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留學澳洲 買幢房投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6-5-8 1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88年,我出國留學,為了謀生我打過十幾種工。有了溫飽后就要找一片屬於自己的屋頂。開始時是謀生為了買房,後來我漸漸發現,這句話可以反過來說是「買房為了謀生」。在政局穩定、法制健全的情況下,海外買房不是為了躲避風雨和那個毒辣的日頭,它本身亦是一種投資。個人投資房地產在西方國家如個人投資股票、期貨、基金、保險一樣。

  我的西人朋友說:[B]Salary for living,Invest for life[/B],翻譯過來大意是:工資只是(維持)生命,投資才是(保證)生活。買房大有學問,操作得好與不好,答案大不一樣。經歷了幾次房屋買賣后,我才漸漸明白洋人的那句話。於是我開始研究房地產,也研究地域文化差異。我發現中西兩種文化在投資上的差別極大。很多國內來的人死守教條,頑固地照搬老祖宗的觀念,吃了不少虧。那時我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些房地產商人,學到一些西人投資經驗,自己也試著投資買房。當然,那年頭也有不少買房的華人碰上好運,因為六七年間墨爾本和全澳各大城市一樣,房價升了一倍多。自然我也買房投資,錢不夠就向銀行借,越借膽越大,我自己笑著說是到了「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的地步。好在許多有經驗的朋友教會我不少避免風險的金科玉律。

  去年,中國首次發布了《對外投資國別產業導向目錄》,商務部也已通過政府網站為投資者搭建了境外投資信息服務平台。居民個人到海外投資房地產的個案雖然還不多見,但那潮頭已經在前方的地平線上了。

  去年及今年我都回國,國內房地產熱火朝天的景象令我目瞪口呆,我由此想到:

  一、這麼短的時間內房價如此暴漲,眼看著在這麼多的泡沫情況下,發展商和投資者為什麼仍然要砸下那麼多的錢?全球化的今天,不管大的商業機構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想投資,到任何一個地方投資都是十分容易的。澳大利亞是距中國很近的一個西方國家,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真正的「地大物博」,而且那裡法制健全,民風純樸,二戰之後的40多年來,房地產價格始終保持在年增長10%的水平。也就是說,買下的房子即使不出租,僅供自己每年去澳大利亞度假,其投資回報還是比存在銀行高。同樣是投資,同樣是房產,中國人為什麼不轉到海外如澳大利亞或者其他國家去投資呢?

  二、澳大利亞的房地產業無論是其規模還是體系都要比中國完善和成熟,房地產業的法規也更規範齊全。許多中國移民口碑相傳,在那裡想受騙上當都不容易。想和國際接軌的中國商人,不妨先從澳大利亞開始,非商業人士的個人房地產投資,說不定也能跟著澳大利亞的華僑前輩淘上第一桶金子。

  三、如果說我看不明白中國的房地產投資,那麼中國的投資者也一定看不明白海外的房地產市場。投資最怕有誤區,誤區中我認為最大的是在文化差異上。今天全世界五花八門的房地產和過去各個朝代千姿百態的亭台樓閣一樣,里裡外外都是文化。因此,也不妨關注當地有關房地產文化的文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