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利語裡面,紐西蘭被叫做Aotearoa,英語的意思是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 也就是長白雲之鄉的意思。我曾經聽過有人把紐西蘭叫做「地球上的最後一片綠洲」,我想綠洲倒確實是綠洲,但也不是最後一個吧?每當在紐西蘭碰到風和日麗的時候,湛藍的天,茵綠的草,都讓我有一種抑制不住地想到外面狂奔的衝動。而這種衝動到我畢業的時候成了現實。
遺憾歸遺憾,狂奔還是必要的。於是一路沒事,來到了Haast。又是一個典型的鳥不拉屎的地方。從Haast開始,西岸就結束了。在這裡,公路往內陸的茂密的雨林里穿了過去,爬過幾座大山就去到Wnaka。至於為什麼說Haast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那是因為這裡的確是沒什麼人煙,手機都沒有信號。所能看到的就是大量的原始森林,雪山,雜草叢生的河谷。這一片還有往南的紐西蘭最大的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以及Mt Aspiring一起被評為聯合國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在紐西蘭好像還有北島的Mt Tongariro那一帶也是。
Lonely Planet上說,離Haast不遠的Jackson』s Bay是紐西蘭最偏遠的地方之一,幸運的話可以看到企鵝。於是我一路開車過去,去到哪裡卻大失所望,除了幾條破船,連個企鵝的腳印都看不見。倒是快到的時候路邊有一個牌子寫著:Penguin Crossing Next 5km。人也沒看見,有一棟破房子,寫著做遊客出海的生意的,可是看起來好像根本沒有人住過。碼頭邊上有幾條船,幸好我不會開,不然跳上去開出去逛逛,估計也沒什麼人跟我要錢。
過了鏡湖之後,山勢開始險要起來,有些地方甚至有180度的轉彎,限速也是20公里。儘管這裡的景色讓人炫目,可是為了我的小命我也不敢隨便停車。過了不久,前面有告示: Avalanche area, no stop。我看著這個avalanche挺眼熟,就是想不起來什麼意思,既然它說了不許停車,我可沒工夫去查。開了很久,終於過了這個地方,說可以休息了,我把車停在路邊,馬上查字典:雪崩。好傢夥,我考托福的時候曾經背過這個單詞,可是現在早就忘了。
沒想到的是在這裡我碰到了我以前在基督城一起住的那個日本人,這個傢伙買了一輛500塊錢的破車,也是到處瞎逛,不過他比我有錢的多,至少在西岸的時候還乘飛機去看冰河呢。我們也算是朋友了,他媽的,居然這麼巧又是住在同一個房間里。他跟我說了他的下一步計劃,就是一個月後到中國去。並且委婉的對我說,好像中國人不是很喜歡日本人,他說他一個人到哪裡可能有點害怕,希望我能幫幫忙。我其實對他的印象也還挺好,也就答應了。那當然我們就顯得比較親熱,還合照什麼的。後來,我在北京的同學跟我說,其實他非常懂得保護自己,是個「人精」,只不過是稍微利用了我一下而已。我的同學跟我說,在北京過了幾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就問我的同學:「Michael, Do you know where can I buy girls?」估計他不會說召妓的英語,然後我的同學說:「Sorry, Tomo, you can not buy girls in China」結果他一臉的失望。
這兩天可以說真得無聊到了姥姥家了?整天就是呆在火爐旁邊烤火,或者看荷蘭姑娘做帽子。要不就在留言本上寫留言。那裡面充斥著日本人的小漫畫,我一般都會寫點自己的感想上去,說明有個中國人到了這裡。我也看過有一些中國人的留言的,無比的親切。這天,來了個韓國小夥子,整天就是笑呵呵的,他告訴我說北島的 Cape Reinga非常的美,讓我一定要去。我當時正想放棄呢,聽他這樣說也決定去看看。事實上,我也放棄了我到Bay of Plenty和Coromandal半島的計劃,因為錢怎麼也是省不下來了。
回到了基督城,我想好好休息一天。所以也只是閑逛了一下基督城的市區,藝術館什麼的。基督城號稱花園城市,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的。只不過對於我來說,它顯得平淡了一些。我住過的奧克蘭,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已經是很無聊的了,但是我覺得還好。所以有時候我想要是他們到了基督城那應該怎麼辦?雅芳河兩岸的楊柳我挺喜歡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海鷗也讓人覺得心情愉快。相對來說,紐西蘭三大城市裡面,我還是喜歡奧克蘭,也許是我比較習慣的緣故吧。我在Dunedin的時候聽到一個老外說惠靈頓給他的感覺是「Small city with a big city feel」。我覺得惠靈頓雜亂了一些,沒有基督城的愜意。
記得我在奧克蘭釣魚的時候,有個小傢伙經常和我不約而同的出現,他是純粹為了玩,我可是指望能弄個晚餐什麼的。有一次,我剛剛釣上一條魚,這個豬頭就對著我大喊「That』s not long enough, That』s illegal!」我當時沒有帶尺子,但是憑感覺覺得差不多的,可是在他嚴厲的目光下只好拋到海里去了。這樣,接下來的幾條都是同一個下場,眼看我的晚餐就沒了,我又釣了一條。我一邊假裝要扔掉,一邊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就把魚揣進了懷裡,那可是晚上的魚湯啊。從此我去釣魚的時候都是穿兩件衣服的。
就這樣過了3個月,我覺得我又有了狂奔的激情,於是約了幾個在奧克蘭的朋友,一起去Bay of Island和Cape Reinga。好象是中午到的Bay of Island,我們馬上定好了出海的遊船票。聽說很容易看到海豚的,還有機會看到一兩百隻這麼多。我們都很興奮,我想大家都喜歡海豚,就算是一兩百隻也不會咬屁股吧?於是看完了登船前的毛利大叔的表演,我們就出發了。
Bay of Island也是紐西蘭最商業化的旅遊區之一,當然這種商業化和國內的商業化是不一樣的,只是遊人比較多一點。然後我們也覺得這裡沒有它所宣傳得那麼漂亮。出海時,海面還算平靜,雖然有點天陰。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隻還是不少,有些還是仿古製作的,也有海盜船,挺有意思。就在不遠處,我們真看見海豚了,不過沒有兩百隻那麼多。只有區區的5隻。隨船的毛利大叔說那是一個小家庭。讓我們氣憤的是他們一點也不理我們,卻跟著另外一條船的周圍玩。毛利大叔感到沒什麼面子,馬上開著船,無限靠近他們,只是把他們嚇跑了。接著船繼續向著最後一個景點開了過去,那是海上的一塊大石頭,不過中間有個洞,可以把船穿過去。我們就是要這樣干。
船漸漸的靠近Hole in the Rock,不過海面寬闊了起來,浪也大了,船顛簸得厲害。我的朋友都跑到船頂上去,希望可以再看到海豚。我卻站在船頭,手緊緊抓住欄杆,臉色蒼白,我感覺午飯已經到了我的喉嚨了。旁邊的老太太在大叫:It』s so exciting!我終於支持不住,哇的一下,又對紐西蘭的漁業養殖做出了貢獻。忽然,水下嗖的一個黑影竄了出來,海豚,大家驚呼。可我哪裡還有心情看呢。船到了Hole in the Rock,顫顫巍巍的穿了過去,毛利大叔說,好不好玩啊?我們再來一次,大家轟然叫好。而我卻想上岸投訴這個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