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籍文獻--經部

[複製鏈接]

11

主題

372

帖子

8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vacoke 發表於 2006-4-21 1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唐代有「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並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清乾隆時期,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經註疏》,從此,「十三經」之稱及其在儒學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周易★★ [/COLOR]

古代占筮用書,簡稱《易》,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全書分《經》、《傳》兩部分。《經》以八卦兩兩相覆,得六十四卦。每卦包括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卦辭較簡單,一般作說明題義之用。爻辭是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
解《易》之作最早是《易傳》,共7種10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繫辭》上下篇、《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統稱「十翼」。《彖》與《象》中的大傳(解說卦辭部分),主要是宣揚儒家政治、倫理、修養等觀點的。《象》中的小傳(解說爻辭部分),強調爻位說,是為尊奉君位而作的。《繫辭》與《文言》是前人解經遺說的輯錄。《繫辭》上下兩篇,是《周易》的通論,以論述《周易》的義蘊與功用為主,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它闡述宇宙事物間的矛盾與發展。《文言》是《易傳》中專門用以解說《乾》《坤》兩卦的。《說卦》收錄了漢初經師的「卦象」、「卦德」說;《序卦》和《雜卦》是對卦義的兩派解說。

★★尚書★★ [/COLOR]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歷史典籍之一。《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
包括虞、夏、商、周四代,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大部分是帝王的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字。大體上說,平時的叫「誥」,戰時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叫「謨」。
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
《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著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禹貢》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詩經★★ [/COLOR]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共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於音樂。「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崑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據年代先後而分的。「頌」是用於宗廟祭的樂歌。

★★周禮★★ [/COLOR]

《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的經典之一。
《周禮》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彙編。《周禮》是中國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記錄,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記錄。
全書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 寇》、《冬官司空》,各篇分為上下卷,共12卷。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漢 時補以《考工記》。

★★儀禮★★ [/COLOR]

《儀禮》一書記載同代的諸般禮節及其儀式。
士冠禮:年到二十歲謂之成人,要加冠服,規定給他為「士」的種種禮節。士昏禮:即婚姻成家的禮儀;士相見禮:與人交接、相見,對待的方式。鄉飲酒禮:鄉「士大夫」在鄉黨之間,宴飲、集會的禮儀;鄉射禮:春秋兩季,人民集會,射於州序;燕禮:朝廷或諸侯,歡慶或紀念,集會、宴飲的一種禮節規定;大射:諸侯舉行祭祀以前,舉行的一種禮儀;聘禮:聘是朝聘或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禮節;公食大夫禮:國君以一種禮節,招待來聘的大夫的禮儀;覲禮:諸侯國君見天子的禮節;喪服:自天子以下死喪的禮制、包括喪服、喪期等等。士喪禮:「士」喪其父母,從死到殯葬的禮法;既夕禮:士喪禮的下篇;士虞禮:父母死後,祭祀、尸祝的方法;特牲饋食禮:諸侯之士祭祖先的規矩禮制;少牢饋食禮:卿大夫祭祖先於家廟的禮節;有司:少牢饋食禮的下篇,講祭祀后的一些措施。

★★ 禮記★★ [/COLOR]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義道德教科書,其第一篇就開宗明義,指出:「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愎儺蟹ǎ搶褳喜恍小5混艏漓耄└砩瘢搶癲懷剎蛔!
《禮記》共20卷49篇,全書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時代的社會史料。
該書49篇中,僅關於婚喪祭禮的就有17篇之多,它對於研究先秦以至秦漢時代的婚喪嫁娶制度、家族制度、社會風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內則》中記載的家庭規制和敬老制度,《大傳》中尊祖敬宗和大宗小宗的區別,《大學》中有關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等等,對於研究古代中國的家庭結構、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探索2000年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左傳★★ [/COLOR]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30卷。
《左傳》的體例是編年紀事體,內容大部分是傳注史事,敘述《春秋》經文重要史事的過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
《左傳》補充並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帳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征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因此,《左傳》是研究春秋史的寶貴參考書籍。

★★公羊傳★★ [/COLOR]

《公羊傳》又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
起初只是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由公羊壽與胡母生(子都)一起將《春秋公羊傳》「著於竹帛」。《公羊傳》有東漢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詁》、唐朝徐彥作《公羊傳疏》、清朝陳立撰《公羊義疏》。
《公羊傳》的主要精神是宣揚儒家思想中撥亂反正、大義滅親,對亂臣賊子要無情鎮壓的一面,為強化中央專制集權和「大一統」服務。《公羊傳》尤為今文經學派所推崇,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歷代今文經學家都常用它作為議論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戰國、秦、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Y梁傳★★[/COLOR]

《穀梁傳》亦稱《春秋穀梁傳》、《穀梁春秋》,為儒家經典之一。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體裁與《公羊傳》相似。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魯人穀梁赤(赤或作喜、嘉、m、)。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晉人范寧撰《春秋穀梁傳集解》,唐朝楊士勛作《春秋穀梁傳疏》,清朝鐘文A所撰《穀梁補註》為清代學者註解《穀梁傳》的較好注本。
《穀梁傳》則著重宣揚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重禮義教化和宗法情誼,為緩和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穩定封建統治的長遠利益服務,因而也受到統治階級的極大重視。它是我們研究秦漢間及西漢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論語★★ [/COLOR]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論語》名稱的來由,班固《漢書
西馳丁零塞,北上單於台.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6-4-21 16:5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3
phtsl 發表於 2006-4-21 22:4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4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4-22 12:07 | 只看該作者
民初五四,去古文、批儒道、d白、崇西W。文革更甚,今知十三者,少已!道德o存。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