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看這些從藝的"盲人"(圖)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5-20 1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以為何潔會像舞台上那麼動感十足、光芒四射,但是昨天眼前的何潔卻一如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女孩般平常,乾瘦、矮小、膚色黝黑,直長發中挑染了幾綹黃髮,黑白相間的短小背心,……人群中還真是很難看出這個女孩是個明星。而她在回答記者給她提出的兩個有關瀋陽故宮的問題時,這位曾經自稱最喜歡清朝的女孩卻露了怯。

  「一朝發源地,兩代帝王都」說的就是瀋陽故宮,它是滿族人建立的清政權的早期皇宮,也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帝王的宮殿,具有濃厚的滿族特色,這也是內地僅有的兩座保存完好的清宮之一,甚至許多外國人都是慕名而來。

  何潔昨天此次來沈的目的地是到故宮拍攝有關超女的宣傳片。昨天下午,得知消息後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故宮。從下午3時30分起,何潔差不多在那裡呆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在瀋陽故宮中拍攝了幾個場景,拍攝內容就是她漫步在故宮古老的台階上,或者漫步在故宮那充滿故事的長廊中假裝想著自己的心事……在接受了瀋陽媒體的群訪后,記者借何潔就在身邊的機會,問了她兩個問題。身在瀋陽故宮,何潔對它還是很好奇的,「我很喜歡這的環境,這很安靜,並且優美。」那你知道這個宮殿是哪位帝王的嗎?記者問道。何潔睜大了眼睛,無辜地搖了搖頭,笑著說:「不知道哦!」記者提示她,清太祖呢?「不知道啊!」何潔不以為然地大笑著回答,隨後,她還得意地蹦了下,拍著手大叫:「啊!你考我歷史題啊。」馬上,何潔就被助手拉到了一邊,其助手對記者解釋道:「何潔本身是彝族人,所以對這段歷史並不是很了解。」

  

  

    嚮往慈禧紅牆內的生活

  3月31日,《南方都市報》發表了一篇何潔的專訪,節選如下:

  清朝是我最喜歡的年代,所以我就特喜歡看《金枝欲孽》,尤其覺得裡面的話特別好……

  我其實特嚮往紅牆內的生活,雖然生活在裡面可能不自由,但一想到可以在宮殿里瘋跑就特別的興奮,真想有朝一日我可以有一個小小的機會,可以在故宮宮殿里的炕上躺一下。 說實話我還特別喜歡慈禧,所以比較關注演她的清朝戲,因為我覺得在清朝所有的人物中,她是最難演的,不僅要有很高的學問,還要有很深的城府,所以一般人很難演出她的感覺。我覺得慈禧具有現代女性的想法,她甚至很前衛,可以在複雜的後宮鬥爭中戰勝別人,讓自己生存下來。

  我很討厭學校的生活,所以即便現在我很辛苦,但至少是我想做的事情。剛入大學的時候,我很頹廢的,我經常會爬到宿舍的樓頂哭,就是我完全不喜歡學校的生活。雖然討厭學校的生活,但我還是會去上課,因為有些課我很喜歡,比如鋼琴、練聲、英語,這些課我都要去的。不過一些馬哲、藝術概論的課,我就特別的不愛聽,即使去了我也不會認真地聽,我覺得這些課程特別的冰冷,沒有一點人氣。

    看看這些從藝的「盲人」

  1、2001年2月 蔡依林接受採訪時被問「三國歷史」,不知三國是哪三國。

  2、2004年4月 某劇組邀孫楠演唱一主題曲,歌詞為「有一雙手它很寬,我走不出的五指山……」孫楠說:「什麼五指山,不就是花果山嗎,整個一猴戲。」

  3、2004年10月 孫悅因不認識英文罵人單詞「BITCH」,在節目中穿著帶有此單詞的裙子。

  4、2005年5月 李湘也犯下同樣錯誤,穿著帶有英文「vamp」的衣服錄製節目。

  5、2005年5月李玟聽到一首《滿江紅》,說話直率的她馬上問索尼唱片主管何先生:「我很喜歡《滿江紅》這首歌的歌詞,是誰寫的?」「岳飛!」何先生一說完,李玟很興奮地接道:「那我可不可以請岳飛幫我寫歌?」

  6、2005年6月 超女冠軍李宇春抱著話筒面帶微笑蹦跳地唱著《Zombie》(行屍走肉)。

  7、2006年4月 楊丞琳在做電視節目時不知道抗日戰爭打了8年

  8、2006年5月青年歌手大賽,羊倌石占明認錯中國國旗。

   藝人,這個職業是否過於容易

  何潔不知道努爾哈赤。

  即使何潔厭倦了電視上過濫的清宮戲,也應該從上學時的歷史教科書中了解努爾哈赤的身份。也許是種巧合和諷刺,「羊倌」在歌手比賽中不識國旗而讓國人驚愕,加上之前演藝圈有些藝人缺少文化的表現,而使公眾不能再單純地認為「寬容」和「同情」可以成為藝人開脫的借口。

  藝人,這個職業是否過於容易?也許專業的技能被看得更重,但是作為文化傳播為主要內容的演藝工作,經常出現從業者的文化缺失,這絕對是讓人遺憾的事情。同時,作為公眾人物的明星經常口出「驚人之語」,正面的「示範效應」將被大大削弱,而形成了對於成功者的倒錯認識。

  由此看來,似乎藝人應該提高其准入門檻,將文化知識的考核作為一種指標。唱好歌、演好戲肯定是需要努力的,但這種業務的基礎卻是文化知識的積累。老北京的天橋藝人大部分沒上過學,但他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累(比如侯寶林可以成為客座教授),因此沒有文憑並不能成為阻礙其藝術發展的障礙。但是如今整個行業被浮躁的「出名趁早」命題所牽絆,使得催化導致了「虛假成熟」的泛濫,而對於藝人本身發展來看是不符合規律的。同時,對於更多想成為明星的少男少女們則起到不良的暗示作用。

  對於藝人的種種缺憾,認證和准入制度設計之中,文化知識應該成為首要位置。這並非最高標準,而是對於其基本知識水平,甚至脫盲的一種底線能力證明。「知識無用」不應該在演藝圈內渲染,否則何必還要設置文藝專業的高等學府?

  何潔曾披露說最喜歡清朝,但請何潔同學清楚一點:你喜歡的《金枝玉孽》和嚮往紅牆內生活不能等同於歷史,對於一個不知道努爾哈赤的女孩來說,「最喜歡清朝」的表達恐怕得成為一種偽命題吧?

  藝人別玩虛的了,拿出一張卷子,先把《念奴嬌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5-20 13:21 | 只看該作者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稱王」。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不餒,以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開始了為清王朝的建立艱苦創業。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於瀋陽城東,稱之「福陵」。廟號「太祖」。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3
丁巳 發表於 2006-6-30 07:21 | 只看該作者
My god, these are chinese tras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