6-6 10:49 | 只看該作者
絕妙!
把歷史與現徹底的割裂開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4
mm021 發表於 2006-6-6 18:24 | 只看該作者
歷史不能改變,但可以做假設;

現實可以改變,但不能做假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15
dy6e 發表於 2006-6-6 22:27 | 只看該作者
蒙,滿在宋,明時相對於漢族來說,是弱勢群體,但他們能以少勝多.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直到甲午海戰時,中國的實力依然數倍與日本.但中國戰敗.

一個民族,屢次被弱者打敗,這不是偶然的,
需要正視歷史找到文化與制度的致命缺陷並改變他.
否則歷史會重演.

就目前中國的民心士氣,假若中日開戰,中國有幾分勝算呢?
假若中美開戰,中國能以弱勝強嗎?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16
dy6e 發表於 2006-6-6 22:32 | 只看該作者
"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同滿清入關前相似的狀態。"

就是這個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7
mm021 發表於 2006-6-7 19:58 | 只看該作者
不具備實力時,要避免戰爭。具備實力時,不逃避戰爭。

當不可避免時,不論是否具備實力,絕不可以先做好當「亡國奴」的準備。需要為自己的民族爭取生存空間時,別無選擇只有做好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準備。

在可預見時間內,日本將是我們所面對最可能也是最直接的敵人。因為他們已經把我們擺到這個位置上了。面對日本,中國可能輸掉戰役,但絕不會輸掉戰爭。
紫 徐 東 來

笑世間可笑之人,鳴天下不平之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18
dy6e 發表於 2006-6-7 22:30 | 只看該作者
當不可避免時,不論是否具備實力,絕不可以先做好當「亡國奴」的準備。


現在的奴性教育!!

義務教育標準試驗教科書《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下冊。朱漢國和劉軍主編的,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號:ISBN 7-303-06053-7 / G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9
mm021 發表於 2006-6-8 15:24 | 只看該作者
挺有道理,不要走到另個極端。

最終寬容很可能會是華夏民族贏得世界民族競爭的主要原因。不過這也不能走極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6-8 23:43 | 只看該作者
[QUOTE=mm021]成吉思汗、滿清和日本的區別不是明擺著么?

成吉思汗、滿清後代現在是我們中的一部分,是我們團結的對象。現在相對於漢族來說,是弱勢群體,理應屬於受保護對象,老揪著小辮子沒有實質意義,而且盡可以放開來討論對漢族得失利弊。當然我支持給予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足夠的榮譽,對那段歷史也應該用更中肯的角度去做分析。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具備了叫板中國的實力之後,一直沒停過打中國的主意。挑起對華侵略戰爭,直到戰敗,對中華的土地及資源的覬覦之心仍然日重。在經歷過的之前以及可預見的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中日兩國競爭局面不會得到根本性扭轉。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同滿清入關前相似的狀態。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歷史,一個是現實。從各個時間段的歷史上可以看到,只有漢族在爭奪生存空間的競爭中獲勝,民族的融合才有可能在一種相對有序(文明)進行。而作為漢族(現在可以擴大些稱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在面對這個切身存在的民族競爭的時候所採取的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盡一切可能維護本民族的主導地位。任何所謂理性和遠見思考都是空洞的,那就是漢奸的代名詞。拿滿清來比較日本的人們犯的正是這個毛病。

世界畢竟沒有大同,理性地分析一條尋找一切機會吞噬你的狼給你的好處,那就是對自己最不理性的態度。[/QUOTE]
同意這個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9 0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