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耳背的余秋雨宜炮轟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5-19 0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耳背的余秋雨宜炮轟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和菜頭】  


   余秋雨教授越來越不招人喜歡了,但是他自己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能潛意識裡,他依然把自己看成清高的文化學者,中國傳統文化的捍衛者。但一個顯著的事實是:余教授逐漸把書齋搬到了電視演播廳,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實際上已經轉變為娛樂明星,只是他自己不承認而已。如果他能接受這一點,可能心態就能平和一點。面對觀眾的批評,就不至於說出「炮轟」這種話來。娛樂明星只有一種情況下不會遭到炮轟,那就是已然過氣。而這恐怕不是余教授所希望的事情吧?

  最近余教授在央視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上再次出鏡,擔任綜合素質的主考官。在點評過程中說出「仁者樂(le)山」、「杯水車(ju)薪」這樣的成語,遭到了觀眾的廣泛批評,認為余教授作為文化權威犯下如此錯誤,實在值不回票錢。

  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字詞問題,余秋雨在點評選手過程中的自得和賣弄之情讓人非常之不舒服。問選手是否去過「羅馬」,是否知道「哥特式建築」,倒不如直接問選手是否知道余教授參加過鳳凰衛視的文化之旅,是否讀過余教授的遊記散文《霜冷長河》。在評委的絕對強勢和選手的絕對弱勢之間,觀眾心中的天平迅速地倒向選手一邊。所以,一旦在字詞上出現破綻,被觀眾抓住不放,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對此,余教授的解釋是「沒有正確答案」。他的理由是漢語的自然演進中,字音發生了變化,存在古音和現代語音的區別。余教授還舉例說「車」字在古音中念「ju」,現在我們念「車(che)水馬龍」都是錯的。

  可是,從古文資料上看,「車」的古音本身就有兩個,ju和che。而「車」發「ju」音的情況只有兩種,一種是在象棋里,另外一個特例是在王力教授編纂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關於《左傳》里「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一句,這裡的「車」的意思是牙床,念「ju」,而這一特例卻沒有收入後來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那麼,余教授又是從哪裡得來的資料,證明車水馬龍是滿街的象棋子在跑呢?

  除去這種咬文嚼字,余先生在「仁者樂山」里用現代語音,在「杯水車薪」用所謂「古音」,我很好奇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中文發音方式究竟是想說明什麼呢?余教授究竟有沒有個準時候?如果余教授還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而自居,那麼最好都用古音,讓人們知道傳統文化沒有斷絕――至少在余教授嘴裡。如果余教授以表演學術為娛樂節目,那麼最好全用流行語音,以便讓觀眾聽懂接受。但是這麼混合著來,怕只能理解為想把觀眾繞暈。

  在被人指出以後,余教授的表現令人失望,甚至不惜塞上耳朵讓滿街的象棋子在跑。所以,我個人覺得炮轟正合時宜,可以治療耳背。而且,滿街的車九平八,不配上當頭炮,怎麼對得起別人的滿嘴大跑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