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些文人的觀點!―「民工午餐」封面有損《小說選刊》的大刊風範

[複製鏈接]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3-28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青年報

  (記者 張彥武)最近,國內頗具權威性的文學期刊《小說選刊》陸續收到一批觀點截然對立的讀者來信。爭議的焦點是該刊2006年改版后第一期的封面,它一反常規,選用了一幅紀實性很強的攝影作品《民工午餐》:一個青年民工正在工地上吃午飯,右手抓著五個饅頭,嘴裡塞著吃了一半的饅頭,沖著鏡頭頑皮地笑著。《民工午餐》是《小說選刊》今年改版啟用的「生存狀態系列封面」的第一幅。

  來信反對的文學界人士認為,這樣的封面「有損《小說選刊》的大刊風範」,「是屈從於市場壓力后的匆忙選擇」。據稱,作家徐坤強烈反感地撕下了《小說選刊》2006年第一期的封面。作家石舒清說:「我覺得它在竭力俯就一種什麼的同時又在遠離著一種什麼。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探索感和不穩定感。」

  也有讀者認為把民工搬到文學期刊的封面上「不倫不類,也不美」,那個民工嘴裡含著饅頭「實在不雅」,更有讀者認為「文學不需要貼著地面行走,文學缺乏空中的飛翔」。

  但在1000多封讀者來信中,認同這個封面和這次改版的為數眾多,支持者讚揚「《小說選刊》回歸了讀者,回歸了普通民眾」,「看了第一期封面,眼前一亮,心靈受到震撼」,「民工的形象感人至深,看了想哭……」,「拿在手上,久久不願放下,我流淚了。」90高齡的著名經濟學家、中科院院士于光遠,認真讀完《小說選刊》第一期的全部文字,以普通讀者來信的方式把自己兩千多字的讀後感寄到了編輯部:「我理解這一期主打『農民工』的問題」,「我認為小說家的社會責任就是把自己的筆作為有力的武器,為呼喚良知和為保持勞動者的尊嚴而奮鬥。」於先生還表示要為農民工做一點兒實事。

  對於「饅頭」引起的爭議,《小說選刊》主編杜衛東說:「我們的編輯理念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貼著地面行走,與時下生活同步。「事實上了解大眾的生存狀態,恰恰是作家們所需要的,因為那是創作之源。閱讀他人的生存狀態,也是讀者所需要的,因為這會促進心靈之間的溝通。」讓杜衛東詫異的是,一些以民工為目標讀者的雜誌卻大多是用時尚美女做封面。

  杜衛東說,《小說選刊》等文學期刊長期以來是用風景畫或油畫等高度抽象的作品做封面,「改版后我們認為封面不完全是裝飾,是雜誌整體的一部分,封面是我們新理念『現實關照,人文情懷,獨特視角,中國氣派』的形象化闡釋。」當然,「饅頭」爭議也讓杜衛東有過動搖。關鍵時刻,杜衛東收到了副主編馮敏的手機簡訊:「封面很好,堅持住!你不孤獨,我們跟你站在一起。」《小說選刊》第二期封面,選用的是2005年度亞洲小姐最佳口才獎獲得者馮韻送福字到農家的圖片。而即將出版的第四期封面《尋夢人》,記錄了什剎海冰場上一個賣氣球的農民工,他雖然相貌平平,但演唱自己譜寫的曲子也是有腔有調,雖然春節時賣氣球一天只能掙很少的錢,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卻異常動人。

(編輯:曉婷)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240

主題

1740

帖子

56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5
沙發
qfxl8252 發表於 2006-3-28 10:58 | 只看該作者
怎麼有些人總和饅頭過不去,睜開眼睛看看,民工生活確實如此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