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冤家到蜜月的美利的互動

[複製鏈接]

32

主題

55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ngenial 發表於 2006-5-18 18: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冤家到蜜月的美利的互動
1969年,卡扎菲發動政變,推翻了親美國的利比亞國王伊德里斯。卡扎菲成立反美政府,當時在美對卡扎非的觀察期但是美利關係遭受障礙。 1970年6月,利比亞宣布收回美國設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惠勒斯美軍基地。美利關係遭遇第一次衝擊,兩國關係降溫已成定局,從1972年開始,利美兩國僅維持代辦級外交關係。 兩國關係惡化,美國一直對卡扎非心存敵意想除去而後快,卡扎菲大難不死,繼續同美國作對。1979年,2000名利比亞穆斯林為支持伊朗穆斯林扣留美駐伊大使館人員為人質的行動,將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付之一炬。隨後,利美雙方相互撤館,兩國關係緊張相互攻擊增加,兩國外交如遊絲風起即斷。  1981年,美國海軍飛機在錫德拉灣上空擊落兩架利比亞飛機,這一事件導致兩國斷絕外交關係。美國開始實施赴利比亞旅行禁令 ,兩國關係隨即進入冰河期。兩國政治關係全無,只有經濟往來。其間兩國摩擦不斷,利國反美情緒高漲,美國懲治利國的國會呼聲一片。 1982年,美國宣布禁止從利比亞進口石油,致使兩國間的經濟關係中斷。利國經濟與發展受到阻力,國內反美意志堅定。 1986年,美利在有爭議的錫爾特灣海域連續發生軍事衝突。卡扎菲隨之宣布利美進入戰爭狀態。利國成為非洲的一個反美旗幟,卡扎菲成為國際反美鬥士。 1987年,美國總統里根下令繼續對利比亞進行經濟封鎖。利國陷入困境,自立更生的進行國家建設,利國國際空間遭到封殺。 1988年12月21日,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紐約途中,在蘇格蘭的洛克比上空發生爆炸,機上270名乘客全部罹難。美國發誓嚴懲兇手, 1990年秋,美英兩國情報機構組成的調查組認定洛克比空難系利比亞人弗希邁和邁格拉希所為。美國認為是利國找麻煩並有幕後指揮人, 1991年11月14日,美英司法部門聯合簽發了起訴書和通緝令,要求利比亞逮捕並引渡邁格拉希和弗希邁並交出幕後指揮人,利國不理會美國,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卡扎菲成為美國最頭痛的人。 1996年7月,美國參眾兩院先後通過旨在進一步制裁利比亞和伊朗的達馬托法,對向這兩國進行4000萬美元以上投資的外國公司實施懲罰。美國一直在向利國施壓,促使其改變立場,利國反美的策略有所變化。 2000年3月,美國務卿幫辦率領事代表訪問利比亞,這是兩國交惡以來美官方代表團首次訪利。兩國關係剛剛解凍,911事件使得美國將反恐作為了對外國策,利國也被列為恐怖主義國家,在對阿富汗的戰爭中美國展示了他反恐的實力與決心,對利國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同時美國在做分化瓦解工作,卡扎菲有所觸 動,在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除掉了薩達姆后,對利國與卡扎菲使出了軟硬都有的兩手,卡扎菲權衡利弊,決定讓步,2003年8月,利比亞致函安理會,表示願為取消制裁採取積極態度,特別是願對洛克比空難負責、向遇難者家屬支付適當賠償、譴責恐怖主義並承諾對進一步調查給予合作。2003年12月19日,經過與美利兩國近一年的秘密談判,卡扎菲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並表示接受國際社會的武器核查,美利關係出現緩和跡象。美國開始逐步解除對利比亞的經濟制裁以來。 利國被招安,兩國關係開始回暖,相互政治與經濟來往開始恢復。2004年1月25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資深眾議員韋爾登率領國會代表團訪問利比亞。26日,卡扎菲會見了這個代表團。 同年2月26日,美國宣布取消對利比亞實施了長達23年的旅行禁令,允許利比亞在美國設立利益代表處。2004年6月28日,美國同利國正式恢復外交關係。 美國對利國的反恐合作並不滿意,特別是對利國的人權問題十分不滿,希望其多作努力,使得近兩年來,兩國的外交關係一直停留在聯絡處水平上。儘管利比亞一再呼籲美國恢復兩國間大使級關係,但美國方面一直反應冷淡。 近來美國在伊拉克泥潭深陷,朝核問題的毫無進展,哈馬斯接掌巴勒斯坦政權后趨於緊張的巴以關係,伊朗問題的困局難解,使得美國來另闢蹊徑,挽回頹勢。宣布美利全面恢復外交關係並從恐怖名單去除利國,一是要向國內外宣示其反恐、反擴散政策取得的成效二也是向伊朗、敘利亞等國家暗示,只要接受「招安」,順從美國的心意,就能得到好的回報。三也是為了利國的石油資源與美國的能源利益 ,四是為了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與利比亞完成了由冤家到蜜月的美利互動,美國向來不信任利國,這種相互利用式的蜜月能走多遠?以及是否能化解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困局這隻有天曉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