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刀尖上的歌者[原創]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5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安武林 發表於 2004-3-5 0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刀尖上的歌者
                                  安武林
    每個優秀的作家都是出色的間諜,每個出色的間諜都具有優秀作家的品質。儘管這是一個不用證明的客觀事實,但是我還想拿出足夠的令人信服的證據很來證明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很久以前,福樓拜曾經教導初學寫作的莫泊桑要注意觀察幾匹馬的不同之處,現在想來實在是個愚蠢之舉。對於那些大的作家藝術家而言,他們天生就有這種本領。這種與生俱來的窺視和觀察他人和自己內心生活以及具體客觀生活的本領,成就了這些人的偉業。他們是間諜,雙重間諜,三重間諜,是超級的國際間諜。在羅布.格里耶的《嫉妒》和米歇爾.布托的《變》中,我們已經心悅誠服地領教了。但是,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間諜,充其量不過是人性的間諜。在世界著名作家和超級間諜之間,在他們的間諜小說和他們的間諜生活之間,我們會看到另一種精彩的聯繫。
   1903年,英國作家歐斯金.查爾德斯創作出了間諜小說《沙漠之謎》。這位在英國擔任情報官的作者,小說寫得並不出色,但是,他卻有一個了不起的貢獻:他寫出了最早的間諜小說。一戰和二戰這種特殊的年代,是產生間諜小說的溫床。在查爾斯之後,尤其是在一戰期間,不少英國人開始寫間諜小說,但那些間諜小說毫無藝術性可言,人物單調、雷同,而且幾乎所有的間諜都是以令人可憎的面目出現的。只有到了1915年,約翰.巴肯寫出《三十九級台階》之後,這種局面才大為改觀。我們用今天的眼光來審視這部作品和由此而拍攝成的電影,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它的經典的光芒。它依然能夠給我們帶來震撼和愉悅。非常有意思的是,約翰.巴肯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間諜。巴肯出生於1875年,在格拉斯哥大學和牛津大學接受教育。獲得過斯坦厄普論文獎和紐約迪蓋特獎。曾任米爾納勛爵的私人秘書,被派往南非任軍事情報部官員,宣傳局局長,是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也是個富於超想象力,製造恐怖懸念的大師。
   幾乎所有的從事間諜活動的作家從小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格雷厄姆.格林曾在牛津大學攻讀過歷史,約翰.勒卡雷曾在牛津大學學習現代英語,馬爾科姆.莫格里奇在劍橋攻讀過自然科學,康普頓.麥肯齊在牛津大學攻讀過法律......良好的教育是從事間諜活動的一個基本條件,或者說是加入間諜這個特殊行列的首要條件,這都得力於英國軍情五處負責人、老牌間諜奈特選擇人才的標準。許多優秀的作家都曾效力於英國軍情五處和六處。被人們成為 「英國的莫泊桑」的薩默塞特.毛姆,曾經效力於英國軍情六處,並寫出了極有影響的間諜小說《艾興頓》,這是根據他自己的間諜經歷寫成的一本書。毛姆不擅長體育,一隻腳畸形,畢業於醫學院,但是卻改行做了作家。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從小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受過重創的人,喜歡同性戀的人,卻成了一個出色的間諜。王爾德事發后,毛姆非常緊張,以至於後來他和一個女人掩人耳目地結婚,以遮掩和他的同性戀人共同生活的事實。毛姆筆下的艾興頓像毛姆一樣神經緊張,悲觀厭世,尋歡作樂,四處遊歷,享受佳肴、火車旅行和熱水浴。可以說,每一個從事過間諜生涯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有自己性格和生活的影子。
   最富想象力和浪漫精神的伊恩.佛萊明可以說是個天才的間諜,他曾擔任海軍情報局局長約翰.戈弗雷上將的私人助手。他在「二戰」期間曾率領情報突擊隊,搗毀了義大利人在阿爾及爾的海軍司令部駐地,也搞到了最完整的西西里島沿岸防禦工事和雷區布圖,為盟軍攻佔西西里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另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塑造了詹姆斯.邦德――007――這個深受世界讀者迷戀的超級間諜形象。007的形象幾乎是佛萊明本人的化身,而他本人的間諜生活卻比007要豐富和精彩得多。1945年11月4日,佛萊明離開了海軍情報局,戈弗雷上將對他作出了一條閃光的評語:「他的熱情、才能和見識都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海軍情報局的戰時發展和組織活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所認識和感受到的是007這個藝術形象給我們帶來的藝術魅力,但是如果我們了解佛萊明的間諜生涯,我們更會多生出幾分欽敬之情。
    充分認識間諜和作家之間有內在和一致聯繫的是約翰.勒卡雷,這個從小就開始窺視父親監視父親也開始監視和窺視他人的孤獨者,在50年代加入軍情五處,1960年又調入軍情六處工作,他的真名叫康韋爾。他早就認識到,作家腦子裡負責觀察和記憶的方式與用於從事諜報活動的方式完全相同。就像諜報工作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一樣,寫作也需要這些東西。一個出色的間諜是由腦子的靈活性、創造性、反應的敏捷性和能言善辯(毛姆是個例外)的本領構成的,而這些本領,康韋爾在童年時期就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是,他很討厭007,稱他為「最高級的男妓」。後來,他寫出了《召喚死者》和《冷戰諜魂》這樣優秀的間諜小說。他的三部長篇間諜小說,都是在他早晨上班的途中完成的。而毛姆,乾脆就在國外一邊寫作一邊從事間諜活動。
     優秀的作家和出色的間諜在本質上都是發現和傳遞,做著同樣的事。他們並不能佔有什麼。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間諜卻時刻有著生命的危險。因為有了這些間諜和作家雙重身份的人,才使我們對間諜這個神秘的世界有所了解。我不能設想,假如沒有他們,間諜的生活和間諜的世界是不是依然會像沉睡在海底的沉船一樣而不能被我們所發現(當然他們也不希望我們發現),幸虧,有了這些「刀尖上的歌者」, 間諜這個神秘的世界終於向我們敞開來了它可愛或不可愛的一面。

《他們當過間諜――十三位世界著名作家的間諜生涯》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定價  22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